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样的“留白”越多越好

2021-08-09温鑫

校园英语·上旬 2021年5期
关键词:留白合作探讨

【摘要】本文从留白的角度来阐述活化英语教学过程与方法的重要意义,突出话题导思是丰富学生认知思维情感的重要切入 点。教师可结合学生的认知差异,从换位思考、学案导学、情境预设和挑战互动等角度来设置留白,引领学生在主动思考中获得深层次认知感悟。围绕学生认知发展需要,创设多元化、趣味化和差异性话题,引领学生在主动探索中大胆尝试和深入切磋,让话题具有鲜明指向性和深度,为建构高效英语课堂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小学英语;空白;思考;合作;探讨

【作者简介】温鑫,徐州市贾汪区塔山镇阎庄小学校。

英语课堂作为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的阵地,应该始终突出问题导向,给学生提供积极思考的指向载体,让他们在深入互动交流中表达自己的认知思维情感。教师可结合学生的整体理解感知,多有意设置相应的话题 ,多让学生在主动切磋探知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观点,让他们在相互挑战的过程中大胆倾诉,给他们更多的提示和引导,让英语课堂富有生机活力。设置多样化话题,一方面,能够使得课堂教学有明确的目标方向,引导学生主动深入思考探知;另一方面 ,能够让学生在协作探究交流中获得深层次认知,给他们更多互动交流机会,让他们真正喜欢上英语课堂。这样的留白越多越好,能让学生在真正探知中提升语用技能水准。

一、学案话题导读,查疑解惑

先学后教需要教师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前提下,多给学生自我质疑和深思的机会。导学案能够从学生的自我预学角度出发,围绕激活学生英语学习认知思维的角度设置相应的话题。教师可通过设置预设话题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从而让文本更有鲜明的导向性,能切实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多通过导学案设置话题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主动融入文本深入构思,不断形成先学后教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如在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保护地球”的“Story time”教学中,教师可根据move the factories,plant more trees,walk to school,put rubbish in the bin等词汇,设置如下的问题:Do you think the Earth is very good for us? If you were the Earth ,what would you like to say the human? What should the human do for the Earth?等话题,建议学生多搜集相关语料,引导他们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影响认知,给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另外,教师还可以在导学案上绘制出本篇文章的思维导图框架,让学生们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结合“How to protect the Earth?”主题,从文本中摘录相应的信息完成导图,而这样的“留白”更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教师针对课程教学内容,多鼓励学生根据文本的表达核心要点多深入了解其中端倪,让他们有效发现破解对策。教师可在 课堂上设置相应的话题,亦可在导学单上预设问题,引导学生主动融入相应语境和文本中收集相应的信息,给他们更多自我拓 展延伸构思的机会和载体。

二、情感话题导思,激发共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以从学生自身经历出发,从调动他们学习认知情感的角度设置话题,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解读文本,帮助学生们形成主动探索的激情。教师多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角度深入思考,讓学生在主动融入课堂中产生多样化构思,激发其共鸣和同感,从而让课堂教学更富有生机和活力。

通过情感类话题导思能够使得学生在主动融入相应的情境中产生深刻印象,能给学生带来无限的思考。教师通过情感话题的设置,能够给学生们更多的启发,如在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欢乐国庆”的“Story time”教学中,可从“欢度国庆”的角度深入构思。教师可针对文本中内容,从“What did you do for the National Day holiday?”角度,鼓励学生们主动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学生们围绕各自实际情况,从深入探索的角度挖掘其中的有价值信息,围绕“Do you like the National Day?”“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National Day?”“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for the next National Day holiday?”等话题进行深入交流,让他们从自己的生活情境中找出相应的信息。

教师以情感话题思考的方式多给学生设置相应的思考话题,能够让学生在触动自己思维灵感中生成丰富感触,形成深刻印象。教师可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情感,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深入构思,形成有效认知感触,帮助他们强化识记的广度。

三、情境话题探知,身临其境

情境话题对课程资源起到活化作用,能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过程中备受震撼,能生成丰富而独特的认知。通过情境话题创设来给学生营造栩栩如生的学习氛围,能够让学生在真正参与文本解读中形成丰富认知感触,并能转化为实践运用的资本。情境话题留白能够触发学生丰富的想象思维,让他们在主动知其所以然的过程中找到更多有价值的破解切入点,能够让课堂有更深层次的导向性和价值。

通过一定的情境话题创设来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能够让学生在真正参与文本解读的基础上形成有针对性的感知,能够让课堂更有活力。教师可结合情境多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环境氛围,如在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圣诞节”的“Story time”教学导入中,不妨创设相应的情境多给学生深入探知。教师可鼓励学生结合“What can we do at Christmas?”话题,引导学生针对自己的理解感知,多提出相应的设想。教师可将教室布置成庆祝圣诞节的场景,引导学生在制作圣诞树、收到圣诞节礼物的基础上,结合“What do you know about Christmas?”话题,多引导学生针对“The knowledge of Christmas”来自由快乐的予以表达倾诉。教师可根据学生表达,建议他们围绕“What do you usually do at Christmas?”“What did you get from Christmas?”“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at Christmas?”等话题来主动提出的设想,让学生在整体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能够主动调整表达方法,能在深入探究中找到可运用的切入点和生成点,让他们能更好地开阔眼界思维,让课文解读更有情境趣味。

通过情境引导来给学生预设相应的话题,能够让学生在真正参与文本研读的基础上开阔视野思维,深化识记。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整体认知差异,多引导他们结合阅读探知发现来摘录和收集相应的信息,让他们在自由思考中触发思维灵感,给他们更多的探索和主动尝试的机会。

四、 挑战话题互动,互学共进

通过挑战话题的引导来给学生多样化感知体验,能够让课堂更有深度和广度。教师可结合学生的整体理解来设置相应的话题,引导他们在主动挑战和相互交流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使得文本富有意义,让学生在真正参与文本研读和交流中相互学习,在彼此挑战中形成有效学习思维方法。

通过挑战话题的设置来引导学生多参与文本研读,让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者向主动的尝试者转化。教师可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的需求,如在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狮子和耗子”mouse的“故事时间”导学中,针对“How do you think of the lion and the mouse?”话题,可引导学生主动挑战问答。教师要求学生围绕“Why did the mouse and the lion become good friends?”话题,鼓励学生云们相互交流,帮助他们在主动融入相应的文本中提出自己的设想和意见。教师可结合学生的整体理解感知需要,结合 big,small,strong,weak等不同的特征,教师可引导学生围绕“Which animal do you like better,the mouse or the lion?What should we learn from the lion and the mouse?”等話题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在相互对白中集思广益。

教师可围绕学生的不同认知想法,多给他们自我深思解读的时间,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深入研读,让他们在主动走出认知误区中深化识记运用。很多同学在挑战的过程中能结合自己的想法大胆提出设想,能够围绕各种发现来摘录相应的信息,让课堂成为学生相互切磋和主动探学的必然途径。

综前所言,英语课堂是学生探知和学习英语的过程,是学生获得丰富知识和语用技能的必然需求。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角度出发,教师多给学生设置相应的空白话题,多引导学生在深入切磋和主动沟通中查找问题症结,让他们获得更多知识技能。设置的问题应在凸显趣味性、多样化和差异性特点的基础上,从学生学习认知需求角度创设话题,引导他们在聚焦问题中深入思考,切实增强他们的英语表达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蒙凤琼.英语课堂问题留白的实践研究[J].广西教育,2016(21):109-100.

[3]王日莉.英语课堂教学中“留白”教学艺术运用[J].语数外学习(英语教育),2013(12):38.

[4]周霞.“留白”让英语教学更有效[J].小学教学研究,2020(11):55-57.

猜你喜欢

留白合作探讨
“留白”在中国山水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