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析建设项目实施阶段成本动态变化的管控

2021-08-09汪蓓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21年7期
关键词:动态控制建设项目成本控制

汪蓓

【摘要】当前建设工程变得越来越复杂,合同,工程变更和其他各种复杂因素无疑会增加动态成本控制的难度。在建设工程实施阶段,采用有效的方法动态控制成本,不仅可以有效控制投资规模,提高资金综合效益,而且作为建设企业,可以为社会提供更高性价比的产品,实现双赢的目标。本文从施工企业成本控制角度出发,并结合施工成本控制理论,对施工企业实施阶段的动态成本控制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并提出了控制措施。

【关键词】建设项目;实施阶段;成本控制;动态控制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19.199

1、项目实施阶段成本动态控制的重要性

施工成本控制在建设工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成本控制的质量对建设项目工程的成败有着直接的影响。控制建设项目成本,以保证建设工程严格按照投资预算进行实施,实现效益最大化,节约社会资源、人力和物力,是成本控制的主要目的。在整个项目成本控制中,项目实施阶段作为建设工程重要阶段,它是建设工程项目的核心,由于其需要耗费大量物力及人力资源,加之施工阶段呈现出复杂性特征,所以,应从全局进行考虑,结合初步设计预算的确定和目标成本的制定,以动态控制开展全面性研究。

2、项目实施阶段成本动态控制原理

資源节约以最低的建设成本创造更多的效益,是建设工程实施阶段动态成本控制的主要思想和原则。其实现包括以下几个步骤:⑴建立目标成本,根据目标成本将项目划分为若干成本科目,包括建安工程目标、前期工程目标、配套工程目标、后期工程目标和不可预计费;⑵基于以上成本科目,将目标成本继续分解至各合同,形成各合同的成本控制目标,进而完成合约规划编制,通过合约规划控制定标金额和签约金额,作为招标定标时合同的控制价。

3、项目实施阶段成本动态控制存在的问题

3.1 对前期工程的管控不足

一直以来,建设企业对前期工程管理和控制不足,特别是设计咨询的合同工作内容和过错认定模糊不清或根本不提,更注重建筑安装工程的成本控制,但对建设企业成本控制在项目前期的作用认识不够,未能真正发挥设计是龙头的作用,导致施工图纸频繁修改,出现费用无故增加现象。

3.2 成本控制管理各环节相互脱节

成本控制管理包含诸多环节,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首先是制定成本目标、负责合约的部门、其次是技术部门、再到项目部门、外部则是代理公司、设计公司、咨询公司等,负责造价合约的管理人员与项目管理人员,如果设计公司与技术部门沟通不畅,就会导致成本控制管理出现疏漏,各环节按照各自的标准进行项目管理,导致项目施工成本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3.3重视结果,忽视过程

我国实行市场经济已多年,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些影响仍然根深蒂固,许多企业更着重于对工程项目建设结果的衡量,重视对工程项目在结束之后的成本计算、测算与考核,却对项目实行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不予重视,包括前期招标到定标阶段的工作,未能做到“动态”。建设项目实施过程具有一次性的特点。一旦项目完成,产生结果是不可逆转的。然而,建设项目的成本控制是一个需要不断调整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应该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不断地将目标成本计划与实际累计的成本进行对比和比较,分析导致偏差的原因,并不断进行纠正,从根本上着手,做到重视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监控。

3.4成本控制方法不得当

3.4.1不能科学的编制建设项目的成本计划

随着大数据的运用,目前,也有很多软件公司开发出测算成本的系统,然而根据建设项目“唯一”性及各企业个性化特点,在制定成本计划的过程中,科学的判断和分析不能融入到计划的制定过程中,使得成本计划的制定过程流于形式,不能很好的结合实际情况,经济分析过程与技术支持脱节,不能为实现目标成本提供保障与支持。

3.4.2建设过程中的成本未能实现准确的控制

建设企业不是实际施工者,只是对工程的进度、质量、安全有一个全局掌控,对设计、招标中的缺陷没能做出及时判断,进行纠正;缺乏第一线的精准资料掌握,例如施工过程中的人材机价格变化而造成的成本偏差,不能及时调整、准确计算,因而导致对成本未能实现准确的把握与控制。

3.5 成本控制缺乏统一管理

成本控制是贯穿施工全过程的重要环节,需要各部门的管理和协调,然而现在大多数企业在整合这方面力量上缺少一个统筹部门,企业领导不给予权利上的支持,以至于无人无部门能将参建各方信息及时反馈到数据上,造成成本动态滞后,缺乏真实性。

4、项目实施阶段成本动态控制方案

4.1明确项目实施阶段的成本控制目标

建设项目成本动态控制主要是对投资目标、工程进度目标和工程质量目标组成的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其中一个目标的变化都会导致其他目标的变化,所以为了更有效地控制投资规模,提高资金综合效益,实现工程项目的建设目标,重点在项目实施阶段要明确成本目标,在确保证工程进度与施工质量的条件下,制定合理的造价衡量标准。

4.2成本动态控制

4.2.1建立成本目标

(1)概算控制预算

建设项目立项后就进入了实施阶段,这时设计就是整个项目的“龙头”。设计概算的编制就需完整覆盖项目从筹建到竣工交付使用的全部费用,成本控制部门应结合设计单位提交的概算、企业技术部门审核专项设计架构和概算中各设计项目的完整性的成果,审核设计概算中各项建设费用各项目的组成关系和数量完整性,并注意建设费用审核要以项目特点、定位、市场水平、企业以往类似项目经验数值等为参考依据,成本控制部门根据审核确定后的设计概算中的建设费用,反馈给设计单位,调整完成设计概算编制。这也是制定建设工程目标成本的依据。

成本控制部门根据设计概算金额,提出各专业项目的限额设计造价指标;同时,技术部门应为成本控制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如:审查和把关设计单位在各阶段各专业的设计,及时纠正过程中的错误和遗漏等),成本控制部门再依据以往类似项目积累数据,提出经济性技术指标,如:钢筋指标、窗墙比等。根据这些指标数据测算限额设计指标,审核限额设计指标的落实情况,夯实目标成本的数据支撑,如确需超额的设计,要经企业领导班子定夺后调高限额指标的设计。

在技术部门提供施工图后成本控制部门进行施工图预算,完成建安目标成本值的编制,建安目标成本值不应大于设计概算金额;按照技术部提供的现场资料以及前期工作要求的内容,编制前期工程目标成本值,包括可研评审、三通一平、检测、监测、设计、咨询、代理、行政收费等;成本控制部门参照以往项目的经验指标,编制配套工程目标成本值,包括水、电、煤、通信、配套设施等;后期工程目标成本值则根据验收需求编制,包括档案费、验收相关费用、大市政配套费等;另外需要设置一定比例的不可预计费(按各企业的管理水平设定比例值)。

(2)合约规划

为了使项目建安成本得到切实有效控制,需要进一步以合约规划对成本目标跟踪管理。成本控制部门需要技术部门提供工程总、分包的分类及对应的合同范围、界面,根据项目总体进度计划,将目标成本分解到各个合同,完成合同策划的编制,通过合约规划来控制定标金额和签约金额,此时目标成本已拆解成为每个合同的目标成本,招标时就成为该合同的控制价。对于合约规划未考虑到的合同,作为动态成本待发生部分,但需另行审批。待合同签约后,将合约规划目标成本剩余金额,一部分作为未签约金额计入规划余量,一部分作为合同的预计变更签证预留给合同使用,剩余部分可视为导致动态成本降低的节省金额。

4.3成本动态过程管控

4.3.1设计变更

工程建设具有工期长、技术复杂、项目金额巨大、容易受外界影响等特点,造成变更因素众多。例如: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前期勘察不准造成的后果是一个可预见的因素,致使发生工程变更;还有设计过程中对影响程度估量不准确所导致的设计变更、进度变化、标准提高、施工条件变化、材料替换等状况的发生。

建设工程开始施工后,技术部门应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对各专业设计图纸的审查技术进行检查,协调配合审定后的施工图纸设计交底工作,对施工方所提出的技术、规范等调整修改问题需要复核,会同成本控制部门商讨交底初步资料,后者需对引起成本变化较大的内容提列出来,由技术部门、项目部门协调设计单位会商调整修改的必要性,最终形成设计交底纪要备案,成本控制部门对影响成本较大的图纸变化应及时做好记录,以便于复核施工过程中签发的任何变更类资料。

某项目在建设阶段由于防火规范的调整,需要设置耐火窗,但对于是否增加自闭器没有强制规定,咨询规范编制组也是建议尽量采用。施工方为了保证顺利验收,提出要增加自闭器,项目部为了保障项目顺利验收也同意该措施,技术部收到相关请求和资料后,仔细核实了规范的内容,斟酌了规范的字眼描述为“宜”,即完全不用强制增加,且针对规范提出建筑使用的保温材料,该项目完全排除在外,审核结果对于现状是满足规范要求,最后验收也顺利通过。这样就避免了成本的无谓增加。

申请人提出变更时,设计单位与监理单位应对变更内容、方案等进行审查,项目部与技术部根据上述两家单位意见审核是否需要变更,如需变更,则由成本控制部门根据变更资料审核变更估算,当累计变更金额超过该分项合约规划时,原则上不予变更,对于确实需要变更的情况须上报至企业决策层审批,通过后要调整目标成本审批后,方可继续变更流程。

4.3.2工程签证

工程签证的认定往往会与设计变更混淆。签证是属于施工过程中出现与合同约定的情况、条件不符的事件;施工图、设计变更工程内容以外的又确实发生费用的施工内容;或者变更引起的在竣工图中无法反映的返工、拆除工作。工程签证都有时效性,对于紧急类的签证应规定在短(根据企业情况设定)时间内办理(签署时间亦根据企业自身情况规定),如一些抢险类的、满足关键时间节点的、验收阶段内完成整改要求的。此外,我们需要遵循正常的签证程序,项目部门作为第一责任部门,严格审查项目签证的真实性和合理性,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不予受理,对申报的资料完整性进行审核,且组织施工监理现场实测实量,进行现场会签(如有必要或条件成本控制部门也可参与)。杜绝施工方事后追认签证事实,以免造成高估冒算,无谓增加成本的情况,执行在规定时间内不办理的签证一律失效的制度。成本控制部门对签证的合理性,资料完整性要进行审核,一定要避免签发的事实、工作内容和变更内容混淆在一起,造成动态成本的误差。对签证费用审算后,如累计超过合约规划金额的签证工程,原则上不予审批,审核批准后的签证费用则计入成本内。

在开发大型居住区某地块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开发性质的定性,现场有大量水系和相关河道需清理和填埋,此时施工单位已上报相关事实,由于事关周边市政和水系,是影响较大的一项工作,且作为对今后清算的一个鉴证,企业当即汇报上级部门,由水务局发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及准予水系调整行政许可决定书,要求完成清理和填埋。建设方项目部协调组织施工监理、成本部门、施工单位进行了现场实测,由施工单位绘制水系河道回填平面图,由于河道有大量淤泥层,还要测量水深及淤泥层厚度,绘制成剖面图,计算抽水、清理、填埋量及费用,各方办理确认手续后上报至上级住宅建设相关部门。这类就是紧急事件的签证处置,时效性就相当重要,虽然此时建设方也是处在申请方这一位置。

4.3.3材料(变更)审批

建设项目由于各种情况对于某些材料在合同招标时未完全定夺,或合同执行中材料替换及变更,都会涉及到材料价格的确定。

招标清单中的暂定价材料、因变更产生的新材料必须进行材料批价,技术部根据申报的技术参数、品牌选取企业长期合作商名录中符合条件的品牌或供货商提供给成本控制部门,成本控制部再根据经设计、项目部、监理确认的一系列资料与供货商进行询价、商洽,审定材料价格,同时协调供货商与施工方的材料采购事宜,确定最终材料总价,调整计入已签合同中,完善动态成本数据。

4.4动态成本日常管理

可见,通过合约签订建立了目标成本,在实施中将已发生的成本(变更、签证、新增)计入目标成本,已签合同预留了变化费用的或未签合同预计要发生的费用,这些汇总的费用构成了动态成本。

成本部门每月应对签约的合同进行整理汇总并计入当月的动态成本,核实变更、签证会签情况,根据金额归集到相应的成本科目;确认的材料批价引起的变化费用;已完成的合同结算金额;总承包工程里主体结构封顶后调整的人材机補差计入已发生成本。已报未审、未报预估项目计入待发生成本。

对于各科目下合同的节余成本,需要等到同一科目的合约规划所包含的合同结算完毕,确认不再发生后,方可将节余成本释放。在设定目标成本时,不可预见费主要用于总承包工程结算处理风险事项,不能随意使用。

4.5设立动态成本预警

建设过程中成本细项即将或可能超出合同签约金额的某一比例(按企业情况设立这一比例值)以及其他影响成本的重大事项时,成本控制部门向企业领导层发出预警。但预警的要求是当某个成本细项即将发生超支,而非成本科目超支再预警。

结语:

虽然实施过程只是整个建设过程的一部分,却要掌握着整个建设企业的成本命脉。所以管理不应局限于阶段本身,而应望眼于全局,包括整体市场经济环境,分析控制影响成本的因素。因此,对建设工程实施阶段进行动态管理,不仅可以科学地安排投资预算,有效控制投资规模,提高资金综合效益,亦能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卫波.建设工程成本优化—基于策划、设计、建造、运维、再生之全寿命周期[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7

[2]全过程工程咨询实务与核心技术[M].天津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等2020-8

[3]谭攀静.建筑项目施工阶段成本控制动态控制策略[J].四川水泥2019-10

[4]王涛.建筑成本控制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10

猜你喜欢

动态控制建设项目成本控制
阐述全过程造价管理下的建筑造价动态控制
新形势下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对策
湘江鲲鹏计算产业软硬件生产线建设项目一期实现厂房交付
山西省高等职业教育骨干专业建设项目名单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的意义及路径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相关问题及完善策略探讨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企业成本控制策略研究
浅谈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有效性
不完全年调节水库汛期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