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学科教学落实劳动教育的价值与路径

2021-08-09王俊杰王明山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年20期
关键词:实践创新劳动教育数学教学

王俊杰 王明山

【摘要】加强和落实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是新时代的要求,如何在高中数学学科教学中加强和落实劳动教育是摆在每一位数学教师面前的新的课题与挑战.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劳动教育有其独特的内涵与价值,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而且要做到知行合一,培养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意识.本文为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劳动教育以及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出建议.

【关键词】数学教学;劳动教育;实践创新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称《意见》),7月7日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称《纲要》),此《纲要》对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的重大意义、原则、目标、内容和实施路径等做出了明确的说明,这对在教学中如何开展劳动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勞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这是几十年来从无数宝贵实践经验中对劳动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的重要特征.

新时期的劳动教育不再是简单的学习劳动,而是要以劳动教育为载体,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发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与融合,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养成勤劳的习惯,进而树立勇于奉献、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劳动精神.

一、数学学科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的价值

“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一直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现代教育更加注重人本主义教育观念,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知行合一的人.数学文化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劳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劳动教育可以使学生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形成高尚的劳动价值观,并能用辩证的观点思考世界,且意识到劳动是自我价值体现的需要.通过劳动,学生可以从心理层面上获得存在感和胜任感,这种具有积极情感的价值归属感也是培养创新精神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一)培养学生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知

哈贝马斯将世界这个大集合分为三大部分:人与自然事物的“客观世界”;人与社会的“社会世界”;人与自己的“主观世界”,它们一一对应着另外的集合的三个“函数值”:关于自然事物及其对人的意义;关于社会中存在的道德意识、法律意识和艺术表现;自我人格的构建.人的发展既依赖教育和社会,也包含着“自我”发展.

在人与自然事物的“客观世界”中,数学是人类与自然界最亲密的桥梁,许多自然界的事物都刻上了数学的印痕.学生通过社会劳动实践,能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不断理解“客观世界”的密码,学会与“客观世界”对话,并能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用数学的头脑思考世界,进而使学生能客观公正地评价世界、认识世界,这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在劳动教育中培养数学思维习惯

2018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其中高度概括了数学六大核心素养,并敦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提高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处理的能力.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利用日常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数学经验和常识,根据实际情形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并经过反复完善,把方案最优化.在一系列思维活动中,学生形成了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并对解决问题有成就感,对数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

(三)借助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杜威强调从“做”中学.在数学学科教学中,落实劳动教育,提倡“做中学”“学中做”,会对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起到关键作用.成功的课堂教学所产生的学习效果绝不是用分数来衡量的.对于学生来说,他要更好地融入社会,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其在在校期间所参与的教育活动分不开.利用数学建模和项目化学习开展劳动教育,打破了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在项目化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调研、分析、设计、制作产品等过程,获得了丰厚的课程资源,并通过实践活动掌握了优化劳动方式的技能,提高了劳动效率.另外,团体合作既能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良好品格和互助精神,又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进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二、数学学科教学中落实劳动教育的路径

现代《教育大辞典》中对劳动教育解释为:劳动教育即劳动、生产、技术和劳动素养方面的教育.可见,劳动教育以生产实践为基础,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就必须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劳动教育的数学特征既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也不是局限在狭隘的教育观念上的重智轻德,更不是教育目标上的重分数轻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劳动教育被赋予新的内涵.

(一)课堂教学中注重构建实际问题

劳动教育的数学特征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劳动教育往往通过数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数学知识融入实际生活中,然后在生活实践中不断融合创新,使新的数学模型建立,从而推动社会发展,所以数学课堂教学可以直接体现问题情境生活化.在课堂教学中,依据数学问题生活化的原则,创设生产活动中的具体教学情境是非常必要的.

例如,在教学“函数”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选择这样的生活实例:

向高为H的水瓶中注水,注满为止.如果注水量V与水深h的函数图像如图1所示,那么水瓶的形状是如图2所示的 (   ).

这是一道备受广大师生甚至家长好评的题目,如果从正面直接解题,那么难度比较大.但稍有劳动常识、劳动经验的学生就会关注到在注水量V与水深h的函数图像中,当水深为H2时,注水量大于V2,所以正确答案是B选项.

(二)加强数学试验教学

猜你喜欢

实践创新劳动教育数学教学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引机械创新设计项目入机械原理教学
面向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嵌入式系统教学研究
实践创新驱动的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