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中绿色发展问题研究
2021-08-11王运坤
【摘要】在我国社会进步与发展过程中,乡村振兴与发展尤为重要。目前,“乡村振兴”战略是推动乡村发展的关键举措,也是实现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对于乡村振兴来说,绿色发展是其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内容,也是有效解决发展不均衡的必然要求。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需要重点围绕绿色发展为核心,强化绿色发展观念,优化和调整当前资源配置,并不断提高乡村现有资源的利用率,构建完善的乡村绿色产业,从而推动乡村经济进步。本文主要是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研究基础,重点分析了绿色发展相关问题,目的在于推动乡村经济建设。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绿色发展;问题;研究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21.
在我国发展的各个阶段中,乡村发展一直都是最受重视的内容。我国经济的飞速增长与社会进步,离不开乡村发展的支持。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提出了“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从而推动当前乡村经济的进步,提高乡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绿色发展作为一种新型的发展理念,符合了目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真正要求,同时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途径,为乡村的经济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了基础保证。在实际的乡村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强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意识,重点优化和调整现有的产业结构,加强其产业的升级与转型,实现稳定和谐的发展之路。因此,要坚持“乡村振兴”战略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方针路线,以绿色发展为关键内容,促进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鄉村振兴”战略中绿色发展的重要意义
1.1生态文明时代社会发展趋势
就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发展来说,绿色发展符合了当前发展的实际需求,也顺应了时代的变化。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绿色发展能够提升总体发展质量,并实现效益最大化。目前,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质量是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基础,需要就全局角度出发,不断提升乡村经济发展水平,大力推动乡村绿色发展,从而提高乡村现代化水平。事实上,对于乡村发展来说,乡村是生态功能相对聚集的区域,需要加强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从而有效治理生态问题,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乡村振兴全过程中,实现乡村特色生态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1.2有效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矛盾
近年来,我国乡村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变,乡村经济也得到了十足的发展。但是由于城乡发展相对不平衡,导致乡村经济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目前,在乡村发展中,多是以自然资源为基础,但总体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从而使得乡村经济发展陷入了困境中,导致城市绿色发展与乡村发展差异较大。同时,乡村基础设施相对不够完善,且乡村污染相对严重。但是,城市发展与乡村发展是互相影响并制约的,城乡发展不均衡也会对整体社会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而“乡村振兴”战略中绿色发展能够及时解决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并提升乡村现有资源利用率,改善乡村生态环境。
2、“乡村振兴”战略中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
2.1乡村生态环境存在问题
生态环境对于乡村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加强乡村生态环境建设与修复是推动乡村绿色发展的重要基础。现阶段,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其乡村发展进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了乡村建设水平,其中包括乡村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首先,乡村环境中的污染相对严重,包括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等,对乡村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其次,乡村现有的生态系统退化程度严重,且存在生态资源透支的情况,过度使用地下水等,都对乡村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2.2乡村产业绿色发展程度较低
就乡村绿色发展看来说,需要借助现有资源和环境优势不断提升当地特色绿色产业水平,优化其产业结构。事实上,在乡村绿色产业中其布局发展不合理,严重制约了绿色发展效率。首先,就绿色产业类型分析,其主要是以农业发展为主,产业结构相对单一,没有形成成熟的产业结构,不利于乡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其次,就生产方式来看,传统的粗放生产方式未能根本改变,制约着绿色产业的完善与发展。
2.3乡村绿色发展体制机制不健全
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为了促进绿色发展,需要建立并完善相应的绿色发展机制,为发展工作的开展带下基础保证。目前,乡村发展机制与体制还不够健全。首先,绿色发展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其覆盖面相对较低,导致管理范围不够完整。其次,乡村绿色发展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没有针对性对绿色生产生活进行指导与激励,导致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最后,绿色发展的考核机制有待完善,导致职责范围不能及时明确,且工作责任无法及时落实到位,不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乡村振兴过程中问责主体不清晰且问责流程不规范,导致执行监管不到位,不利于乡村绿色发展。
3、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中绿色发展的有效措施
3.1加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力度
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为了更好地实现绿色发展,需要加强对乡村中生态环境的治理力度,提高生态环境的治理效率。首先,要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调整,有效处理和解决乡村生态环境问题,积极维护生态稳定与平衡。同时,在乡村发展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农药、化肥等对土壤环境的影响,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对周边环境的破坏,加强集中整治效率。在此过程中,需要不断提升农药化肥的使用率,结合当前先进的生产技术手段及生产方式等,加强整治土壤污染问题,提高土壤污染治理效率,并适当增加绿化,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需要积极采用新型技术,加大对乡村秸秆等综合利用方法的研究。其次,要完善乡村垃圾处理相关基础设施,加强对垃圾的处理效率,形成完善的系统化处理流程,普及垃圾分类处理,营造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最后,要重视生态保护,明确好生态保护相关标准和要求,并加大考核力度,提高对乡村现有资源的利用率,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实现绿色发展的目标。
3.2大力发展乡村绿色产业
优化乡村绿色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当地绿色产业是非常重要的。绿色产业能够实现乡村经济与环境的共同发展,加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加强对绿色产业构建的重视,积极建立完善的经营管理理念,积极发展绿色农业,并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监管相关机制,提升绿色產品的质量与安全。同时,在乡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鼓励发展特色产业,比如特色种植和养殖工作等,加强花卉与林木的发展,不断丰富现有的产业结构,避免绿色产业结构单一化的问题。其次,按照乡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并集合“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打造绿色新业态。在此过程中,尤其需要有效解决乡村产业结构不平衡的情况。加强各个产业融合与发展。比如,可以加强乡村生态旅游工作建设,围绕当地绿色资源,开发特色旅游项目,提高当地的经济收入。此外,还可以结合乡村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和调整现有的资源配置,积极发展新型的加工业等,实现绿色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的价值与品质。总而言之,需要不断完善绿色低碳的发展体系,加强对现有生态的改造与升级,从而实现绿色发展,提高乡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3完善乡村绿色发展相关的体制机制
为了促进乡村绿色发展,建立并完善乡村绿色发展相关体制与机制是十分关键的。首先,需要结合当地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发展目标,不断完善相应的绿色发展法律法规,加强地方性法规的完善,并就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情况进行细化和明确,从而实现乡村环境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根据乡村区域的不同制定对应的生态环境管理标准,将标准与流程深入贯彻落实到实际的发展工作中,从而形成科学合理的地方性政策与法规。其次,要按照实际需求,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制定完善的奖励与激励制度,要保证相应的机制具备一定的合理性和公平性,并提高对应的补偿力度。同时,要健全绿色发展配套机制,加强完善监督与管理机制,合理划分对应的监督与管理范围,明确监管职责内容,将所有的工作责任落实到个人,避免监督与管理盲区。对监管主体统一管理, 明确监管具体标准和要求,推进监管程序规范化。最后,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要完善乡村现有的绩效考核与评价机制。在建立科学有效的奖惩制度基础上,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政策与制度对实际工作进行评估和分析,按照实际的评估结果实施奖惩制度,及时发展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处理和解决,避免这些问题对绿色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还要不断完善多维度评价机制,有效结合乡村绿色发展的情况,就目前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难点进行分析,并对乡村发展重点区域进行整改,建立好科学的评判标准,提高执行力,为乡村绿色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语:
乡村经济发展是我国整体经济发展内容中的关键,需要加强对乡村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乡村绿色发展水平。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要认识到绿色发展的价值和作用,贯彻落实好党中央的政策与方针,加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力度,不断完善乡村绿色发展相关的体制机制,结合当地特色大力发展乡村绿色产业,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提高绿色发展中产业结构合理化,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大鹏.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探索——基于浙江天台的探索[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23):218-220.
[2]张海鹏,郜亮亮,闫坤.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理论渊源、主要创新和实现路径[J].中国农村经济,2018(11):2-16.
[3]李文华,熊兴.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地规模经营与农业绿色发展[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8,34(11):1563-1570.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作者简介:
王运坤(1983.03-),男,汉族,河南新乡,本科学历,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城市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