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年级阅读的训练

2021-08-09邹泉凤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1年19期
关键词:朗读课文雨点课文

邹泉凤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的基本环节。《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可见,低年级阅读教学必须从激发阅读兴趣开始。然而,文字毕竟比较抽象,容易使初学的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教师可借助课文插图、实物、音像等手段,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猜想,带着向往进入阅读,引发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更需要提升他们的阅读兴趣。因为学生识字不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很大困难,所以他们离不开老师的积极引导和兴趣培养。

一、培养“真读”的习惯

课前让学生初读课文,借助拼音标注预习课文。由于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初读课文时应让学生放慢速度,用手指点着读,一个字一个字先读正确,把每一个字都看在眼中,记在心里,这种读法我称为“真读”。低年级学生开始读课文时,老师就要向他们明确提出要求:读书不可以丢字和添字,不读错字,不唱读,不重复字词,不带习惯语气词。要学生把每一个字看清楚,做到“字字正确,句句响亮”。这样,既培养了学生专心读的能力,又为读得流利、读得有感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朗读看标点的好习惯

教师要求学生在朗读时看好每一个标点,读出停顿。“新课标”指出: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阅读时看清标点符号,读懂每一句话,特别要指导学生读通长句子。学生一遇到长句子往往不知道从哪个地方断句,有时候还出现把一个词分开读的情况。这时候老师要注意领读或范读,还要讲明这样读的理由。在读通顺的基础上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句子,知道句子的几种构成形式。同时,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读才能读出情、读出趣、读出乐、读出思也至关重要。在《雨点》教学当中,笔者十分注重创设读的情境,如“雨点落进池塘里,在池塘里干什么?”(自由读)同桌读,一个读前一行,一个读后一行;“雨点又落进了哪里?”(指名读)学生读时兴趣盎然。与此同时,我还注意变换朗读形式,有范读、自由读、齐读、男女生比赛读、闭着眼睛想象读等。此外,我还注意读的层次,如学“雨点落进江河里,在江河里奔跑”一句时,学生开始读得不到位,我就采用了导读的方式,问学生:“奔跑应该读得怎样?”(响亮),于是学生读得稍好一些了。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朗读课文,加深了孩子们的阅读感受,同时也让他们的阅读更流畅,更富有感情。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对句子的概念,这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同时还能训练学生条理化的思维。不然学生一口气读到底,不仅不容易搞清课文的来龙去脉,把握不準情节层次,难以理解文章的意思,还会导致今后的作文中出现“一逗到底” 的现象。低年级学生在朗读时都容易得意忘形,一读就忘记停顿。因此,怎样提醒学生停顿成为一个教学难题。在这里,笔者把标点符号当成红绿灯,读书好像在马路上开车,要遵守规则,看到标点停一下,这种形象有趣的引导,对学生的朗读停顿有了很大的帮助。

三、培养有声有色的朗读习惯

无论学习哪篇课文,都必须要求学生读熟,即读流利并饱含感情。这需要教师在语调、重音、速度、节奏等语言技巧方面给予适当指导。有了这些基础,学生很容易读通一篇简短的课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读,只有多读,学生才能不断地提高朗读质量;读得有声有色,学生才能对课文内容有较深刻地理解。

兴趣是低年级学生阅读的主要动力,有了兴趣才会有阅读的动力。教师尽量使朗读的方式多样化,使朗读训练带有趣味性和竞技性。课堂上的朗读训练,除全班齐读外,笔者常常以小组或个人为竞赛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教师和学生对每个朗读都加以评论,对于朗读不好的学生,不要在评论中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在这样的朗读训练中,学生始终是有声有色地朗读,总想在竞赛中超过别人,超越自己。学生们自愿当“评判员”,这无意中把每一个学生的注意力都贯注于朗读之中了。

有些课文,像《蘑菇该奖给谁》《小鹰学飞》等,适合分角色朗读,笔者根据课文内容设置特定的情境,让学生朗读和表演。在表演时,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学生的每一句话,都凝聚了学生当时的情感,是学生自己独特的体验,而不是借学生的口说教师想说的话。教师应当尊重学生,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在朗读训练中发展思维

低年级的阅读训练主要是朗读。朗读是一种脑、眼、口、耳并用的阅读方式。朗读指导时应当是“以读为主,读讲结合”,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如《乌鸦喝水》这一课,在朗读训练中,我先后向学生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

1.从哪里可以看出乌鸦非常口渴?(到处找水喝)

2.乌鸦看到瓶子有水,但喝不到,原因是什么?(半瓶水、瓶口小)

3.后来乌鸦怎样才喝到水的?(叼石子、放进瓶子、水升高,边演示)

对于以上问题,要求学生通过朗读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使朗读和思维训练结合起来。为了强调这种训练方式,我提醒学生“找课文中有关的句子”,从而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遇到困难,要多动脑筋”的理念的灌输。

五、利用课前5分钟时间拓展阅读量

拓展阅读的实践,是一种“大阅读观”的实践。《语文课程标准》中建议语文教学“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我们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立足于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发展能力,开展了系列拓展阅读指导。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课前5分钟,背诵古诗、现代诗、三字经、弟子规、晨读对韵等,每周把背诵的内容写在黑板的一角,我们称之为“课前一吟”。长此以往,学生阅读的能力也会有所提高,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在低年级阅读这刚起航的旅途中,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在不断地积累和摸索,让我们把人类精神上的食粮带给我们的孩子们,让他们在阅读中找到乐趣,找到阅读的钥匙。有了好的开端,阅读的旅途中一定会有很多收获。

猜你喜欢

朗读课文雨点课文
雨点
雨点会说话
《青铜葵花》选段
《水滴的旅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简析
调节课堂气氛策略探讨
雨点种子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初中语文教学研究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