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2021-08-11梁富科

考试周刊 2021年47期
关键词:合作意识体育与健康初中

梁富科

摘 要:我国在素质教育的推行下,要求青少年具备良好的心理素养以及强健的体魄。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行各业面临着不同的挑战。为了提高国际核心竞争力,国家集中力量全面着手推行创新思想,唯有与时代同行才能避免淘汰。在国家强有力的支持之下,中小学的教育改革略见成效。我国是社会主义大国,在重视国民经济提高到同时,更重视青少年儿童的健康发展。因此,初中体育与健康在教育教学工作里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了,才能够蓄积力量完成各门学科的学习。文化课成绩的提高,是以体育与健康的教育为前提的。加强体育训练,是当下每一个初中生必须要完成的功课。为了国家美好的未来,为了学生的健康与发展,为了家庭的重托,初中体育教师应当担起历史的责任,为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献出一份力量。文章对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展开分析,提出以下几点能够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可行之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策略;合作意识

一、 引言

合作是学生面对困难时同心协力的表现,也是呈现班级凝聚力的试金石。在合作意识的培养之下,初中学生变得更加富有爱心和同理心,有担当意识和奉献精神。在教师的悉心培养之下,学生呈现出21世纪青少年美好活力的精神面貌。初中体育与健康这门课程是锻炼学生合作意识的有效途径,在课堂上教师用体能训练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令学生逐渐明白合作的意义及其重要性。

二、 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上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重要性

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任务量相对增大,学习的强度也有所提高,面对突然多样化的学科内容,部分学生会觉得無从下手,久而久之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加之初中阶段是人生的青春期,也是叛逆期,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引导和体能训练,学生很可能会懒惰下去,变得随波逐流放弃自我。这个时候,初中的体育课就发挥出了关键作用。首先,体育与健康这门课本身而言是没有学术性和理论性的知识的,不需要学生去死记硬背各种原理,只需要课堂上听从教师的指挥完成各项达标训练即可,因此相比文化课而言,学生更愿意上这门课。在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爱玩的心理特征释放学生的天性,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提升学生训练的难度,引导学生用合作的方法实现全班同学的共同目标。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体能,还能通过团队协作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身心疏导,让他们明白合作是全班同学共同度过困难的关键,团结就是力量,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没有解不开的难题。

三、 在体育与健康课堂上全面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具体措施

(一)从兴趣入手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积极性

体育与健康这门课程,利用分门别类的教学活动,锻炼着学生的各项体能。这门课程的活动种类很多,比如,长跑、短跑、篮球、排球、拔河等各种项目,都深受初中学生的喜爱。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关键阶段,当然不能缺乏体育锻炼。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教学项目,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为前提,广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初中体育与健康“田径”这一节课,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田径比赛视频,针对初中生喜欢比赛的心理特点,结合视频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比赛热情。并且在教授学生掌握跨越障碍技巧的同时,突出团队合作的重要意义。在这节课中,突出学生的情感目标是比赛中要克服畏惧的心理,与小组成员团结合作,共同达成完成田径训练。在赛跑的过程中,同学之间通过互帮互助完成了小组目标,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更能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使他们在这种团队合作精神的感召之下,更加积极乐向上,遇事也能更加沉着冷静。

(二)从集体荣誉感的获得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初中阶段的学生一般都具有集体荣誉感和强烈的自尊心,而体育与健康这门课程正好是学生身心锻炼的基础,在这门课程的熏陶下,学生会在集体荣誉的感召之下,身心更加健康的发展。体育课程一般都是在室外开展的,在相对开阔的空地,教师利用开放性的授课模式,从学生集体出发,营造班级归属感的氛围,令学生深刻体会班级即是一个小家庭,只有同学们万众一心互帮互助才能把班级的各门学科成绩实现最优化的发展。在开展体育活动过程中,教师利用学生的集体荣誉心理因势利导,设置相应的训练关卡,引导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团结一致,不放弃每一个人。

例如,在“足球”的授课过程中,教师通过话题导入,引导学生对中国足球的深思。通过一系列的国际比赛事例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和上进心理,进而使学生产生多足球的热爱,并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勤学苦练,每一个人都有改变中国足球现状的可能。在教师语言的激发之下,学生明白集体荣誉的真实含义,在练习的过程中会更加的努力。通过练习,教师在评价和矫正等环节,给出学生更好地建议,并指出某几位同学的不足之处,并用激励性的语言为全班同学打气,然后进行最后一轮的练习。在以上实践过程中会发现,学生在开始练习之前,对这项体能不足的同学分别表示信任与鼓励,并且相互分享技巧,促使最后一轮的训练更趋于圆满。最后教师组织评价,让学生分别谈谈自己的感受。课堂的实际操练表明,学生在集体荣誉的感召之下,合作意识更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还形成了谦让互助的品格。

(三)教师注重学生合作技巧的锻炼使合作成果实现最优化

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教师除了因势利导的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之外,更应该适时地教会学生合作技巧,确保在最有限的条件内达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合作,而不是直接分配好任务,让学生被动地去实现合作。教室可以使用民主决策,令学生自主选择小组的分配,前提是每一个小组成员的水平应当均等。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教师先理论示范合作互助的技巧,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总结活动的规律,通过各个小组商量谈论之后,总结出合适的合作方法,准备好的小组可以提前报告教师,以达到课堂的有序进行。

具体可以这样开展,例如,在学习“篮球”这一课时,教师通过学生对篮球的热爱,引导学生从身高、性别、体能等方面平均分组,在小组分好以后,各小组队员确认自己的身份,教师口述加示范投篮技巧,并告知学生投篮的方法有很多种,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和技巧。在篮球的训练中,以培养学生机智、灵活、顽强合作为重点,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引导学生开拓创新。在合作的同时,教师应当对学生适合共同完成的环节加以提示,使学生的合作都更加融合灵敏,以获得更高的成功率。学生学习篮球本身而言,对学生的身高体能和身体健康等都很有帮助,加之合作技巧的加入,学生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更懂得了灵活思辨和团队共享。

猜你喜欢

合作意识体育与健康初中
中职校《体育与健康》实施兴趣模块教学中呈现的现象及应对策略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措施探讨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重心原理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分层次教学法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