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激励的理念转向与策略优化

2021-08-10张清

中国市场 2021年20期
关键词:策略优化

张清

[摘 要]现如今我国教育事业飞速发展,学校的办学环境和教学条件得以改善,且教师的薪资待遇水平显著提高,无须为教师的数量和质量而发愁。但是目前在教师激励方面仍然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包含教师聘任缺乏健全的制度体系和竞争机制、缺少健全合理的薪酬体系、缺少差异化的激励方式以及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等,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推动教师激励的理念转向与策略优化,遵循差别激励、公平竞争以及物质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探寻教师激励的科学指导理念和有效策略。

[关键词]教师激励;理念转向;策略优化

[DOI]10.13939/j.cnki.zgsc.2021.20.114

在全国教育大会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伴随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教育投入,应更多地向广大教师倾斜,提高教师的薪资待遇水平,让教师能够免除后顾之忧,进而安心和热心从事教育事业。教师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质量,就是采取有效的激励理念和策略,能够调动其对工作的热情,使其愿教、善教和乐教,真正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1 教师激励现状

在我国教育不断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教师激励不断推动创新,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然而在进入新时期后,仍然引发一些新的问题。其一,教师聘任缺乏健全的制度体系和竞争机制,传统人事管理理念对当前的人力资源管理产生深远影响,针对教师的聘任,仍然存在终身制和论资排辈的现象,竞争淘汰机制的匮乏,导致教师聘任机制流于形式,难以对广大教育工作者形成有效的约束和激励;其二,缺少健全合理的薪酬体系,当前大部分的教师薪资平均水平仍然有待提高,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所以在医疗、住房等方面难以获得良好的福利待遇。并且教师的薪酬体系与其工作绩效的关联性不足,考核评价缺少科学性,进而造成教师对待工作的态度较为消极,不利于教师人才队伍的稳定发展;其三,缺少差异化的激励方式,学校在创新激励理念和策略的过程中,并未高度重视教师层次结构的差异性以及合理需求,采取的激励手段过于单一,难以真正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其四,缺少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现如今学校人员以教师的课时数量、发表的论文以及取得的科研成果来衡量其工作水平,过度注重数量而忽略质量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考核的公平性与客观性。这些问题无法有效解决,必然会影响高校的健康长远发展,因此必须要转变教师激励理念与策略,才能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

2 教师激励的理念转向与策略优化原则

2.1 差别激励原则

基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个体需求来源多个层面,包含生理、社交、安全、尊重以及自我价值实现,在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后,其需求的层次便会逐渐提高。当前我国教师的需求发展呈现出多樣化的趋势,不仅对于物质利益予以高度重视,更加追求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所获取的自尊和自我发展,这些精神层面的需求得以满足至关重要。针对刚入职的青年教师而言,需要面临现实生活压力,所以对于物质需求更加强烈;针对资深教师而言,其物质生活水平得以保障,更加注重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高校在激励理念转向以及策略优化的过程中,必须注重不同层次教师的实际需求采取差别化的激励手段。

2.2 公平竞争原则

教师在职业生涯发展的过程中,在取得自身成绩应有的报酬后,不仅关注报酬的绝对量,同时对于相对量也十分重视。针对当前我国教师考核制度体系科学性不足的问题,造成对教师的职务分配和晋升缺少公平,一些教师为了能够快速提高职称水平,在教学以及科研工作中存在追求短平快的现象。所以,在创新教师激励理念与策略的过程中,必须将公平竞争作为根本原则,无论是教师聘任机制以及绩效工资,采取公开透明的激励手段,避免教师存在不公平感。

2.3 物质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原则

一方面,学校应根据教师的考核评价结果,为其制定合理的薪酬体系以及住房等其他补贴。特别是针对刚入职的青年教师,其薪资水平相对较低,所以物质激励是十分重要的手段;另一方面,精神激励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学校方面应为广大教师提供外出学习和平等晋升的机会,对于优秀教师和优质科研结果予以奖励,并不断加强软环境建设,为广大教师提供优质的教学和科研环境。

3 教师激励的理念转向与策略优化

3.1 定编适岗,平等竞争

一方面,学校方面应根据国家规定的岗位结构比例作出教师聘任的具体规划,针对不同岗位教师的数量和结构,在进行岗位设置的过程中,重点突出优势学科的扶持。在教师聘任的过程中,学校方面应始终将公平公正公开、平等竞争以及择优录用作为根本原则,严格执行教师聘任的具体程序。选出与岗位相匹配的评论者后,需要一起签订详细的聘任合同,并对岗位职责、聘任期限和目标作出具体要求,后续统一按照合同进行执行和管理;另一方面,在聘任机制实施的过程中,必然会存在部分教师落聘,针对部分编外人员,学校方面同样也要做好思想和管理工作,尽可能从工作安排以及社会保险等方面一起提供帮扶。此外,学校方面也可以通过为教师提供停薪留职、脱产进修以及借调换岗等方式,对未聘人员进行合理安置。

3.2 提高待遇,改革收入分配体制

首先,经费不足是影响教师待遇的关键因素,所以学校方面应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充分调动社会投资教育的积极性,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学校方面应根据自身财务收支实际情况以及社会经济予以支持,以岗位为基础进行津贴分配,合理强化分配投入力度,只有给予广大教师优厚的待遇,才能使其在工作领域投入更多的热情和积极性。其次,当前学校方面给予教师的岗位津贴,主要来自国家财政拨款,包含岗位工资、省市职位贴、薪级工资。校内方面津贴,在分配的过程中应充分与考核结果相结合,针对不同的师资层次和类型科学制定岗位津贴标准。同时也包含其他的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和养老保险等津贴。福利收入是教师收入结构中重要的构成部分;学校方面应不断拓宽教师的多元收入途径,给予良好的津贴支持。最后,在进行薪资分配的过程中,应将按劳分配作为基本原则,特别是针对一些重点工作岗位优秀人才以及青年骨干教师,在提供良好的薪资待遇的基础上,通过物质激励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推进学校重点工作的稳步落实。在薪资分配过程中还要注重降低不同学科的收入差距,校内津贴的分配应充分体现均衡理念。

猜你喜欢

策略优化
浅析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策略优化
对初中体育篮球教学的实践及思考
Delphi7版实用智能任务助理的开发和应用
基于策略优化的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研究
探究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优化策略
英语阅读策略的优化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云环境中数据安全及访问控制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