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公司为7岁孩子专设站点
2021-08-09
2021年3月28日,在湖南常德市武陵区东江街道办事处附近,一辆18路公交车停在了一处公交临时停靠点,而这个停靠点主要是为方便7岁的轩轩(化名)上学、放学而新增设的。轩轩从小便由外婆独自抚养长大。刚上学时外婆每天接送轩轩,后来外婆身体不适,轩轩便不得不独自去上学。然而轩轩家与公交车站之间相隔近400米,且道路狭窄、车流量较大,充满安全隐患。一次放学后轩轩坐错车导致迷路的经历,更是让外婆心有余悸。
为此,当地救助中心便联合公交公司在轩轩家门口设立了临时停靠点,既方便轩轩上学,又方便周边居民出行。如今,家门口的公交站使得轩轩每天上学、放学路上的时间缩短了20分钟,公交司机也会格外留心他的安全。这也是该公交公司自1968年运营至今,首次为个人增设公交临时停靠点。这一充满善意的“例外”之举,引发不少网友点赞。
多维解读
暖暖的站牌,满满的爱
一块小小的站牌,呵护了一个孩子的求学路。一条更加方便、安全的上学路,凝聚着救助中心和公交公司对弱势群体的关怀,营造出健康成长、安心学习的环境,让轩轩和其他孩子一樣拥有被关爱的童年。一块小小的站牌,也展现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当既定的规则遇到合乎情理的缘由,因时、因事、因地制宜的变通就成为一次“爱的让步”,体现出公共服务的人性化。“例外”背后是城市管理和服务的精细化,关注个体需求的同时,也将善意与温暖传递给更多人,提升了城市的温度。
其实,这样特别设立的公交站并非首创。北京曾为解决两个小区与邻近地铁站间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开通公交专线,“按需停车”方便人们出行;济南商河也专门为一名尿毒症患者设立“爱心车站”,让其就医更加便利。不仅是公交,从为无法使用健康码的群体开通专用通道,到方便行人和非机动车等候信号灯的遮阳篷,再到商场、楼宇中逐渐配齐的母婴室……人性化的公共服务方便了日常生活,也提升了人们的幸福指数。为一个人设立的公交站,彰显的是公共服务为更多人着想的价值取向,传递的是城市管理者和服务提供者的暖心与善意。期待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能多些细节考虑、多些人文关怀,当暖心的“例外”不再“意外”,城市也将更具温情、更有温度。
为7岁孩子设站临停是规则与善意的充分结合
为7岁孩子设站临停的故事之所以能引起社会共鸣,就在于公共服务“看见”了普通人生活细微处的窘迫。看见之后呢?不是要求规则让步,而是让规则意识与社会善意充分结合。当地没有“默许”公交司机破坏交通规则、擅自为7岁孩子中途停车,也没有要求孩子外婆“走流程”打申请来徒增实际困难,而是主动想好解决方案、把临停站牌送上门,润物无声地为群众减轻心理负担,免除现实窘迫。不仅看得见、想得到,还做得到、做得好。为群众解决困难的平视视角,最为难得。
一枝一叶总关情。随着基本公共服务的逐步完善,让人们烦心、忧心和揪心的,不见得总是什么大事,万家喜忧就体现在点滴小事上。做群众工作,就要从细微处着手,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做好事关群众的具体工作,就要既倡导规则意识,又彰显制度温度。要知道,规则不是将人拒之门外的冰冷条文,其目的是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而这其中,便少不了人性深处的那一抹温度。湖南常德的“一个人的公交站点”虽然看起来略显孤独,但其存在本身就是充满温暖和人文关怀的。看起来,这虽只是个简单的临时停靠站,但实质上,这是救助中心和公交公司对于弱势儿童的呵护,托举起的是孩子的出行安全与健康成长。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能弥补受助儿童些许家庭之爱的缺失,教会其如何接纳来自社会的善意,并学会如何去爱与回报。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当地这家公交公司以人为本的运营理念,我们期待更多这样温暖的“破例”,为社会的治理增添更多的人文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