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研究

2021-08-11蔡明润

考试周刊 2021年47期
关键词:提问策略课堂提问有效性

蔡明润

摘 要:课堂提问作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文章在核心素养背景之下,分析了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的意义,然后探讨了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几点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够为其他教师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提问;有效性;提问策略

一、 引言

有效的提问是激发一个人思维动机的重要动力,也能够使人展开深入地思考。在小学数学课堂当中,课堂提问作为其中一种作用的教学方法,不仅是师生之间的一种有效沟通方法,还能够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让课堂变得更加具有学习氛围,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二、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的意义分析

(一)有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

在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助力下,能够提升小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一个愉快的氛围当中学习,不断探索新的知识,去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发挥出学生的内在潜能,逐渐让学生爱上数学,有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

(二)有助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在小学数学课堂当中,课堂提问作为其中一种作用的教学方法,不仅是师生之间的一种有效沟通方法,还能够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让课堂变得更加具有学习氛围,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转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三、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提问没有面向全体学生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小学数学课堂之上提问主要存在的问题就在于没有面向全体学生,在很多时候教师都是为了能够较快地完成教学任务,赶超教学进度,通常只会提问一些优等生,少数情况之下也会提问一些中等生,而对于差等生来说,由于他们的知识基础比较差,可能回答问题时会出现卡顿,这样教师会认为耽误教学时间,因而学困生往往都会被忽略,长此以往,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削弱,造成学生成绩两级化十分严重。

(二)课堂提问缺乏规划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课堂提问是检测学生对数学知识了解和掌握的重要途径,也是开展下一阶段教学内容的基础性保障。但是,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仍然没有认识到课堂提问的重要性,常常在课堂之上随心所欲的、毫无规律的进行提问,这样的提问不仅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还会打乱学生的学习思路,给学生带来不适感,降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制约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四、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一)优化提问内容,让问题有趣味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课堂的导入环节是十分重要的,有些教师在导入时仅仅是用比较直接的语言描述知识点,这样是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那么后续的教学也无法有效进行。对于小学生来说,仍然处于一个好奇心比较重的阶段,因而教师需要把握住这一点,要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寻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教学资源和素材来设置教学问题,这将会有效提升课堂的丰富程度,进一步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从这些问题中发展疑问,从而对数学知识产生学习兴趣,让兴趣再成为学习的内驱力。

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的相关知识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微课教学模式,以图片和视频的形式为学生创设一个超市物品摆放的场景,让学生假设自己去超市购买东西,然后教师可以随意展示出一个物品,并且在旁边用对应的人民币表示其价格,然后让学生观察,再来进行提问:同学们,买这个东西需要花费多少钱?此时,学生通过观察就会说出物品的价格,接下来,教师可以继续提问:同学们,你们思考一下,可以换一种方法,也就是使用其他面值的人民币来表示这个物品的价格吗?那么学生就可以通过间接的方式来对人民币进行合理设置,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明显提升自己的分类能力,将这部分数学基础知识夯实,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优化提问时机,让问題更实效

在小学数学课堂当中,提问是一种常见的教学形式,虽然在每一节课当中提问的次数是难以确定的,但是提问的时机却是可以控制的。从长期的教学实践来看,教师只要合理地把握提问时机,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从而提升学生的课堂思维质量,这样往往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必须要选择最佳的提问时机,观察学生的言行和反馈情况,从而提升提问的效果。

例如,在讲授《平行线》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要求,让学生在白纸上使用铅笔随意画出两条直线,学生可能会感觉到有一点点奇怪:老师为什么要让我画出两条线呢?此时,教师就可以提出第一个问题:同学们,请根据直线之间的关系,思考自己所画的直线是如何进行分类的?有的学生可能就会说出自己画的两条线是相互交叉的,或者是相互平行的。那么教师就可以提出第二个问题:同学们,为了说明这两条线相互平行,你有什么办法呢?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与小组讨论交流,通过思考和交流,大部分的学生都已经理解平行线的概念。教师就可以提出第三个问题: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的平行线,你能够列举出哪些典型的案例吗?由此可见,教师通过把握合理的提问时机,提出以上三个问题,能够让学生有足够的思考空间和时间,促使学生的思维获得发展。

(三)优化提问顺序,让问题出高度

思维是核心素养中的一项重要培养目标,囊括了从对知识的认知到运用的全部内容,思维为学生的学习插上了翅膀,同时也可以有效提高成绩。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过程当中,必须要注重方式方法,那么教师就可以使用问题教学法,让学生的思维从问题中来又到问题当中去,始终与问题进行紧密的链接。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的时候,必须要遵循合理性的原则,采用一定的提问顺序,让问题从易到难,形成一个梯度,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形成一连串的问题链,让学生有顺序地进行思考,使得核心素养走向一个更新的高度。

猜你喜欢

提问策略课堂提问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幼儿园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策略研究
教师的提问策略对课堂师生互动的影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问”的重要性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