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理论渊源、基本特征及价值意蕴
2021-08-10张志元齐芳
张志元 齐芳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恩格斯的宣传工作思想为理论基石,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在宣传思想工作长期实践中积累的工作经验和优良传统,并與时俱进地进行了发展和创新,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事关党的宣传思想工作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体现了鲜明的人民性特征、大格局特征、文化自信特征,继承并丰富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宣传工作思想,形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遵循,成功实现了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守正创新,有助于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宣传思想工作;新闻舆论;文化自信;守正创新
中图分类号:D2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496(2021)04-010-06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2020年度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重大课题“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文化环境体系研究”(JG20ZD009);2019年度东北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专项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创新与传播研究”;东北大学“课程思政”校级示范课程建设项目。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理论渊源
新思想、新理论的产生来源于对基本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是结合我国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深刻启示,立足新时代提出的一系列开创性理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宣传工作思想、党的十八大召开前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论述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理论来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宣传工作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的宣传工作思想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奠定了理论根基。马克思极其重视宣传工作,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当中,“宣传工作”一词最早出现在《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里,“具有革命毅力并努力进行宣传工作”是成为盟员的一个基本条件。在长期革命实践中,马克思对宣传工作做了诸多的研究和论述。马克思揭示了宣传工作的阶级性。他认为在物质关系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要领导本阶级的宣传工作,[1]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宣传工作的阶级性以及宣传工作本身具有的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因此,马克思非常注重民众思想的引领,他将报刊作为重要阵地,通过创办、主编或长期指导报刊,宣传无产阶级政党的主张,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和资本主义宣传的自由民主的虚假外衣,从而唤醒工人群众的阶级意识。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宣传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2],主张对宣传的内容进行科学论证,这也是他们付出巨大的时间和心血用于论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原因。恩格斯指出:“当你想从事这种宣传,想为自己招募志同道合者时,仅仅发表宣言是不够的,必须探究根据,因而,必须从理论上来考虑问题,也就是说归根到底必须科学地对待问题。”[3]318真实是宣传的基础,宣传者要学会用事实说话,以事实使人信服,只有将事实的本质揭示出来,才能真正代表人民的利益。马克思的宣传思想蕴藏在诸多论述中,涵盖宣传的本质、宣传的原则、宣传者自身、宣传方式、宣传内容、宣传对象等方面,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的重要理论渊源。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宣传思想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立足当前国内国际形势,以问题为导向,从宣传思想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基本原则、使命任务、方法步骤等方面对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作出了系列阐述。可以发现,“两个巩固”的论述、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等论述都是在吸收经典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继承性发展与创新。
(二)党的十八大召开前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论述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的不竭源泉。毛泽东同志对宣传概念的理解是非常宽泛的,他曾说,一个人只要他对别人讲话,他就是在做宣传工作。[4] 838他对于宣传形式的视角也更加开阔和亲民,标语、图画、歌谣、壁报等,仅《毛泽东选集》中提到的就有十几种。邓小平同志把理论工作、文艺工作、新闻工作、出版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工作、群众文化工作统称为宣传工作或意识形态工作,进一步拓宽了宣传工作领域;提出的宣传工作“要高举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旗帜”“加强四项基本原则的宣传”“新闻宣传的党性”“典型宣传”等著名论断及论述,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宣传理论的内容。[5] 3-41994年1月,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指出:“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6]647-648。“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是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功能作的进一步拓展和阐释。胡锦涛同志认为:“越是矛盾突出,越是问题复杂,越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工作。”[7]317为宣传思想工作从矛盾的角度教育引导大众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使宣传思想工作更聚焦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与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论述是一脉相承的,例如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宣传思想工作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五大使命任务”等。正是在宣传思想工作的宝贵经验中,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时代对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进行的科学总结和理论创新,为推动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在守正创新中强起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基本特征
首先,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将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延伸到人民群众中,善于将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具有鲜明的人民性特征。其次,习近平总书记善于从大局着眼,将宣传思想工作放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思考,具有鲜明的大格局特征。再次,习近平总书记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挖掘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具有鲜明的文化自信特征。
(一)人民性特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更聚焦人民群众的生活。不同的社会环境造就不同的宣传方式,表现为不同的话语表达。从早期的鲜明阶级性特征,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话语内容的转移,再到“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话语方式的改变,更加贴近人民的意愿、情感和群众的语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强调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8]16,体现了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丰富了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服务职能。随着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图、文、音视频、短视频、移动直播等报道方式层出不穷,融媒体中心的建设更使得“报、台、网、微、端、屏”等资源被充分整合,使得“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作品和文艺作品更为直观、立体,更能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自觉认同。
坚持宣传思想工作既解决实际问题又关注思想问题,更贴合人民群众的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既要解决实际问题又要解决思想问题,这体现了宣传思想工作要积极回应群众的关切和诉求,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化解矛盾,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党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是始终一致的,宣传思想工作需要通过多种形式表达好、阐释好这一观点,做好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的信息互通,更好地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实际需求,增强针对性、实效性,提高宣传思想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坚持宣传思想工作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更鼓舞人民群众的士气。“强信心”是筑牢根基,引导人民对党的领导、政府的作为充满信任和信心。“聚民心”是凝聚共识,使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密团结在一起。“暖人心”是以人为本,心系人民、讴歌人民,通过生动讲述人民群众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的故事,创作反映人民心声的文艺作品,进一步强化“信心”、巩固“民心”。“筑同心”是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的延伸,为筑梦新时代画好同心圆。“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内部紧密相连又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的生动实践。
(二)大格局特征
“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是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前提。在党的事业这个大局中,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一直都是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需要准确研判国内外形势,正确分析、把握演进规律,积极顺应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大势,为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做足准备,再将其转化为谋大事的充足动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和文化支撑。
“大宣传”工作理念对破解基层宣传思想工作难题、开创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宣传思想工作从来不是一部分人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的“大宣传”工作理念是立足新时代,进一步总结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基本经验,并赋予其新时代的表达。中国共产党早期便致力于全面建设党的宣传机构,建立了“宣传网制度”。站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深化和丰富“大宣传”工作理念,表明各条战线各个部门都是宣传事业的参与者,要将各个领域的行政管理、行业管理、社会管理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大宣传”理念有利于全党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紧密结合”是让宣传思想工作有抓手,与其他工作打好“组合拳”、弹好“协奏曲”,有利于解决基层宣传思想工作与实际工作脱节的“空对空”现象,有利于让宣传思想工作在务实上求成效。
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对增强国际话语权、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传播中华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做好新时代对外宣传工作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客观历史进程,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世界了解中国的意愿和中国人民了解世界的意愿越来越强烈。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国发展方面往往缺乏正确、客观的评价,“中国威胁论”“国强必霸”等错误言论不绝于耳。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加强对外宣傳、提高国际传播能力,他在国际会议上和出访各国时,讲述中外友谊、中国和平发展故事、“中国梦”故事等,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发展故事。国际传播理念的转变,为新时代我国宣传思想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三)文化自信特征
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增强文化自信。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孕育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诸子百家到经史子集、从诗词歌赋到文学名著,无论是哲学思想还是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中华文明在几千年的孕育中不断积累积淀,在岁月的洗礼中不断发展,绵延不绝、经久不衰。“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的概括,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多次论述,要求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在继承革命文化中增强文化自信。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伟大斗争中构建的文化,革命文化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融合了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再生再造和凝炼升华,并在革命实践中得到熔铸。[9]革命文化凝结着近代以来中国的革命史,承载着一批批革命家为改变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为中华民族和全人类解放事业矢志奋斗、不怕牺牲的伟大品格。革命文化早已深深融入了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华儿女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一直强调的。一段时期以来,敌对势力以历史虚无主义否定中国革命,丑化和歪曲革命史实、抹黑革命英雄、诋毁党的领袖。近年来,党中央通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全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使广大党员干部潜心学习党史,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增强文化自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华文化与当代中国发展深度融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党和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探索中形成的,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体现。“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先进的思想文化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文化制度是国家制度的重要内容与有机组成部分,从文化制度的视角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要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阐明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重大原则和方向,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夯实了根基。这一系列的重要论述和战略布局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对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蓝图的科学擘画。
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的价值意蕴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是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的宣传工作思想、丰富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理论的基础上,实现宣传思想工作守正创新,对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继承并丰富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宣传工作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系统地论述宣传思想工作应该如何开展,但从他们的著作、通信、演讲稿中能够发现,他们对宣传主体、宣传客体、宣传链等方面作了重要论述。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可以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以马克思恩格斯的宣传工作思想为理论根据,准确把握宣传工作内在的本质联系,从宣传主体、宣传客体以及两者之间相互联系形成的宣传链中探寻规律,做好做强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工作。“宣传主体”是指组织、实施宣传活动的人和机构。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当时的一些政论家做过批判并探讨了政论家应具备哪些素质。在《共产主义者和卡尔·海因岑》的文章中,恩格斯对海因岑进行了深度的批评。恩格斯提出,党的政论家只有勇气和毅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更多的智慧、更明确的思想、更好的风格和更丰富的知识。[10]283就当今而言,开展党的宣传教育光有一腔热忱和响亮的嗓音是不够的,宣传者要从学理和实践两个层面真正理解和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总体要求和建设任务,才能向人民准确传播党的声音,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党的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要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将其作为看家本领,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宣传客体”是指宣传对象,马克思始终主张要了解宣传对象,他在给报纸撰稿的时候,总是考虑读者的情况,根据读者的接受程度来设计宣传内容和语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九个坚持”之一,体现了对宣传对象的宣传绝不是让他们被动地、消极地接受,而是充分体现人民在文化建设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党性和人民性的一致性。“宣传链”是指宣传者与受传者之间的各个环节,包括宣传的内容、手段、方法、阵地等。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报刊是思想传播的重要平台,深刻影响着舆论走向,机关报刊掌握在谁的手中,话语权就掌握在谁的手中。面向当今,舆论阵地的范围更为广阔,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全局的高度,对传播格局、舆论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党媒姓党”“积极占领新兴舆论阵地”等论述,都体现了对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深刻认识。
(二)形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上提出了“九个坚持”,从思想引领、精神激励、舆论引导、文化支撑等角度构建了系统完备的有机整体,是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遵循。“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是“九个坚持”的统领,确保政治方向始终正确;坚持思想工作“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明确了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所在,确保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旗帜鲜明地表明社会思潮多样化并不代表指导思想可以多元化,为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筑牢了防线;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基础工程”,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必须持续深化理论学习和宣传教育;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铸魂工程”,凝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华;坚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对文化自信对于社会文明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起到支撑作用作出的更深层次的阐释;坚持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是要求新闻舆论工作秉持新时代的职责使命,充分发挥党的“喉舌”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对文化文艺工作提出的时代要求,要求文艺工作者扎根人民、讴歌人民,有品位、有格调,以高质量文化给予人民“精神营养”;坚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体现了宣传思想工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理论创新。实践证明,网络空间是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必须积极主动地争取,让网络这个最大“变量”成为最大“增量”;坚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面向国际传播的创新之举,完善对媒体平台的全球化布局,逐步改变当前以西方国家为主的话语环境,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8]338“九个坚持”中既有基于整體视角的阐述,也有针对具体工作的要求,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已有宣传思想进行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2019年8月,中共中央出台了《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推动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三)成功实现了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守正创新
新矛盾、新时代必然催生新实践、新思想。加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守正创新是时代赋予的新课题。“守正”是根本,代表坚守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不能动摇。“创新”是立足当下,对现存的思想认识和方式方法进行与时俱进的再造。守正和创新是辩证统一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体现了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守正,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在守正创新中高质量发展。坚持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是保证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为守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宣传思想工作创新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即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理念创新意在解放思想,保持思想的敏锐度和开放度,例如在意识形态建设方面,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坚决抵制和防范错误思潮的渗透,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用中国的理论指导实践,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从理论建设的角度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守正创新的深刻认识。理论传播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理论传播手段后劲不足,需要打破宣传思想工作陈旧的方式方法,以手段创新拓展新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作出重要论述,例如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抓好网络内容建设,这些举措都是通过手段创新,让党的理论表达方式既有深度又通俗易懂,能够真正惠及人民群众,实现让党的理论在润物无声中被人民群众接受的宣传目的。基层工作创新强调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体现了对宣传思想工作基础性工程的高度重视和准确判断。传统观念里,基层是“江湖之远”,基层宣传工作有些会流于形式,缺乏活力。然而基层群众占有很大比例,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坚决不能忽视基层工作,必须要创新基层工作的理念、手段和方式方法,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做好基层工作必须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明确工作宗旨是为了宣传群众、团结群众、服务群众进而达到教育引导群众的目的。明确了工作导向和目标任务,工作的焦点就会转变到“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与“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中。坚持党的领导与“三个创新”的思想贯穿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中,为宣传思想工作守正创新,善于用新思路新方法解决新问题提供了遵循。
(四)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系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1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宣传思想工作正是立足共同体的角度,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层面进行意识形态的引领,从而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坚定理想信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一个人,精神立住了,才能有向前的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拥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才能汇聚同心同德向前奋进的持久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文化精神内核,是兴国之魂。近年来,我国在城市、乡村、学校、社区等建设中都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以此增强人民群众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习近平总书记对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提出,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組成部分。[11]他将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比喻成主干和枝叶,揭示了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的内涵实质,深深增进了各民族的文化认同。“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德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引导人们心向往之,自觉去学习、跟随。习近平总书记对“德”的论述体现了对我国传统道德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既体现了教育引导,也有治理手段,例如严格依法管网治网,对污蔑诋毁英雄、伤害民族感情的恶劣言行依法依规严肃惩戒,对于新时代提升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凝聚向上、向善的强大正能量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由此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在近年来的重要讲话中就打造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作了系列论述,让宣传思想工作在振奋士气、汇聚发展动力方面发挥作用,把各民族的智慧、力量最大限度凝聚起来,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张艺兵.彰显马克思宣传思想的新时代价值[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01-17(1).
[2]单连春.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宣传工作思想及其启示[J].江海学刊,2016(6):62-68.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刘建明.邓小平宣传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8]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
[9]汤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系[J].红旗文稿,2019(19):31-32.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1]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08-29(1).
责任编辑: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