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东盟蔬菜出口贸易潜力研究
2021-08-10严铠赵海燕
严铠 赵海燕
摘 要: 通过构建贸易扩展引力模型,分析我国蔬菜对东盟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和贸易市场潜力。结果表明:进口区域东盟的人口数量、班轮连通性指数等因素对贸易影响显著,而我国各因素对贸易影响均不显著。“一带一路”倡议等贸易制度因素对出口贸易影响显著。我国蔬菜对东盟出口贸易市场潜力分为巨大型、开拓型、再造型三类,应进一步加大对越南、马来西亚等市场的开拓力度,挖掘新加坡等市场的巨大潜力。
关键词: 蔬菜贸易; 东盟; 引力模型; 影响因素; 贸易潜力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2871(2021)06-091-06
Research on the potential of China's vegetable export to ASEA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belt and road”
YAN Kai1, ZHAO Haiyan1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 Beijing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Beijing Research Center for Rural Development, Beijing 102206,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factors and trade market potential of China's vegetables on ASEAN's export trade by constructing the Gravity model of Trade Expans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factors such as the population size and the shift connectivity index of ASEAN in the import region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rade, while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factors on trade in China is not significant. Trade regime factors such as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export trade. China's vegetable export trade market potential size is divided into huge type, pioneering type, re-modeling three categories. The development of Vietnam, Malaysia and other markets should further strangthened, as well as huge potential of Singapore and other markets to be tapped.
Key words: Vegetable trade; ASEAN; Gravity model; Influencing factors; Trade potential
自中国与东盟启动自由贸易区建设(2002年)至“一带一路”倡议提出(2013年),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东盟成为我国第一大蔬菜贸易伙伴。2019年我国对东盟出口蔬菜340万t左右,约占我国对世界出口总量的29.2%,位列第一[1-2]。随着“一带一路”深入推进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优化对东盟蔬菜出口贸易结构有利于巩固双方合作成果和提升我国开放合作水平。
蔬菜贸易作为农产品贸易重要组成部分,学术界对其相关问题研究较多,但在我国对东盟出口贸易潜力的研究方面相对缺乏。研究我国对东盟蔬菜出口贸易潜力对优化贸易结构、促进蔬菜出口等具有重要意义。张哲晰等[3]利用固定效果引力模型分析我国对30个国家和地区的蔬菜贸易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资源禀赋与技术是最主要因素,应在充分挖掘价格优势的前提下努力改善产品品质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多元化贸易。胡世霞等[4]采用贸易引力模型探讨我国和世界前8位蔬菜出口國家间蔬菜贸易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出口对象国的经济规模、消费者收入水平对我国蔬菜产业贸易具有促进作用,贸易距离对出口具有逆向影响。王鸣等[5]通过构建扩展引力模型分析中国对东盟蔬菜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及潜力,结果表明贸易双方国家GDP总量、地理距离、CAFTA贸易环境、自身国家蔬菜单产(生产技术)等对中国与东盟的蔬菜出口贸易影响显著。乔翌[6]运用引力模型研究影响中国蔬菜出口贸易的主要因素,并探讨其出口贸易潜力转化为现实贸易的可行路径,结果表明贸易距离、进出口国或地区的人均收入差和中国人均蔬菜产量等是主要影响因素。
笔者基于“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蔬菜出口贸易视角,利用我国对东盟10个国家蔬菜出口贸易数据,在分析出口贸易现状基础上通过构建贸易扩展引力模型分析我国蔬菜对其出口的影响因素和市场潜力。从而为优化我国蔬菜对东盟出口贸易结构和促进对东盟出口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方法
1.1.1 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采用贸易引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经济计量学家Tinbergen在万有引力模型基础上用贸易国GDP和贸易国之间的距离D进行变量替代,形成贸易引力模型最初的形式[7-9]。此后,学者们引入其他相关新的解释变量,使其更加多元化,常用于贸易流量、影响因素、贸易潜力研究。贸易引力模型表示,两国或两地区之间的贸易流量和每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规模成正比,和两国或两地区的首都中心距离成反比,原始模型是:
[Tij=AYβ1iYβ2jDβ3?j] 。
对上式求对数转化为一般形式,如下:
lnTij =β0+β1lnYi +β2lnYj-β3 lnDij +εij 。
式中,Tij是两国之间的贸易流量,Yi和Yj分别表示两国的GDP,Dij是两国之间的贸易成本( 通常用两国之间的距离替代)。由此进行回归分析并确定各因素系数值及其影响显著程度。
1.1.2 贸易潜力测算方法 贸易潜力值依据贸易引力模型回归结果进行测算。贸易潜力指贸易的潜在发展能力,通常指出口贸易实际值与由贸易引力模型测算的理论值之间的比值[10-13]。计算公式:
Yjt=Mjx/Ljx 。
式中,Yjt表示j国在第t年的贸易潜力值。Mjx表示j国第t年的实际贸易值。Ljx表示j国第t年根据引力模型计算的理论贸易值。一般认为,Yjt>1.2时,则将此国家划分为贸易潜力再造型国家,商品出口到此类国家的潜力很小,需深入挖掘此类国家的潜在市场;0.8 1.2 数据来源及处理说明 本文中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统计数据库(FAOSTAT)、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ATD)、世界银行发展指标数据库(WDI)、Distance Calculator网站、中国一带一路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网等统计数据库和官方网站。主要采用的是中国对东盟蔬菜出口贸易额、出口贸易量、经济规模、人口数量等数据。 笔者以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2013年)为界点,分别取其前后各6年(即2007—2019年)中国对东盟蔬菜出口贸易的相关数据,以保证研究数据的可比性和时效性。其中,我国对东盟蔬菜出口贸易现状部分主要利用FAOSTAT相关贸易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贸易影响因素和贸易潜力分析则利用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以甄别对出口贸易影响更显著的因素和进行贸易潜力测算。 2 中国对东盟蔬菜出口贸易现状 2.1 出口贸易额持续增长 我国对东盟蔬菜出口贸易额不断增长。由表1可见,2010年对东盟出口贸易额约24.7亿美元,2019年相较2010年增长约69.7%,达到41.9亿美元。其中,我国对越南出口贸易额约增长244.4%,由2010年的5.4亿美元增长至2019年的18.6亿美元,对东盟其他国家出口贸易额基本呈现小幅增长状态。观察期内,我国对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蔬菜出口贸易额在对东盟总出口额的比重中分别下降至13.1%和18.5%,而对越南和泰国则分别增长至44.4%和17.1%,越南是我国蔬菜出口东盟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 2.2 出口东盟国家比较集中 我国蔬菜对东盟出口国家比较集中。由表1可见,主要集中在人口数量较大、地理位置较近、交通较为便利的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4国,且对4国的出口总额占出口东盟总额的90%以上。其中,2019年蔬菜出口越南占出口东盟总额的44.4%,约为18.6亿美元,其他依次为马来西亞(18.5%,7.7亿美元)、泰国(17.1%,7.2亿美元)、印度尼西亚(13.1%,5.5亿美元)。目前我国对东盟蔬菜出口呈3级梯队状态。第一梯队是占据更加主导地位的越南;第二梯队是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第三梯队是菲律宾、新加坡等6国。 3 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 3.1 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3.1.1 贸易内部因素 生产成本影响蔬菜品质及价格。首先是生产质量影响整体产量及产品品质。目前,大多数出口型企业通过建立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基地等方式,提升品质标准和供给能力。其次生产成本决定价格优势。近年来,随着规模化、智能化等现代化蔬菜生产设施的应用推广,有效削减人工成本投入,促使生产成本的下降,提高蔬菜市场竞争力[14]。 运输条件影响蔬菜损耗和物流成本。首先,我国蔬菜出口以海运为主,由于其运输周期较长,通常会采用冷藏措施以保障品质,但目前流通环节损耗率达20%以上,远高于发达国家或成熟市场5%的平均水平,存在较高的损耗成本。其次,受疫情冲击等因素影响,海运单批次货运量下降导致单位运输成本提高200%~300%,而企业仍需按原价出口,由此企业被迫承担巨大的物流成本差额。 消费需求影响出口贸易量。一方面,近年来,我国推进“菜篮子”等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工程,产品多样性、保供能力等均大幅提升,具备稳定出口贸易供给能力;另一方面,随着东盟各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其消费者对蔬菜的需求增加,而自然灾害频发、现代生产技术落后等因素导致其供给存在缺口,需要通过进口以满足本土市场需求。 3.1.2 贸易外部因素 贸易制度影响便利化程度[15-16]。一方面,由于自由贸易区、“一带一路”倡议等推进,双方贸易关税水平和基础设施得到极大优化,超过90%的贸易商品关税降到零关税水平,其中东盟6个成员国最早对我国的平均关税从12.8%降到0.6%,推动双方贸易快速增长;另一方面,贸易制度合作是降低非关税壁垒的主要途径,尤其是当前农药残留标准、植物检疫等隐性贸易壁垒极大程度地限制了我国蔬菜进入东盟市场。 贸易距离间接影响出口贸易。距离越远,运输成本越高。我国与越南、老挝和缅甸等存在边境贸易,而出口东盟其他国家则均需要长时间的海上运输,运输周期一般在20 d左右。但相对于美国、日本等距离较远国家,其对东盟出口贸易海运周期一般达到2个月左右。因此,我国对东盟蔬菜出口贸易在距离上存在区位优势。
3.2 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根据以上分析,在贸易引力模型基础上,引入蔬菜年人均生产量、年人均生产面积和班轮运输连通指数3个解释变量。并引入是否有共同边界、是否建立自由贸易区、是否签署“一带一路”倡议3个虚拟变量,存在共同边界有利于实现贸易途径多样化,从而降低运输成本。建立自由贸易区带来的贸易政策和优惠条件会促进双方贸易的发展,而“一带一路”倡议则涉及政策、运输等方面贸易条件的优化,见表2。由此,构建贸易扩展引力模型如下式:
Ln Tijt=a0+a1 LnGDPit+a2 Ln GDPjt+a3 Ln POPit+a4Ln POPjt+a5 Ln PRODit+a6 Ln PRODjt+a7 Ln HARit+a8 Ln HARjt+a9 Ln DISTij +a10LnSHIPit +a11 LnSHIPjt +a12 BRij+a13 BORDij+εit。
4 实证分析结果
4.1 贸易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应用Eviews7.0软件,利用2007—2019年中国对东盟蔬菜出口贸易数据对贸易扩展引力模型进行混合回归分析,模型拟合优度R2=0.96,且通过F统计量检验,回归结果见表3,相关结论如下:
第一,我国相关因素对蔬菜出口贸易影响有限。我国经济规模(GDPi)、班轮运输通达指数(SHIPi)、年人均生产量(PRODi)、年人均生产面积(HARi)存在正向影响,人口数量(POPi)存在负向影响,但均未通过T检验,影响不显著,表明我国供给能力和运输条件提升促进出口,潜在需求增长抑制出口。但由于我国蔬菜的自给程度较高,出口贸易量相对比较稳定,加之目前在运输条件上相对领先于东盟,因而相关因素的变动对出口贸易影响较小。
第二,东盟相关因素对蔬菜出口贸易影响存在差异。首先,东盟各国的经济规模(GDPj)存在正向影响,但未通过T检验,影响不显著,东盟各国经济增长幅度不高,对出口贸易影响有限。其次,东盟各国人口数量(POPj)、班轮运输通达指数(SHIPj)、年人均生产面积(HARj)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年人均生产量(PRODj)存在负向影响,且均在1%水平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东盟潜在需求增长和运输条件改善有利于我国对其出口,而东盟蔬菜年人均生产量的增长会抑制我国对其出口。但由于东盟生产水平相对较低,单纯生产面积提升并不会提高其蔬菜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故年人均生产规模提升反而有利于我国对其出口。
第三,地理距离(DIST)对蔬菜出口贸易存在一定抑制作用。我国对东盟出口贸易额与地理距离呈负相关,但未通过T检验,影响不显著。地理距离一定程度反映运输成本高低,但随着我国与东盟在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条件的优化联通,其对贸易的消极影响逐渐被弱化。
第四,存在共同边界(BORD)、建立自由贸易区(FT)、签署“一带一路”倡议(BR)对我国蔬菜出口均存在正向影响,且分别在1%、1%、10%水平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贸易运输途径多样化、关税壁垒等贸易制度和贸易环境优化均对出口贸易存在较大的促进作用,尤其在当前蔬菜贸易途径主要是海运以及贸易壁垒趋于隐蔽化情况下,这些方面条件的改善对贸易的影响更加明显。
总的来看,在我国蔬菜对东盟出口贸易中,主要是东盟各国(进口国)的蔬菜潜在需求提升、贸易运输条件优化、生产效率提高对出口的影响更加显著。此外随着我国与东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的提升,地理距离对出口贸易的抑制作用被削弱,而贸易制度等外部因素对出口影响则更加突出。
4.2 贸易潜力值测算结果
第一类,贸易潜力巨大型,包括老挝、缅甸、新加坡、柬埔寨、文莱、菲律宾6个国家,如表4所示。6国在经济、人口规模上都属于小型国家,观察期内,以上6国的贸易潜力值均小于0.8,表明我国对6国实际蔬菜出口贸易量均远低于理论值,呈现不足状态。6个国家中除新加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外,当前我国蔬菜对其出口潜力转化为现实贸易可能性更大,其他国家市场潜力则有待逐步挖掘。
第二类,贸易潜力开拓型,包括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3国,如表5所示。从3国历年贸易潜力值来看,越南、印度尼西亚的贸易潜力值呈现增长状态,由2007年的低于0.8逐渐增长到1.0以上,说明我国对两国的蔬菜出口贸易大致处于增长状态,但仍存在较大市场潜力。马来西亚的贸易潜力值基本保持在1.0左右,说明我国对马来西亚的蔬菜出口贸易份额一直处于稳定状态,进一步提升对其出口份额的空间很大。
第三类,贸易潜力再造型,此类型国家只有泰国,如表6所示。从贸易潜力值来看,我国对泰国蔬菜出口贸易潜力值一直维持在1.2以上,对其出口贸易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相对较小。随着我国与泰国在旅游、教育等方面交流合作的蓬勃发展,促进人员交流往来,从而刺激泰国市场对我国蔬菜产品的需求大幅增加,使我国蔬菜出口东盟市场相对充足,市场潜力低于东盟其他国家。
5 主要结论和建议
5.1 主要结论
5.1.1 贸易内部因素对蔬菜出口贸易影响有限,贸易制度等外部因素影响更突出 经济规模、人口数量等贸易内部因素对蔬菜出口贸易的影响相对有限,但建立自由贸易区等外部因素对出口贸易影响更突出。在我国对东盟蔬菜出口贸易中,东盟的经济规模、班轮连通性指数、人均蔬菜生产量等因素均存在显著影响,而我国相同因素影响反而有限。然而,贸易政策、贸易基础设施等涉及贸易制度和贸易环境的因素对出口贸易影响更加突出。如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及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对出口贸易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且目前主要是技术标准、绿色标准等隐性壁垒,而贸易双方在贸易制度上的合作则是打破隐性壁垒的关键。
5.1.2 我国蔬菜对东盟出口市场潜力呈三大类型,小国市场是结构优化的重点 首先,我国蔬菜出口东盟具备较大潜力,各国市场呈三大类型。其中,泰国属贸易潜力再造型,需要创造条件刺激蔬菜贸易;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3国属贸易潜力开拓型,虽为我国对东盟出口主要国家,但其出口的市场潜力依然较大;新加坡、老挝等6国属贸易潛力巨大型,我国当前对其出口相对较少,与出口贸易理论值存在较大差距,市场潜力挖掘空间最大。其次,优化出口国家结构需以东盟小国市场为重点。我国对东盟蔬菜出口目前主要集中在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等4个国家,对东盟其他具备巨大潜力小国市场出口份额相对不足,因而出口国家结构优化需以开发挖掘新加坡等市场为重点,稳定拓展越南等国市场为辅。
5.2 对策建议
5.2.1 推进区域全面合作,促进互联互通和弱化贸易壁垒影响 首先,促进双方在贸易信息、物流等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中我国与东盟在设施联通建设上的相关项目,破解东盟各国在铁路、公路、港口、信息等方面基础设施发展瓶颈,并推动我国西南地区发展规划与毗邻各国发展规划的衔接,提升我国与东盟贸易互联互通水平,为促进边境贸易、物流网络等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其次,加强贸易政策沟通协商。我国应在目前形成的贸易制度合作基础上,积极推进RCEP协定有关内容的落地生效,并加强与东盟在技术、服务等方面的贸易制度协商,进一步消除我国与东盟存在的非关税壁垒,弱化贸易壁垒对贸易的阻碍作用,为我国蔬菜对东盟出口创造良好制度环境。
5.2.2 巩固对东盟蔬菜贸易成果,挖掘东盟小国市场潜力 首先,促进蔬菜产业贸易提质增效。鼓励出口型企业推进产地加工贮藏、建设海外生产贮运基地等,提升蔬菜出口贸易产品附加值和运输效率,巩固升级我国对东盟蔬菜出口贸易成果。其次,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挖掘东盟市场潜力。促进我国驻东盟企业等组织或机构切实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和带动当地创收增收,获得当地居民的认可和支持,从本质上提高东盟各国对我国的开放程度。并进一步加大我国同东盟各国在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开放合作力度,促使我国更多学者、留学生、游客等人员前往东盟进行交流学习,增进双方文化和政治互信,从而促进东盟经济发展并刺激挖掘其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 岳彦余,谢冬娣.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现状研究概述[J].轻工科技,2019(4): 147-149.
[2] 张晶,孔繁涛,吴建寨,等.2019年我国蔬菜市场运行分析与2020年展望[J].中国蔬菜,2020(1): 1-8.
[3] 张哲晰,穆月英.中国蔬菜出口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国别(地区)差异与贸易潜力分析[J].世界农业,2015(10):132-140.
[4] 胡世霞,刘超群,李崇光.中国蔬菜出口竞争力时空动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6(22): 83-87.
[5] 王鸣,穆月英.中国对东盟蔬菜出口贸易: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蔬菜,2018(12): 54-60.
[6] 乔翌.中国蔬菜出口贸易及国际竞争力研究[J].价格月刊,2019(3): 40-46.
[7] 柴桦.“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农产品外贸的影响: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8(6): 169-174.
[8] 李珊珊,刘泽琦,彭珈祺,等.我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影响因素及潜力分析[J].南方农业学报,2020,51(4): 968-974.
[9] 吴天博,田刚.“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中国与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9(11): 77-87.
[10] 任慧.“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中亚五国蔬菜出口贸易潜力研究[J].北方园艺,2020(5): 158-164.
[11] 卫丁,许臻真.中亚五国与中国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擴展的引力模型[J].经济问题,2017(6): 114-119.
[12] 刘义龙.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与东盟蔬菜贸易实证研究[J].中国瓜菜,2016,29(7): 19-21.
[13] 袁其刚,王玥,李晓亮,等.我国对金砖国家出口贸易潜力测算: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5,31(2): 94-99.
[14] 赵海燕,何忠伟.中国大国农业国际竞争力问题研究[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15] 谢众民,朱信凯.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以我国苹果及大蒜出口为例[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 46-54.
[16] 赵海燕,何忠伟.中国大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演变及对策:以蔬菜产业为例[J].国际贸易问题,2013(7):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