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饰物文化 人物心声

2021-08-09王玉鹏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饰物范增项王

王玉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饰物也是一种文化,并且源远流长,不容小觑。从原始人佩戴的贝壳,到今天人们的手机装饰小物件,它们并不是单纯为了漂亮,还隐含着某种文化或心理的期待。

古人认为牛皮性柔,性急的人佩带可以自我警戒。《韩非子·观行》中记载:“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韦”,即熟牛皮,成语“韦编三绝”中的“韦”就是熟牛皮这个意思。西门豹知道自己性子急躁,经常佩带熟牛皮,提醒自己慢一些。董安于觉得自己性格过于宽缓,经常佩着绷紧的弦,提醒自己紧张起来。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字佩弦,大概也和董安于一样,需要同样的心理期待。

《鸿门宴》中出现了几处饰物描写,我们便可以以此入手,探究这几件饰物的文化内涵或使用者的心理期待。

第一处是宴席上“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的那块玉玦。玉在古人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常常成为君子的象征,因此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说法。孔子说,玉具有仁、知、义、礼、乐、信、忠、天、地、德、道等君子应该具有的高尚品格,所以玉在我国文明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这句诗里面,“美玉”代指男子,而“羅缨”则指女子,“美玉缀罗缨”则是指夫妻成婚。可见,不仅是道德高尚的君子,普通人也有佩玉的习惯。爱玉、崇玉、佩玉、用玉、藏玉,这缘于玉器材质本身的珍贵和工艺的精湛,更缘于玉器背后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荀子·大略》中记载,聘请雇佣别人就赠送“珪”;询问有识之士,请教问题就得拿“璧”做见面礼;召见某人使其前来,就派人送“瑗”;与人有隙,准备断绝关系不再来往,就托人送他一块“玦”;准备与人和好,希望对方不计前嫌,恢复关系或者君王召回外贬的官员,那就遣使赠送对方一个玉“环”。

“玦”为什么被用来表示断绝的意思?首先,“玦”本身的形状“如环而缺不连”,在完美的环形上有一个大大的缺口,表示感情的裂痕,所以就用“玦”来表示与人有隙关系断绝。其次,运用了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玦”与“绝”“决”谐音,并且在古汉语中,“玦”字常常与“绝”“决”通假。所以,一件普普通通的玉器“玦”也就有了“绝”和“决”两个字的文化内涵。《鸿门宴》中,刘邦凭借自己谦卑的态度,依靠张良、项伯的周旋,暂时平息了项羽的怒火,赢得了喘息的机会。这一下可让一代谋士范增忧心如焚,“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为什么举玉玦而不是其他东西,比如刀呀剑呀,又为什么身边就有玉器,并且是玉器“玦”?前人张载说,于无疑处有疑,方是大进!范增的身份是谋士,常常要在军国大事中出谋划策,做出决断,所以他随身佩戴的饰物就是“玦”。“玦”者,“决”也。范增屡屡举玦,就是他深知项羽优柔寡断,不忍下手,暗示他快做决断,莫失良机!可惜在鸿门宴上“项王默然不应”,失去了除掉刘邦的最好机会,玉玦的描写就再也没有出现,玉玦没能完成自己关键时刻决断的使命,只能黯然退场。如果我们运用补白的艺术手法,用现代小说的创作方式,可以想见玉玦的命运:它不是在范增手中被紧紧攥着与汗水、糙皮糅合,就是在亚父钢牙咬碎的那一刻断为两截。

第二处是“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的“剑”。早在西周末就有佩剑之风,剑成了一种文化现象。“自天子以至百官,无不佩剑”。剑不仅可以起到防身的作用,而且佩带宝剑也是古人的一种礼仪,用来表示人的英雄气概,甚至在后代武侠小说中表现出一种仙风道骨或者儒雅的气质,所以《鸿门宴》中“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的场面,“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的情景和“项王按剑而跽”的形象,都具有英雄气概。只不过本文的前三把剑,都寄托着使命出场,项庄起舞而拔出的剑“其意常在沛公也”,剑锋所指,目的明确,充满杀气,招招致命。项伯起舞而拔出的剑是为了“翼蔽沛公”,处处警惕,不敢有丝毫疏忽,宴席之上刀剑相撞,火花四溅,刀光剑影,无比紧张。项羽也许认为这是助兴,煞是好看!真是几个精明人陪着一个糊涂人在喝酒。如此剑拔弩张,如此胆战心惊的情节,项王却无一丝一毫察觉,反而是樊哙“拥盾入军门”的剑吓坏了他,他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樊哙“拥盾入军门”时握着的剑是为了解围救主,风风火火,紧迫至极。以上这三把剑都有使命,并附着嘱托或友谊的潜在意义。只有项王那把“按剑”,下意识地做了消极戒备的角色,并无深意。

第三处是刘邦“欲献项王”的一双白璧。璧是我国传统的礼器之一,《周礼春官·大宗伯》中载:“以苍璧礼天”,可见“玉璧”这种礼器规格之高。白璧还象征着纯洁、美好和高贵。所以,刘邦将一双白璧送给项羽,一是表明项羽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二是赞美项羽纯洁、美好和高贵的品质,极大地满足了项羽的虚荣心,从而表明自己谦卑的态度,可谓处心积虑。“项王则受璧,置于坐上”,就说明了项羽已经默许了刘邦所做的一切,而刘邦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这双玉璧也就圆满地完成了自己救主的使命。尤其在这里要讲的是太史公司马迁精妙的用笔。张良问刘邦:“大王来何操?”刘邦说:“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对,欲与亚父。”“操”“持”二字竟然如此精当!倘若说成“大王来何持?”刘邦说:“我操……白璧一双”,那肯定大煞风景,课堂上学生无不绝倒。为何?张良问刘邦时,突出情况紧急,恐怕无以应付,所以便说“大王来的时候带了点什么东西没有?”用一个比较随意的“操”字,当然刘邦、项羽都是诸侯,身份相当,出于对刘邦的尊敬,张良也不可能用“持”字,把刘邦置于项羽之下。刘邦当时和张良初识,当然也不可能随意地说:“我随便拿了点白壁、玉斗之类的东西”,而是比较恭敬地说出“持”字。“持”,双手恭敬地拿,有“捧”或者“奉上”的意思。所以后一句紧接着是“欲献项王”,用了一个“献”字,把刘邦为摆脱困境低声下气,谦卑至极的形象刻画出来,同时老谋深算的形象也浮于纸上。谁说“刘项原来不读书”,刘邦用字用词竟然如此精准,不得不叹服太史公叙事艺术的高妙。

第四处是刘邦“欲与亚父”的一双玉斗。玉斗是一种玉制的斗形酒器,贵族日常用具,形制精美。刘邦当时被封为“沛公”,身份、地位都高于范增,完全不必送礼物给范增。我们也可以按一般性思维,礼尚往来,人之常情,出于礼节的需要,准备一点礼物“欲与亚父”,所以用一个“与”字,也无不可。然而,刘邦情商颇高,他自有打算,且看原文“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随着一句“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冲口而出,玉斗被“置之地,拔剑撞而破”,玉斗牺牲了自己也牺牲了范增。千载之下,我们还能透过历史看见范增失望的背影。

学习文章,我们要透过文章,精读文字,读到文字背后的历史和文化。《鸿门宴》中的几处饰物描写,如果粗略阅读,轻易放过,不同的文化内涵、不同的人物心理、不同的意蕴传达以及太史公精妙的笔法也就鉴赏不到,享受不到了。

作者单位:甘肃省永登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饰物范增项王
差点成为“羊二代”
弹片,是母亲唯一的饰物
瓶盖diy个性小雪人饰物
《史记·项羽本纪》(节选)
四面楚歌
军师范增的短板
《史记》范增性格妙笔
自勉
亚父之死
美调查中国产儿童饰物镉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