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科腹腔镜手术手术室内护理问题与对策
2021-08-09王安丽
王安丽
摘 要:目的 总结探讨泌尿科腹腔镜手术手术室内护理问题,为手术室护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研究时间:2019年1月~2020年2月,通过电脑随机分组法将乳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100例行手术室常规护理其中包括术前护理指导、术中生命体征监测、体位护理等,观察组100例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针对性护理,其中针对性护理是以对照组护理问题为依据采取的护理对策,分析两组患者综合护理效果。结果 泌尿科腹腔镜手术手术室内护理问题包括疼痛、焦虑、抑郁、术前准备不充分、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长、并发症较多等问题。通过采取对策,观察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小于对照组,术后焦虑、抑郁评分小于对照组,同时住院时间缩短,术后并发症进一步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泌尿科腹腔镜手术手术室内护理问题分析与及时采取对策,可优化手术治疗指标,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兼顾生理与心理问题。
关键词:泌尿科;腹腔镜手术;手术室;护理问题;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3-0108-02
腹腔镜手术在泌尿外科疾病治疗方面应用较多,与开放性手术方法相比,腹腔镜下开展手术具有较多优势,比如切口小、术后恢复快、出血量少、应激反应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这也是腹腔镜在泌尿外科疾病治疗中得以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之一[1]。尽管腹腔镜在泌尿外科治疗中应用较多,但是仍存在一定问题,通过对手术室内护理问题的分析,便于不断加强护理,保证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本文结合乳山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泌尿外科患者,对其应用腹腔镜治疗期间手术室护理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2019年1月~2020年2月,通过电脑随机分组法将乳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對照组男性54例、女性46例,年龄:34~75岁、平均年龄(58.48±3.15)岁;观察组:男性52例、女性48例,年龄:33~76岁、平均年龄(58.45±3.18)岁。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泌尿科腹腔镜手术适应证;②患者知情并签订知情同意书;③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④治疗、护理资料均有记录。
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②肝肾心肺功能不全;③传染病;④血液疾病、凝血功能障碍;⑤转诊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泌尿外科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期间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手术室内护理,包括手术室环境护理、术前护理指导、术中生命体征监测、体位护理等。
观察组:总结对照组腹腔镜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问题包括:疼痛、焦虑、抑郁、术前准备不充分、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长、并发症较多等。根据发现的问题采取干预对策,具体为:(1)疼痛护理。术前评估患者的疼痛耐受性,了解不同患者对疼痛的认识,术前以及术中做好保暖工作,预防感冒,避免术后咳嗽等刺激引起疼痛;患者术后尽可能选择宽松的衣服,减少衣服对伤口部位的刺激;术后及时询问患者疼痛感受,通过药物以及非药物方法予以止痛处理,如转移视线、听音乐等。(2)心理干预。针对患者术前出现的焦虑、抑郁问题,可在患者术前详细告知患者手术方案、操作流程、医院此类手术的开展经验、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等;鼓励患者在术前提出疑惑,然后护理人员及时作出解释和说明;可能的情况下可在术前带领患者熟悉手术室,避免患者后续进入手术室产生恐惧等心理;根据手术类型以及预计手术时间,通过预防压疮垫等处理受压部位,预防可能出现的压疮。(3)术前物品准备。术前结合不同手术类型,检查术中所需要的各类仪器设备,检查供应室各类物品的发放情况;检查不同仪器设备的维修保养情况;了解不同患者术前生理状态、心理状态;术前完善凝血功能、麻醉风险等评估与检查,准备好术中可能需要的急救药品等。(4)并发症预防护理。穿刺并发症预防方面,如果使用的是Veress气腹针,脐部皮肤同腹主动脉分叉距离大约5cm,穿刺时可向骨盆方向倾斜约45°,这样可避免穿刺期间出现穿刺损伤;血管损伤方面,主要观察治疗期间患者出血速度以及出血颜色,依据静脉出血、动脉出血等采取护理措施,如动脉出血需要快速确定出血点,通过压迫止血及时止血,并保证术野清晰。并发症预防方面需要详细掌握不同患者手术部位、手术方法以及手术操作要点,谨慎操作避免术中引起相关并发症。
1.3 观察指标
(1)手术治疗指标,包括VAS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以及住院时间;(2)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评价标准
VAS评分:0~10分,分值高则疼痛越严重[2];心理状态则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予以分析,其中SAS超过50分表示存在焦虑,SDS超过53分表示存在抑郁[3]。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x±s),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n(%)],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VAS、SAS、SDS以及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数据分析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分析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泌尿外科疾病通过腹腔镜手术治疗较传统外科手术方法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手术治疗方案的优化,而患者治疗效果不仅与治疗方案有关,同时与患者手术室护理措施密切相关[4]。考虑到当前腹腔镜手术室护理中尚存在问题,影响到患者实际治疗效果,需要进一步加强手术室护理[5]。
本研究中通过总结泌尿外科疾病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期间存在的问题,然后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通过护理对策进一步提高手术室护理效果,总结发现患者围术期存在疼痛、焦虑、抑郁、术前准备不充分、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长、并发症较多等方面的问题。上述问题同时涉及生理问题与心理问题,影响患者手术治疗信心以及治疗依从性。
观察组患者手术室护理期间则针对性采取对策,其中疼痛护理能够在术前及时了解不同患者的疼痛耐受性,并规避可能引起的疼痛刺激,如预防感冒等;心理干预通过对不同患者心理状态的了解,及时做好心理疏导与干预,帮助患者建立自信,消除对手术治疗未知的恐惧;术前物品准备则能够保证准备工作的完善性,避免准备工作不到位影响到手术治疗,准备工作除了常规手术室物品,还包括患者的生理与心理状态;并发症预防护理主要是结合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谨慎操作,熟悉制定的手术方案,预防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结合研究结果数据分析,通过采取管理措施,患者治疗后VAS、SAS、SDS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下降,同时并发症发生率从9.00%下降到2.00%,表明采取的对策能够提高手术室护理效果,优化手术治疗环境。同周玲珍等[6]文献研究结论高度一致。
综上所述,通过对泌尿科腹腔镜手术手术室内护理问题分析与及时采取对策,可优化手术治疗指标,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兼顾生理与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迟向一.探讨手术室护理路径对腹腔镜手术的护理效果和对患者应激反应的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6):216-217.
[2]杨娜.个性化护理对行腹腔镜治疗的急性阑尾炎老年患者术后恢復的影响[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0,37(03):285-286.
[3]郭群,徐虹,李晓玲,等.手术室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05(22):141.
[4]张钟尹.循证护理在规避围术期患者低体温风险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4):280-281.
[5]谢红娟.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手术护理配合[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0,26(03):160-161.
[6]周玲珍,林碧芳,詹美莺.泌尿科腹腔镜手术45例的手术室护理存在问题与对策[J].福建医药杂志,2016,38(05):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