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室蔬菜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

2021-08-11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1年7期
关键词:防虫网臭氧害虫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巨大進步,农业产业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在此过程中需不断提高蔬菜品质。因此,全方位探究温室蔬菜病虫害实际情况,以关键防治技术为切入点,建立完善的管理流程,从而大幅提高蔬菜质量。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温室蔬菜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

结合甘肃省金昌市具体状况来看,应该以品种选择、光照等为切入点,做好温室蔬菜的管理工作,从而降低温室蔬菜的发病率,适当减少农药用量,降低经济投入,缓解劳动者压力,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1温室蔬菜管理方法

1.1品种与技术选择

根据甘肃省金昌市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抗病品种,并且运用嫁接技术。

1.2栽培管理

在栽培方面,一般运用2种栽培模式,即大垄双行高畦与单垄高畦,与此同时利用膜下微滴灌技术,提高通风透光调解,缓解空气潮湿现象。

1.3温度管理

大棚内通常适合种植2种类型的蔬菜,一种是瓜类,另一种是茄果类。

1.4湿度管理

在育苗前,需一次性浇透底水,在出苗之前,只要不干旱便不必浇水。在嫁接前,需以营养钵为对象,将其浇透水,在嫁接缓苗后应尽可能减少浇水量。在定植缓苗后,必须浇透水,在进入开花期前应避免浇大水,防止秧苗徒长。在采摘初期,应1周浇1次水,同时做好施肥工作,进入低温期后,应10 d~半个月浇1次水,并且尽可能使用微滴灌及浇埯水方式。在立春后温度升高,应增加浇水量。

1.5光照管理

在上午,有效运用除尘布将棚膜上堆积的灰尘处理干净。以温度为参照,尽可能早揭晚盖。如果出现连续阴天的情况,应适当运用补光灯,补光灯数量为4 500个/hm2,需注意避免夜间在应用。将反光幕设置于后墙上,在白天时吸收光照,在夜间散热。在连续阴天后,在天气放晴时切忌立刻将覆盖物打开,可先打开草帘,并且适当喷洒清水或施加叶面肥,在此之后将所有覆盖物打开。

1.6肥水管理

大棚施肥常见底肥为磷酸二铵、硫酸钾、钙肥,其中磷酸二铵用量为750 kg/hm2,而后钙肥需要加入硫酸钾中,用量为各600 kg/hm2。在苗期,当发生缺肥现象时,应做好根外追肥工作,喷洒1~2次浓度为0.1%的尿素及浓度0.2%~0.4%的磷酸二氢钾或叶面肥。在定植后及采摘前,尽可能避免冲施肥,防止秧苗徒长。在初次采摘期,应冲施50 kg/hm2高钾型肥料。进入盛果期后,需冲施氮、磷、钾平衡配方型肥料,用量为225 kg/hm2。在低温期,应施用具备生根养秧作用的肥料,例如氨基酸等[1]。

2北方温室蔬菜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

2.1物理防治技术

2.1.1防虫网与黏色板

通过使用防虫网和黏色板可减少害虫数量,降低病虫害发生率。栽植前,需在温室通风口的位置,利用防虫网做好封闭处理,由此阻断害虫传播途径。在温室蔬菜生产过程中,最好使用14~40目的防虫网。在有效防治蚜虫的基础上,需尽量减少网目数,从而提高通风效果。需用土将防虫网其周围压实,避免害虫进入防虫网中产卵。将黄板与蓝板挂于温室中,前者诱杀蚜虫、白粉虱及斑潜蝇,后者诱杀蓟马。通过细线悬挂黄板与蓝板,每公顷300~375块,最佳高度是超过生长点5~10 cm,在应用黄篮板的过程中应根据蔬菜生长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高度,确保色板高度始终超过蔬菜生长点,从而方便诱杀与捕捉害虫。一旦黄篮板黏虫胶的黏度较差,必须立即更换。通常在害虫数量较少时使用色板,达到最佳诱杀效果。

2.1.2臭氧发生器

第一,在安装臭氧发生器的过程中,以说明书为准,合理调节其运行时间,确保出气孔位于两侧,切忌朝下,同时应以棚架为基准,保证管道位于前部,从顶端到植株的距离大约为50 cm。

第二,科学设定臭氧浓度及释放时间。结合各种作物生长期,合理调节2项数据。相较于苗期作物,成株期作物可以更好地适应臭氧。当处于生产状态时,若释放量过大,蔬菜叶片会干枯,甚至导致植株死亡。在植株不断生长的过程中,应适当加大释放量,从而防治病虫,并且避免对蔬菜造成伤害。

第三,在苗期后,通过运用臭氧发生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气传病害发生率。需要注意的是,在黄瓜生长中期,使用臭氧发生器时,首先会导致病害更加严重,但是在7~10 d后,黄瓜秧苗会适应臭氧,从而大幅缓解病害[2]。在后期,不仅生长旺盛且可有效防治灰霉病。在释放期间,需尽可能保证释放均匀,不得将喷气孔对准蔬菜,两者之间的距离需超过50 cm。只要达到熏蒸时间便需立刻通风,时间最短为0.5 h。

第四,调节与控制温度及湿度。在释放臭氧的过程中,应确保室内温度处于10~30℃,当湿度较大时能够提高防治效果。进入冬季后需长期使用,有时输送管会发生积水现象,主要是因为臭氧中含有氮氧化物,长此以往产生强硝酸,在放流时需防止洒在植株上。

2.2生物药剂与化学药剂防治技术

在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若仅选取一种药剂,将导致药效降低,并且药剂的专业性越强,其失效的可能性就越大,主要原因是病菌与害虫会产生抗药性。为保证药效,最佳方法是交替使用生物药剂和化学药剂,其中生物药剂包括藜芦碱、苦参碱、浏阳霉素、农用链霉素等,化学药剂包括阿克泰、阿米西达、杜邦抑快净等。通过交替使用,不仅可防止药剂交互排斥,还可以降低化学药剂残留量。明确药剂特征,从而按照症状在合适的时间使用药剂,并交替用药。要保证用药安全,既要考虑毒性,也要全方位掌握使用次数及残留量等。

综上所述,合理选用防治方式,严控药剂用量,按照具体症状用药,可取得更好的用药效果,尽量降低病虫害发生率,在各个阶段采取最佳的管理方法及防治技术,从而减少病菌与害虫数量,提高温室蔬菜的管理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殿峰,张洪春,王登波.温室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J].乡村科技,2020,11(32):102-103.

[2]刘艳艳.北方温室蔬菜管理及病虫害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2019(15):46.

[3]涞农.温室蔬菜秋冬时期管理措施[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18(10):53.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双湾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姚鹏文)

猜你喜欢

防虫网臭氧害虫
害虫的克星
蜗牛一觉能睡多久?
你家的防虫网选对了吗
寓言二则
双面臭氧
不同目数防虫网的风荷载试验研究
一种专门针对蓟马的防虫网被开发出来
中国热科院专家研发新型简易防虫网种植蔬菜基本可以不打农药啦
“保护伞”变成污染物了?臭氧污染是怎么回事?
臭氧分子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