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基于京津冀地区的研究

2021-08-10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城市群产业结构京津冀

陈 鸣

(广西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4)

京津冀是对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石家庄、唐山等11个地级市)的统称,其拥有21.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1.127亿人口,其中土地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1%。2020年,京津冀区域生产总值为8.6万亿元,约占全国生产总值的13%。京津冀地区经济实力雄厚,发展历史悠久,是中国北方经济规模最大、最具活力与前景的大规模城市群。无论是地理位置、地域文化、区域合作还是历史渊源,京、津、冀三地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作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备受世界瞩目的经济圈,京津冀区域的协同发展在我国新时代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虽然京津冀经济总量与增长速度名列前茅,但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看,京、津、冀三地的产业结构不合理,所处阶段大相径庭。北京正处于后工业化时期,第一产业占比极低,第二、第三产业占据主导地位,在文化教育、科技研发、金融服务、政策法律等方面优势明显。天津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尽管也具有“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形态,但第二产业尤其是现代制造业具有明显优势。河北整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第一产业占比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制造业比较粗放。京津冀地区存在差距的同时,还出现了“虹吸”“黑洞”以及“环北京贫困带”等现象,这种结构性失衡状态受到人口、经济、文化、政治、科技、环境和社会变化等多种变化动力的共同影响,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面临的重大障碍。单靠京、津、冀任何一方都无法成功解决本区域的结构性矛盾,因此需要站在区域协同的角度进行产业结构升级。

金融发展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环节之一。京津冀区域从整体来看,金融业比较发达,无论是整体规模、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是证券业和保险业的发展水平,均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京津冀地区金融发展不平衡,北京和天津的金融业发展较好,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十分明显;河北与前两者相比,金融业发展较为缓慢,对经济支撑作用并不明显,原本有限的金融资源甚至外流入北京、天津,使得河北的金融集聚效应十分有限。

本文以协同发展和京津冀一体化为视角,综合运用区域协调与产业经济学的相关原理,以金融集聚对于产业结构升级影响作为切入点,深入探索金融集聚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机制与路径,通过空间滞后模型实证分析了京津冀区域金融发展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的效果,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文献综述

关于产业结构升级实施的路径,主要有以下观点:其一,段瑞君(2018)认为资金注入会提高研发能力与效率,资金的引进可以有效推进科学技术深化研究与转发,提升资源利用率与产出效能,进而推动地区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高端化;其二,史恩义和王娜(2018)认为,发展高质量金融业,优化金融服务体系,实现资本在产业中的合理配置,使资源从效率和效益低的产业流向效率和效益高的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其三,陈继勇和盛杨怿(2009)认为开放会促进技术进步与升级,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引入外来资金及国外先进技术,可以促进国内技术升级与产业变革。

关于金融集聚对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的作用机制研究,目前主要聚焦于以下几个方向:其一,罗超平等(2016)认为金融集聚影响所在区域资金的投资选择,促使区域内产业发生集聚现象,实现区域内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其二,金融集聚通过发挥资源配置功能使得相关产业得以集聚,推动产业结构合理优化;其三,Kindleberger(1973)认为,金融集聚本身能够降低产业内的交易成本,根据科斯定理,从而获得金融规模效益,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其四,初春和吴福象(2018)认为,金融集聚还能够产生空间溢出效应,从而影响周边区域产业结构,而周边区域产业变化又会对本地区产业结构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鲜有学者从区域整体即区域一体化的视角,结合金融集聚研究产业结构升级及其产生的空间溢出效应。鉴于此,本文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京津冀城市群2003—2017年相关数据,研究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的程度。从区域一体化的经济发展水平视角出发,使产业结构升级研究更为全面,同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转型等政策建议。

二、金融集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分析

金融集聚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的重要举措,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金融集聚支撑产业结构升级的具体路径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首先,金融集聚具有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在产业集群过程中,通过提升自身的金融服务水平,可以使金融体系高效地帮助企业融通资金、降低交易成本。同时,在形成规模的过程中,金融集聚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有助于周边地区企业提升效率,为产业升级增加动能。

其次,金融集聚有利于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资本会从较低生产率项目流向较高生产率项目,提高金融资源使用效率,引导落后产业退出及新兴产业成长,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优化产业结构。

高中地理教材没有介绍这一模型,教师可通过此重力模型来帮助学生分析这两个问题,学生通过重力平衡理解起来就比较容易。第1题,O点到原料M1、M2产地和市场距离距离相等时,则原料M1、M2和产品质量都是一个单位重量,才能维持重力平衡。第2题,由于原料指数发生了变化,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应把工厂布置在靠近运输量较大的地点。但此时需要的M1原料较多,所受重力大,显然工厂会趋向于离M1较近的P处。

再次,金融集聚通过其形成的网络效应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当有新节点产生并入现有金融网络时,金融机构与其相关业务企业之间的联系会更加紧密与合理,提高整个金融网络效率。

最后,金融集聚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信息技术等现代技术的进步使传统意义上的地理空间限制得以缓解。因此,其空间溢出效应能够通过网络化的传递使本地与周边地区联系加强,使产业协同能力增强,有助于产业优化。同时,当该地区金融集聚达到一定程度时,会使金融知识、信息技术与产业技术三者实现高级化、专业化,通过上述金融体系与区域网络路径实现空间溢出。

三、数据指标和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一)变量选取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验证区域发展视角下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由于京津冀城市群位于我国北部,且拥有两个增长极核——首都北京和港口城市天津,可以说京津冀的经济增长对全国其他地区具有一定示范作用,因此本文选取2003—2017年京津冀城市群共计1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处理。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实证研究主要借助Stata 软件完成,选取的变量如表1所示。

1.被解释变量:产业结构升级指数(inde)。产业结构升级指数参照施卫东和高雅(2013)在分析金融服务业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时对这一指标的设定,即第二、三产业各自增加值之和与地区生产总值之间的比值。

其中,Xi为地区第i产业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inde值越大,说明产业结构层次越高;inde值越小,说明产业结构层次越低。

2.解释变量:金融集聚指标(Q)。金融集聚主要衡量区域金融资源集中化水平,其衡量指标众多,区位熵这一模型所使用的具体参数也不尽相同。本文在考虑京津冀区位特殊性与可得性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孙建国和高岩(2019)关于金融集聚指标的选取方法,选取区位熵模型作为衡量金融集聚程度的指标。金融集聚指标计算公式为:

其中,Ekit表示第i个城市第t年金融业就业总人数;Eit表示第i个城市第t年就业总人数;Ekt表示第t年全国金融业就业总人数;Et表示第t年全国就业总人数。

表1 变量名称表

本文研究的 4个统计变量通过Stata进行描述性统计,统计结果如表2 所示。

表2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二)模型构建

1.空间权重矩阵的选取。空间权重矩阵是空间计量的基础条件。由于京津冀城市群具有明显的地理辐射影响作用,为使选取的计量模型更加符合实际条件的设定,本文选取了相邻空间权重矩阵,用以得到符合现实的稳健结果。相邻空间权重矩阵以城市相邻原则建立相邻空间权重,验证金融深化与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空间矩阵的对角线元素为0,用W1表示:

京津冀地区空间权重矩阵如表3所示。

表3 京津冀地区空间权重矩阵

2.空间计量模型构建。为了考察金融集聚这一因素如何影响到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将模型初步设定如下:

indeit=c+αQit+Xitβ+εit

其中,被解释变量inde代表衡量经济发展或产业结构的指标;i代表地区;t代表年份;c为常数项;解释变量Q表示金融集聚指标;X代表模型中的控制变量,主要包括edv、tec、fdi;εit为随机扰动项。

四、实证研究

(一)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相关检验

由于各地区与城市群之间的资源流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一种普遍现象,忽略空间相关会导致参数估计和推断不可靠,因此对于各地区之间的空间相关性进行检验是必要的。首先运用空间自相关指数Moran’s I检验主要解释变量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指标(inde)的空间自相关性。对应于每一年的截面数据和变量x,如果z为nx1阶向量,zi=xi-mathopxlimits-,i=1,2,…,n则Moran’s I=z′Wz/z′z,其取值在-1与1之间,Moran’s I> 0表示存在空间正相关,Moran’s I < 0表示存在空间负相关,W为195×195阶的空间权重矩阵。由表3可知,本文选用空间0-1地理矩阵。

京津冀城市群内部城市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2003—2017年Moran’s I指数如表4所示。由表4可知,产业结构升级指标的Moran’s I指数均通过10%的显著性检验,表明京津冀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京津冀城市群的13个城市相互之间产业结构升级会受到周围城市行为的影响,并在地理上存在空间集聚现象。因此,京津冀城市群之间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空间效应。

表4 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的全局莫兰指数

(二)LM检验

根据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 需要前期进行检验,才能判断空间模型的具体形式,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如果模型只包含空间相关项,则为空间误差模型(SEM);如果模型只包含空间滞后项,则为空间滞后模型 (SAR)。与普通的固定效应面板模型相比较, 空间杜宾模型中同时加入了空间滞后项和空间相关项。由表5可知,SEM模型中的LMerror统计量并不显著,仅有R-LMerror统计量是显著的,而SAR模型中的检验统计量均显著,因此本文选择使用原假设为被解释变量的无空间滞后效应的SAR模型。同时Hausman检验结果显示,chi2=36.02,而P=0.097比较显著,所以强烈拒绝随机效应,而选择固定效应。

表5 LM检验结果

在做了一系列检验后,具体构建出如下的空间自相关(SAR)模型:

indeit=c+ρWindeit+αQit+Xitβ+εit

其中,W为空间权重矩阵,用以衡量地区间社会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ρWindeit表示被解释变量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滞后项;剩余指标同上。

(三)SAR模型的基准回归结果

本文使用空间自回归模型研究金融集聚对城市群内各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空间溢出效应。运用SAR模型的随机效应进行研究,空间溢出效应可以分解为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具体运行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SAR回归结果

本文将总效应分解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其中,直接效应表示解释变量对本地区的平均影响,即本地金融集聚对于本地的影响;间接效应表示解释变量对其他地区的平均影响,即本地金融集聚对于周边城市的影响;总效应表示解释变量对所有地区的平均影响,即金融集聚对于整个京津冀城市群的影响。表6估计结果表明,从R2、LogL和Sigma2的统计量来看,模型总体的拟合效果较好,证明空间自回归模型适合于京津冀城市群。解释变量金融集聚(Q)在5%的置信度下,直接效应为正,间接效应也为正相关,其直接影响系数为0.224 0,且t值为0.044 0,统计显著;其间接效应系数为0.076 2,且t值为0.025 4,统计显著,而且直接效应远大于间接效应,说明金融集聚可以显著促进自身产业高级化、合理化,虽然对邻近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也有辐射和带动作用,但作用并不是很大。在控制变量方面,经济发展水平(dev)也就是人均GDP对产业结构优化并不显著,其系数为-0.006 83,影响很小,甚至有抑制作用,其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为负,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科学技术水平(tec)对京津冀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其直接效应为9.703,间接效应为3.443,表明加大政府支持与资金引导、增强区域创新水平与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京津冀产业结构升级有重大意义。而且京津冀的技术交流不仅使投入资金城市自身产业升级,还极大地带动和辐射了周边城市。外商直接投资水平(fdi)回归系数为-5.622,直接效应为-5.841,间接效应为-2.124,表明其抑制了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原因可能为外商直接投资未得到有效配置,存在一部分重复投资或是未投入于产业高端转型升级。

金融集聚确实可以起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并且通过促进区域资金融通、空间溢出效应、开放与技术进步,使城市群之间实现资金融通、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技术进步,实现整个城市群的产业变革。科研技术水平也能够促进产业转型,使产业结构高级化。而经济发展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资水平则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产业转型。

五、总结及对策建议

本文将金融集聚和产业结构升级放到同一框架下,运用空间滞后模型SAR研究金融集聚对城市群产业结构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第一,金融集聚在京津冀城市群分布呈现高低集聚状态,并且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呈现显著空间溢出效应,为地区产业集聚和产业协同发展提供了帮助;第二,政府科研技术投入可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对提高产业高级化和合理化也有积极作用。

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相关对策建议。第一,注重京津冀的协同合作,三地联手推进产业环境再造。在优化金融产业布局、优化金融服务体系、提高资金融通效率、增加资金有效供给的同时,降低企业融资难度,有效引导金融资源合理配置。第二,加强京津冀之间金融市场协同配合,密切合作。市场要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政府要提供产业发展的培育环境,推动市场要素在京津冀之间实现自由流动,激发三地产业发展的活力。京津冀一体化是京津冀城市群之间进行金融市场创新的良好契机,各地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制定符合自身定位的金融发展政策。同时要进一步打破城市群的行政壁垒尤其是行政保护,加快区域间金融市场协同合作,使中心城市北京、天津更好地带动河北的优化升级。第三,提高对新技术的研发投入,充分借助国外资金与技术。新技术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产业链从低价值向高价值转变,使产业结构高级化。而合理地利用外商投资,将其投入到重点朝阳产业、国家扶持产业,将会有效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第四,打破京津冀区域间的交通壁垒,注重区域地理发展的协同发展。交通往往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关键,只有交通便利,才能促进市场要素在区域间顺畅流动。所以,应增强京津冀区域内的交通建设,打造城市间快速连通通道,提升高梯度地区和周边辐射地区之间的交通连接。

猜你喜欢

城市群产业结构京津冀
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为世界级城市群铺路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从国外经验看我国城市群一体化组织与管理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