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自由表达的重要性

2021-08-09张庆莉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1年19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口语交际

张庆莉

“自由表达”不仅是学生能够对教师教学语言所表达的内容、文本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看法,而且是能够在话语中流露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自由表达实际上是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的体现,它不仅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途径,更是学生体现自己的价值,发挥自己创造潜能的前提。

一、语文课堂自由表达能体现语文学科性质及目标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它是个人交流信息、沟通心灵的工具,是借以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巩固,在实践中应用。

口语交际是语文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为独立的语文教学任务提出来的,要求学生学会与人交流,学会表达自己观点以及情感态度。自由表达是出声的言语思维,是口语交际训练的有效途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获得,主要是通过自由表达来实现。只有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养成想说、敢说的习惯,达到会说、说得有理的程度,口语交际的目标才能实现。同时,口语交际与其他教学目标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通过自由表达,学生不仅可以锻炼自己口头表达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够提升自己说话的信心,养成说话和倾听的习惯。

二、自由表达是实现多边互惠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自由表达是信息传播的途径,通过自由表达,可以实现信息的多向传播,增加课堂信息的来源和容量。相反,教师“一言堂”、独白式的教学是单向度的,信息量少,会造成学生信息闭塞、视野狭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可以通过自由表达来实现多边“互惠”,因为学生与教师是具有不同个性、不同需要、不同思想感情的独特个体,共处于课堂教学所建构的“我-你”关系中,在表达、交流、对话的过程中,必然流露出自己对人物、事件等的见解、感悟以及独特的情感体验,必然会发生知识、信息、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等的碰撞、交流和融合。在自由表达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取比较全面的信息、拓宽视野,引发对问题多角度的思考,而且可以促进对教材的理解,加強对既有知识的巩固。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所表达的观点的分析、解读来对学生的语文知识、技能进行诊断、评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利于进一步展开因材施教。同时,教师同样可以获得看待问题的新视角,灵活运用教学策略组织教学。学生自由表达所引发的问题可以成为新的谈资、新的学习内容,生成新的教学目标,促进师生搜寻利用新的教学资源。新的课程资源的形成,往往是在这种多向的交流中进行的。

自由表达是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堂对话的积极性。学生要进行创造性学习,必须通过这种民主开放的活动形态,借助于语言形式或非语言形式与老师同学进行交往对话。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加强了人际交流,形成一种尊重、理解、民主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发展自己的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自由表达既是学生健全人格,全面发展的手段,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有了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不会被消解,学习的能动性才不会被压抑,学生个性才得以彰显。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口语交际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两块磁的交际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
口语对对碰
口语对对碰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
看影视学口语
练习口语的一些小提示
Ways of Commun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