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腺病毒肺炎1年随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结局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2021-08-11李小玲王立波郑红梅温亚锦刘丽娟祁媛媛张晓波
李小玲 何 雯 施 鹏 王立波 郑红梅 温亚锦 刘丽娟 祁媛媛 张晓波
人腺病毒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儿童肺炎中4%~20%是由腺病毒感染引起[1-3]。腺病毒肺炎全身中毒症状重,易伴随全身多系统受累,重症肺炎发生率及ICU入住率均较高[4],14%~60%的腺病毒肺炎存活者可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包括感染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PIBO)、单侧透明肺、支气管扩张、间质纤维化等[5-7]。PIBO以终末细支气管受累为主,表现为严重、不可逆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诊断时已经存在不可逆的小气道损伤,治疗效果不佳,病情严重者常死于进行性呼吸衰竭。因此,早期识别PIBO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对减少PIBO的发生、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1 方法
1.1 研究设计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以住院诊断腺病毒肺炎为队列人群,以出院后1年中是否发生PIBO为结局终点,探讨腺病毒肺炎发生PIBO的影响因素。
1.2 诊断标准
1.2.1 腺病毒肺炎[8-10]同时符合以下3项:①发热、咳嗽、气促等下呼吸道感染表现;②胸部X线片或CT发现肺部病变;③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培养到腺病毒,或呼吸道标本检测腺病毒特异性抗原阳性,或呼吸道标本检测腺病毒特异性核酸阳性,或急性期血清腺病毒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急性期与恢复期双份血清标本腺病毒特异性IgG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或升高>4倍。
1.2.2 临床诊断PIBO[10-12]①有肺部感染和其他因素所致的细支气管损伤史;②病程中出现持续或反复咳嗽、喘息、气促或运动不耐受等表现,症状持续>6周;③胸部HRCT检查提示马赛克征、支气管壁增厚、支气管扩张等表现;④除外肺囊性纤维化、先天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其他疾病引起的咳喘;⑤肺功能提示小气道阻塞性或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
1.3 纳入标准 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我院)住院、出院诊断中包含腺病毒肺炎(ICD-10诊断编码:J12.000)的病例。
1.4 排除标准 ①病历中既往史有闭塞性支气管炎(BO)诊断;②有造血干细胞或器官移植史;③出院时死亡。
1.5 资料收集 ①一般情况:性别、年龄、住院天数;②临床表现:住院病历中记载出现的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喘息、腹痛、腹泻、惊厥等症状,肺部湿啰音、哮鸣音;③过敏情况:既往是否诊断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皮炎等;④实验室检查结果:入院时血常规、CRP、降钙素原、腺病毒检测、合并感染病原等;⑤住院期间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和肺功能检查结果;⑥治疗情况:呼吸支持、支气管镜冲洗、激素、抗生素和IVIG的用法用量,血液净化;⑦出院转归:出院、死亡等。同一患儿因腺病毒肺炎多次入我院截取首次入院病历数据。
1.6 出院后常规随访 本研究腺病毒感染病例出院后至少完成3次随访(表1),出院后2周来院随访,出院3个月内复查1次胸部HRCT,12个月时或行电话、微信或呼吸科专科门诊随访,其他随访时点由医生根据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做出安排,以利于判断是否发生PIBO。
表1 出院后随访时点和项目
1.7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描述性分析根据变量类型采用mean±SD或n(%)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StudentT检验或Mann-WhitneyU检验,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符合本文纳入标准的腺病毒肺炎127例,排除病历中既往BO诊断3例,造血干细胞或器官移植史2例,出院时死亡3例。119例腺病毒肺炎病例均在出院后2周完成了回院随访,3个月内102例完成了胸部HRCT,且在12个月完成电话、微信或呼吸科专科门诊随访(随访组),17例(14.3%)失访(失访组)。表2显示,随访组与失访组性别、年龄、过敏史、临床症状和体征、主要实验室指标、合并感染、影像学表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表2 119例腺病毒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n(%)]
2.2 入院时临床指标 随访组出院1年内符合PIBO诊断(PIBO亚组)29例(29.6%),非PIBO亚组73例。两个亚组在年龄、过敏性鼻炎史、喘息、气促、三凹征阳性、哮鸣音、呼吸衰竭、乳酸脱氢酶、合并病毒感染、合并≥2种病原感染、受累肺叶≥3个、肺实变、肺不张、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IBO亚组较非PIBO亚组临床表现更重。
2.3 随访情况 随访组病例中,51例(50.0%)出院后1年内至少出现1次呼吸系统感染,其中13例出院后1年内因呼吸道感染门诊就诊次数≥5次,14例为3~4次,24例为1~2次,6例(5.9%)因呼吸系统感染需要住院治疗。43例(42.2%)口服泼尼松或甲泼尼龙1~2 mg·kg-1·d-1,用药1个月后逐渐减量,总疗程<3个月;35例(34.3%)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持续时间1~3个月,治疗后患儿反复气促、喘息等临床表现均有改善。表3显示,PIBO亚组与非PIBO亚组相比,随访1年内发生呼吸系统感染、口服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表3 出院后1年发生PIOB的Logistic单因素分析[n(%)]
2.4 基于腺病毒肺炎入院时临床表现的随访1年内发生PIBO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表4显示,将年龄、性别及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急性期有喘息表现(OR=4.338,95%CI:1.028~9.415)和受累肺叶≥3个(OR=3.110,95%CI:1.353~13.916)可能为PIBO发生的危险因素。
表4 出院后1年内发生PIBO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本研究119例腺病毒肺炎患儿中有102例完成了1年随访,17例失访(14.3%);随访1年内发现,有42.9%的患儿发生呼吸系统感染,且13例因呼吸系统感染需要门诊就诊次数≥5次,6例因呼吸系统感染需要住院治疗,腺病毒肺炎后患儿呼吸系统感染发生率较高,并且PIBO亚组患儿较非PIBO亚组更易发生呼吸系统感染。
本研究28.4%的腺病毒肺炎患儿出院后1年内发展为PIBO,Castro等[13]随访研究显示,腺病毒肺炎存活患儿中47.3%(18/38)发展成PIBO。国内李娟等[7]的研究中,腺病毒肺炎患儿的PIBO发生率达47.5%,本研究中PIBO发生率较低,与出院后重视随访过程中对发生反复气促、喘息等患儿予以早期干预有关,可能对PIBO的发生有所减缓甚至阻断。
既往研究显示,发病年龄小、急性期临床表现重等可能是儿童腺病毒肺炎发生PIBO的危险因素[5, 13-17]。本研究PIBO亚组亦呈现急性期临床表现重的特点,起病年龄小、过敏性鼻炎、急性期出现喘息、气促、三凹征阳性、哮鸣音、呼吸衰竭、乳酸脱氢酶水平高、合并病毒感染、合并≥2种病原体感染、胸部CT受累肺叶≥3个、肺实变、肺不张、住院时间长等特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急性期有喘息表现和受累肺叶≥2个为PIBO发生的危险因素,但结论并不扎实,2个危险因素OR值的95%CI宽泛,可能与样本量不足有关。Murtagh等[18]研究发现多叶性肺炎与腺病毒肺炎住院患儿最终发展至PIBO密切相关;Castro等[13]发现儿童腺病毒感染后肺部多病灶受累发生PIBO可能性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