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英语线上教学效果分析及其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启示

2021-08-09赵晨倩

校园英语·上旬 2021年5期
关键词:图表笔记习题

引言

近年来,高校信息化教育改革在“互联网+教育”的推动下获得了机遇也遇到了挑战。2020年春季学期在“停课不停学”的要求下,线上教学加快了发展步伐。经过实践,线上教学独有的优势被学生和教师感受到,“互联网+教育”的大趋势势不可挡。本文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综合英语课程线上教学的效果,总结优势和不足,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借鉴。

一、综合英语课程线上教学模式介绍

综合英语课程是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在“停课不停学”的要求下,2020年春季学期完成了十三周线上教学。线上教学主要依托学习通平台和腾讯会议。下面从通知、复习、课前讨论、录课学习、课中讨论、课后作业等环节介绍具体做法。

1. 通知。每节课的前1-2天会发课程通知,在通知中会告知学生接下来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以及课程流程(包括用时、使用平台、教师与学生的活动)。在通知中,学生可以明确获得即将到来的课程的内容安排与时间设置,这可以作为学生课前预习的重要辅助工具。

2. 复习环节。每节课开始的10分钟是复习环节,教师总结上节课内容,讲解习题,学生翻译老师给出的上节课重点单词和短语。这一环节在腾讯会议和学习通平台的群聊区分别进行过,也同时使用过,各有利弊。腾讯会议声音直接传达,但是留不下学生作答的痕迹;学习通可以留下作答痕迹,也可以有多种功能,包括选人等的辅助,便于作为平时成绩的积累,但是语音听起来就没有腾讯会议方便,用时较长,即时性较弱。两个平台同时使用时有些学生就跟丢了,不知道别人已在群聊区作答了,自己还在腾讯会议。

3. 课前讨论环节。在语言點讲解之前,每节课会用20-30分钟时间进行关于课文内容的讨论。在线下课程的时候,我会把讨论环节放在语言点学习之后,那时默认学生需要在老师引领下学习了每一句话之后才可以对文章内容有把握。线上学习之后,由于需要学生更高的自觉性与学习能力,笔者便尝试将这一环节放在语言点讲解之前,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同时思考这些问题,之后发现学生潜力无穷,比想象中做得更好。

4. 录课学习。教师需要在课前将课文语言点结合课程内容进行录屏。一段录课视频围绕一个或者几个自然段,时间为15-20分钟。课中讨论问题或者问卷也在录课视频中提出,提醒学生作答。本部分内容的总结也会在录课视频中完成。

5. 课中讨论。除了课程一开始的直播讨论之外,在录课视频的学习过程中也会穿插一些讨论、问卷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这些讨论和问题根据录课视频的内容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随堂查看学生作答情况,并进行点评,对于重难点或者学生问题比较集中的地方,在下课前进行集中解答。

6. 课后作业。每节课后,笔者会针对本节课的重点表达,给学生布置2-4道翻译题,或是本节重点单词的填空题,或是课文复述口语题。批阅后在下节课复习环节讲解。学习通可以帮助教师统计学生作答情况,对于客观题部分,可以直接统计每道题的正确率,每个选项的选择人数;对于主观题部分,也可以帮助统计出平均得分。网络软件的便捷功能可以简化教师批改作业的工作量,帮助教师了解每道题的难易程度,了解学生容易出错的和混淆的地方,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提高习题讲解效率,同时方便教师统计学生的平时成绩。对于学生来说,可以通过统计数据了解到自己对于课程或者某道题的理解处于班上的什么水平。

7.关于笔记。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最大的区别之一是教师与学生的物理距离增大,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感觉缺少课堂气氛,同时教师对于课堂的把控降低,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也相应降低。为了弥补这一点,笔者要求学生坚持做笔记并将其作为考核项目之一。每节课结束时,学生会将本节课笔记拍照发到班级群。

二、综合英语课程线上教学效果分析

为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对课程的适应度与收获程度,笔者会从课程设计的流程着手,选择自己所教授的英语专业一年级一个班的学生(20人)进行问卷调查,所收集到的材料经分析反映了如下情况。

1. 通知。95%的学生认为这样的通知有帮助(见图表1)。80%以上的学生表示会按照课前通知完成预习任务以及课程要求(见图表2和图表3)。在之后的主观分享中,学生也提到,这样提前知晓课程任务可以做到心中有数,是线上课程的优势。同时,他们也在主观分享中提出了一些通知改进建议,比如将讨论问题发布在通知里,以便提前准备,提高预习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效率;将每部分所用的大致时间和平台一并发布,方便学生紧跟课堂。

2. 复习。通过问卷,70%的学生认可两个平台同时使用的方法(见图表4),所以教师们共同优化了使用方法,比如梳理上节课内容和讲解习题可以只在腾讯会议,满足大量语言交流的同时方便学生随时提问,翻译短语和单词的时候开着腾讯会议但是学生与教师的所打文字全部出现在学习通群聊区,可以防止跟丢的现象,同时将学生回答留有记录。

3. 课前讨论。75%的学生很快适应了这一转变(见图表5),他们认为讨论放在语言点之前学习效果更好。笔者认为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的原因是,这样做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参与和思考。

4. 录课学习。对于语言点的录课视频,95%的学生反映可以理解(见图表6)。就学习效果而言,20%的学生认为,线上与线下效果一样;40%的学生认为线上效果更好,可以反复观看、暂停等,有利于个性化学习;40%的学生认为线下效果更好,可以与教师面对面交流,更有氛围(见图表7)。

5. 课中讨论。80%的学生认为线上讨论与线下课堂自己的思考力度一样甚至更多(见图表8),笔者认为这得益于线上技术的支持,学生参与讨论会被大数据记录到平时成绩,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讨论题发出后,有充分的空间与时间供每一名学生写出答案,老师也可以参与点评到每一名学生的回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参与感。

6. 课后作业。通过问卷调查可知,全部学生认为每节线上课程的作业量和难度是适当的(见图表9),对于当节课的学习检验是有帮助的(见图表10)。笔者认为线上课后习题对学生来说检测效率得到了最好发挥。在线下课堂中,习题的完成方式或是随堂完成或是课下完成,然后由教师集中讲解,无论是哪一种方式,都没有办法保证全体学生都可以按时全部完成,而且在讲解习题的时候,也无法有针对性地把握学生做题的难点。而这些弊端通过网络学习端都可以避免。

7. 关于笔记。在问卷中,25%的学生坦诚,如果老师不检查,不会很认真地去做笔记(见图表11);50%的学生表示,老师是否要求上传笔记对笔记质量有影响(图表12)。所以,很多时候学生是需要外力的干预来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时,学生很想进步,但是可能自己不忍心去逼自己,那么老师这时就需要帮他们一把了。

三、综合英语线上教学效果分析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启示

虽然线上教学有其不可忽视的弊端,比如:缺少课堂氛围、老师对课堂和学生状态把控度降低、课堂和老师对学生的约束力降低而影响学习效率等,但是从学生反馈及笔者的感受来看,线上教学有其诸多优势是线下教学无法比拟的,比如:提前给学生发通知,让学生了解学习任务、内容及目标,做到心中有数;录课视频可以反复观看,适合个性化学习;平时参与课堂有迹可循,提高参与积极性。所以笔者认为在今后的日常教学中,可以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线上优势,优化线下课程教学。具体做法如下:

利用学习软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保持发送通知的习惯。通知内容不仅包括即将到来的课程的流程,还包括课前讨论的问题,甚至可以涵盖课程重难点。通知是对学生预习的提醒与规范,通知内容可以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进而提高课堂效率。保留分享笔记的做法。既然是否上传笔记对学生做笔记的认真程度有影响,在混合教学过程中仍然可以采用以分享促学习的方法,督促学生提高课堂效率。当然,混合式课堂中,笔记分享的方法不局限于上传照片。有迹可循的课堂讨论会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同样,线上习题作答也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自测学习效果,所以这些功能在线下课堂依然可以延续使用。

利用教学软件丰富课堂活动。教学软件中的抢答、关键词显示、小组讨论、问卷调查等功能同样适用于线下教学。在复习环节,可以用抢答的功能让学生们翻译学过的短语、单词;在讨论环节,某些题目可以让学生在客户端作答,答案的关键词便显示在大屏幕上,由此,学生的答案偏向一目了然;学习软件可以帮助老师将学生们随机分组,进行课堂活动,学生可以在分好的小组区域梳理任务完成情况或者讨论观点;对于较简单的选择题,比如在课文“After Twenty Year”讲完后,教师可以向学生发出问卷“你赞同Jimmy的做法吗?”,学生的立场和选择便会很清楚地以饼状图的形态显示在大屏幕上,为接下来更深层次的讨论做好铺垫,也方便教师做进一步阐释。

利用教学软件提高教师工作效率。利用教学软件可留下日常教学活动的痕迹,比如课堂参与讨论积极程度、抢答的数量、小组活动的结果梳理,这些都为教师提供了学生平时成绩依据。最重要的是,将习题作答在软件上完成,保证了学生完成情况的同时,提高了教师习题讲解的效率,也为教师统计好每名学生的习题得分,是平时成绩依据之一。

利用网络资源充实课堂内容。线上教学不仅仅指教学软件的使用,浩如烟海的网络资源同样可以为教学所用。比如相同的教學内容,网络上有众多经验丰富的名师的讲解,可以作为补充资料发给学生观看,增强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在学生分享的关于线上教学的优势中,不少学生提到可以反复观看录课视频是对知识点的理解有帮助的,所以适当补充讲解知识点的视频,学生会受益。在信息爆炸的当下,搜索信息并不难,难点在于筛选信息,包括信息的信度和效度。教师在使用网络资源的同时要把握好要分享给学生的资源是否适合学生以及是否可以帮助到学生。

结语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是技术和信息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教师来说,是辅助教学的利器。但是这把利器如何使用才可以最大化发挥其效用,仍然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与实践。在前期的准备过程中,教师的工作量必然是增加的,比如在教学软件中根据课堂教学安排设置讨论、问卷、小组活动、习题等,为学生筛选集信度和效度于一体的网络资源等。这就要求教师更加熟悉课程内容,精进业务能力,富有探索精神。在探索过程中我们仍然要思考,哪些环节使用线上资源可以使课堂效率最优,避免为了混合而混合,线上软件和资源使用过于频繁,反而过犹不及,增加教师工作的同时,学生也会有反感情绪。

参考文献:

[1]李雪婷.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育教学模式探析——以西安外事学院综合英语课程为例[J].今传媒,2020(10):151-153.

[2]宋灵青,许林.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逻辑起点与边界——以知识学习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9(6):14-20.

[3]王胜清,冯雪松.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的设计与实践——以2015-2016年北京大学开设的混合式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 2017(11):71-77.

【作者简介】赵晨倩(1989-),女,山西太原人,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二语教学、跨文化交际研究。

猜你喜欢

图表笔记习题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关于一道习题解的讨论
学写阅读笔记
学写阅读笔记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