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风格的两座金代建筑
2021-08-11刘建平
摘要:文章从平面、梁架、斗拱等方面分析了襄垣县金代遗构郭庄村昭泽王庙大殿和太平村灵泽王庙大殿的形制与结构,揭示了其明显的时代特征和分期标志,对金代建筑乃至元代建筑断代分期具有极大的参考借鉴价值,同时也展现了金代晚期晋东南地区的建筑风貌与建筑科技水平。
关键词:襄垣县;金代建筑;时代特征;分期标志
位于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城东南10公里处的郭庄村昭泽王庙大殿和位于县城西南13公里处的太平村灵泽王庙大殿,是分别建于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和金大安二年(1210年)的两座木结构建筑,是第六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金建筑遗存已是稀世珍品,有明确年代的建筑更显珍贵。襄垣县的这两座金代建筑不仅有确切的建成时间题刻,它们还体现出许多与之前建筑截然不同的建筑形制、结构特征以及构件式样,这些又成了此后建筑的流行式样和主要特征,形成了有别于前代的独特建筑风格,具有很明显的时代特征,是金代建筑早期和晚期的分期标志,因此,这两座金代建筑可谓珍品。
昭泽王庙大殿所在的昭泽王庙,俗称龙王庙,坐落于郭庄村西北台地,坐北向南,平面长方形,东西宽30.91米,南北长71.49米,占地2 209.8平方米。全院由五十余座建筑组成,最北端一列是大殿、老君殿、土地祠、左右耳房,院子中央是戏台和钟鼓楼,院子南端是山门倒座房,东西两厢是阁楼厢房及马厩等。整座院落由戏台和钟鼓楼一分为二,形成两进。昭泽王庙大殿系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所建,其余建筑均为清代所建。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乾隆五十五年(1796年)、清道光六年(1826年)以及民国二年(1912年)均有維修。目前除戏台钟鼓楼被拆毁外,其余均保存完好。
昭泽王庙大殿位于该庙二进院落最北端正中,基于高0.9米的月台,是主建筑。其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层单檐悬山顶,建筑面积82.71平方米。梁架彻上露明造,前搭牵对三椽栿用三柱,前檐柱头设有四铺作单下昂斗拱,后檐及补间无斗拱,屋面灰瓦筒板瓦覆盖,绿琉璃瓦剪边并做琉璃方心,已非金代原物,系后代修缮改建产物。1951年后,昭泽王庙大殿在用作学校时,门窗用玻璃改造,近年维修时又统一改为每间四扇六抹槅扇门。另外,该殿室内外砖地面、石砌台基踏跺以及砖砌墙体等也被后人维修改建,唯有大殿主体结构保持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建成时的原貌(图一)。
灵泽王庙大殿所在的灵泽王庙,在当地也叫龙王庙,处于太平村东北台地,一进院落,坐北向南,平面布局近似方形,东西宽31.75米,南北长37.79米,占地面积1 199.8平方米。北面正殿和东西垛殿一字排开,南面是山门戏台和钟鼓楼,东西两厢用左右对称的厢房围合成院落。灵泽王庙大殿系金大安二年(1210年)所建,其余为明清所建。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咸丰十一年(1861年)、光绪三年(1877年)均有增补修葺。目前全院建筑保存完好。
灵泽王庙大殿也是该庙的主建筑,位于中轴线正北,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层单檐悬山顶,建筑面积77.85平方米。大殿台基高1.02米,但不设月台,是否为后世修缮增建时去除了月台,尚需进一步考察与研究。前檐柱头斗拱五铺作双下昂,后檐和补间无斗拱,梁架结构同昭泽王庙大殿,屋面被灰瓦筒板瓦覆盖,前檐金柱间有门无窗,每间均安装四扇六抹槅扇,室内方砖地面,台基踏跺石砌,台明条砖铺满,条砖砌筑墙体。屋面、门窗、墙体、地面均为后代修缮时改建,大殿主体结构依然保持金大安二年(1210年)建成时的状态(图二)。
为了进一步分析研究襄垣县郭庄村昭泽王庙大殿和太平村灵泽王庙大殿的时代特征和分期标志,本文将从平面与柱子的独特风格、梁架与结构的时代特征、斗拱与构件的分期标志等三个方面,对这些特征及标志作初步探讨,以期对金代建筑断代分期有参考与借鉴的价值。
一、平面与柱子的独特风格
昭泽王庙大殿和灵泽王庙大殿都是所在庙宇的主殿,且都坐北向南,均位于所在院落中轴线的最北端。它们面宽三间,进深四椽,二座殿宇柱网平面排列均采用减去后槽的二根金柱做法,柱子材质除前槽金柱为木柱外,其余均为红砂石质混棱造方柱,且石柱上均镌有建造年代,昭泽王庙大殿石柱阴刻“施柱人 米□□ 米均男米□冯□妻张氏 大定二十七年六月 同施柱一十二根”,灵泽王庙大殿石柱阴刻“大安二年本村众施石柱□□□□”。昭泽王庙大殿门窗设在前檐柱间,檐下无廊,灵泽王庙大殿门窗设在金柱间,前檐出廊步(图三、图四)。
昭泽王庙大殿和灵泽王庙大殿平面布局特色和柱子形制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开间进深比例:昭泽王庙大殿和灵泽王庙大殿面宽进深都是三间四椽,但是尺度却不同,前者是通面阔9米,通进深7.32米,后者是通面阔9.36米,通进深7.14米。开间进深比例分别为1∶0.81和1∶0.76。从两座殿的开间进深比例,结合晋东南现存其他古建筑平面形制可以看出,晋东南地区三开间殿自金代初期之前,平面布置接近方形规制,由此开始,面宽增大进深缩小,出现了向长方形变化的趋势,进而成为单体建筑平面形制变化的新特点。另外,灵泽王庙大殿面宽三间等宽,均为3.12米,这与宋《营造法式》(以下简称《法式》)卷四总铺作次序条“则每间之广,丈尺皆同”规定吻合。
平柱高度与当心间宽:《法式》卷五柱条有“若副阶廊舍,下檐柱虽长,不越间广”之规定。昭泽王庙大殿当心间宽3.3米,平柱高2.98米,是符合这一规定的。灵泽王庙大殿当心间宽3.12米,平柱高3.14米,柱高略微越过了间广,是为特例。
柱径与柱高之比:昭泽王庙正殿檐柱径0.39米,柱高2.98米,柱径与柱高之比为1∶7.6;灵泽王庙正殿檐柱径0.35米,柱高3.14米,柱径与柱高之比为1∶9。两座殿宇的柱子都保留了较大的比例。但是,两座殿宇的柱子径高比依然反映出柱子向瘦高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柱子布列方法:昭泽王庙大殿和灵泽王庙大殿殿内柱子布置都采用了减柱造,符合金代减柱造通行的做法,但是其他金代建筑大多减少了前槽柱子,而昭泽王庙大殿和灵泽王庙大殿都是减去了后槽的二根金柱。这是晋东南地区金代建筑,尤其是大定中期以后建筑的流行做法。
柱身收分与侧脚:两座殿宇有两种做法。昭泽王庙大殿,柱子朝室内方向的一面是垂直于地面的,仅在室外方向柱身收分8厘米。正是这室外收分、室内垂直的做法,造就了柱子的侧脚,侧脚为柱高的2.7%。灵泽王庙大殿无侧脚,柱身四向收分7.5厘米。无论柱子有无侧脚,石柱柱身收分使柱子断面上小下大,重心下移,大大增加了柱子的稳定性,这个做法是很巧妙的。这也是晋东南地区大定中期以后前檐石柱的流行做法。
柱础与地面:昭泽王庙大殿础石方形,上皮与地面平齐,符合金代柱础安装形制。灵泽王庙大殿为覆盆式柱础,础石高出地面10厘米。在晋东南地区,础石高于地面的做法在宋、金两代并不普遍,直到元代才成为流行做法。灵泽王庙大殿础石高出地面的做法,可以认为是金代晚期向元代过渡的一个特例。同时,础石与地面平齐或高出地面,也是晋东南地区金代建筑和元代建筑断代的标志之一。
前檐柱柱式:昭泽王庙大殿和灵泽王庙大殿前檐石柱都是混棱造,无论是制作工艺,还是成品精细程度,都与之前的抹棱造区别明显。混棱造石柱是大定以后大殿前檐柱的流行样式,与之前惯用的抹棱造形成鲜明对照,可以视为前檐石柱柱式分期的标志之一。
二、梁架与结构的时代特征
昭泽王庙大殿和灵泽王庙大殿梁架由于减去了后槽二根金柱,所以当心间梁架与山面梁架不同。当心间梁架,四架椽屋,前搭牵对三椽栿用三柱,两山梁架为二椽栿对前后搭牵用四柱。
二座殿宇的梁架结构属于典型的“?头式构架”,它们的三椽栿由斗拱耍头后尾过内柱制成的?头承托。平梁上侏儒柱承托脊部荷载,柱脚由斜肩式合?固定,叉手“抱槫”扶脊,昭泽王庙大殿平梁后头与下栿间驼峰大斗垫托,平梁前头由金柱直接举起,灵泽王庙大殿平梁与下栿间完全由驼峰大斗承垫,昭泽王庙大殿侏儒柱头斗口顺身方向仅出替木,无攀间及丁华抹颏栱,疑似后世维修作过改动(图五、图六)。
昭泽王庙大殿和灵泽王庙大殿梁架的时代特征和分期标志归结如下。
脊部攀间:灵泽王庙大殿脊攀间是《法式》规定的标准单材造攀间,“长随间广,出半拱在外,半拱連身对隐”。在金代早期,脊攀间以两材造为主流。大定以后,单材造开始明显增多。脊部攀间两材造和单材造是金代木构建筑早期和晚期的分期标志之一。
侏儒柱柱式:侏儒柱自五代至金代早期一直都是方形抹棱柱式,昭泽王庙大殿使用了圆形、柱头制有卷杀的侏儒柱,这种式样的侏儒柱柱式,成为金代晚期建筑的流行样式。所以这种“圆形卷杀式”侏儒柱柱式也是金代木构建筑早期和晚期的分期标志之一。
斜肩式合?:昭泽王庙大殿和灵泽王庙大殿都使用了斜肩式合?稳固侏儒柱脚的做法。斜肩式合?一直是晋东南地区宋代晚期以来合?的主流式样,同时期在晋中晋北流行的驼峰式合?直到元代晚期才开始使用。所以斜肩式合?使用与否,在晋东南地区也是金代与元代建筑的断代标志之一。
丁华抹颏拱:灵泽王庙大殿脊攀间“一材造”安“丁华抹颏拱”。在金代早期,脊攀间以两材造为主流。大定以后,单材造开始明显增多,而且脊攀间不论“一材造或两材造”皆用“丁华抹颏拱”,这是与金代早期建筑相区别的标志特征。所以丁华抹颏拱的使用情况,同样具有鲜明的分期特点。
叉手位置:昭泽王庙大殿和灵泽王庙大殿叉手皆在脊槫下皮以上,叉手与替木和脊槫交构,其上端抵在脊槫两侧,从而使侏儒柱成为脊部荷载的主要构件,叉手则以扶脊为主。大定之前的建筑,叉手上端多在脊槫下皮以下,大定以后皆移至脊槫下皮以上。叉手与脊槫的节点位置在大定前后明显不同,这也是其分期依据之一。
举折情况:昭泽王庙大殿总举高约为前后撩檐槫间距的1/3.2,灵泽王庙大殿总举高约为前后撩檐槫间距的1/3.3,二者总举高都在《法式》规定的三分举起一分或四分中举起一分之内。昭泽王庙大殿屋架折数27厘米,为总举高的1/8.8;灵泽王庙大殿屋架折数为19厘米,为总举高的1/12.4。《法式》卷五载:“折屋之法:以举高丈尺,每尺折一寸,每架自上递减半为法。”照此规定,即自上而下第一折为总举高的1/10,第二折为1/20,第三折1/40,以此类推。由是观之,昭泽王庙大殿屋架折数较《法式》规定为大,灵泽王庙大殿屋架折数较《法式》规定为小。综上所述,昭泽王庙大殿和灵泽王庙大殿梁架在举架方面基本与《法式》制度吻合,只是在折的方面与《法式》规定略有差异。
三、斗拱与构件的分期标志
昭泽王庙大殿和灵泽王庙大殿仅前檐柱头设铺作,无后檐和补间铺作。
昭泽王庙大殿四铺作单下昂计心造。昂之后尾刻为里跳华栱,耍头后尾制成搭牵过金柱后用?头承托三椽栿,即里转“?头压跳承栿”。蚂蚱头型耍头之上附加了一只花头以稳固檐槫,令栱及其散斗、替木看面里长外短削成斜面。
灵泽王庙大殿斗拱,五铺作双下昂重拱计心造,结构大体与昭泽王庙大殿相似。值得注意的是,灵泽王庙大殿的平柱柱头铺作斜拱造,这一做法是前所未见的,在斜拱用于柱头铺作方面为首例。
昭泽王庙大殿和灵泽王庙大殿斗拱耍头后尾过内柱出?头承栿,改变了此前梁栿搭压在铺作上的做法,这也成了金代铺作里转与梁栿结构的标准模式(图七、图八、图九)。
昭泽王庙大殿和灵泽王庙大殿斗拱与构件的分期标志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斗拱用材和一跳跳距
昭泽王庙大殿材高17.5厘米,宽11厘米。折合宋尺高5.7寸,宽3.6寸,接近《法式》“六等材,广六寸,厚四寸”的规定。拱材断面高宽比3∶1.9,与《法式》3∶2的规定基本吻合。材高与栔高比为15∶6.4,略大于《法式》15∶6的规定。斗拱一跳跳距37厘米。灵泽王庙大殿斗拱材高18厘米,寬12厘米。折合宋尺高5.9寸,宽3.9寸,与《法式》“六等材,广四寸,厚四寸”的规定基本相符。拱材断面高宽比3∶2,与《法式》规定吻合。材高与栔高比为15∶5.8,略小于《法式》15∶6的规定。斗拱一跳跳距34厘米。以上表明,昭泽王庙大殿和灵泽王庙大殿斗拱在用材方面基本遵循《法式》制度,在一跳跳距的尺寸方面,具有由早至晚缩小之势。
(二)柱头斜拱
宋金期间斗拱的斜拱仅用于补间铺作,柱头铺作不用斜拱。灵泽王庙大殿平柱柱头设置了斜拱构造,成为宋金建筑柱头使用斜拱的首例,因其有确切纪年,所以可以作为断代与分期的重要实物参考资料之一。
(三)前后檐铺作次序
昭泽王庙大殿和灵泽王庙大殿,前檐设置铺作,后檐无铺作。大定之前,前后檐铺作次序完全相同,大定以后出现了前后檐不同次序的铺作,且总是前檐等级高于后檐,以后逐渐出现了前檐设铺作、后檐不设铺作的情况。所以,大定前后,前后檐铺作次序的变化,也是金代木构建筑分期的一个重要标志。
(四)里外跳形制
昭泽王庙大殿斗拱外跳计心,里跳偷心,灵泽王庙大殿里外计心。在大定间出现了里转计心造的做法,此后,外跳计心做法被严格保留下来,而里转或偷心造或计心造,已无严格规制,成为大定以后铺作制度的主要特点之一。
(五)箭镞状华头子
从诸多实例考证可知,昭泽王庙大殿率先使用了箭镞形两层叠出的假华头子,从而改变了此前华头子全部“刻作两卷瓣”的做法。从此之后,两卷瓣样式日趋少见,箭镞状华头子成为金代晚期新的流行样式。较昭泽王庙大殿晚23年的灵泽王庙大殿也沿用了这一规制,也是箭镞状华头子。箭镞状华头子自然成为金代木构建筑早期和晚期的又一分期标志。
(六)附加花头的蚂蚱型耍头
昭泽王庙大殿和灵泽王庙大殿都在耍头之上附加了一只花头以巩固檐槫,根据晋东南现存实例考证,这是一种新式样,应当是蚂蚱头型耍头由单材向足材变化的开端。
(七)横拱看面砍斜
昭泽王庙大殿和灵泽王庙大殿横拱看面全部削成斜面,散斗做成菱形。这是金代晚期建筑斗拱上的流行样式,金代早期无此做法,所以这种做法也是金代早期建筑和晚期建筑的区别标志之一。
(八)铺作高度与柱高
昭泽王庙大殿四铺作斗拱高度0.91米,柱高2.98米,铺作高度为柱高的31%。灵泽王庙大殿五铺作斗拱高度1.21米,柱高3.14米,铺作高度为柱高的39%。有研究表明,金代四铺作斗拱高度约为柱高的31%~34%,五铺作斗拱则在35%~39%,二座殿宇的斗拱高度,恰在此范围内,这也从侧面说明昭泽王庙大殿和灵泽王庙大殿斗拱依然是金代建成时的原物。
四、结语
从金代初年到大定前期,晋东南木构建筑大量采用《法式》制度,吸纳《法式》手法,形成了一种相对严谨的规范制度和严格统一的手法。从大定中期开始,这种稳定的格局和制度开始发生改变,从构件形制到细节方面都在发生着变化,历经几十年的演变,晋东南木构建筑在风格和时代特征方面形成了与前代迥然不同的新建筑风格。郭庄村昭泽王庙大殿和太平村的灵泽王庙大殿正是这一时期的产物,由于其具有确切纪年,它们的典型时代特征和早晚分期标志,成为我们研究金代建筑断代分期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
作者简介
刘建平,1965年生,男,汉族,山西人,专科,山西省方山县文化和旅游局文博馆员,主要从事文博专业技术工作,研究方向为古建筑。
参考文献
[1]梁思成.营造法式注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2]刘致平.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3]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4]贺大龙.晋东南早期建筑专题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5.
[5]李会智.山西现存早期木结构建筑区域特征浅探[J].文物世界,2004(2):22-29.
[6]柴泽俊.柴泽俊古建筑文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7]祁英涛.怎样鉴定古建筑[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