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研究
2021-08-09陈多忠
陈多忠
摘 要:本文主要以本学校的实际情况为例,分析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生涯规划教育应该纳入普通高中教育之中,并且贯彻执行。本文针对我国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家校不重视、教育时间少、形式单一、專业师资严重缺乏和教育效果不佳等现实问题,提出一些策略,便于更好地与新高考接轨,真正让生涯规划教育落地生根。
关键词:新高考;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3-008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3.040
生涯规划(career planning),又叫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体为未来职业所做的策划和准备。高中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情感、态度等不断趋于成熟,随之而来的,就是考虑自己的未来规划,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渴望能够上一所满意的大学,因而非常乐于了解大学。高中阶段是每一个学生人生重要的十字路口,他们都或多或少面临着挑战。我国教育部在2014年出台了新高考方案,2021年起甘肃省也将全面进入“新高考时代”,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学生生涯规划,并将生涯规划教育推到了教育改革的前沿。普通高中为什么要进行生涯规划教育,目前各校生涯规划教育开展的怎么样,主要的问题有哪些,应采取哪些策略予以解决呢?这些都是我们积极应对新高考必须思考的重大课题。
一、高中阶段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分析
生涯规划教育虽然起步时间较早,但是由于战乱、政策因素的影响,并没有真正落实实施,真正落地的时间应该是1978年以后。尤其是近些年来,“生涯规划教育”得到了很多专家、教师的重视,并得以实施,但主要是实施在部分大学和职业中学,普通高中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仍然比较滞后,尤其表现在我国中西部的一些省份和地区。高中学生群体特点是有目标、有理想,但是严重缺乏学习动力,急需学校、班主任教师进行研究和规划,尽快全面开展生涯规划教育。本文以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四中学为例,通过课题实际研究、问卷调查学生访谈等方式,对本校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在了解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我们对高中阶段的生涯规划教育实施情况以及学生对生涯规划教育的认知情况进行了调查。跨入高中阶段后,学生的探索求知能力、试图融入社会的心理准备不断加强,这时候应适时培养他们正确的职业观和人生观。在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学生了解职业或者大学的最主要途径是手机和教师,其次是家长和学长,最后是报纸、杂志或者课本。学生制订长远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因素首先有自身的家庭条件、兴趣爱好、职业本身等;其次是家长或者亲戚朋友的建议;再次是咨询教师;最后是同学之间的趋同性和国家政策。学生意愿最强烈的就是希望学校能够安排教师开展生涯规划教育课,但是由于学校师资有限,加之各类课程课时较紧,能够用于生涯规划教育的课时安排很少(由班主任自行安排),因此绝大多数学生对生涯规划不了解或者没有了解过。但是大部分学生认为在高中阶段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学生生涯规划教育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一定的规划。随着年龄的增长,总体认知水平的不断增强,高中生开始思考有关学习和生涯规划等方面的问题了,但是仅停留在意识层面,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和家长、教师共同讨论,谈上议事日程。调查结果显示, 在生涯规划方面少数学生能经常和父母讨论,大部分学生从来不讨论。经过和部分学生谈心,我了解到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家长经常出外打工,早出晚归,和学生交流很少;加之家长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不能正确指导。学生生涯规划教育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社会、学校和家庭未能对学生展开全面的生涯规划教育。部分学校教育仍然是唯分数论,绝大多数时间用于学生文化课的教育,教师和家长都注重学生成绩的提高,而对学生将来的职业规划指导的意识淡薄,同时也没有这方面现成的资料和经验。据调查统计,学生不愿意跟教师和家长谈论生涯规划话题,更重要的一个原因还在于,没有一个生涯规划的专业教师,学生怀疑文化课教师的生涯指导能力,而对家长更不抱任何希望。
第二,学生的生涯规划执行总是有始无终。绝大多数学生有着清晰的生涯规划,也知道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学校环境、家庭环境都要求学生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文化课的学习之中,导致生涯规划教育方面的缺失,最终大多数的规划流产。根据问卷显示,部分学生即使制订了自己的学业和职业规划,但由于个人自制力较差,玩手机,熬夜,不认真学习,导致生涯规划最后流于形式。
第三,生涯规划教育较粗放且课时少。学校现在的情况是,生涯规划没有教材,也没有安排专门的教师上课,周会课时间进行主题班会是现在学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实施渠道。另外,有的班级甚至一学期都没有开展过生涯规划教育,也没有让学生进行关注。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一些县、乡镇普通高中,只是偶尔在相关主题班会中体现。可见,县域普通高中的生涯规划教育显得更为艰难,也显得更为重要。
三、在教学过程中开展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学生认识,及时掌握学情
首先,怎么发展才能使人生更加精彩,重在规划。学生高考后就要面临考入哪个大学,哪个大学好一些,哪个专业容易就业等,这些问题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是煎熬。这个时候就需要学校、教师进行适时的指导,让学生进行正确的选择。高中阶段的教学基本是以高考为主线的,很多高中从高一开始就一直在进行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一系列的考试,但是我们在考试之余还缺少对学生生涯规划方面的教育。我们应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例如,专家讲座、专业解析、社会实践等,提高学生对各种职业的认识,使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兴趣爱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样,让学生在有准备的心理状态下去开展学习,学生才能有较强的学习动力。在高考后也能够迅速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专业,选择学校。这是生涯规划教育的首要目的,也是重中之重。学校应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把各种各样的生涯规划教育活动纳入教学体系中,每学期都应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