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设计

2021-08-09王莉莉

校园英语·上旬 2021年5期
关键词:意义文本语言

一、引言

高考英语学科考试说明指出,读后续写题会为考生提供一篇350词以内的语言材料,原文多是情节丰富的记叙文,要求学生根据所给材料内容、所给段落开头语进行续写(150词左右),续写内容与所给材料形成有逻辑衔接、情节和结构完整的短文。学生在读后续写中出现的部分问题,如内容上偏离主题、情节离奇,表达上句式单调,词汇运用不准确,根源在于阅读材料理解不准确,读得不充分、不透彻。反思我们平时的阅读教学,尽管英语阅读教学得到了重视,但在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文本信息碎片化、文本结构割裂、教学模式僵化、紧跟考试题型的功利化等问题(张献臣,2019)。这些问题的存在既影响了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也阻碍了学生思维和语言能力的提升。

二、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内涵与特征

为提升英语教学效果,《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英语学习活动观是指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基于已有的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維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 高洪德(2018)指出了学习活动观的三个基本特征:首先,学习活动目标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其次,重视课程内容的整合性学习;第三,有体现外语学习特点的认知和运用维度。

三、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设计案例

根据《课标》中关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阐述,本文以某高中三年级一节读后续写课的教学设计为例,具体阐述如何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教学内容为来自网络的一篇文章。这是一篇记叙文,讲述的是作者的小女儿在她四岁生日当天在面包店偶遇一位老人,交谈中和老人成为朋友并且治愈了失意老人的故事。课文属于人与社会主题语境下的人际沟通这一主题群。确定阅读素材后,依据英语学习活动观的三个层次开展学习理解类活动、应用实践类活动和迁移创新类活动。

1. 学习理解类活动。(1)感知与注意。 创设语境,充分利用学生已知,引入主题意义。本文的主题意义是关爱老人。因此,基于学生已有的对人们之间互相关爱的知识,设计相应的活动,创设语境,引入主题意义。

Step 1:学生观看有关独居老人生活状况的视频,并回答问题:

Q1: How do you feel when you watch the video?

Q2: What kind of lives do they live?

Q3: Why do these things happen?

Q4: What should we do?

从上面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首先创设语境,即通过观看视频,帮助学生了解独居老人的不同生存状态;然后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应该如何面对以及改变这一社会状况,激起学生关爱老人的爱心,从而顺利进入关爱老人这一主题意义之中。

(2)梳理、概括与整合。围绕主题意义,获取、梳理和整合相关的语言知识,实现对主题意义的探究。在本案例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深度探究关爱老人这一主题意义,首先以看图说话形式,提出有关“Norah”和老人之间的相关问题,使学生在阅读文本、回答问题的活动中获取相关信息,进而让学生根据图片讲述发生在Norah和老人之间的故事。

Step 1:学生通过回答问题,获取并梳理Norah和老人之间的相关信息(如图1)。

Q1: When did the story happen?

Q2: What did Norah do when she saw an old woman crossing the road?

Q3: Why did Norah like the old people?

Q4: Did Norah know the old man she met at the store?

Q5: What did the old man respond when Norah waved to him?

Q6: What did Norah ask the old man to do?

Step 2:学生根据图片讲述发生在Norah和老人之间的故事。

The day before my daughter Norah's fourth birthday, I had just picked her up from preschool. She cautioned me not to mind elderly person walking across the parking lot. She liked old people best because they walk slowly like she did and they had soft skin as she did. In her opinion, the old people are going to die soon, so she will love them before they die.

在上述教学设计中,围绕关爱老人这一主题意义学习语言,概括文本的主要内容,从而做到围绕主题意义获取、梳理、整合语言。整合和概括的活动能引导学生关注Norah的心理活动轨迹,由此,讲述故事的环节已经开始进入应用实践层次。

2. 应用实践类活动。(1)描述与阐释。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和所形成的新的知识结构开展描述和阐释,逐步实现对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内化,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由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Step 1:学生再次回到文本,完成故事发展情节图。

Step 2:学生之间将画好的故事发展情节图进行同伴分享。

描述和阐释活动主要是描述结构化知识,阐释文本的深层意义,需要学生之间的互动。

在上述教学设计中,通过故事发展情节图将文本信息结构化,强化认知策略、交际策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再通过同伴分享故事发展情节图,围绕核心问题描述主要事件或阐释观点,为后面的写作作好铺垫。

(2)分析、判断与运用。分析和判断就是分析文中隐含的意思,是常见的深层次阅读活动。也可以用从文中获取的知识对新的情形进行判断,以达到对文本意义的深层次理解和对语言的内化。

Step 1:依托故事发展情节图,分析Norah和老人在不同情形下的情绪变化。

Step 2:回顾文本结构,分析情感表达和语言运用特点,理解作者情感表达方式。

(Para.1) She went on to explain that she had a soft spot for old folks: “I like old people best because they walk slowly like I do and they have soft skin as I do. They are all gonna die soon, so I'm gonna love them before they die.” I was struck by her thoughtfulness and sympathy.

从这一段描写中可以发现Norah 对于老年人有着特殊的关爱。

(Para.2) The man was elderly, with his weather-beaten face. However, before I could shush her, he stopped and turned to her. If he was troubled by my innocent child, he would show it. His expression was softened as he replied, “Well, hello, little lady! And how old are you today?” They chatted for a few minutes, he wished her a happy birthday, and we went our separate ways.

由这一段对老人的描述(饱经风霜),可以猜测到他有“故事”,而因为“我”女儿的热情,他仍然向“我”女儿送出了祝福。老人的情感发展是从一开始的迷惑不解到惊讶到最后的快乐。

3. 迁移创新类活动。

Step 1:学生根据所给的第二段段首句,推断第一段需要描写的主要情节。

第二段段首句“After a few minutes, I thanked Mr. Dan for spending a bit of time with us”中出现Mr. Dan,这是文中第一次出现Mr. Dan,因此推断老人就是Mr. Dan。因此在第一段中应该介绍Norah是怎么知道老人名字的。另外,根据第二段中thanked这个动词可以推断老人应该同意了合影的要求。

Step 2: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推断Norah和老人在续写部分的情感变化。

Q1: How did the old man react when Norah asked for taking pictures with him?

Q2: What was the change of the old man's expression?

Q3: How did I know the old man's name?

Q4: How did the old man react when I thanked him for spending a bit of time with us?

Q5: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story?

从以上问题设计可以看出,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完成写作任务,教师设计了推理与论证的学生活动,基于在学习理解层次所掌握的信息,安排学生在新的情境中推理Norah 和老人的活动及情感变化,相当于完成了写作中的列提纲步骤。(如下图所示)

四、结语

在读后续写教学中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教师需要具有寻找主题意义的意识,并对阅读和写作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整体设计。梅德明、王蔷(2018b)指出:“在学习活动的设计上,我们要关注这样几个要点:基于口语和书面语所提供的主题情境,通过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实践与内化、分析与评价、迁移与创新等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学习活动和多种互动交流方式来引导学生获取信息、梳理整合、阐释评价语篇意义、建构新知识、感知和比较文化异同,获得积极的价值观。”本文所解析的读后续写教学设计,突出体现了上述要点的主要特征。因此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下,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在主题意义的引领下一步步围绕主题意义开展探究活动,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英语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最终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高洪德.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理念与实践探讨[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4):1-6.

[2]鲁诗嘉.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报刊阅读教学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0(10):36-41.

[3]梅德明,王蔷.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4]钱小芳,王蔷.连接视角下的高中英语读写结合的途径与方法[J].中小学外语教學(中学篇),2020(12):12-17.

[5]孙晓慧,钱小芳,王蔷.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解析[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9(4):44-48.

[6]张献臣.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痛点分析与对策[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9(6):1-7.

【作者简介】王莉莉,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锡山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意义文本语言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有意义的一天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我有我语言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