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设教学活动支架,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2021-08-09李桂林

学周刊 2021年24期
关键词: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活动策略阅读教学

李桂林

摘 要: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非常重要,语文实践活动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途径。以经典名篇教学作为抓手和突破口,探讨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总结语文教学规律是十分必要的。故以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为例,探讨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设计还原、勾连、质疑、探究系列活动支架,引领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让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展,进而提升个人思维品质的问题。

关键词:阅读教学;思维提升;活动策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4-018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4.093

阅读教学中渗透思维训练非常重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首次明确将“思维发展与提升”升格为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常见思维有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以部编版语文教材七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为例进行分析。

一、还原——发展学生形象思维的原动力

形象思维是一种直观形象的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感受和体验是形象思维的基础。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不到、体验不着,原因之一是他们形象思维能力较弱,不能将个体经验、知识与文本发生真切关联。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还原式阅读活动,使学生此种思维能力得到发展。通过直观化教学策略来激活、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文本第2段作者描绘了诸多有趣的生物。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百草园生机盎然的特點,教师可以一边展示皂荚树、桑椹等动植物的图片,一边引导学生朗读文字。学生在图文并茂的阅读中调动个体已有的生活经验,百草园的世界就较容易“苏醒”过来。通过创设话题、朗读、补白等活动引导学生还原故事情境。文本第4段写了美女蛇的故事,为了让学生进入故事情境中,教师可以通过回忆自己儿时听长辈讲鬼怪故事的经历激发学生共鸣,还原儿童视角下充满神秘色彩的百草园,学生能够较好地体会“长的草里是不去的”这句话背后隐含着的既好奇又害怕的复杂情绪。优化语言赏析活动,训练学生联想、想象能力。文本第7段有大量关于捕鸟的精彩描写。教师可以通过优化设计,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联想和想象,准确还原文本动态描写表现的情态。调整前问题设计:请圈画出本段“捕鸟”的相关句子并赏析。调整后问题链设计:1.请圈画出本段“捕鸟”的相关词语、句子。2.文中多个动词营造出怎样的效果?3.将原文短句改为长句在效果表达上有什么不同?4.文中的“我”捕鸟时是怎样的一种状态?调整前的语言赏析活动范围太大,缺乏针对性,调整后教师设计了层层问题链,学生在思考并回答这些问题时,需要充分调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感受多个动词营造的动态效果,短句带来的紧张感、节奏感,还原“我”捕鸟时的整体印象。

二、勾连——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关键

逻辑思维能力是一种合理阐述的能力,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辨识、分析、比较、归纳语言信息,有理有据表达自己观点。教师要有勾连意识,灵活运用归纳和演绎两种思维方式,使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并理解文本中有代表性的语言并将其与文本内容相关联,得出具有普遍性的结论。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句段分析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文本中“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三个关联词体现的句子之间的逻辑,“单是”是强调的重点,前两个“不必说”为后面的“单是”做铺垫,将三个关联词和文本内容相勾连,能够发现文本背后隐含着作者无尽的骄傲和自豪。归纳和演绎是阅读教学中常见的两种逻辑思维训练方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重点刻画了寿镜吾老先生的人物形象。作者回忆了与先生有关的事情,同时运用侧面描写重在表现先生方正、质朴、博学的特点。为了分析老先生的人物形象特点,教师可以采取归纳和演绎两种不同思维开展阅读活动。归纳式阅读活动表示为下面几点。理解:(先生)和蔼答礼、突然发怒、逐渐变好、一声喝令、一同读书。(侧面)拜先生、问怪哉虫、认真读书、后园玩耍、起哄读书。归类:人品、教学素养、师生关系、学问。概括:为人和蔼、教学严谨、严而不厉、学问博识。结论: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演绎式阅读活动可表示为以下几点。提出: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主表现:为人和蔼、教学严谨、严而不厉、学问博识。细表现:(先生)和蔼答礼、突然发怒、逐渐变好、一声喝令、一同读书。(侧面)拜先生、问怪哉虫、认真读书、后园玩耍、起哄读书。强调: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归纳式阅读立足于典型语言,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和蔼答礼”等细节反复品析,探求句段与主题之间严密的逻辑联系,力求将阅读教学每向前推进一步都有学生的认知逻辑作支撑;演绎式课堂则立足于预设,引导学生探究预设与语言细节的关系,理清文本典型语言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非常有利于学生整体理解文本,把握文本结构。在阅读教学中灵活运用两种思维,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辨识、分析、比较、整合,使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三、质疑——发展学生辩证思维的核心

辩证思维强调多角度把握认识对象,一般是对理解或掌握的知识提出怀疑,思考其中存在偏差的因素,从而获得新的发现。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辨别,是提升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旨分析为例。下面三种说法你赞同哪一种说法?或者你的观点是什么?观点1: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观点2: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观点3: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上述观点,其实质聚焦在三味书屋的生活是否快乐,学生能较快完成逻辑梳理,并归纳出三味书屋的生活不快乐的理由和三味书屋的生活具有别样的乐趣理由。同样的细节,可以推理出完全相左的观点,关键在于评价的角度。事实上,本文写作采用了儿童视角和成人视角双重视角。从儿童视角来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从单纯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变成了无趣、无奈、无聊。与百草园相比,三味书屋的生命状态是压抑、不自由的;但从成人视角来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展示了作者成长的过程,长大读书是人生必要的经历,三味书屋的生活虽然有诸多限制,但是将三味书屋生活放在人生长河来看,会发现质朴、方正的先生,天真烂漫的伙伴或许都已经成为亲切的怀念。本文节选自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正如作者所言“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本文的确有用早年温暖回忆来滋养自己心灵之意。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不片面、孤立地看问题,运用全面、联系的眼光分析文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使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猜你喜欢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活动策略阅读教学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方法分析
新课程理念下课本剧活动的策略与方法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以“活动策略”构建灵动初中数学课堂
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策略
初中英语活动教学模式的探索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探寻鲁迅生活轨迹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