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荣格人格理论下《无声告白》中莉迪亚陷入困境的分析

2021-08-09黄彩云

青年文学家 2021年18期
关键词:无声告白莉迪亚内斯

黄彩云

美国华裔作家伍绮诗耗时6年完成的第一部小说《无声告白》出版后,其不仅跃升为《纽约时报》畅销书,还获得包括美国亚马逊网站在内的无数媒体评选出的“2014年度最佳图书”称号。这本书讲述的是美籍华人詹姆斯和白人女性玛丽琳结合组成五口之家,二女儿莉迪亚跳湖自杀使家庭矛盾浮出水面,并且引发一系列关于民族身份,“他者”还有家庭教育等问题。

这部小说引发了国内外著名媒体人以及学者的广泛议论和评价。当代评论家倾向从故事内容和角色进行分析:Mark Lawson认为这本小说揭示父母的偏执可以影响的一切。(Lawson 2014)美国著名评论家Alexander Chee对这部小说评价颇高。《纽约时报》书评认为,这本小说展现的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家庭斗争的故事,一个女性希望能从这种漩涡中挣脱出来,但肩上的重担让她甚至无法活下来。(Chee)

国内学者也对2015年发行的汉译本《无声告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多次在学术大会上讨论交流。从民族身份角度分析来看:殷燕、刘俊平提出《无声告白》中“他者”在文化鸿沟的困境,讨论美籍华人双重身份焦虑。除人物身份探究外,另有一批学者分析文本结构:申圆、谢梦娜提出《无声告白》中的空间叙事理论,即从社会空间、文本空间还有心理空间多角度、多层次研究混血家庭的精神危机。汤琳在空间叙事理论的基础上,从叙事伦理结构角度梳理詹姆斯家庭矛盾关系。

以Lawson为代表的国外评论家倾向于从微观角度分析《无声告白》中家庭伦理、个人成长的发展,却忽视二代移民还有民族融合社会背景。以申圆为代表的中国学者充分融入詹姆斯父子的移民背景,以玛丽琳为代表的自由解放女性主义运动社会背景,让整个文本分析更加有理有据,但是缺乏对人物独立个体意识形态的探究。本文为了探究莉迪亚心理状态变化以及跳湖自杀的原因,将以荣格人格理论为理论依据,结合詹姆斯家庭的二代移民、女性运动等宏观背景,对作品进行分层次解读并探索人格面具和阴影下詹姆斯混血家庭成员的心理变化,解析玛丽琳的自私、詹姆斯的懦弱还有内斯的反抗,如何造成莉迪亚的心理压抑和崩溃,来揭示作品所昭示的家庭教育和文化冲突矛盾。

一、人格理论

荣格认为在内容方面,原始意象只有被意识经验充满的时候,它才是确定了的。有一些原型对形成我们的人格和行为特别重要,这些原型就是人格面具以及阴影。(霍尔,诺德比)人格面具是个体向外界公开展现的人格特点,并且荣格认为阴影是隐藏在每个人潜意识中的黑暗面,具有更多动物性特征。(罗琳)《无声告白》中莉迪亚乖巧机敏的人格面具在母亲的强制支配下逐渐破碎,露出自己“恶”的一面,并撕书泄愤。从英文书名 “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可以猜测,小说中每位家庭成员都隐瞒着自己的秘密,潜在地激化了家庭的矛盾。此外,《无声告白》开篇提到16岁的莉迪亚死亡,她的家庭成员成为首要怀疑对象,互相掩盖的秘密即将浮出水面,柔顺乖巧的女儿叛逆自杀,严苛的玛丽琳崩溃绝望,和善的詹姆斯暴跳如雷,温柔的内斯冷漠离家,他们的人格面具脱落,阴影显露都加速着莉迪亚的死亡。

二、詹姆斯家庭人格面具与阴影

小说开篇提及的16岁的莉迪亚跳湖自杀引发了詹姆斯家庭成员的反思,他们是否为推动她死亡的刽子手?随着剧情倒叙,作者向读者揭示人格面具下玛丽琳的自私、阴影压迫下詹姆斯的懦弱和内斯的疏远,至亲的强势、隔阂和冷漠不断摧毁莉迪亚的信念,让她陷入自我怀疑和压抑的痛苦漩涡之中。

(一)莉迪亚人格面具下的压抑

幼年时期的莉迪亚害怕永久失去母亲,所以发誓“母亲说什么,她就做什么。她要实现母亲的每一个愿望”。(伍绮诗)年仅6岁她就放弃了天真活泼,将自己伪装成乖巧好学的孩子,“每当母亲停止提问,她就会要求她继续,这让玛丽琳激动不已”。如果一个人长期使用一种人格面具,并且沉迷其中无法自拔,人格面具就会出现消极的一面,这将造成个体长期处于混乱的自我认知冲突中。(郭品希)莉迪亚在母亲面前永远是个乖巧温顺的孩子,她童年的玩具由听诊器代替了洋娃娃,兴趣练习变成了生物和化学课,“自从玛丽琳消失又出现开始,莉迪亚就没有了朋友”,甚至连交朋友的资格都被悄无声息地剥夺了。

和玛丽琳的强制性压迫相反,詹姆斯采取温和鼓励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莉迪亚的思想。每年莉迪亚生日詹姆斯必送交友秘籍,在詹姆斯的眼里,“莉迪亚总是拥有很多朋友,几乎每天晚上,完成家庭作业之后,她会和别人通电话”。直到父亲离开,假装打电话的莉迪亚才放松下来。荣格原型中“人格面具”与“阴影”相互对应,大多数人倾向于戴着人格面具,掩藏自身的阴暗面。当我们趋于认同某种美好的人格面具,其对应的阴影也就愈加阴暗。(申荷咏)为了弥补父亲半生的缺憾,莉迪亚假意逢迎,营造与同学和睦的假象。温顺乖巧的面具在遭遇家庭危机时产生裂痕,亲睹父亲出轨让强大的阴影彻底控制了自己的意识,致使自己情绪崩溃。

(二)玛丽琳人格面具的膨胀

玛丽琳的严苛是导致莉迪亚悲剧的加速器。生于美国40年代的玛丽琳恰逢美国经济复苏期,移民潮和文化大熔炉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贝蒂·弗里丹 (Betty Friedan) 发表于1963年的《女性的奥秘》被视为20世纪美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开山之作。平等权利、生育权利和职场平等待遇成为女权主义活动家大声疾呼的口号。(常红艳) 玛丽琳一直是女性主义的拥护者,学业上拼搏比男生优异,即使怀孕生子,她也期望再续理想。尤其看到蓝眼睛的莉迪亚,她暗暗发誓,“她会帮助莉迪亚实现她力所能及的目标,她将倾尽余生指引莉迪亚,庇护她”。“望女成凤”成为她延续理想的唯一方式。

荣格认为当一个人的自我认识以人格面具自居时,这种情况就被称为“膨胀”。施加者会因为自己成功充当某种角色而骄傲自大并把这种角色强加给别人,要求他人也来充当这样一种角色。(霍尔,诺德比)“明天,我带你去博物馆看恐龙化石,明天我们学习树木的知识”玛丽琳用命令的口吻对莉迪亚安排好一切并要求她绝对服从:饭桌上只有母女俩讨论题目的声音,听诊器成为莉迪亚为数不多的玩具,参加课外輔导班成为她的“兴趣爱好”。玛丽从未意识到自己的强行付出只是一厢情愿。因为“人格面具过度膨胀的人其实也会是受害者,当达不到预期的标准和要求时他会受到自卑感的折磨也会自怨自艾”。莉迪亚为报复内斯的离开,不惜和杰克“厮混”,自爆成绩让满怀期待的玛丽琳怒不可遏、失望不已,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母亲作为膨胀性人格面具的人受到的反噬,强套在莉迪亚身上的枷锁才是让她不得自由,选择浸入湖底的直接原因。

(三)詹姆斯阴影下的自卑

“1937年,詹姆斯以‘纸契儿子的身份偷渡到美国”,(汤琳)“他从不觉得自己属于这里,他父亲顶着假名来到加州,他则假装是多年前移民过来的一位邻居的儿子”。少年时期的詹姆斯为融入同学圈,看热门的漫画和电影,学流行的棋牌游戏,拒绝父母接送,假装忘记家谱作业,他迫切想融入美国圈子,(高源杉)但他的“迎合计划”以失败告终。成年后邂逅玛丽琳,“结婚不到四个月他们就在弗吉尼亚被捕了”,他的美国人身份得不到认可。

继承他一半血统的蓝眼睛莉迪亚成为他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敲门砖,每逢莉迪亚生日,一本交友书会递到她面前暗示她要学会迎合白人同学。年少的莉迪亚已经猜到父亲让自己合群的意图,便经常晚上假装和同学打电话扮演着体贴孝顺女儿的角色。“莉迪亚手中的听筒仍然贴在脸上,她简直不敢相信可以如此轻易就让父亲精神焕发”。对詹姆斯而言,莉迪亚能够和白人同学愉快交流并做朋友,就意味着她美国人的身份被认可,自己前半生的遗憾就得到满足。

但是这种隐藏在和善人格面具下的自卑感从未消失。如果阴影一直遭受压抑,始终不能实现个性化,这种本能的情绪宣泄就很可能导致一个人精神的崩溃,从而陷入绝望的境地。(霍尔,诺德比)莉迪亚的自杀激起他隐藏已久的不甘和委屈,在和玛丽琳激烈争吵时,他脱口而出“你又没有在别人都和你长得不一样的房间里待过,没有人当着你的面嘲笑过你,你也从来没有被人当作外国人对待”。

詹姆斯的控诉暗示了他掩藏二十几年身份的自卑和不甘,同时揭示了他是个以一己私欲将莉迪亚推入湖底的刽子手。

(四)内斯在阴影下的抗争

和詹姆斯移民二代华裔身份不同,一头黑发的内斯是完整的美国人。20世纪60年代迎来美国移民热潮,大批亚裔融入美国大熔炉,申圆认为和受中国传统思想影响的父亲詹姆斯相比,内斯是个美国人,自小接受美国文化,追求个人主义,他热爱太空探险,默默坚持10年最终圆了哈佛梦。(Shen and Yang)

内斯是唯一了解莉迪亚现状并安慰她的盟友:他们会彼此在校车上和餐厅里占座,在被孤立的白人群体中得到安慰。杨珍珍认为有的人为了从他人身上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而隐藏自己的欲望,因为阴影被人格面具压制,一旦依存关系破裂,依赖者就会陷入绝望之中。(杨珍珍)

害怕内斯抛弃她的莉迪亚私藏内斯的哈佛通知书,破坏父母施舍他的仅有的关心,和他最讨厌的杰克“厮混”,这些行为让兄妹情谊破裂。一直活在妹妹阴影下的内斯拿到哈佛的通知书时,“他想:终于实现了!我做到了!我要走了”。因为“父亲平时溺爱莉迪亚,却总是失望地看着他,母亲总是表扬莉迪亚,对他却视而不见,好像他是空气做的”。母亲对他的忽视源于他的肤色,父亲对他的失望源于中国式家长制和美国独立人格的冲突。詹姆斯秉承“望子成龙”的原则将自己曾经的遗憾倾入儿子身上,却发现“内斯因为太瘦不能参加橄榄球队,太矮不能打篮球,太笨不能打棒球”。他因此决定放弃懦弱的儿子转向和玛丽琳一起培养莉迪亚,父母的偏爱导致内斯和莉迪亚的深厚情谊产生了裂缝。

内斯抛弃莉迪亚暗示着美国主流文化和华裔伦理思想的冲突不可调节:内斯不会妥协牺牲自我,莉迪亚则不会反抗追求自我。所以内斯的离开是必然,同时意味着他和莉迪亚之间默契信任关系的瓦解。依赖关系一旦不存在,孤苦无助的莉迪亚轻易就否定了自我,并且情绪不稳定,甚至放逐自我和杰克“鬼混”,看似离经叛道的莉迪亞最终无法摆脱内心的绝望,以沉入米德伍湖的方式让自己获得了永久的解脱。

三、结语

伍绮诗采用追根溯源的叙事方式道出莉迪亚的死因,这种混血家庭酿成的悲剧就是美国大沼泽文化的现状。新美国人身上还残留中国式家长的影子,他们的喜、怒、哀、乐以及未完成的使命会强迫后代来延续,在中西方文化和教育理念的灌输下,混血后代无法明确自己的身份,因此容易陷入自我怀疑和心理压抑。《无声告白》中每个家庭成员都对莉迪亚的离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人格面具只暂时安稳住了如履薄冰的家庭,一旦家庭成员的隔阂出现或秘密暴露,所有的伪装就会慢慢土崩瓦解,隐藏在心底的黑暗就会显现出来并伤害他人。每个家庭成员都有不可言说的秘密,却通过强势或柔和的方式将无法弥补的遗憾强加在了莉迪亚身上:承载白人母亲的理想,肩负华人父亲融入美国主流的希望,守护内斯追求科学事业的梦想,这些同时剥夺了莉迪亚做自己的权利。正如小说副标题强调的那样,只有摆脱他人的期待,挣脱束缚,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

猜你喜欢

无声告白莉迪亚内斯
种子向阳微笑成长
——《园丁》阅读推荐
忘却歌
德国在华顾问的神秘另一面
《无声告白》中主人公莉迪亚的成长历程
摆脱假面,活出自我
摔出来的创意
《无声告白》
“莉迪亚死了”——《无声告白》中他者的悲剧解读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无声告白》:于无声处听惊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