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条件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2021-08-09李继国

学周刊 2021年23期
关键词:信息化条件优势教学策略

李继国

摘 要:信息化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其在教学领域中的作用也得到了凸显,所以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信息化技术和手段被引入到教学的环节中。基于此,文章将简要叙述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化条件的优势,并从借助信息化条件引导学生预习、借助信息化条件合理导入新课、借助信息化条件构建课堂情境等方面对其教学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信息化条件;小学数学;优势;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3-004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3.022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现代教学技术也被应用于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而对信息化背景下数学教学的策略进行研究,是为了将信息技术和手段更加合理地融入数学课堂中,使信息技术成为推动小学数学进步的有效途径,带给小学生别样的数学学习体验,从而不断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以下将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条件的优势和策略进行探究。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条件的优势

首先,信息化条件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和基础,它能够在数学课堂中引入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创新的教学形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生的固化思维很容易被打破,他们在接触和学习新知识、新内容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创新性的想法,这对于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1]。

其次,对于小学生来说,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公式在一定程度上给他们带来了学习困难和障碍,尤其是其中的重难点内容,更加阻碍了学生的前进步伐。但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条件,将抽象化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象化的內容,学生会在脑海中构建起清晰直观的数学图像,这对于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来说具有促进作用,所以说信息化技术和手段的运用有助于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条件的策略

为了更加充分地发挥信息化技术和教学手段的作用,构建起完善的信息数学课堂,教师可以通过借助信息化条件引导学生预习、合理导入新课等策略,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数学能力。

(一)借助信息化条件引导学生预习,提高小学生的自主能力

在当下的社会教育环境中,学生的自主能力成为小学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也是小学生适应社会、提升综合素质的一种必备能力,所以在利用信息化条件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引导小学生进行自主预习,以此来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自动自发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2]。而在当前的教学中,受教师自身认知错误、小学生自控能力差等原因的影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突出,他们很难有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机会,教师也没有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自主预习,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学生失去了主动探究的机会和时间。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生的数学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也就无法明显提升。因此,为了建设创新性的数学课堂,提高小学生的自主能力,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条件引导学生预习,利用微课视频等新型课堂形式录制预习任务和指导方法,并通过新媒体沟通平台将微课视频发放给学生,让小学生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下逐渐掌握学习数学知识、解答数学问题的技巧和方法,从而以完善的教学环节带领小学生实现飞跃式的发展和进步,久而久之,小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就会得到明显的提升。

(二)借助信息化条件合理导入新课,提升小学生的探究欲望

探究欲望是小学生完成深度学习目标的前提条件,只有具备探究的欲望和意识,才能不断深入数学概念和公式的内部进行探究和分析。所以在建设新型数学课堂的过程中,如果想要实现深度教学的目标,其中之一就是要则增强小学生的探究欲望,让他们深入数学知识的深层解读其奥秘,而利用信息化条件合理的导入新课就是一个绝佳的选择。而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教师缺乏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的意识和能力,他们通常都以简单地回顾旧知识或者直接引入新知识的方法展开课前导入,没有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有计划地引发学生的思考,这就导致学生很难对数学知识产生探究兴趣,长此以往,小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就无法得到增强,深度教学的目标也无法实现。因此,为了增强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实现深度教学的目标、提升小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条件合理导入新课,展示色彩鲜艳的图片资源、形象生动的视频素材、层层递进的生活案例等,以契合小学生性格特征的方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小学生在教学的初始阶段就对课堂教学的后续内容产生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转化为深入探究的欲望。由此,小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就能不断提升。

(三)借助信息化条件构建课堂情境,提高小学生的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指的是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接受程度和认知水平,它是学生高效完成数学学习任务的一个重要前提。小学数学如果想要完成高效教学的任务,就需要将学生的理解能力视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而情境教学法就是一个将抽象转化为具象、增强学生理解能力的选择。而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受抽象性数学知识以及陈旧教学手段等的多重影响,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经常出现“囫囵吞枣”的状态,大部分教师没有找寻到缓解数学知识抽象性的方法和技巧,也没有创设适宜的课堂情境,这就不利于培养他们的数学理解能力。因此,为了改善当前数学教学中存在的窘迫现状,提高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条件构建课堂情境,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资源和多媒体技术手段,让小学生在多样化、形象化和生动性的情境中,更加清晰地感知数学概念的内涵,以及概念、公式的具体应用方法等内容,促使他们在脑中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立体化和直观化的可视形象,从而加深他们对小学数学知识的理解,为日后的知识运用打下基础[3]。

猜你喜欢

信息化条件优势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矮的优势
画与话
信息化条件下初中德育教学发展新趋势分析
浅探信息化条件下会计档案的电子化管理
基于信息化理念下的科技档案管理之我见
刍议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的配网线损精益化管理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
第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