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路径探究

2021-08-11马兰花

考试周刊 2021年47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与法治初中

马兰花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教育形式的不断改变,各个学校的教育都逐渐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其中,初中作为学生成长阶段的首要阶段,对于学生人格的形成以及良好素养的培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引导方式来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教育任务,从而使其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基于此,文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进行了研究,首先阐述了渗透核心主义价值意义,然后分析了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的现状,最后提出了具体的渗透策略,以期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提供具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一、 引言

一般情况下,青少年是最为主要的学习群体。且道德与法治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明确指出,中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需要对其开展系统性的道德与法治教育,以使其可以为社会贡献力量。而且在学习过程中,道德与法治作为初中生必要的学习内容,对其人生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目前,虽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被融入道德与法治的教育课堂之中,但是根据当前的教育现状来看,依旧存在很多问题。因此,这就导致部分初中生无法正确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所以,文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的研究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意义

(一)构建特色道德与法治课堂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道德與法治因此影响而逐渐成为一门理论课程,因此这也就导致其无法发挥真正的效用。再加上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传统且缺乏新意,所以这也就使此门学科的真正价值无法被发挥出来的主要原因。但是若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不仅可以使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与时俱进,同时还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

(二)培养社会所需人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也在不断提升。现阶段,社会对人才的衡量不再局限于学历,更多的是对人才的素质和能力的评判。其中,道德与法治作为人才素质培养的重要学科,如果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之中,那么不仅可以强化学科的作用,还能加强教育的深度,同时还可以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并使学生形成终身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三)顺应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需求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量的增加。道德与法治课程也根据时代的发展做出了相应的改变,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还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质量。所以说,在大时代背景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 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育现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论是对中国的发展还是对中国人的塑造都有着较为积极的影响。随着世界信息交流多元化的发展,社会价值观也呈现多元化趋势。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也就必须要引起重视。其无论是对初中生正确价值取向的形成,还是对初中生未来成长都会产生不一样的影响。所以,为了解决现存的情况,下文对此进行了较为具体的分析。

第一,教师缺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性的正确认知。由于部分教师缺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的认识,所以这也就导致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很少会融入这一方面的内容,且大部分时间都是对教材内容的讲解与分析。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中并不是非常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实践。因此,这也就导致初中生无法清楚地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与价值,甚至出现偏离主流的核心价值观情况。

第二,虽然很多教师都具备教师资格证书,但是这却无法完全证明教师的综合素质情况。由于部分教师综合素质不符合教学要求,这也就使其无法在具体的教学中以身作则,并为学生树立榜样,竟然无法有效地驾驭课堂,并出现课堂教学内容过于枯燥乏味的情况。另外,很多教师采用“填鸭式”的传统教育方法,且多是长时间讲解专业名词,这也就使学生只能被动地听课;然而由于初中生的理解能力非常有限,长时间下去,不仅会使初中生对课程产生厌烦抗拒的心理,同时最终还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由此可以看出,现阶段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并没有充分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因此这也就需要针对以上现象提出解决策略,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以及素质养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挖掘教材内容

首先,作为教师应该深入挖掘教材课本内容,找到教材资料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内容,并将其在日常的教学中加以融入,以满足教学要求并实现教学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具体内容可将其分为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国家、世界等6大体系内容,其可融入于整个教学体系的核心内容。因七到八年级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涉及并不多,多以隐藏的方式在教学内容中进行穿插,因此,做好准备阶段的教学内容挖掘工作尤为重要。首先,教师能从教材的目录入手,进行单元章节内容的框架梳理,罗列出关于显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并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重点讲解该内容。如“学会待人接物”“与人为善/友善待人”等章节内容中,均存在一定的显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也要将显性内容加以罗列和说明,然后配合多媒体教学的插图、视频等手段,让学生做好课前的预习、课中的交流、课后的分析,以帮助初中生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观念。同时,教师也要在课程当中,逐一渗透。除此之外,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还存在一些关于上下五千年的传统历史文化、友爱团结的集体教育内涵以及革命友谊等诸多主体内容,作为教师应详尽地进行梳理和分析,帮助学生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与法治初中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