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地域文化 助推幼儿园课程理念落地
2021-08-09罗青
罗青
地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彰显地域文化的幼儿园课程建设既是幼儿园彰显“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教师悟透新的课程理念,从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在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背景下,我们引入科学的儿童观、学习观、教育观、课程观,希望这些先进理念能成为实施园本课程的重要指引,引领教师尊重幼儿、为幼儿的成长提供适宜的支架。尽管幼儿园内部多次讨论,也邀请了高校学前教育领域的专家进行了多轮课程审议,但我们还是发现这些理念对于一线教师而言存在理解难、落地难的问题。
在课程的具体实施中,教师作为课程实施主体往往说得出却做不出。“以儿童为本”“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和引导者”等这样的理论字眼成为了教师的“口头禅”,但在日常的课程审议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上位的理念理解难、吃不透,无法切实指导实践。这些现象说到底还是由于一线教师对上位理念没有吃透,只会盲目模仿、照搬照抄其他教师的做法和经验。于是,我们尝试探索借助地域文化,助力教师更全面深入地理解课程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改进课程实践,促进幼儿园整体的高质量发展。
基于地域文化
凝练“课程理念”的种子
在我园建构园本课程之初,主要从人本主义教育理论、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以杜威为代表的经验课程观当中汲取理论的源泉,将这些理论作为实践的指导,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确定课程的核心理念。
比如,从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中,我们知道儿童学习的潜能是无限的,是有能力的学习者,应“尊重儿童、相信儿童、相信儿童的潜能”;从“活教育”思想中,我们知道任何一切活动应以儿童为中心主体,让儿童在自然的生活场景中去体验、发现,与自然生活连接,从儿童生活出发完成儿童的完整生活;从以杜威为代表的经验课程观中,我们认识到幼儿经验建构的价值,认识到幼儿亲身体验和参与的重要性,以此指导我们应关注儿童的发展规律和真实的兴趣点,以儿童的真实生活为主线,给幼儿提供适宜、多样的经验,给予幼儿参与经验建构的可能,支持幼儿探究。
如何让这些上位的理论更“接地气”,在搭建园本课程理论根基的过程中,地域文化为我们的思考注入了新脉。我们的家乡建阳是一座千年古县,素有“理学之邦”之稱,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朱熹曾在建阳办过四处书院。朱熹在《中庸》《小学》等著作中,曾提出“盖欲学者于此,反求诸身而自得之,以去夫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欲其习与智长,化与心成,而无扞格不胜之患也”等观点。这些观念都指向“天地之性”“天地之理”和“本然之性”,即人心本然发展,与天理相合一,不会出现不合情、不合理的成长。在这样的文化浸润下,我们寻求课程理论与本土文化的连接点。
从朱熹的教育理念中,我们看到了强调对天理,以及人生天地间的一种“天性”,和对“自由空间”的认同。这种浸润于儿童生活中的先贤文化为我们追求的本然教育思想及基于本然教育思想构建实施的课程提供了丰富的滋养,也是在这样的地域文化的浸润下,“本然”二字成为了我们课程重要的内涵和根基,我们也将园本课程命名为“本然课程”。
基于地域文化
进一步生发教育价值观的本土化解释
在“尊重儿童、顺应天性”教育观为指引的背景之下,我们一路引领教师探索园本课程的实施。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的循环往复,教师慢慢开始吃透上位的课程理念,同时我们也尝试寻找一种能与普遍的课程理念契合,又能使教师更容易理解的一种“本土化解释”。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开始思考本土文化能给予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家乡建阳的建盏作为重要的地域名片,其独特的文化魅力深入每一个土生土长的教师心中。我们幼儿园的师生都生活在建阳这片土地上,润泽这片土地的“建盏文化”也是老师们最熟悉、最便于理解的文化之一。在教研活动中,我们在讨论中形成共识——“建盏窑炼”的过程与“以儿童为本”的课程实施不谋而合。比如,建盏的形成需要经过窑炼过程,龙窑和釉彩是建盏形成的重要支架,其窑变的过程是每个建盏成为独一无二个体的关键。每一个幼儿都如一个建盏“坯”,是本真、天然、原始的,教师犹如匠人般为其建窑、上釉,为幼儿的发展提供适宜的环境支持,期待每一个幼儿都能本然舒展,窑变天成,尽情绽放为独一无二的个体。
儿童观:本然为坯
“本然”,即立足于本,指向于然。建盏的土坯具有独特性,没有一个纹理是相同的,每个盏都有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美,又共同葆有“自然、朴实、纯良”之真。犹如我们的儿童,在童真的普遍外表下,总能找到一抹显眼的“独特底色”。因此,本然为坯,旨在课程实施要以尊重儿童的本然为基础,顺应儿童天性,回归儿童的“本真”之“本”。本然亦是指环境的本来样子。建盏的土坯具有本土性,是本土自然的生长物。我们的课程资源也应该是亲近自然、亲近本乡本土、亲近幼儿生活的。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中,我们要尊重自然,尊重各种事物的本源、本质及其先进文化的样态,谋求教育在儿童与周围真实环境之间发生的积极作用。例如,在我园开展主题活动《建盏小技师》的前期,老师们创设了深受孩子们喜欢的“大泥池”,允许并支持孩子在大泥池中翻滚、打闹,鼓励他们在游戏后分享自己对泥的想法,从而引发了幼儿对制作建盏的独特原料——“建盏土”的关注。同时,教师充分尊重了幼儿对“泥”的好奇、兴趣和困惑,给予了幼儿释放天性、与自然物亲密接触的机会。在不断的互动中,孩子们自然萌发了制作“建盏”的愿望,开始了自主探索。
教育观:支架为釉
不同来源及配比的“釉”是制作建盏必不可少的条件。正如在课程实施中,教师根据幼儿发展的特点,充分调动各种资源,为幼儿提供生活与学习的适宜支架。经过实践,我们认为“本然课程”的主要支架包括:支持性的学习环境和多元性的活动形式,如亲近自然、社区体验(含家园共育)、游戏探索、多元阅读、合作表现等。我们努力在儿童和要探究互动的外部事物之间创设一个支持性的学习环境,从而促进儿童从自身的自然人状态逐渐成长为一个健康、丰富、快乐、自信的人,也是一个能适应社会发展的社会人。例如,在我园的主题活动《建盏小技师》中,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参观建盏一条街、建盏工艺基地,与幼儿一起玩捏建盏土;引导幼儿与爸爸妈妈一同观察建盏,记录对建盏造型的发现;通过活动区游戏,支持幼儿体验拉坯、捏型等制作过程,鼓励幼儿搭建龙窑;为幼儿提供多种关于建盏的图片、视频等阅读材料,邀请建盏艺人来园为幼儿讲解建盏的历史;支持幼儿合作分享自己在建盏基地制作的建盏作品等。
课程观:窑变天成
建盏之美,美在窑变天成。“建窑”是建盏制作中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窑烧”是建盏制作的关键步骤。温度不同,气氛不同,必定会影响到釉的表面效果,同样,位于不同位置的建盏则受热不均,也会产生很多不同的效果,就是人们常说的“窑变”。在实施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发现幼儿在与物、人、信息等的互动中也发生着同化、顺应等变化,而有了教师的观察、支持、个别化的指导、激励等支架,每一个幼儿都在实现着不同的发展。例如,在我园的主题活动《建盏小技师》中,教师发现班级幼儿对于建盏的兴趣点有所区别,大部分的男孩对建窑、龙窑的结构非常感兴趣,教师于是组织幼儿观摩龙窑,提供了搭建龙窑所需的积木材料;而很多女孩则对建盏的捏土、拉坯、装饰等感兴趣,教师则提供了土坯、机器、釉彩等多样材料支持;还有个别幼儿对建盏窑烧后的成品之间的差别感兴趣,教师则引导幼儿进行对比观察和窑烧方位的识别。
“本然为坯”“支架为釉”“窑变天成”的独特课程理念既是我们幼儿园多年课程文化的积淀,也是教师在与幼儿共同成长的过程中形成的实践感悟。我们意识到,课程的开发应是人、事、物的融合,需要实现专业理念与地域传统文化的融合,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地域文化在幼儿、教师和家长心中埋下“文化”的种子,充分发挥文化的育人作用,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增添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