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疑
2021-08-10
仙居中学某同学提问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中的“史”为什么能翻译成“虚浮”呢?我查阅了《现代汉语词典》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两者对“史”的释义里都没有“虚浮”这一义项。又或者说,既然《论语》里的“史”可以翻译成“虚浮”,那为什么词典里都没有收录呢?
《论语》历代注疏家对“文胜质则史”的解释经历了以下发展:三国何晏注引东汉包咸“野,如野人,言鄙略也”“史者,文多而质少”。此处包咸没有明确指出史是史官,还是史书。南朝皇侃《论语義疏》:“史,记书史也。史书多虚华无实,妄语欺诈,言人若为事,多饰少实则如书史也。”他将史官、史书概括而论,针砭史官妄语欺诈,以作史书。历代很多学者沿袭皇侃这一思路。北宋邢籨则确指为史官, “言文多胜于质,则如史官也”。朱熹《论语集注》解释道“史,掌文书,多闻习事,而诚或不足也”。现代学者李炳南亦将“史”理解为“史书”,“史书所载的史事,由于写史的人,除了像左丘明那一类的史家之外,难免有所好恶,不得其正,是故所写的历史,不免文过其实”。杨朝明也赞同此说,“史:古之史官,掌文辞,故以辞多为史。后引申为虚浮之义”。语言学家杨伯峻先生对该句的解释当可以代表学界的普遍理解,杨先生释该句为“朴实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于朴实,又未免虚浮。文采和朴实,配合适当,这才是个君子”,这里杨先生将“史”翻译为“虚浮”。所以现在更多的学者结合先秦文献中的“史”主要指的是史官或史书,将“文胜质则史”中的“史”理解为“虚浮”。
德清县第一中学某同学提问
有哪些手法可以让小说情节更为紧凑?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个问题,考查的是小说结构和情节的技法,通俗讲就是怎样建构文章,涉及如何组织材料,运用何种技法,使小说内容充实不拖沓,逻辑严谨不散乱。
明确了思考方向,怎样紧凑,答案从哪里寻找?课本是最好的思考点,如《半张纸》《最后的常春藤叶》《祝福》《牲畜林》《雷雨》等。
《半张纸》把两年间发生的事情压缩在半张纸上,半张纸是线索,线索使原本琐碎的事件变得紧凑而有条理,笔墨经济,叙事自然;《最后的常春藤叶》前后的伏笔使文本变得严谨紧凑,欧·亨利式的结尾更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情节前后照应又曲折跌宕,明暗双线交织又笔墨相宜,内容充实又不冗长拖沓;《祝福》里雪这一自然现象前后多次出现,景色勾连,前后呼应,推动情节的发展;《牲畜林》把宏大的事件集中在牲畜林,一切丑陋与美好在这个场景里集中呈现,情节集中;《雷雨》时空集中,一天之内,周家客厅和鲁家住房,表现出两个家庭和八个成员之间前后30年的纠葛,矛盾集中,富有张力。
值得注意的是《雷雨》是戏剧,但时空集中的手法在小说里也有运用,如《桥边的老人》《炮兽》等。举这些例子只是想告诉同学们,技法是可以相互借鉴的,希望大家做个有心人,融会贯通,成为阅读的主人。
当湖高级中学陆远扬提问
为什么浙江省的语文教材必修一到必修五是苏教版,选修《论语》是语文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是人教版?我知道不同学科用不同出版社的教材很正常,为什么同一学科也要用不同出版社的教材啊?
这位同学的问题涉及教材是如何选用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各界关于语文教育一直存在着不同的声音和看法。为了适应新时代政治、经济、科技等的迅速发展对教育的新要求,语文课程改革于2004年9月开始在部分省市推展,并于2007年秋天在全国全面铺开,随之而来的是语文教材的广泛改革。
不同于以往的是,这次的教材改革打破了以往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人教版”教材“一统天下”的格局,出现了江苏教育出版社的“苏教版”、语文出版社的“语文版”、山东人民出版社的“山东版”及广东教育出版社的“粤教版”等多种版本的教材,呈现了“百花齐放”的新局面。浙江省是新课程改革试点地区,在教材的选用上,省教育厅首先是依据相关规定,比如《中小学教科书选用管理暂行办法》《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以及《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意见》等,然后再权衡各种版本,各取其长,所以出现了像现在这样多版本的教材。其实不只是浙江省,其他很多省份也用了多版本的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