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下乡村师资均衡发展研究
2021-08-09简世德占娟娟
简世德 占娟娟
摘要:目前我国农村师资配置不均衡问题较为突出,解决问题需要借助互联网的技术优势。文章以衡阳为例分析乡村学校师资发展困局,强调在教育达到基本均衡并向优质均衡迈进的基础上充分把握“互联网+教育”的优势,破解乡村学校师资配置不均衡困境,为推进现阶段及未来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优质均衡;师资均衡配置
一、研究背景
人们都渴望受到优质平等的教育,尤其是在迈向优质均衡的路上,农村的教育质量不及城市,而师资是衡量教育质量是否过关的重要一环。“互联网+”时代来临,互联网以其风行雷厉之势渗入各大行业与领域,教育领域亦在其中。2018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提出变革教与学,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互联网+教育”新生态。2020年春季,疫情期间,线上教育如雨后春笋般开展促进了“互联网+教育”的深度融合,这些尝鲜式的举措对实现师资优质均衡也起到一定催化作用。据2020年4月发布的《新冠疫情期间中小学在线教育互动研究报告》显示,教师信息应用能力越好,教龄适中越能胜任在线教学方式。疫情之下,“互联网+教育”的重要性凸显,对农村师资提出新要求,农村教师应该要掌握在线教育工作,故如何把握住教育信息化手段改善教师队伍进而促进乡村学校师资优质均衡发展,即为解决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的重要一环。
二、“互联网+教育”与乡村师资均衡发展相关概念
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指出“互联网+”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形成的一种能够促技术、提效率、变革组织和创经济力量的新形态。国内互联网领军企业将“互联网+”视为“数据+”,看成经济发展的巨大机遇。政府界定“互联网+”是一种新形态,应用到教育领域,即为教育发展新形态。“互联网+教育”就是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互联网+”衍生丰富内涵而实现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刻碰撞的形态,有人性、开放、数字、共享等新特点,能推进数字时代构建进程与加速教育现代化进程。
2006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法》做出对均衡配置义务教育师资的要求,《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恰当分配教师资源,各学科教师要合理配置,音、体、美各科教师要配齐,另补齐教师紧张的空缺,加强教师培训。均衡发展在教育领域要考虑到经济学层面和教育资源两方的供需分配均衡。师资均衡发展包括均衡配置各项教师教学资源,在教育政策与法律制度框架内,考量教育公平和教育发展质量等因素,基于政府考察与研究,采取异地异策充分实现教师数量、质量、结构等方面教师资源的优质配置。
我们要在实践之中反思问题,反思现行的乡村师资均衡配置问题出在哪,该如何破解师资配置均衡困境,缓解进而改变学校教师群体间现有的师资配置不均困境。
三、乡村学校师资配置的现实困境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教育发展质量。据衡阳统计局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年末,衡阳教育城镇化率为53.6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9.58%,衡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50元)仅为城市(33741元)的54.1%,由此可见,衡阳农村和城市的经济发展存在一定差距,区域经济的发展差异影响到教育的质量的高低。据2019年的衡阳统计年鉴数据整理分析发现衡阳地区师资配置情况还未达标,尤其是乡村学校,乡村师资队伍中编制师资数量、师资质量、师资结构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这些师资不均衡问题是影响该区域乡村学校发展滞后的主要因素,若无法解决将严重妨碍该区域城乡教育的均衡进展。
(一)乡村学校编制教师数量匮乏,乡村师资发展有失均衡
据统计2018年衡阳中学学校中农村中学占比为37.72%,农村专任教师仅占21.66%,农村小学学校占比为57.92%。农村小学专任教师人数仅占比31.78%。由数据分析可知,衡阳市农村中学数量远低于城市,小学学校数量多于城市,农村中小学教师数量都远低于城市。为填补乡村学校的教师资源漏洞,国家号召越来越多的资源向农村倾斜,并出臺补充如特岗教师等乡村教师政策,然而限定招聘条件等帮扶政策于乡村学校而言也不过是杯水车薪,教育发展不均衡,教师趋于本能的选择薪水更高的地方,这种因素的存在无法让编制教师长期留在这些学校,学校编制教师数量与当地教育需求不匹配,即乡村学校编制教师数量匮乏问题不能从根本解决。
(二)乡村教师年龄、学历结构配置不合理,教学质量不达标
1. 专任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
衡阳市中学专任教师按年龄结构划分,40~59周岁的教师占比50.35%,可知专任教师年龄结构偏大。小学教师中,51~60周岁教师占比14%,30岁以下中小学专任教师比列偏低。乡村教师年龄配置不合理主要是中青年教师缺乏,教师队伍年龄没有形成合理的“橄榄型”结构,无法保障教学工作的稳定及教师队伍的新老交替。有些偏远学校部分教师年龄较高,教师队伍出现年龄断层的状况,这些为提高教学质量及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埋下了隐患。
2. 专任教师学历不达标
在衡阳市普通中小学专任教师中,中学学校的大专及高中毕业教师占比16.4%,研究生学历专任教师占比仅为1.8%,小学学校中,低学历教师占比50.3%,当年不任课中学教师中有54.5%是低学历教师,小学占比80%。另外,像是艺体类等副科教师学历大多数是低学历者。农村和城市综合数据如此,那么单论乡村学校教师学历配置更加不合理,乡村学校师资队伍中任教的高学历教师很少,占比较大的多为专科及以下学历等非规范师范教育的教师。
(三)乡村教师各学科结构配置不合理,致素质教育畸形发展
中学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教师人数占总教师人数比重为53%。小学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教师人数占总教师人数比重为80.68%,在学科结构方面,中小学一些学科教师缺少严重,学科结构不合理。学科配置结构合理才能更好的发挥出教师整体的效能,才能满足新课改目标的要求,让学生发展更有个性与全面。而实际上学科结构性配置不合理,部分课程无法开设,容易引起乡村素质教育的畸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