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肠百转为两难
2021-08-10杨建华
杨建华
凭阑人 寄征衣
元 姚燧
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
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
这首《凭阑人·寄征衣》是一首元曲。整体而言,元曲是一种向下生长的诗歌形式,它更多地面向下层百姓,具有部分民歌气质。相较于唐诗、宋词,它有非常鲜明的俚俗、直白等特点。正因如此,读者阅读和欣赏元曲时,往往会忽视其内在感情蕴蓄的深度,以及这一感情产生的巨大张力。读《寄征衣》,如果我们诗心不细,也会陷入这个阅读泥淖。
《寄征衣》所叙事件琐碎细微,所用语言明白如话。粗读之下,只觉这首曲子“一望而知”“一览无余”,缺少余味,不值得反复讽诵、涵泳。但是稍加琢磨,就能明确而强烈地感受到曲子的动人之处。事微更显情真,直白并非肤浅!表面直白的感情中,其实有一唱三叹的低徊,也有一波三折的回环。
《寄征衣》何以有这样的审美效果?这一审美效果的形成,主要源于曲中的二难命题。我们用逻辑表达形式,将这一二难命题“翻译”如下:
如果寄征衣,你就不会回家,非我所愿
如果不寄征衣,你会受寒,非我所愿
或者寄征衣,或者不寄征衣
总之,不能如愿
以上是二难推理的基本形式。其本质含义是,不同情况都会导致同样的结果,这个结果是必然的。既然“寄”与“不寄”都会导致同样的负面结果,那么,要排除这个负面效果,就需投入双倍甚至平方级的力量。既然这个“不能如愿”的负面结果是必然的、不可逆的,那么,女主人公想要擺脱这个结果,那就是徒劳的。透过这个二难推理,我们可以看到女主人公的矛盾心理和内心挣扎。征衣的寄与不寄,主要不是事理的矛盾,而是情感的纠结。她的犹豫,正是爱意的表现。想寄征衣,是担心征人受寒受冷,是对他的关爱;不想寄征衣,则是期盼与征人早日相会,是对他的浓郁思念(还包含着对自己和征人的爱的维护和经营)。而“寄”字、“君”字、“不”字的重叠回环,从语言形式上强化了这种两难情境和矛盾情绪,使本曲往复缠绵、婉曲达情的审美特色更加突出。吴梅《顾曲麈谈》称本曲“深得词人三昧”,正是指此。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我们将本曲与明代薛论道的散曲《水仙子·寄征衣》做点对比赏析。
水仙子 寄征衣
明 薛论道
西风吹妾妾衣单,君戍萧关君自寒。
知他定把寒衣盼,提起来心上烦。
旧征衣再补重翻。
剪刀动,心先恸;针线拈,泪已残。
寄一年一损愁颜。
从诗题可知,姚、薛二曲题材内容基本相同。薛曲写女主人公对长年驻守边防的丈夫的思念,写自己内心的孤独感伤和对青春年华消逝的感叹,不可谓不周详(此点胜过姚曲),亦不可谓不动人。但是由于其中没有姚曲中的二难情境,没有真实而明确的内心矛盾冲突,其感情只是倾泻而出,不能有所盘桓蓄积,所以女主人公的感情没有凝集和聚变成为一种感动自己和读者的强大力量,全曲也因此缺少了婉曲回环、熨帖缠绵的韵致。所以学界一般认为,其艺术水准要稍逊姚曲一筹。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诗歌中二难情境的设置,有助于强化诗歌的情感力量,有助于浓化诗歌情感表达的蕴藉特点。
带着对“二难命题”的认识和阅读姚曲的经验,我们再来阅读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元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潼关怀古》中是否也存在着这样的二难命题?是。就是那个石破天惊的结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作为一个忧时伤世、悲天悯人的知识分子,他观览形胜,考察古迹,寻绎历史,探究兴废,是想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但是,经过考察和思考,他得到一个令人绝望的观点:身处下层的百姓,永远只能受苦。王朝“兴”时,一将功成万骨枯,输捐纳税,为牛做马;王朝“亡”时,伤心秦汉,生灵涂炭,充作战火余烬。在诗人心中,历史发展的阶段或模式只有两种:“兴”和“亡”。但是,“兴”,百姓不能得安乐;“亡”,百姓更不能得安乐。面对横亘在面前的这个二难命题,诗人还可以用什么妙计安天下,安顿心中的百姓?大约只有“读书人一声长叹”了。我们从这个二难命题中,可以看到诗人对百姓的浩瀚的同情和对改变百姓痛苦现状的浩瀚的无助及绝望,以及对统治者与人民存在无可消弭的对立的痛彻心扉的领悟。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正是这个二难情境,使得全曲情感扩容、立意升华,变得警策无比。
优秀作家已经洞悉了二难情境对表达人物深挚复杂感情的加分作用。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六十四回中就为贾宝玉设置了一个二难情境,借以表现宝玉情感,刻画宝玉形象:
但我此刻走去,见他伤感,必极力劝解,又怕他烦恼郁结于心;若竟不去,又恐他过于伤感,无人劝止:两件皆足致疾。
贾宝玉心中犹豫是否要去劝解林黛玉,经过一番严密的推理,发现不管劝还是不劝,都会给林黛玉带来不好的结果。这个二难推理,把宝玉因对黛玉爱得至深至切而矛盾纠结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进而也很好地刻画了宝玉细心、多情的形象特点。
无独有偶,相隔万里远在英国的莎士比亚为表现女主人公的情感,也成功设置了一个二难情境。我们看《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二幕“阳台相会”中朱丽叶告白罗密欧的这段著名台词:
告诉我,你怎么会到这儿来?为什么到这儿来?花园的墙那么高,是不容易爬上来的;要是我家里人看见你在这儿,他们一定不让你活命。
你能发现其中的二难命题吗?你能领会朱丽叶的柔肠百转吗?你能根据上文所述方法就此做一点赏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