APP下载

基于多元化的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研究

2021-08-11暴春莉

关键词:作业设计分层多元化

暴春莉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推进和落实,在教育教学中,倡导落实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而作业设计,作为检验学生学习情况,促进高效教学的重要环节,多元化作业教学的落实,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以初中化学多元化作业设计为例,以实施分层作业设计为基准,解读了多元化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的意义,重点探讨了其有效实施策略。

关键词:多元化;初中化学;作业设计;分层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8-054

新课程标准下化学作业设计倡导:依据认知规律,立足学生学习特点,围绕知识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由形式到抽象,层层提升,提高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1]。为此,本文以分层作业设计为基准,以多元化教学理念为指导,探讨了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的意义,并制定了有效实施策略,旨在通过设计多元作业,在分层引导下,促进学生发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一、基于多元化的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的意义

在传统的初中化学作业设计中,不论是作业内容,还是作业形式都非常的单一、枯燥,其设计的理念是一刀切、大统一,以考取高分为目标,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2]。而新课改下多元化作业设计,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在分层的基础上,进行的多元设计,其内容和形式都是根据学生的所属层次设计的,不仅可以满足学习实际情况,提高作业的准确率,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进一步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其获得满足感与学习自信心。

二、基于多元化的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的策略

1.围绕学习实际,设计阶梯性作业

基于多元化初中化学作业设计,其入手点是以学生为本,根据学习实际和学习能力设计层次性、多元性作业[3]。为此,在教学的时候,为发挥作业的育人价值,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进行分层,在精准学习群体的基础上,设计阶梯型作业,从而引导不同层次学生选择不同种类作业,在多元作业设计中,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自信心。例如,在教学《分子和原子》化学内容时,在设计作业的时候,可以围绕学习实际,将学生群体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基于不同学习群体,设计多元化、阶梯性作业,从青铜——王者——荣耀进行作业安排,如:在青铜作业阶段,可以从分子和原子的概念、性质等方面设计作业:

青铜训练:

(1)下列事实不能运用分子观点解释的是( )

A.柳絮纷飞

B.花香四溢

C.给轮胎打气时气体被压缩

D.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2)从图中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获得以下信息,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

D.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王者提升:

可以从分子和原子运动变化,分析能力提升出发设计作业,进行难度升级:

(1)人们从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认识到,物质是由各种微观粒子构成,下面生活中的现象和事实,主要说明粒子运动的是   (填序号),主要说明粒子间存在间隔的是   ;主要说明粒子不同,性质不同的是   。

①美酒飘香;②盐咸糖甜;③干冰升华;④轮胎爆胎;⑤热胀冷缩;⑥水银非银

(2)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①取少量酚酞溶液,向其中滴加浓氨水,观察到酚酞溶液变红,这一操作的目的是   .

②实验中观察到酚酞溶液变红,这一现象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

荣耀争霸:

从宏微素养视角出发设计作业,引导其从微观和宏观角度学习化学知识,如:

(1)分析图一,从微观上看,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反應生成的粒子和粒子个数比为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2)图二是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示意图,从微观分析该化学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是   (填粒子符号,涉及A、B用对应粒子的化学式表示)之间的反应。

(3)图三是钠与氯气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微观示意图。

①钠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   周期;图中x=    。

②从得失电子的角度看,反应中氯原子   电子,形成稳定结构。

③从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结构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

A.原子核

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C.原子的电子层数

通过多元化阶梯型作业的设计,在层层推进的过程中,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发挥作业的价值,提高初中化学作业设计质量。

2.关联生活资源,设计应用性作业

化学学科脱离不了生活实际。因此,在设计多元作业的时候,要做到贴近生活,从学生学习兴趣点入手,设计应用型作业,根据不同学习群体设计不同的作业内容,从而使其通过作业引导,提高对自我的认识,帮助其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查漏补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教学《水的净化》化学内容时,在设计此类作业的时候,可以将作业与生活资源进行关联,鼓励学生走出课堂,从不同学习群体的兴趣点入手进行作业设计。如,对于学困生而言,学习兴趣比较低,不喜欢理论作业,在预留作业的时候,可以从生活实践出发,以组为单位,引导学习小组到自来水工厂,就水的净化过程进行调查,通过参与实践,使其结合化学知识就这一过程进行构建,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就自来水厂净水过程展开学习探究,随后就净水的过程、方法和原理进行知识总结。对于中等生而言,可以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主,综合化学实验本质特点,设计动手应用类型的作业,让学生尝试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以“制作简易净水器”为作业,进行动手操作,围绕净水器的原理,搜集对应的生活素材进行实验操作,围绕生活中的易拉罐、针管、活性炭、纱布、蓬松棉、小卵石等制作净水器,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感受化学学习的趣味性。对于优等生而言,可以围绕硬水在生活中的应用为话题,根据这一应用引导其展开讨论,分析硬水给生产、生活带来的麻烦有哪些?进行交流互动,让学生综合化学知识和生活实践进行对话交流,在互动的过程中,促进思维发展,使其能够从多视角、多方面对问题进行分析,提高分析能力、判断能力。通过关联生活资源,在设计多元应用性作业的过程中,促使不同学习群体得到应用实践,提高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作业完成的质量和效果,让学生在做作业的同时,习得知识、提高能力、形成良好道德品质。

3.分层教学目标,设计针对性作业

每一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应用能力都是不同的,为此,当教师在制定作业标准的时候,要分层制定,设计针对性作业,促使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得到精准训练,在尊重学习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多元化、层次性作业引导,促进教学高效发展,从而提高作业完成质量。例如,在教学《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化学内容时,在设计作业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设计不同的目标,精准作业方向,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提高自我,认识自我,如,针对学困生,可以以学生认识化学元素,了解其特点为目标,设计考查专题,如:

(1)人体缺碘易引发的病症是( )

A.贫血    B.夜盲症

C.骨质疏松  D.甲状腺肿大

(2)下列元素和人体健康关系,对应错误的是( )

A.却铁会导致贫血

B缺钙会导致侏儒症

C.缺锌会导致儿童发育停滞,智力低下

D.碘摄入过量会导致甲状腺疾病

针对中等生,可以以让学生认识化学元素反应,能够正确书写化学式为目标,设计作业:

(1)想要做出綠色的包子。

①可以将菠菜榨汁,通过    操作将菜渣去除,用彩纸和面。

②发面过程中,需要加入碳酸氢钠,碳酸氢钠俗称    ,碳酸氢钠还可以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原理是    。

③调馅的时候使用铁强化酱油,人体补铁可以预防    。

A.骨质疏松

B.缺铁性贫血

C.甲状腺肿大

D.营养不良

(2)工业生产中,人类生活与化学有着紧密的关联,用C、H、O、Na、Cl、Ca六种元素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可以重复使用,写出符合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①农村大力推广使用沼气,也叫天然气,其主要成分是   ;

②一种有毒气体,可以用于铁的冶炼   ;

③少量存在于人体胃液中,可以帮助消化的物质   ;

④生活中常用于调味和腌制蔬菜、鱼肉等食物的盐   ;

⑤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盐   。

对于优等生而言,已经充分掌握了基础知识,对于各个元素以及化学元素之间的反应也有了一个充分的认识,为此,在设计作业的时候,可以从生活实践出发,以学以致用目标为本,鼓励优等生收集有关微量元素氟、钠和钾与人体健康关系的资料,了解人体是如何摄取这些物质的?让学生根据资料搜集做学习报告。通过不同学习目标的制定,精准作业方向,让不同学习群体在作业中认识自我,提升自我,促进自我发展,这样既可以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又可以发挥作业的功效。

4.立足发展提升,设计合作性作业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倡导,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在多元化作业设计的过程中,要立足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学习能力为本,根据学生学习实际情况,基于不同群体,设计分层合作作业,深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关注个性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合作作业的设计,助推学生学习发展,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提升。例如,在教学《酸和碱》化学内容时,会涉及酸碱指示剂这一化学内容,其原理是:许多植物花、果、茎、叶中含有色素,主要是花青素,它能够在不同酸碱环境中,呈现不同颜色,从而被用做酸碱指示剂。在学习此内容时,可以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分层合作性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让学习小组根据酸碱指示剂的原理,自己搜集实验用品、选择各种植物花瓣和叶子进行动手操作,记录指示剂的颜色,随后深入生活实际,鼓励学习小组就家庭中的物品进行检验,记录,感受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最后,让学习小组就这一合作作业的完成过程、实践情况、实践目标和完成目标进行交流互动,在成果分享、合作交流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优等生就学困生在合作过程中表现进行点评,让学困生就优等生针对此次实践情况的方案设计,以及自己和团队的合作情况进行分享,让中等生认识自己和其他成员之间的差距,提高自我,在分享之后,让学习小组进行自评、互评,在评价中提升自我,在做作业的同时,促进自我发展。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由此可见,在中学化学作业设计中,教师教学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通过教学过程和教学手段的优化,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此,教师要重视多元化作业的实际,立足学习实际、关注生活实践,在分层的基础上制定不同学习目标、设计不同作业,从发展提升的角度出发,通过分层合作,提高自我、完善自我,从而使其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发挥作业本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姜冬燕.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的思考[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9(12):38.

[2]温勇康.化学教学中“分层作业”的实践研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0(4):15-16.

[3]杨爱长.分层作业在初三化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J].科普童话,2020(17):67.

(作者单位:陕西省神木市第二中学,陕西 榆林 719000)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分层多元化
探讨构成因素在当代雕塑语言中的多元化体现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专业化PK多元化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