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2021-08-11李萍
李萍
【内容摘要】音乐在初中审美教育中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角色,而声势律动作为人类表达感情的最直接、最古老途径,又是音乐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本文正是在声势律动教学的定义和运用原则的基础上,阐释了声势律动教学法在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最终引出了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途径,不仅要让初中生感受节奏律动,实践理论技能,还要结合舞蹈动作,营造学习氛围,更要运用生活场景,加深音乐认知,这些不仅是途径,也是要求。希望能够对初中音乐教学贡献出一份力量。
【关键词】声势律动 初中音乐 教学 教师
感受音乐,热爱音乐,融入音乐,是人类通往艺术与文明途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地位无论用多少诗篇形容都不为过。现如今,初中音乐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对其审美的开发和美学的教育都被提上了日程,重视初中生的音乐教育是重视美育的一大体现,声势律动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更加不容忽视。声势律动作为一种先天性,深藏在骨子里的对待节奏的态度,如果能被科学又合理的运用到初中音乐教学中,将会为初中生带来感受音乐和创造音乐的种子,激励他们在音乐的道路上愈走愈远。
一、声势律动教学的定义和运用原则
声势的表现形式是宽广且多样的,不管是跟随音乐的拍手、跺脚还是响指,都包含在声势的定义之中,总的来说,一切通过人体的行为动作而发出的声音都可以称之为声势。声势的历史非常悠久,它在人类的语言尚未诞生前就已经出现,用简单的声音传递着人类最古老的情感和讯息。而在现代音乐中,这种古老的表达形式也被全新阐释了,奥尔夫首创的音乐教学法被不断地开拓和延伸,终于产生了最初的声势教学理念,20世纪初通过埃米尔的改造,这种声势教学法也正式的诞生,它是一种通过动作培养音乐节奏感,从而使学生的“乐感”得到提升,最终激发学生创作激情的教学法。从西方的音乐教育体系来看,这些声势教学法都强调用身体作为载体去再现节奏,最终重塑音乐,这样的教学过程给了学生不断参与到音乐创造的切入点,在声势律动教学法的课堂上,教师会创造充分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到声势的制造中来,让学生感受律动、记忆律动,通过肢体行动来更好的接触音乐,甚至创造音乐[1]。
但在具体的初中音乐教学中,声势律动教学也要遵循相应的原则。首先应坚持适度性原则。初中生处于自我认知的萌芽阶段,虽然相比小学生而言拥有较好的逻辑能力,但也很容易丧失自我,容易在对一段音乐的声势练习中出现“难以逃脱”的情况,不仅扰乱了课堂的秩序,还让原本的教学失去了应有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对声势律动在教学中的辅佐作用有清醒的认知,要引导学生适度练习,驾驭声势,而不是被声势牵着鼻子走,从而失去自己对音乐的判断力,要清楚地认识到:声势律动仅仅是用来感受音乐的一种途径,是服务于课堂的必要手段,要尽量规避其错误质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其次是坚持声势与教学目标的紧密结合,确保二者的一致性。教师应清楚声势律动教学法的定义和作用,绝不仅仅是用来改善课堂氛围或调节气氛的,而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和享受音乐,最终达到自主的创造音乐,因此教师在设置声势律动活动环节时一定要和固定教学任务相结合,科学的安排教学内容,在动作的设置上也要尽量以简单和易学为主。最后是选择性,即不是所有的音乐都可运用声势律动来作为辅助,在一些舞蹈型音乐中可以进行典型使用,不同的音乐也有自己适用的声势律动范围,例如轻快的舞曲要搭配不拖泥带水的声势律动,舒缓的配乐要搭以更加优美和舒展的动作,只有恰当的声势律动才能不影响音乐技能的正常学习过程。但正如世界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所言:“世上的一切音乐节奏最终都可以转化为身体上的律动,而我们身体上的律动亦可以谱写出优美的乐章。”声势律动存在于方方面面,只要找好课堂的切入点,就能取得双倍的效果。
二、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扮演的角色
初中生正处于向青春期少年过渡的时期,结合这一时期学生活泼,好动,以及好奇心强的特点,对他们使用声势律动教学法,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音乐的律动中。而声势律动在初中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决定了其必要性:
1.打破传统课堂,培养学习兴趣
首先,在初中音乐课堂上,声势律动的出现改变了传统课堂死气沉沉的氛围,为课堂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也让初中生拥有了强烈的教学参与感。与此同时,这种非说教性质的教学模式,也能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的适应节拍,适应音乐,这也是为学生未来的音乐创作之路打下坚实的兴趣基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音乐的音量、音色、速度和节奏等因素,会产生不一样的声势律动适用条件,这种身心结合的教学法可以提高初中生对于音乐的反应能力,让他们在不同的音乐中发挥自己性格中不同的一面,不管是细腻的情感还是狂野的表达,都能够给予他们相同的机会,全面促进初中生音乐学习和艺术表达的兴趣。
2.培养初中生的音乐创造能力
人的动作本身就是一种带有节奏的行为,不管是最简单的行走、奔跑和欢呼雀跃,还是运动场上的跳躍,这些动作本身就可以为声势律动教学的进行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和素材。通过人本身的行动去发掘音乐潜能,尤其是在初中生处于活泼好动的时期,这样的声势律动教学法有助于锻炼初中生在音色、音高、速度等方面的反应能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和注意力,让他们能将身体与音乐的合作更加协调。久而久之,每当音乐响起,就会引起身体的条件反射,例如声音的大小和强弱与身体律动的对应关系,通过不断的“条件反射”培养起初中生自觉的音乐想象力,不断挖掘内心的潜能,最终促进学生自我表现和积极创造的欲望。
3.有助于初中生身心协调,健康发展
最后,声势律动教学法也从侧面培养了初中生的对外表现能力。初中生相较于小学生,具有更加敏感的心性以及刚刚萌芽的三观,其中既有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也有对艺术表演中必然存在的窠臼的躲避和害怕。而刚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对于在他人面前展示自己感到羞怯,从心理上对传递情绪产生排斥心理,对表演产生的效果和他人眼中自己的呈现非常在意。但声势律动的介入,可以让每位同学在音乐的松弛氛围下得到自然而然的机会去展示自己,传递情感,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由于年龄增长所带来的死气沉沉的氛围,这也是从另一方面促进了学生心理状况的持续健康发展[2]。
三、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途径
1.感受节奏律动,实践理论技能
节奏律动是音乐与人产生链接的入口,我们在欣赏音乐时,总是先被鲜明的节奏所鼓舞,从而参与进音乐的步伐之中,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实践证明,通过节奏的训练来掌握音樂的律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初中生更好的消化掉枯燥的音乐知识及音乐技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传统的口述式教学更多的是集中在理论上,欣赏成了主要的参与音乐的手段,但学生对音乐的体悟程度还是较低,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设置起音乐学习的门槛,削弱了初中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声势律动教学法能够将听音乐与唱音乐相结合,在“动”的层面上更巧妙的从理论的窠臼中脱颖而出,将欣赏与实践相结合,有效的锻炼了初中生的基础技能[3]。
2.结合舞蹈动作,营造艺术氛围
艺术氛围不仅是种外在的表现,更是种情感的内化,在初中音乐教学的课堂上,舞蹈的表现手法同样不容忽视。舞蹈动作往往是通过肢体来表达语言,这与音乐想要传达的情感可以达成一致,声势律动的效果往往可以通过舞蹈动作展现出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经典的舞蹈与音乐相结合的例子展示给同学们看,不管是来自东方的丝竹管弦,还是发源于西方的摇滚乐,与之相匹配的舞蹈都能体现出别样的美感,且能加深初中生对于律动的认知和感受。教师们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做出一些符合音乐律动的规律性声势,或者示范一些经典的舞蹈动作,都能够营造出浓厚的艺术氛围。这二者的结合能够在生理上刺激学生的大脑,让学生更容易抒发自己的音乐情感,同时舞蹈的律动感也更加强烈,这能够对音乐技能的训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运用生活场景,加深音乐意境认知
众所周知,音乐在所有艺术表现形式中的意境营造能力是极强的,音乐不仅仅是声乐,更是一种情绪的传递,如同“暗号”一般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足以超越语言的、是人类共同情感的集中表达。要想对音乐作品产生共情,进入作品所创设的音乐意境和艺术氛围是必要条件,这种能力的锻炼不光需要时间,同样需要一颗感同身受的心。而声势律动不光在伟大的音乐中有所展现,更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对于节奏的把控不光体现在课堂,也可以出现在生活的每一个拐角,这对于初中生熟悉音乐氛围和艺术情绪是最好的日常锻炼。《采茶舞》中手臂与手臂的挥舞,《船夫曲》中纤夫的力量,爱尔兰民乐中的快乐跺脚,都是声势律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证明,在课堂上欣赏并切身体会这些音乐中的声势律动,都能帮助初中生更快地融入音乐,融入生活,从而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4]。
结语
在初中音乐教学的课堂上,声势律动教学法能够有效地将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也能利用起青春期学生善于发现,好奇心强的天性,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文艺审美,这对于教学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在我国音乐教育越来越普及的当下,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打开体会艺术的窗户,需要不断打破常规,突破传统的教学创新。与此同时也一定要注意到,声势律动教学也有其基本原则,只有将其合理、科学的引入初中课堂,才能让初中生的音乐情操得以正确培养,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得以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月娥.音乐教育新体系——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北方音乐,2018,38(2):181.
[2]蔡文娟.基于新课标背景下初中音乐思考——初中音乐运用声势律动教学法的研究策略[J].北方音乐,2020(10).
[3]李茉,保罗·希勒.体态律动音乐教学体系对传统教法的革新与发展——世界体态律动教师联盟主席保罗·希勒教授访谈录[J].全球教育展望,2018,47(4):5-12+112.
[4]谭洁.声势律动在中职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和使用策略分析[J].神州(上旬刊),2020,(9):141.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河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