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思维品质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培养策略研究

2021-08-11常亚静

考试周刊 2021年47期
关键词:思维品质英语阅读小学

常亚静

摘 要:思维品质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这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不仅应着重于学生英语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还应着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文章首先论述了思维品质的内涵,然后对英语专业的思维品质培养的理论基础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最后从八个方面提出了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对策,即:课堂提问技巧、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建立新的学生评价体系、合理设计课堂教学、提高教师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的自我训练以及采用PBL教学法。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更好地提高小学英语阅读的教学效果,教师应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思维品质

一、 引言

在当今海量数据和信息爆炸的时代,国际社会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思维品质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最重要标准之一,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显然,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我国教育的重要任务。创新人才的核心是思维品质,而创新的前提是先进的思维品质。因此,思维品质的培养非常重要,培养思维品质也是信息处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但是,当代中国小学生普遍缺乏创新精神和批判意识。长期以来,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一直被忽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和应试教育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创新意识,部分学生只专注于死记硬背学习,通常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因此,要改变现状,就必须改变教育观念和思维方式,唤起学生的思维品质意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 思维品质的内涵

思维品质主要包括质疑、分析、评价等思维,在现代,杜威指出思维品质包括反思问题、分析现状、积极参与分析与结论的结合和提炼步骤。思维品质包括解释能力、分析能力、评价能力、思辨能力、解释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其不屈服于权威,不盲目自信地追求真实性,具有开放性、分析性和坚韧性。思维品质是一种谨慎而怀疑的思维活动,其通过观察、反思、推理和交流心理过程来引导学生思考。思维品质是通过一定的思维标准进行有意识的思维,最终作出理性的判断,进而提高理性思维品质,其以逻辑方法为基础,结合人们的日常思维和心理,一系列思维技能和能力的发展趋势,使学生在英语阅读中能够从大量的信息数据中区分真实和有用的信息。

三、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的问题

要加强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自觉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多角度分析的能力,并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正确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品质,这是不可缺少的。但到目前为止,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方面进展缓慢。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仍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主导全班,过分强调语言知识和语言结构。传统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思考,学生忙于做笔记,被动接受教师的观点,盲目接受教师的绝对权威,缺乏分析、认同、评价和批判意识。学生很少有自己的想法,不敢质疑,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传统的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因此,思维品质的培养对英语专业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四、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研究

(一)注意课堂提问技巧

在英语阅读课堂中,教师设计有效的课堂提问对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是非常重要的,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对教师进行有效的提问,因为教师的有效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品质方式。例如,在英语阅读课上,展示性问题一般出现在语篇阅读的初始阶段,教师对课文中的单词、细节或篇章结构进行提问,学生可以从课文中快速找到答案,对表层信息的理解就能够回答问题。根据学生的水平,教师可以设计进一步挖掘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在回答问题时,需要更深入地参考和挖掘文本信息,结合自身的知识和经验,对信息进行分析和比较,并进行推理和总结结论。另外,在文本处理的最后阶段,通常使用评估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估。

(二)转变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必须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小学生既能获得知识,又能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创新。在生态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构建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多模式的教学模式,在学生中开展合作学习。思维品质与传统的盲目思维方式的区别在于强调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应开放、宽容,尊重客观、严谨、理性,欢迎学生的各种观点和推理,给予学生客观的评价,合理、严谨的表扬和鼓励,尽量避免对课堂讨论和辩论话题得出一些定论,以保证思维品质课堂训练的效果。在教材的使用上,课堂教学应考虑学生的不同层次,使活动和习题多样化。教学任务主要包括简单的模仿和记忆,但学生也要以语言输出为目的进行交流。在课堂上,学生不仅要掌握和实践课文的基本知识,还要有拓展活动,要求學生接受和运用语言知识,培养思维品质。

(三)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

思维品质培养的前提和基础是心理安全和自由,只有心理安全才能导致心理自由,才能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英语阅读课堂必须创造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小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还需要积极营造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处理好思考与学习的关系,让学生愉快地、创造性地思考和学习。思维品质强调学生的高度思维品质和敏感性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怀疑和质疑,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一定的标准,寻找一些好问题,确定合理性假设。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英语学习材料的探索中,针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联系,分析和总结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四)构建新的学生评估系统

教师应重新定位评估系统,不仅要着重评估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还要着重于小学生的思维品质,因为开发好的教学评估方法可以指导和激发学生的思维品质。传统的教学评估方法和标准单一而僵化,限制了学生的思想观念,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学评估可以将形成性评估与总结性评估相结合。形成性评估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全面且更合理的评估,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课堂观察,学生的自我评估,相互评估和家长评估,在开放、放松和民主的氛围中评估学生。

猜你喜欢

思维品质英语阅读小学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探究性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技工院校英语思维创新型阅读教学的探讨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初探利用讲故事的方式激发低年级小学生英语阅读兴趣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