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究
2021-08-09卢阳洋
【摘要】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接触的信息日益多元化,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高校更应该要注重关于外语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的工作,通过科学研究分析来提高思想上的站位,拓展教学资源,改变教学模式,构建高效的教育平台,不断提升外语专业思政教育成效。分析新媒体背景下的高校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现状,从增强工作者思想意识、提升学生的思政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方面入手提升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效果,为国家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外交人才。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外语专业;思政建设;对策研究
【作者简介】卢阳洋(1992-),男,苗族,贵州凯里人,凯里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二语习得、语言认同、双语及多语种教育。
语言是一门艺术,不仅具备日常生活中的交流沟通作用,还具有承载传播文化、传承意识形态的作用,对于人们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功能。随着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新媒体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外语专业的学生,获取信息收集学习资料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虽然让高校外语专业的学生获取更为便捷的资讯,但是也更易携带消极负面信息,此类“垃圾”信息会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产生消极的影响,在新媒体背景下外语专业教学中融入思政建设至关重要。
一、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
1.高校外语专业的教师对思政建设工作的觉悟不高。高校外语专业的教育工作者缺乏强大的思政意识。现如今,很多外语专业的教师认为,思政建设工作是学校办公室政治教育工作领导班子的责任,认为与各科业务教师的关联性不大,因此,很多外语专业的教师只是片面地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教授,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思政建设上面的维护,没有担负起学生的正确的思想引导的职责。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与我国实际不相符合,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外语专业的教师本身受的教育就偏西方。所以,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外语专业课程思想意识建设的重要性。此外,部分教师自身思想意识不够强大,有的新教师缺乏教育工作经验,从而导致高校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水平低下。
2.新媒体技术下信息冗杂多样。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媒体得到迅速的发展,同时,新兴科技的发展也给思想意识领域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斗争载体。然而,外语专业的学生作为易感群体,在享受新媒体带来的便捷的同时,也容易受到西方片面思想文化的影响。学者李阳以西方文化对学生的影响进行了问卷调查。该调查结果表明很多学生接触西方的思想文化多样,远远超出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还有传统的书籍。由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接受西方文化的方式,不仅可以通过电视报纸等传统大众媒体的方式,还可以通过新兴的媒体技术直接获取外国书籍文献。高校学生作为接触新媒体最多的人群,其更容易接触到新媒体带来的新资讯,而大多数高校对网络信息以及学生的意识形态的变化又难以把握,因此,在新媒体影响下,教师应引导提高外语专业学生自身的信息鉴别能力,避免被冗杂的信息扰乱思绪则尤为重要。
3.外语专业的学生对信息的鉴别能力不高。文化具有多样性。学习外语的学生,由于自身专业的特点,随着其语言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便更加容易接触到很多国外的新媒体。然而,有些外国媒体带来的资讯,其内容并没有经过严格的筛选,造成西方“热潮”思想文化可能与我国的本土传统文化相抵触的场景。但是,学生往往会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在处在一个较不稳定的阶段,因此,当学生对信息的筛选鉴别能力不够高的时候,就很容易受到西方思想热潮的影响,容易被新事物、新观念所干扰。所以,学生自身对信息技术的甄别能力低下也是当前外语专业课堂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不够完善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新媒体背景下,如何加强高校外语专业课程的思想建设
1.增强外语专业教育工作者的思政意识。通过提高外语专业教师的自我认识,加强其责任感,巩固树立自身政治意识,做到责无旁贷,切实担负起捍卫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责任。首先,要依据外语专业课程性质与内容,注重对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详细规划设计,不断完善课程标准,并体现于学习成效评价当中。其次,要根据外语专业思政课程的教学需要,紧扣教材,善于挖掘,深入探究外语专业课程教学中隐含的德育内容和思政元素,从高处着眼、自细处入手,有机地嵌入思想政治教育,以实现学生认知情感行为的高度认同、实现外语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潜移默化。最后,要打造一批外语专业课程思政精品课程和示范课堂,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引导所有专业课老师制订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以实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预期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做好正确的管控工作,做好思政建设工作,对学生起到一个良好的引导作用。
2.提升外语专业学生的思政能力。具備一定的政治思想对每个人都至关重要,外语专业的学生应该树立对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同感,坚决做到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外,要提高学生的信息甄别能力,通过开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会以及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些活动,让学生积极参加,增强他们的文化分析鉴别的能力,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确保在接触新媒体,了解西方资讯的时候,不被新媒体冗杂信息蒙蔽双眼,培养课程引导能力通过开展思政教育课题,成立研究小组进行小组讨论,在师生的交流过程中,不断学习掌握新媒体的相关动态,做到提高自身获取信息能力,掌握信息的时效性,针对性地对相关课程教案进行分析比对,在潜移默化中确保外国语专业课程的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能够兼顾思政建设工作,真正做到思想与业务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实现这一点便要求外语专业的师生相互配合,积极参加推动思政教育工作。
3.拓宽视野,从各个角度提高外语专业学生的自身素养。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是双面性的,高校教师应注重培养外国语学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帮助他们了解新媒体的传播渠道与以及其运营机制,让学生更好地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明白媒介对传播信息的重要性。了解新媒体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信息的筛选甄别能力,对于新媒体带来的很多资讯能够进行理性判断,做到兼容并蓄,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积极向上的资讯信息带着欣赏的眼光去学习,对于负面信息要选择摒弃。除此之外,学校也应根据外语专业的学生自身特点的不同,适时调整教学方式,开展不同的媒介素养教育,可以邀请一些外国的媒介专家或者是说有工作经验的新媒体从业人员举行一些安全讲座,开展策划新媒体活动,通过宣传积极向上新媒体传播资讯,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于信息的分辨能力,也可以提高自我警觉意识。教师在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过程中用对方法也很重要,运用对比法在上课时教会学生以批判性的眼光看待中西方文化,做到兼容并蓄不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4.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外语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要学会落实到实践中,这样才能让学生更深刻地领悟到思政建设的重要性。思政建设工作的进行不单单只是由外语教师来配合,还要加强各个专业教师之间的协作,交流学习不同的教学方法。此外,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理论学习与思政建设教育相结合的课外实践活动,并把这些活动进行评分并入到思政课成绩中去,比如就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宣传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举行相关比赛,制定比赛评分机制。这些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乐趣,不光能在理论层面上,让学生学习到不一样的知识,更能够帮助学生不断优化自身思想道德意识。可以结合当下抗击新冠疫情的一些典型案例以及动人事迹展开课题探讨,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感受到民族自尊心以及团结自豪意识,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参与校内外的公益活动,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之余,培养其奉献精神,提升其思想觉悟和自身道德修养,为日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外语人才在我国外交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标杆作用,外语专业的学生担负着走向国际,走出国门的责任,因此,他们自身不仅要有高超的语言技能,也要有鉴别语言信息分辨是非的能力;要有大局观,拥有为国服务的意识,虽然说新媒体的发展有好有坏,但是高校若能善用新媒体资源则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储备人才。
三、结语
现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媒体的形态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变化,在提高社会信息交换的基础上,也为思想文化价值观、世界观的传播提供了多样化、便捷化的通道。与此同时,也让高校思想政治建设工作面临了一些问题,尤其是外语专业的学生,因为他们可以更加直接方便地接触到更多境外媒体信息,但在学生意识形态还不够稳固的状态下,很容易受到一些西方思想热潮的影响。如何面对新奇文化,引导外语专业的学生正确建立好自身的思想建设,需要把思想政治建设与理论专业知识的学习相结合起来,值得高校教师去不断探索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秀敏.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20).
[2]郑文明.新媒体对高校课堂讨论式教学模式的影响[J].天津市教科院學报,2014(5):30-32.
[3]马季.新媒体环境下教师课堂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4(22):22-23.
[4]张卓娅.新媒体对高职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9,v.3;No.056(08):151-152.
[5]田李芳,王莉,陈钊,等.新媒体传播技术在肾脏病教学中的探索[J].科教文汇,2018(14):85-86.
[6]刘佳帅.新媒体对大学课堂教学影响的研究——以哈尔滨师范大学为例[D].哈尔滨师范大学.
[7]吴振强.新媒体技术对高职教育的积极影响探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8(11):58-61.
[8]刘若飞,詹望.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J].同行,2016(5):12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