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感

2021-08-10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通感感官同学

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体质。诸如此类,在普通语言里经常出现。譬如我们说“光亮”,也说“响亮”,把形容光辉的“亮”字转移到声响上去,就仿佛视觉和听觉在这一点上有“通财之谊”。又譬如“热闹”和“冷静”那两个词语也表示“热”和“闹”、“冷”和“静”在感觉上有通同一气之处,结成配偶,因此范成大可以离间说:“已觉笙歌无暖热。”(《石湖诗集》卷二九《亲邻召集,强往即归》)李义山《杂纂·意想》早指出:“冬日着碧衣似寒,夏月见红似热。”(《说郛》卷五)我们也说红颜色比较“温暖”而绿颜色“寒冷”,“暖红”“寒碧”已沦为诗词套语。虽然笛卡尔以为我们假如没有听觉,就不可能单凭看见的颜色去认识声音,但是他也不否认颜色和声音有类似或联系。培根的想象力比较丰富,他说:音乐的声调摇曳和光芒在水面荡漾完全相同,“那不仅是比方,而是大自然在不同事物上所印下的相同的脚迹”。这算得哲學家对通感的巧妙解释。

各种通感现象里,最早引起注意的也许是视觉和触觉向听觉的挪移。亚里士多德的心理学著作里已说:声音有“尖锐”和“钝重”之分,那是比拟着触觉而来,因听、触两觉有类似处。我们的《礼记·乐记》有一节极美妙的文章,把听觉和视觉通联。“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孔颖达《礼记正义》对这节的主旨做了扼要的说明:“声音感动于人,令人心想其形状如此。”《乐记》里“想”声音的“形状”那一节体贴入微,为后世诗文开辟了途径。

白居易《琵琶行》有传诵的一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它比较单纯,不如《乐记》那样描写得曲折。白居易只是把各种事物发出的声息——雨声、私语声、珠落玉盘声、鸟声、泉声——来比方“嘈嘈”“切切”的琵琶声,并非说琵琶大、小弦声“令人心想”这种和那种事物的“形状”。一句话,他只是把听觉联系听觉,并未把听觉沟通视觉。《乐记》的“(歌者)端如贯珠”,等于李商隐《拟意》的“珠串咽歌喉”,是说歌声仿佛具有珠子的形状,又圆满又光润,构成了视觉兼触觉里的印象。近代西洋钢琴教科书就常说弹出“珠子般的音调”,作家还创造了一个新词“珠子化”,来形容嗓子,或者这样描摹鸟声:“一群云雀儿明快流利地咕咕呱呱,在天空里撒开了一颗颗珠子。”“大珠小珠落玉盘”是说珠玉相触那种清而软的声音,不是说“明珠走盘”那种圆转滑溜的“形状”,因为紧接着就说这些大大小小的声音并非全是利落“滑”顺,也有艰难“涩滞”的——“冰泉冷涩弦凝绝”。白居易另一首诗《和令狐仆射小饮听阮咸》“落盘珠历历”,或韦应物《五弦行》“古刀幽磬初相触,千珠贯断落寒玉”,还是从听觉联系到听觉,把声音比方声音。白居易《小童薛阳陶吹觱篥歌》“有时婉软无筋骨,有时顿挫生棱节。急声圆转促不断,栗栗辚辚如珠贯。缓声展引长有条,有条直直如笔描。下声乍坠石沉重,高声忽举云飘萧”,这才是“心思形状”,《乐记》的“上如抗,下如队”“端如贯珠”都有了。

好些描写通感的词句都直接采用了日常生活里表达这种经验的习惯语言。像白居易《和皇甫郎中秋晓同登天宫阁》“清脆秋丝管”(参看《霓裳羽衣歌》:“清弦脆管纤纤手”),贾岛《客思》“促织声尖尖似针”,或丁谓《公舍春日》“莺声圆滑堪清耳”,“脆”“尖”“圆”三字形容声音,就根据日常语言而来。王维《过青溪水作》“色静深松里”,或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寒磬满空林”和杜牧《阿房宫赋》“歌台暖响”,把听觉上的“静”字来描写深净的水色,温度感觉上的“寒”“暖”字来描写清远的磬声和喧繁的乐声,也和通常语言很接近,“暖响”不过是“热闹”的文言。诗人对事物往往突破了一般经验的感受,有深细的体会,因此推敲出新奇的词句。

按逻辑思维,五官各有所司,不兼差也不越职,像《荀子·君道篇》所谓:“人之百事,如耳、目、鼻、口之不可以相借官也。”《公孙龙子·坚白论》说得更具体:“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其所白者,无坚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坚者,无白也。……目不能坚,手不能白。”一句话,触觉和视觉是河水不犯井水的。然而声音不但会有气味——“哀响馥”“鸟声香”,而且会有颜色、光亮——“红声”“笑语绿”“鸡声白”“鸟话红”“声皆绿”“鼓[声]暗”。“香”不但能“闹”,而且能“劲”。流云“学声”,绿阴“生静”。花色和竹声都可以有温度:“热”“欲燃”“焦”。鸟语有时快利如“剪”,有时圆润如“丸”。五官感觉真算得有无相通、彼此相生了。

通感很早在西洋诗文里出现。古希腊诗人和戏剧家的这类词句不算少,例如荷马那句使一切翻译者搔首搁笔的诗:“像知了坐在森林中一棵树上,倾泻下百合花也似的声音。”十六七世纪欧洲的“奇崛诗派”爱用“五官感觉交换的杂拌比喻”。十九世纪前期浪漫主义诗人也经常采用这种手法,而十九世纪末叶象征主义诗人大用特用,滥用乱用,几乎使通感成为象征派诗歌的风格标志。英美现代主义诗歌的开创者庞特鉴于流弊,警戒写诗的人别偷懒,用字得力求精确,切忌把感觉搅成混乱一团,用一个官能来表达另一个官能;然而他也声明,这并未一笔抹煞。像约翰·唐恩的诗:“一阵响亮的香味迎着你父亲的鼻子叫唤”,就仿佛我们诗人的“闹香”“香声喧”“幽芳闹”;称浓烈的香味为“响亮”,和现代英语称缺乏味道、气息的酒为“静默”(silent),配得上对。帕斯科里的名句:“碧空里一簇星星啧啧喳喳像小鸡儿似的走动,”和我们诗人的“小星闹如沸”“几个明星切切如私语”也差不多了。

(节选自《七缀集》,有删改)

阅读讨论

(1) “通感”是钱锺书先生的一大创见,探究了中国诗文评论中一个鲜有涉及的领域。请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你对通感之“通”的理解。

(2) 结合本文和你的阅读积累,谈谈“通感”这一手法的作用。

参与讨论: 海亮实验中学 姜志超

海亮实验中学201班 叶王者/刘芷妍/彭仁杰/朱一淇

周松延/吴婧诗/沈海哨/童亦歌

(1) “通感”是钱锺书先生的一大创见,探究了中国诗文评论中一个鲜有涉及的领域。请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你对通感之“通”的理解。

●    叶王者

“通”是感官之间的交互联通,是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觉在语言表达时的相互转化。这里强调的是同一感受在不同感官之间的转化,如果只是单一感官的参与,则算不上“通”,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以声音来摹写声音,是听觉内部的细化,所以,钱先生认为这并未实现真正的沟通。以“听觉转化为视觉”为例,声音应当具备视觉的形象效果,如“鸟抛软语丸丸落”,从视觉的角度写出了声音的形状和动态,给人“声音感动于人,令人心想其形状”的阅读感受,这才实现了真正的“通”。

●    刘芷妍

作为感官间的互动,要达成这个“通”需要一定的心理基础。相较于其他的修辞手法,通感更加侧重于个人对外界事物更为独特的心理感受。所以,在进行语言表达时,需要将感官之间的特征表现得更加精准,将自我的心理体验传达得更加细腻,这样才能更好地与读者形成共鸣。“碧空里一簇星星啧啧喳喳像小鸡儿似的走动”一句,虽也热闹,但略显杂乱;而“小星闹如沸”则更为鲜明活泼,更能体现漫天繁星的闪烁热闹之感。

●    彭仁杰

感官相通,不是创作者唾手可得的体验,正如钱锺书先生所说,诗人须“突破一般经验的感受”,有“深细的体会”。但在这里,诗人感受的突破需要有内在的逻辑,这份“深细”得经得起推敲,不能为了求新奇而故作高深,恣意而为。贾岛“促织声尖尖似针”,通过一个“尖”字架起通感的桥梁,让促织这个思乡意象的叫声有了声音之外的力量,辅以下句“更深刺著旅人心”,通过听觉与视觉、触觉的交杂,写出了羁旅之人思乡情起时那种抓心挠肝般坐立难安的情态,用语新奇又极其合理,让人叹服。

●    朱一淇

通感是生活经验的外化,“通”包含着一种对生活的体验,像声音“清脆”、笑得很“甜”这样的表达自不必说,“月凉梦破鸡声白”这个句子里,鸡鸣日出,天渐渐亮起,“白”与其说是对声音的感受,不如说是生活经验的直接外化;再如,“看着酸酸的梅子”这样的句子,也更多的是生活感受的直接参与。相比而言,“红杏枝头春意闹”,对外界事物的把握就更加具有个性,而“白”“酸”则强调了共性。这里没有优劣之分,恰恰说明通感的普遍存在在日常生活的表达上有特别的意义。

姜志超 老师

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通感之“通”的理解,“通”是通感这一手法的关键,把握了“通”,才算抓住了通感的神髓。

如何理解“通”这个概念,谁与谁互通,对象之间有怎样的逻辑,互通之后如何让读者理解……对于这些问题,本文给我们做了详尽的阐释,但道理隐藏在钱先生精微的语言中,需要我们充分感受文字并结合阅读积累,予以发现。

叶王者同学从感官本身出发,对“通”的内涵做了最基本的阐释,同时,他注意到通感必须是多感官的参与,同一感官内的细化只是描写的深入,达不到“心想其形状”的高度,概括非常精准;刘芷妍同学立足“共情”这个点,谈到如何实现真正的“通”而使得文字“不隔”,雖有些主观,但心理体验的阐释角度值得肯定;彭仁杰同学则关注通感的使用逻辑,强调不能为“通”而“通”,读出了自己的感悟,有点“形神一体”的味道,但阐述时,这个逻辑并没有讲得很清楚;朱一淇同学深入发掘了文中“生活经验”的内容,读出了生活场景下的通感在表达上的一些特征,虽然也是主观看法,但也颇有新意。

从整体上看,通感作为在教学中经常提及的一种写作手法,同学们对它的认识还是较为准确的,大家也能够结合自己的学习体验,读出一些个人感悟。但在如何对自己的阅读体验进行更加合理的总结和提炼,形成更加清晰、有力的观点的分享上,同学们还略有欠缺。

2. 结合本文和你的阅读积累,谈谈“通感”这一手法的作用。

●    周松延

从描写对象看,通感将感官的障碍打通,能够更加全面地展示描写对象的特点,角度更多元,摹写更具体。文中“促织声尖尖似针”,不但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促织鸣叫声的尖细,而且从触觉的角度写出人听闻叫声之后,如被针扎的疼痛感。通感的运用,让促织的叫声呈现得更为立体,让描写更加生动。

●    吴婧诗

通感的手法,从多个感受角度出发,能够更加形象地写出事物的特征。同时通感还可以侧面反映作者的心情,将写景和抒情有机结合。“红杏枝头春意闹”,除了写出春天的景色之美外,作者的喜爱之情也溢于言表;“色静深松里”,环境的安谧固然被表达,内心的宁静更是得到有力烘托;“暖红”“寒碧”这些词语,更是典型的以景写情。从借景抒情的角度看,我觉得通感手法的运用,可以让情感抒发得更加彻底、动人。

●    沈海哨

从吴婧诗的发言里,我还想到课文里的一个句子。《祝福》里,在祥林嫂再回鲁镇,讲了很多遍阿毛的往事之后,鲁迅写了这样一句话:“但从人们的笑影上,也仿佛觉得这又冷又尖。”这里,鲁迅刻画了祥林嫂在面对鲁镇众人时的内心感受,写出了她的孤独和悲凉。所以,通感不仅能表现作者的情感,也能更好地表现作品中人物的心理和感受,能更加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

●    童亦歌

通感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它的作用与大多数修辞手法类似,都是让文字更加细腻,更有表现力。前面同学讲到的体现作者和人物心情的这些作用应该都是立足于文字表现力来谈的。从通感的个性来看,它在多种感官之间切换,彼此相生,更能够化抽象为具体,赋无形于有形,给读者营造丰富的想象空间。“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嗅觉和听觉的切换,一下便营造出荷香渺渺、仙乐悠悠的境界,让人对荷塘的景色充满了遐想。

姜志超 老师

通感作为一种特殊的描写手法,作用也别有风味,值得仔细玩味推敲。把握好通感的作用,有助于提升学生解读文学作品语言的能力。当然,通感作为修辞手法,其作用与一些常见修辞手法的作用也有交集。

从同学们的讨论来看,周松延同学从感官本身入手,细致分析了通感带来的语言表达角度上的变化,深入具体,虽然有一些过度解读的嫌疑,但分析也算注重理据;吴婧诗同学抓住通感之于心理的意义,从情和景的角度分析了这一手法对表达作者感情的作用,举例充分,若能与一般的借景抒情做一个比较,会更加有说服力;沈海哨同学则换了个方向,从文章塑造的人物入手,发掘了通感对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其内核与吴婧诗同学基本一致,但从读小说的角度来看,也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阅读发现;童亦歌同学从修辞手法本身着眼,对前面的发言做了简单的总结,并尝试从通感的个性入手,发现它之于其他常见修辞手法的不同价值,虽然点得还不十分透彻,但阅读和分析的思维值得肯定。

从整体上看,同学们对通感这一手法在运用上的基本作用分析得比较合理有据,但在一些个性细节的把握上,还不够具体,若能结合一些对比的分析,会更有深度。

猜你喜欢

通感感官同学
征文通知:6G通感算融合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通感:一扇让诗人不老实的门(外一则)
通感(外一篇)——孔武仲《乘风过洞庭》
感官训练纸模
感官并用,形象饱满
感官训练纸膜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