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意念与模仿行为训练的康复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2021-08-11敖玉宋丹丹高晨宇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意念精神分裂症护理人员

敖玉,宋丹丹 ,高晨宇

(1.齐齐哈尔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精神科,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2.齐齐哈尔市精神卫生中心物理治疗科,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3.齐齐哈尔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二科,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原因与遗传、 大脑结构、环境等因素相关, 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感知觉障碍、思维障碍及情感障碍等,病情迁延不愈,且易反复发作,若患者不及时接受治疗,随着病情进展,会加重对其行为能力的损害,导致其社会功能下降[1]。目前临床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以药物为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阴性症状,并能提高其认知功能,但对其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不佳[2]。 因此,临床对于该病患者需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辅以康复训练,以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及社会适应力,使其早日回归社会生活。意念及模仿行为训练能够引导患者以积极思维进行自我心理暗示,使其大脑做出积极反应,循序渐进地形成积极行为意念,进而提高其社交能力[3]。基于此, 本研究选取本院 2019 年 7 月—2020 年 10 月收治的160 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组对照,分析基于意念与模仿行为训练的康复护理对患者临床症状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160 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精神障碍分类)》[4]中慢性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基本活动及理解判断能力无障碍;主要症状得以控制。排除标准:存在躯体功能障碍者;既往参加过相关研究,并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者;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处于妊娠、哺乳期的女性。本研究已经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 例。对照组男42 例,女38 例;年龄 22~60 岁,平均(41.58±2.63)岁;病程 1~6 年,平均(3.01±0.84)年。 观察组男 45 例,女 35 例;年龄 23~62岁,平均(41.70±2.65)岁;病程 1~6 年,平均(3.13±0.86)年。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需先针对性评估病情状况,向其普及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方式及注意事项,并给予其饮食、生活、睡眠及用药等方面护理。护理人员需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及心理状态变化,及时疏导其不良情绪,并引导家属给予其鼓励、支持,使其感受到亲情关怀,主动依从护理。 护理时间为3 个月。

1.2.2 观察组

采用基于意念与模仿行为训练的康复护理。 (1)注意力训练:①冥想呼吸:护理人员为患者选择安静、舒适的房间,播放舒缓音乐,引导其取舒适体位,轻轻闭上双眼,保持身心放松的状态。 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嘱其将注意力集中于呼吸上,使意念跟随音乐节奏, 不断舒展身体及思维, 切实感受并总结冥想。20 min/次,2~3 次/周;②凝视:护理人员在患者面前放置两张相似图片,引导其找出不同之处,以提示方式进行,直至患者可以完全找出。5~10 min/次,1 次/d。(2)记忆训练:①感官记忆:护理人员在患者面前放置文字、卡片或实际物体,告知其相应内容,并要求其反复观看 5 s,然后要求说出所见之物。15~20 min/次,1 次/d。定期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及用药指导, 以强化其记忆;②回顾往事:护理人员引导患者记录每周生活,周日回顾,不断反思、调整,并与他人分享,体会互相分享的快乐。组织患者阅读报纸、观看新闻等,与外界保持较好互动,以不断提升其记忆力。 30 min/次,1 次/周。(3)思维训练:①阅读理解:组织患者阅读书籍、图画等,并向其讲解相关内容,不断提升其思考及逻辑思维能力,25~30 min/次,3 次/周;②解答问题:护理人员以换位思考的形式干预患者应答,列举出实际问题,引导其找出解决方案。 15 min/次,2~3 次/周。 (4)生活能力模仿行为训练: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生活能力演示,如整理床褥、穿衣、洗漱等,反复演示至可逐渐独立完成。20~30 min/次,1 次/d。 (5)技能模仿行为训练:护理人员组织患者开展唱歌、做广播体操、阅读书画等活动, 首先向患者演示1 次, 然后指导患者模仿,观察其是否达到训练要求,以更好地提升其思维能力、想象力及意志力。30 min/次,3 次/周。(6)社会交际能力训练:护理人员以情景模拟方式训练患者的社交技巧、求助方式、与人协商、倾听等能力,告知患者与人沟通过程中需要保持目光对视,注意管理手部动作、语气、面部表情等,以提升其人际交往能力。30 min/次,1 次/周。 护理时间为 3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于护理前、护理后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 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评估, 包括3 个维度,分别为阳性症状(7 个项目,7~49 分)、阴性症状(7个项目,7~49 分)及一般精神病理症状(16 个项目,16~112 分),共 30 个项目,采用 7 级评分法,1~7 分分别表示无、很轻、轻度、中度、偏重、重度及极重度,总分210 分,评分越高则表示患者的临床症状越严重[5]。

(2)于护理前、护理后采用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对患者的个人及社会功能进行评估,包括社会中有用的活动、个人及社会关系、自我照料、扰乱及攻击行为共4 个方面, 总分100 分,71 分≤评分≤100分表示社会功能及人际交往能力无缺陷;31 分≤评分≤70 分表示伴有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及人际交往能力缺陷;评分≤30 分表示社会功能及人际交往能力低下,评分越高则表示患者的个人及社会功能越强[6]。

(3)于护理前、护理后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包括躯体生活自理量表(PSMS)、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IADL)两个维度,PSMS 包括 6 个项目,IADL 包括 8 个项目, 各项目评分范围为 1~4 分,1 分代表正常,2~4分代表生活能力降低,总分64 分,评分越高则表示患者的生活能力越差[7]。

(4)于护理前、护理后采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ISE)对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评估,包括30个项目,采用5 级评分法,评分越高则表示患者的积极因素越多,恢复良好,评分越低则表示患者的消极因素越多,不利于恢复,病情总估计=(128+总积极因素-总消极因素)。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 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症状比较

护理前,两组各维度PAN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一般精神病理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 PANSS 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 PANSS 评分比较[(),分]

组别对照组(n=80)观察组(n=80)t 值P 值阳性症状护理前 护理后阴性症状护理前 护理后36.53±2.94 37.11±2.85 1.267 0.207 25.14±2.62 17.53±2.14 20.121 0.000 35.42±3.02 35.58±3.10 0.331 0.741 26.15±2.98 18.22±2.19 19.179 0.000一般精神病理症状护理前 护理后79.43±5.69 80.11±5.72 0.754 0.452 53.64±4.97 39.50±4.20 19.436 0.000

2.2 两组个人及社会功能比较

护理前,两组PSP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 PSP 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 PSP 评分比较[(),分]

组别对照组(n=80)观察组(n=80)t 值P 值护理前42.53±2.61 42.69±2.58 0.390 0.697护理后65.61±1.19 76.42±2.38 36.336 0.000 t 值 P 值71.966 85.949 0.000 0.000

2.3 两组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护理前,两组PSMS、IADL 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 PSMS、IADL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 3。

表3 两组 ADL 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 ADL 评分比较[(),分]

组别对照组(n=80)观察组(n=80)t 值P 值PSMS 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IADL 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10.91±3.56 11.11±3.43 0.362 0.718 9.25±3.26 7.14±2.80 4.392 0.000 23.89±3.97 23.77±3.49 0.203 0.839 21.90±3.80 19.40±3.55 4.300 0.000总分护理前 护理后38.56±2.61 38.74±2.75 0.425 0.672 30.11±1.62 25.40±1.31 20.221 0.000

2.4 两组康复效果比较

护理前,两组NOISE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 NOISE 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NOISE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4。

表4 两组 NOISE 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 NOISE 评分比较[(),分]

组别 护理前 护理后t 值 P 值对照组(n=80)观察组(n=80)t 值P 值131.82±20.65 128.25±22.83 1.037 0.301 175.74±12.36 210.22±13.34 16.958 0.000 16.323 27.728 0.000 0.000

3 讨 论

慢性精神分裂症病程进展缓慢, 具有高复发性、高致残率等特点,患者需长期住院服药治疗,导致生活自理能力持续下降,不利于病情稳定[8]。 因此,临床需要采取有效的康复训练方式缓解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及社会功能。常规护理由护理人员主导,仅遵医嘱配合治疗,随着患者及家属对护理质量的要求提高, 常规护理已无法满足患者需求,适用性逐渐降低[9]。

精神分裂症患者伴有认知障碍,且社会功能逐渐退化,导致其难以形成固定意念思维,多表现为认知错误、行为荒谬等。意念及模仿行为训练集康复训练、心理及临床护理为一体, 通过对患者进行注意力、记忆、思维、生活能力、技能及社会交际能力的模仿行为训练,帮助其逐渐形成积极、健康的意念认知,达到全方面干预的目的[10]。 注意力训练:以冥想呼吸、凝视方式开展,能够使患者将注意力集中于呼吸及图片分析上,从而帮助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躁等情绪,增强自我意识。记忆训练中感官记忆训练能够不断强化患者记忆;回顾往事训练:通过引导患者记录日常生活及看报等,并不断反思、调整,向他人分享,可使其与外界保持较好互动,不断增强记忆力。思维训练:通过组织患者阅读书籍、解答问题,有利于提升其思考及逻辑思维能力。 生活能力、技能及社会交际能力训练能够不断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想象力及人际交往能力,促使其早日回归社会生活。 临床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意念及模仿行为训练,能够帮助患者锻炼清醒意识、舒缓压力,进而强化其意念行为形成。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一般精神病理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SP 评分高于对照组,PSMS、IADL 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NOISE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基于意念与模仿行为训练的康复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及社会功能的改善效果确切,利于患者快速恢复。 本研究观察时间较短,未考虑到环境及患者个人因素对康复护理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局限性,故临床需继续延长观察时间,以期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提供更优借鉴。

综上所述,基于意念与模仿行为训练的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能力,利于其早日回归社会生活。

猜你喜欢

意念精神分裂症护理人员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意念机器人(上)
唤起人工触觉 实现“意念控制”的假肢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追求原始冲动和意念的自由释放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涓滴意念汇成河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