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症下药,让学生常规教育内化入心
2021-08-09宋燕云
宋燕云
“好习惯成就好人生”,良好的习惯养成能让学生形成一个好品格,让学生一生受益。学校教育一般都很重视学生的习惯养成,落实到行动上就是抓好、抓实学生在卫生、路队、课间、用餐、礼仪等常规。教育工作者也在学生的常规教育上花了大力气,但实际效果如何呢?
一、现状描述
全市升旗仪式在我校成功举办,全校学生路队时整齐自信,敬礼时庄重肃立,展示时获得好评如潮。但仅仅过去一年时间(学生还是这些学生,除了新一年级),国旗班开始流于形式,学生队伍不整齐,表情不严肃,全然没有了去年举办活动时的庄重和有序。
二、成因分析
我们不禁要问:学生的常规行为习惯培养我们一直在抓,为什么会出现让老师们“劳心劳力”,却成效不佳的状态呢?究其原因大体有以下四点:
其一,指导不明确。教师对学生常规要求言行指导不细致,学生不知道究竟该怎么做。
其二,语言宣讲多。语言宣讲过多,实践体验偏少,我们的教育未能触及学生的心灵,常规教育浮于表面。
其三,不能持之以恒。教师在时,训练时表现良好,训练完“故态重现”,常规教育未能始终如一,常抓不懈。
其四,家庭教育脱节。在校训练规范,在家放松脱节。一些学生在校表现良好,在家家长要求放松,导致出现了“五加二等于零”的怪现象。
三、内化入心
学生常规训练效果不佳的症结找到了,对症下药,我们要寻找突破口。(以学生课间常规为例)
1.要求明确常督促
对低年级学生的言行指导要细致,在课间秩序和课间安全上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让学生课间有事可做,明确怎样做是正确的。
2.妙用童谣当班规
一年级学生行为习惯涉及多方面,单凭老师的空洞说教,效果甚微,可以把学生课间教育的要求编成儿歌,学生感兴趣,很轻松地就记住了。
3.天道酬勤重身教
班级管理中要腿勤、嘴勤、手勤,教育不但要言教,更要身教,课间要多进班级,随时掌握班内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行为,努力营造“入室即静”的良好学习氛围。
4.开卷有益书声浓
课间要让学生开展一些有益活动,让学生自由地阅读课外书籍,课间成了学生分享阅读的时间,教师的脚步也不再匆匆了。
5.小小岗位大作用
班内分工细致,让精力旺盛的学生有事可做,课间设置值日班长,路队时设立路队长,班内设立“柜子我在管”书柜管理员,“人走灯必灭”的节电员,“课桌排放我检查”“课前准备我来查”小督察们。
6.体验浸润有实效
把楼梯口当做一个安全隐患现场,让全班学生先在无序中上下楼梯,看看楼道口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在體验中感觉到极易产生互相碰撞,甚至踩踏的安全隐患。然后让学生排着队有序地右上左下,学生亲历最安全的上下楼梯方法,“上下楼梯靠右走”就不再是一句简单空洞的说教了。
7.无声润物凝心力
每周播放安全短片,详细讲解:针对开学初课间吵闹现象,随机拍摄学生课间活动照片、视频,让学生谈感受;开展“寻找课间最美身影”活动,让学生在寻找中深有感触,真正感染学生。
班主任要让学生感受入心的教育生活———
善谋共识:班主任要努力思考如何采用学生喜爱的形式,设计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活动,让规范入学生心。开展“寻找课间最美身影”“你希望课间的教室是什么样的”活动,让学生在寻找活动中体验在没有规则的环境里,大家各行其是,造成的结果就是混乱。再顺势讨论“课间文明公约”,学生全程参与生成。执行中,每个同学“做最棒的自己”。这就是触及入心的教育,这样的教育不论老师在不在,学生都知道怎么做。
精彩激励:我们要相信,再坏的学生,只要他是孩子,就一定潜藏着向善和向上的能源,等着我们用“激励”去点燃。教师平时细致观察,实实在在评选,举行颁奖典礼,获奖学生颁奖词,让各类学生获得肯定后的心理愉悦,常规规范就自然成了学生的自觉行动。
有效坚持:在常规管理有效、有成这段路上,教师需要“智慧”和“耐心”,更需要“执着”和“坚持”。常规教育就是在不断的体验中有所感受,在感受中实现成长,最终实现行为规范的内化入心。
四、整合提升
抓好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需要全校上下、校内校外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学校的常规管理能力才会得到整合提升。
1.形成体系
训练序列化:学生的年段特点不同,常规习惯养成的路径也有所不同,训练内容也要各有侧重,形成完整的训练体系,做到一至六年级的循序渐进。
训练专题化:制定校本的常规训练重点,一个月一个训练专题重点,甚至可以两个月一个常规训练重点,坚持不懈,一个常规习惯养成了,再训练下一个。
2.全员育人
每位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教育是什么时候发生的?教育是随时随地发生的,是从你出现在学生面前开始的。我们既为经师,更为人师。
3.家校合力
家校合作,培育学生良好常规习惯的一致性。学校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活动,并让此活动延伸到家庭,让家长参与此项活动。
学生的常规教育要做得卓有成效,任重道远,离不开各位教师群策群力,同心同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