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茵陈蒿汤合加减大承气汤治疗慢性重症肝炎效果分析
2021-08-09龙海虹
龙海虹
摘 要:目的 探究加味茵陈蒿汤合加减大承气汤治疗慢性重症肝炎效果。方法 将2018年5月~2019年10月在赤峰市传染病防治医院就诊的1200例慢性重症肝炎患者,采用隨机方式导入,各600例。观察组给予中药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比较两组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内毒素(LPS)、血氨(NH3)水平变化、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ALB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慢性重症肝炎患者PTA、LPS、NH3水平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重症肝炎采用中药治疗效果相比西药更为显著,且安全性高。
关键词:加味茵陈蒿汤合加减大承气汤;慢性重症肝炎;肝功能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2-0020-02
慢性肝炎主要是由于不同病因所致,其至少存在6个月以上的肝脏炎症和肝脏坏死,临床表现与亚急性重症肝炎较为相似,且伴有慢性活动性肝硬化和肝炎的相同表现[1]。该疾病在临床具有极高发病率,若治疗不及时,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常规西医治疗虽然具有一定效果,但复发率较高,患者不易接受。而中医治疗能够发挥其独特治疗优势,降低复发风险,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2]。本文目的在于探究加味茵陈蒿汤合加减大承气汤治疗慢性重症肝炎的价值,具体内容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5月~2019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慢性重症肝炎患者1200例纳入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抽球分组,分为两组。观察组有300例男性,300例女性;年龄32~69岁,年龄平均值(50.52±1.03)岁;病程5~18年,平均病程(11.54±1.32)年。对照组有301例男性、299例女性;年龄3~70岁,年龄平均值(51.22±1.85)岁;病程6~18年,平均病程(12.02±1.58)年。两组资料比较,结果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和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慢性重症肝炎疾病的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存在其他恶性病变以及精神异常。
1.3 方法
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指导患者卧床休息,并以低蛋白饮食为主,并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比如黄疸、腹水、血压、心率、尿量等,同时给予其能量合剂。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主要给予其1.2g阿拓莫兰(生产企业: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1067),1次/d;促肝细胞生长素60~100mg(生产企业:杭州华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836),1次/d,均为口服。
观察组采用加味茵陈蒿汤合加减大承气汤治疗,药方组成:茵陈20g、连翘9g、薏苡仁30g、紫草12g、熟大黄6g、生黄芪20g、生地15g、败酱草30g、栀子9g、蒲公英20g,按照药剂室统一标准做成灌肠液,100mL/剂。告知患者睡前晚,将大小便排空,取坐卧位,将38℃~40℃药液装入一次性灌肠袋内,并将其挂在离床60cm距离备用。将灌肠器保持润滑状态,并告知患者用嘴呼气,后在患者肛门部位轻轻插入灌肠器,深度为20~25cm,并以30滴/min的速度滴入。待灌药完毕后,告知患者保持10min的右侧卧位、左侧卧位,最后将体位更改为平卧位,使药物能够充分接触患者肠壁,使药物保留时间得以延长,治疗时间为晚上,1次/d。两组均治疗4周为1个疗程,共28d。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肝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内毒素(LPS)、血氨(NH3)水平变化、治疗效果。治疗效果判定:若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经影像学检查可见肝功能恢复正常,且随访1年内未出现复发情况,则表示为显效;若患者经治疗症状明显改善,肝功能存在轻度异常,视为有效;患者经治疗后,未达到上述指标,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各项数据, 以(x±s)描述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 [n(%)]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肝功能变化
治疗后,观察组肝功能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分析PTA、LPS、NH3水平变化
治疗后,观察组慢性重症肝炎患者PTA、LPS、NH3水平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其中显效460例、有效130例、无效10例。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其中显效350例、有效100例、无效150例。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慢性重症肝炎主要是指在多种病理因素影响下发生的亚急性肝细胞坏死,主要以重度消化道症状、腹水、黄疸加深等作为临床表现,若治疗不及时,易导致病情加重,进一步发展为肝肾综合征、出血、肝昏迷等[3]。目前临床对于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研究认为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等具有密切关联性。
中医学认为,该疾病的发病机制与湿热毒痰蕴结具有密切关联性,故此在治疗方面应以通腑解毒、凉血活血、清热利湿等为主。本次研究中,通过应用加味茵陈蒿汤合加减大承气汤治疗,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目的[4]。其中黄芪、熟大黄能够通腑泻浊、健脾益气、凉血解毒;栀子、薏苡仁、茵陈共用为臣药,与君药合用能够达到健脾益气、清热利湿之功;紫草、蒲公英、败酱草、连翘,在与臣药清热利湿配合的基础上,能够达到凉血解毒目的。根据临床药理学研究证实,药方中败酱草、蒲公英、茵陈能够保肝利胆,使机体免疫力得以增强;连翘、栀子具有抗炎作用,同时能够达到抗氧化目的,使机体内毒素得以下降;大黄能够抗炎止血,使机体血氨和内毒素得以降低;黄芪能够使机体免疫得以调节,增强肝细胞的吞噬能力。研究发现,口服给药需经过人体肝脏、胃肠道,易增加机体痛苦和不适感,导致患者依从性下降[5]。中药保留灌肠为常见中医治疗方式,其能够避免药物被胃酸和胃酶降解,能够避免对胃造成刺激,使药物作用时间得以延长。且该种方式能够有效抑制机体肠道内毒素、内血氨的产生和吸收,从而避免疾病进一步发展,提高患者生存率。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ALT、AST、TBIL均低于对照组、ALB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慢性重症肝炎患者PTA、LPS、NH3水平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慢性重症肝炎采用中药治疗效果相比西药更为显著,值得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林小钦,盛黎,肖潇,等.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临床诊治分析[J].中华肝脏病杂志,2020,28(4):351-356.
[2]高慧,匡哲,钟春秀,等.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9,27(5):347-351.
[3]孙连博,马静.加味软肝饮对气虚血瘀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疗效分析[J].四川中医,2020,38(1):108-111.
[4]吴健, 建宁,沈文蓉.胸腺肽辅助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9,24(10):1152-1154.
[5]李振,房兰兰,孙树惠.不同抗病毒药物治疗对干扰素应答不佳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及预后分析[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9,21(5):439-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