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满江红》
——古代将士真豪迈

2021-08-10○李

小学生必读(高年级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满江红仰天长啸壮志

○李 婧

原文是这样子滴

满江红·写怀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字词解释看这里

怒发冲冠: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形容愤怒至极。

长啸:心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举动。

三十功名尘与土:年已三十,建立了一些功名,不过很微不足道。

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

等闲:轻易,随便。

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掳走徽宗、钦宗二帝。

朝天阙:朝见皇帝。天阙:本指宫殿前的楼阁,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转换成普通话这么说

我怒发冲冠,靠在栏杆处,一场疾风暴雨刚刚停歇。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征战千里只有浮云明月。莫虚度年华,白了少年头,独自悔恨空悲切!

靖康年的耻辱,尚未洗去。作为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只想驾着战车,踏破贺兰山敌人的营垒。壮士们打仗饿了就吃匈奴的肉,谈笑渴了就饮匈奴的血。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回京向皇帝报捷。

你知道岳飞吗

岳飞(1103年~1142年),字鹏举,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

岳飞与以秦桧为首的投降派不同,他主张联合黄河以北的抗金义军,共同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被秦桧等不容,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害,年仅三十九岁。

岳飞的文学才华也是将帅中少有的,虽留传极少,但这首《满江红》英勇而悲壮,深为人们所喜爱,它真实、充分地反映了岳飞精忠报国、一腔热血的英雄气概。这首爱国将领的抒怀之作,情调激昂,慷慨壮烈,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甘屈辱、奋发图强的精神,从而成为反侵略战争的名篇。

相关链接:品读王昌龄的诗

王昌龄,盛唐著名边塞诗人,被后人称为“七绝圣手”,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他曾赴西北边塞,亲见将士征战杀敌,留下很多充满了壮志豪情的诗篇,其中以《从军行七首》最为著名。让我们先品读他最负盛名的第四首:

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

长云:层层浓云。

雪山: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

译文: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赏析:

“黄沙百战穿金甲”,指出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但将士的报国壮志并没有消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写得越突出,下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表明了将士们驻守边关的宏伟壮志。

猜你喜欢

满江红仰天长啸壮志
虎出没
春 节
归暮遐思
郭沫若词《满江红·奉赞〈史记会注考证驳议〉》手迹
油田工人
破桩
书画长廊
壮士拜师
满江红•大白山上看日出
至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