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设计视域中插画的运用与革新
2021-08-09胡佳航赵璐
胡佳航 赵璐
摘要:为使插画艺术展现出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新风貌,本文通过分析插画在新媒体语境下的表现形式,寻找插画在信息时代生存的新土壤,以此论述插画设计与数字媒体交互设计手法结合的必然性。
关键词:新媒体;插画;交互;动态表现
中图分类号:J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0-0-02
0 引言
在人类历史的漫漫长河中,绘画艺术始终与文化社会的发展相辅相成,交融并进。随着社会向现代推进,以纸张与木板为主要介质的以绘画为主要内容的艺术流派百家争鸣,并以大浪淘沙的势头发展壮大。与此同时,科技也因为工业革命的出现发展出摄影与电影一类以动势为展现方式的艺术形式,特别是以计算机为代表的多种数字媒体技术日益成熟,促使人们顺利步入如今的数字化社会。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同样促使插画的创作形式、媒介与内容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艺术的发展与媒介密不可分,媒体的变化往往意味着艺术观念、语言形式和视觉表现的变迁[1]。
1 插画交互模式的发展
在21世纪的今天,插画的应用已交叉延伸到现在的网络及手机平台上的虚拟物品与相关视觉的展现,基于数字途径传播的动态插画也应时出现。插画不再处于“文字的附属”这一位置,而是变做可以被独立欣赏的艺术语言,为观者展现文字中蕴含的场景特色、抽象哲理、内涵特征等或直观或抽象的内容,成为展现創造者精神世界的艺术形式。
1.1 发展现状
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迅速发展,信息的传达方式越发直观,现代讯息与技术都处于瞬息万变的黄金时期,动态图片以及短视频盛行导使快节奏成为生活的主旋律,与数字媒体技术结合的动态影像便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符号。《艺术与视知觉》[2]中便对动态模式做出过基本阐述:“在视知觉的呈现中,动态最容易引起视觉强烈注意。”动态插画逐渐成为插画艺术中的主流表现形式,它以新颖独到且引人注目的视觉表达形式在现代设计中牢牢占据着一片天地,其艺术理念自然向电子科技偏移,在制作技术与展现形式日益完善的基础上,数字型插画应运而生。
1.2 发展优势
数字化插画的出现顺应了时代需求。与静态插画相比,动态插画在画面的氛围渲染、情感表达与故事性的展现上更直观生动,表达方法也更多种多样,动静结合所产生的冲击力更能抓住观者的眼球,增加画面的审美价值、艺术感染力与故事性。动态插画甚至可以结合音乐在三维空间中进行展示,通过触碰和与声音动作产生共鸣的方式成为艺术作品的一部分,满足观者艺术互动的心理需求,使艺术品不再脱离实际,与人们的需求统一,更直接地给观者带来强互动的艺术感受。
交互艺术在我国起步的时间较晚,但诸多学者依旧涉足其中,并将交互类设计分为桌面式交互以及现场式交互:桌面式交互作品的呈现媒介以电脑与互联网为主,现场式交互常用为大场景的沉浸式展示并在宣传中使用。交互性设计已经成了当今社会的设计趋势,逐渐成为展示宣传的主要手段。
2 数字交互设计赋予插画的特性
2.1 展示特性
2.1.1 交互性
交互技术可以让观者参与到艺术品的创作中,成为艺术品以及展览的一部分,参与者、艺术家以及作品三者合一,这也是交互设计最本质的艺术特征。媒介的丰富改变了人与媒介的活动,使其形态与规模发生变化[3],这种互动性是以艺术设计的完整性与信息科技的完备性为前提的。
传统的艺术作品一般由作者单独创作,观者被动地接受创作者希望传达的思想立意与中心思想,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作品进行解读,无法从本质上理解创作者赋予其艺术作品的内涵。而交互式数字媒体艺术颠覆了传统模式,以参与度决定作者、观者与作品之间的紧密性,意味着创作者可以与观者进行观感上的开放沟通,用户也可以通过更改一些可更改的因素了解创造者希望展现的情景与内容模式,用多人参与互动的方式不断优化作品,使创作者与观者共同掌控并创造作品,而艺术品的最终形态正是观者与创作者交互的结果。如图1所示,该游戏总体呈水彩插画风,由空无一物的水域开局,观者通过拖拽与点击鼠标的方式将房子的形态进行复合形态的生成与改变,最终生成游玩者希望构造的全新小镇形态。同时系统也会在房屋四周自动匹配装饰物完整画面设计,操作简单并配合崩石特效与气泡碎裂声,高宽容度与协调性在游戏中实现了双向交互的技术理念。
2.1.2 沉浸性
在数字媒体技术盛行的如今,沉浸性是信息传播的基本特征。虚拟空间以整个互联网为根基,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相较真实的空间探索起来更加无穷无尽,广阔无边。交互虚拟现实的精华在于可以欺骗感官,忽略时间与外部环境并产生愉悦感,从而沉浸在脱离了现有环境的虚拟感受。这种感受是通过欺骗五感产生的,而非通过催眠或是单纯的心理想象生成的,沉浸式交互设计常常诉诸多种相互交融的感官通道,由此产生与现实不同的心理反应,观者通过沉浸在虚拟现实中从而与虚拟世界产生共鸣。如图2所示,法国艺术家安娜·兹利亚耶娃运用VR与3D设备作画达成人画合一,她擅长使用油画模拟电子笔刷作为绘画的表现手法,穿梭在自己的画作间寻找现实与虚拟的平衡点,传播艺术的魅力并以艺术的力量感化世界,宣扬世界和平的梦想。通过沉浸交互式作画不仅可使创作者完全忽略周围环境,也可以使能360度观看创作过程的观者沉浸在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中,充分感受艺术的魅力。
2.1.3 商业性
在电子商务发展迅猛的今天,大众对消费的需求从注重实用转为娱乐性与实用性并重。数字交互等电子技术为改善人们的审美倦怠化开拓了崭新的道路,与纸媒为展现模式的静态画面或是传统海报相比,数字交互艺术可以做到有机地融入周遭环境,富有极强的表现力与冲击力,故而数字媒体技术也被植入众多营销模式之中,使商业与艺术设计相结合。约翰·伯格曾于《观看之道》[4]中提出:“触摸事物,就是把自己置于它的关系中,我们从不单单注视一件东西:我们总是在审度物我之间的关系。”数字插画的交互与商业之间的碰撞形成了富有信息时代特色的营销商业手段。
2.1.4 情感性
现如今人们的物质需求已得到基本满足,精神层面的需求便成为人们迫切追寻的主要因素。原研哉在《设计中的设计》[5]中着重强调了思维与情感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重要性,人的需求固然以形态功能设计为主,但人性与情感等人文因素在设计中的比重与日俱增。当人们产生正向的情感共鸣后,个人对艺术作品的需求便同时展现了社会的情感需求,交互设计层面的设计并非只展现技术与实用性,同时更需要体现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交互设计的未来在于再次回归人性。
艺术动态化的表现形式顺应了时代技术的革新,但其间所蕴含的底蕴与人文关怀理念不应被机械所覆盖,艺术家也运用各种手法通过眼耳手感官的联动展现其精神内容。故此设计师与艺术家都应该更深层地领会艺术的人文精神价值,平衡其与商业的关系,建立良性的媒体生态,保护作品的情感内涵。
2.2 交互语言的表达特性
就人类感知层面而言,数字媒体技术以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官进行划分。交互技术于各个领域的技术展现是独立的,但人类对于信息的掌控是全息立体的,对外界信息的接受是复合的交融感知。數字媒体技术为人类多层次多角度地接收信息提供了可能,感官融合接收也因此成为交互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2.2.1 视觉语言的运用
视觉作为人类探索社会的直接交流手段,它使用直接的感官元素而不是通过媒介转述的手段传递信息。视觉先于言语,属于一种主观的选择行为,将被观察的物体置于自己的关系之中,我们的视线总是在忙碌,总是在移动,总是将事物置于围绕它的事物链中,构造出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对象,即我们所见。视觉的这种交互性质比口头对话更为根本[4],大脑利用创造性与感知知觉处理视觉收集到的意义。随着时代的蓬勃发展,设计的视觉从插画到动态的符号中寻找表达的意义,不需要告示文字便能以表意阐释其含义。
2.2.2 听觉语言的运用
听觉是除视觉外,人类社会构成沟通循环的第二大要点。人类接收各式信息的方法先于输出之前,人以目光识别思考,同为语法规则的听觉语言随后便成为人类社会演化的必要条件,观者通过接收人耳可辨识的声音及音效,围绕着自身的情感体验,以脑共振的形式与画面产生共鸣交互。如图3所示,《千里江山图》通过投影、交互编程、声音视觉化等手段,运用音画交互的同时利用声波的物理振动激发材料发生变化,将画作以21世纪的语言再现出来,让观众置身其中,穿越千年时光与古玩珍宝产生交流。
2.2.3 触觉语言的运用
视觉与听觉在人类感知世界的方式中占据主要位置,而触觉则因为数字媒体技术发展稍显缓慢落后于两者,但其作为满足人类感官需求器官的地位仍无法被动摇,为交互语言的表达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目前触觉再现技术从成熟度而言处于第二梯队,作为成长中的交互语言飞速发展,其作为最原始的感知通道,通常通过机械臂与人体施加的重力作为感知渠道。传统的触觉与插画结合多表现为装置的运作,将重的装置触点布置在插画下方,设置关键节点后以通过触碰按压等方式展现出灯光与声乐的变化与观者交互。
3 结语
以电子科技为延伸的信息技术、卫星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已然遍布世界每个角落。艺术的受众面越发宽广,艺术与生活的界限越发模糊,科技改变了人类生活与艺术的生态,电子科技与艺术设计的交叉融合也越发深刻,可以预见到未来将有更多的电子信息技术渗透进艺术领域。数字技术的出现实现了人机交互的超现实盛况,与交互艺术相结合的数字插画即动态插画展现了新潮的气息和年轻的活力,是数字型插画与数字媒体结合的艺术形式,是数字媒体与视觉传达的先锋表现形式之一。数字媒体交互交融带来了审美的革新与艺术的共建共赏,毋庸置疑,在科技的带动下,未来插画的数字化呈现方式必定会有崭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6-37.
[2]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508-509.
[3]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45-46.
[4] [英]约翰·伯格.观看之道[M].戴行钺,译.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8-9,77-78.
[5] [日]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朱锷,译.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152-153.
作者简介:胡佳航(1998—),女,湖南娄底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视觉传达发展趋势。
赵璐(1974—),女,辽宁沈阳人,博士,教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数字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