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张家口地区优秀历史文化的契合
2021-08-11左建曾程玉海
左建曾,程玉海
(1.张家口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河北 张家口 075100;2.张家口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10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1]。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历史文化的价值契合点,既能明确优秀历史文化资源的传承重心,又能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文化意蕴。张家口地区拥有百万年前的东谷坨遗址、上万年的虎头梁遗址和五千年的三祖文明[2],春秋战国时期又成为中原各国与北方少数民族融合的重要场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较为完整地呈现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脉络。下文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公民个体层面的价值倡导,挖掘张家口地区历史文化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蕴。
一、民族融合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价值倡导
张家口地区横跨坝上和坝下,历来为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杂居之地,是中原各国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争夺领土、资源和进行民族融合的重要区域。中原政权多次在张家口地区修筑长城,少数民族政权屡屡在张家口地区设立管理机构,推进汉化改革,这使得张家口地区呈现出融合发展之势,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丰富内涵。
(一)长城的修筑及沿线的贸易发展体现了国富与军强的相互促进
“富强”最早出现于《管子·形势解》中,原文为“主之所以为功者,富强也。故国富兵强,则诸侯服其政,邻敌畏其威”[3]。可见,富强包含国富和兵强两层意蕴。追求“富强”的传统思想在张家口地区的长城修筑和沿线贸易发展中得到了有效验证。
张家口地区有丰富的长城文化资源,现存长城种类最多且时间跨度最大(表1)。早在秦统一六国后,大将蒙恬奉命修筑的长城中即包含张家口境内约80 km的长城。北魏时期在北部边疆地区修筑长城,《魏书·太宗纪》载曰:“(泰常八年)蠕蠕犯塞。二月戊辰,筑长城于长川之南,起自赤城,西至五原,延袤二千余里,备置戍卫”[4],赤城即在今张家口市赤城县境内。北齐在张家口境内修筑的长城属外线西段长城,是在东北逐契丹、西北破柔然、西面平山胡与北败库莫奚以后,国力达到鼎盛之时为保卫前期作战的成果而修。金壕堑是金国统治者为了防御北部蒙古人入侵而修建的长城。张家口境内的明长城修筑于永乐至成化年间,该时期也是明朝政治相对稳定且国力逐渐强盛的阶段。可以看出,这些长城多修筑于一个政权在军事上处于优势之时,体现了中国重防守的传统军事思想。
表1 张家口地区的长城
长城的修筑以及沿线隘口和军堡的建设为周边居民提供了安定保障,再加上长城内外农业与牧业的差异性,共同促进了长城沿线边贸市场的繁荣和商道的开辟。追溯历史,张家口地区长城沿线重要的市场和商道有:1.宁城互市。东汉建武二十四年(48),乌桓向汉朝“奉藩称臣”。次年,汉朝在宁城(今张家口宁远堡一带)设置“护乌桓校尉”,并开设“胡市”。2.贸易榷场。五代辽金时期,宋国和辽国都在各自边境开设贸易榷场,其中张家口市张北地区鸳鸯泊东边的北洋城从辽国初期开始就是汉族与契丹族互市的榷场,当时的上谷一带(今张家口市怀来境内)也是宋辽交易的重要场所。3.宣府马市。1571年,蒙汉双方签订“隆庆和议”,在宣府和大同设立互市场所,并具体规定了双方的官员设置、入贡人数、开市的时间和互市的内容。4.张库商道。清代,满族统治政权打破了长城的战略防御界限,张家口市作为长城沿线的重要隘口,从军事要塞向商业要道倾斜,成为各民族友好往来的重要场所。
由此可见,长城的修筑带来了社会安定,促进了贸易发展。同时,贸易双方以互市为契机密切了社会交流和政治互动,实现了共同发展,整体上形成了一条“修筑长城—守护安定—贸易和平—繁荣发展”的价值链,体现了国富与军强的相互促进,渗透着“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思想。
(二)管理机构的设置和汉化改革体现出政治民主和文明发展的相互促进
追溯张家口历史,很多少数民族政权在张家口地区建立管理机构:1.辽国春捺钵鸳鸯泊。今张北县安固里淖在辽代被称为鸳鸯泊,是辽代的春捺钵。“辽国尽有大漠,浸包长城之境,因宜为治。秋冬违寒,春夏避暑,随水草就畋渔,岁以为常。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5]“据辽史记载,辽国皇帝频繁驾幸鸳鸯泊,圣宗7次,兴宗4次,道宗5次,天祚帝7次。”[6]捺钵期间,辽国内外臣僚及汉人宣徽院官员都必须随行,中书省用堂帖差遣官员,经臣僚会议批准之后,皇帝给出封官授爵的敕书。内外官僚及汉人宣徽院官员同行包含了不同民族成员的协商民主;根据游牧形式设立流动的管理机构则反应了“实事求是”的思想内涵。2.元中都旺兀察都。1307年,元武宗下令于旺兀察都(今张北县城以北的部分地区)建立中都,并设留守司和光禄寺等十几个官府。虽然由于元武宗驾崩中都并未建成,但中都的选址反应了元朝希望汉蒙融合和以民主形式稳定政治统治的战略意图。3.蒙古大汗潜邸金莲川。此地位于张家口坝上地区,纵横400多公里。1251年,蒙古大汗蒙哥任命其弟忽必烈总领漠南汉族地区的军国庶事。忽必烈上任后将潜邸建在金莲川,广纳蒙汉贤士,谋求治国大略,加快了民族融合进程。
少数民族政权除了在张家口地区设定管理机构以外,还推行“汉化”改革。具体有:1.北魏汉化改革。北魏、东魏、北齐和北周时期,张家口地区一直都是战略要地。北魏孝文帝在北方六镇推行“汉化”改革,其中的怀荒镇、柔玄镇和御夷镇都在今张家口地区。2.幽云十六州改革。唐朝,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其中武州(今宣化)、妫州(今怀来)、新州(今涿鹿)和蔚州等4州都在张家口地区。辽国最先在幽云十六州进行汉化改革,有效促进了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方面的融合发展,使其成为整个辽国经济发展最先进的地区。与此同时,辽国还吸收农耕文明的先进经验,在契丹族内劝农桑,教纺织,促进农业发展,享国218年之久。最强盛时期,疆域东抵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南到河北白沟河,北达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一带。清代诗人陆长春在《辽宫词》中写道:“团蕉亭外好迎凉,水涨鹅池荷藻香。朝节未过先进扇,红罗争绣粉脂囊”[7],就描述了夏至这一天妇女之间买扇迎凉和互送粉脂囊的情景,呈现出一幅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场景。
二、经济文化的繁荣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价值倡导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确定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其中“自由”是终极目标,“平等”是运行原则,“公正”是价值追求,“法治”是制度保障。这4个方面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相互支撑,互相促进[8]。这些特征在张家口地区的历史进程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一)贸易的繁荣诠释了自由、平等、公正和法治的价值内涵
如前所述,张家口地区先后开辟了宁城互市、坝上榷场、宣府马市等贸易市场和张库商道,市场的运行规范和张库商道中的相关贸易协定鲜明地体现出立足“平等”原则、提倡贸易“自由”和运用“法治”手段维护“公正”的价值追求。如《隆庆和议》中明确规定贡马贸易要按等级给马定价,俺答或其他部族首领要与明朝官员共同维护市场秩序;张库商道开辟过程中签订的《恰克图界约》规定了中俄边界线和两国的通商贸易地点,体现了通过协商和交换的形式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理念。
(二)文学作品歌颂了对自由、平等、公正和法治的价值追求
元代剧作家李直夫,德兴府(今张家口市涿鹿县)人,其代表作《便宜行事虎头牌》歌颂了兵马大元帅山寿马公私分明和执法如山的优良品德。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艺术家徐渭渴望边境和平,创造了大量的诗作和对联赞扬贸易互市和平等交换,其诗作《胡市》中写道:“千金赤兔匿宛城,一只黄羊奉老营。自古学棋嫌尽杀,大家和局免输嬴”[9]87,表达了对杀戮的嫌弃和对和平的向往。其为时任宣府巡抚吴兑所作的《寿吴宣府》诗中写道:“近来宣府息烽埃,台吉求生款镇台。笑引双椎胡女拜,传呼万帐令公来。艾年佩鹊宁非早,薇省垂鱼不待推。报与江南春信道,题诗寄处陇梅开”[9]87,表达了对战事平息的恭贺。其为宣府巡抚衙门所提对联写道:“开关市,通贸迁,东道往来,任数千里赤子龙舌之奇。拱宸京,控沙漠,北门锁钥,当第一重青天剑戟之雄”,表达了对开通互市和发展贸易的赞许。明代宣府前卫人熊伟作诗《洋河腊日洗马》:“十万疆场汗血驹,金羁络脑浴寒漪。敲冰尚忆交河夜,蹴浪真疑渥水湄。百战腥尘齐荡涤,五花云锦尽淋漓。千斤骏骨无人识,惟许晴郊苜蓿知”[9]95,反映了战争的残酷,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
三、官民的优秀品质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体层面的价值倡导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于一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和社会层面价值追求的最后落脚点。张家口地区在整个历史进程中涌现出众多历史人物,官民共同演绎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追求。
(一)百姓顺应历史潮流,匡扶国家社稷
在新莽末期的农民起义浪潮中,刘秀在春陵一带起兵,上谷太守耿况带领6个儿子随其征战。刘秀在初战告捷时言道:“当与渔阳、上谷士大夫共此大功”[10],肯定了上谷军民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之后,耿况因功被封为谕糜侯,耿氏一族也因其在东汉建立过程中的卓越军功而一跃成为东汉的豪门大族。张家口军民顺应历史潮流,助推了东汉政权的建立。
(二)官员恪尽职守,诚信爱民
陆俟,今张家口涿鹿人,其任冀州刺史期间忠于职守,治军严格,廉政爱民,在朝廷考核中被评为“天下第一”,后被封为武牢镇大将。宣府总兵马芳尽忠职守,与鞑靼战斗数十年,取得20多次胜利,后代诗人尹耕赞誉其“威名万里马将军,白发丹心天下闻”[9]84。镇朔将军杨洪为人正直,在镇守宣府镇期间恪尽职守,骁勇善战,名震北疆,蒙古诸部落称其为“杨王”。尹耕,今张家口蔚县人,曾任河南按察司兵备佥事,他通晓疆事,深恨武备废弛,著有《乡约》和《塞语》,表达自己“先国家之急而后己私”[9]83的爱国之情以及“本朝则以备虑为急,当以有守为殷鉴”[9]83的奉献精神。寒松老人魏象枢一生从政25年,坚持诚信爱民的理念,呼吁官吏们要“为百姓留骨血,为国家培元气”[9]105。
张家口地区的历史文化较为完整地呈现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挖掘张家口地区优秀历史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既追溯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渊源,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文化内涵,又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和实践场所,可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们的价值追求和行动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