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广西少数民族乡村振兴主题性版画创作的思考

2021-08-09韦忠冠

美术界 2021年7期
关键词:版画乡村振兴

韦忠冠

【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化,乡村是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本文以版画的表现形式通过圩日对当下广西少数民族生活的提炼,以及自我情感的表达与宣泄,反映新时代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政策下的精神面貌、人文风情和新时代生活。

【关键词】乡村振兴;主题创作;圩日;版画

唐代柳宗元《柳州峒氓》诗:“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虚人。”宋代钱易《南部新书》辛:“端州已南,三日一市,谓之趂虚。”宋范成大《豫章南浦亭泊舟》诗之二:“趁墟犹市井,收潦再耕桑。”宋代《太平御览·郡国志》曰:窦州悉以高栏为居,号曰干栏,三日一市。《寰宇记》谓:“容州夷多民少呼市为虚。”众多古籍对圩有记载,圩的形成至少在唐朝之前。湘、赣、闽、粤、桂等地区把农村集市(古书中作“虚”)圩日叫做赶集、赶圩,客家人叫赴圩。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把约定俗成的集市交易称为“圩日”,人们到集市上交易,或办事,就叫赴圩。圩日文化丰富多彩,有其深厚的地方特色,成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圩日是广西少数民族特殊的传统文化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已逐渐成为了注重乡镇特色和突显地方文化的重要舞台。圩日作为与少数民族人民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经济贸易形式,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积淀。它是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定期聚集进行商品交易活动的形式,也是少数民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圩日上交易的大多都是少数民族的生活必需品和当地的农产品,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需求,很好地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流通,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一、以“圩日”主题体现乡村振兴的可行性分析

圩日的主要职能是市场,也是社交场所、娱乐场所,是一个聚物质与精神于一体的多元结构的文化生活场所。圩日是农村商品经济活动的中心和推动器,它对于农村区域经济的增长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是商品经济活动的中心和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联系的纽带。作为一个商品交易的场所,圩日的作用是对农村区域经济的带动和引导,还是农村经济文化科技信息的集散地和现代文明从城市向农村传播的中转站,是党和政府政策路线法规的宣传阵地,对于农村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广西少数民族风情及其人文精神在当代日益体现出对精神家园的追求与表现,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因为在当代文化语境中,广西少数民族风情日益显现出独特的人文精神价值,它以自身的“自律性”的内在精神契合了当代的文化语境;在其逻辑性的运行与演进中,艺术家们不约而同地发现了“有意味的形式”,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因而成为画家们的精神资源和创作灵感来源。

以“圩日”主题体现乡村振兴的主题创作,是以当代中国的文化转型为逻辑起点的。它包含了笔者对生活时代的激情和感怀,以及由此而来的理想、价值和观念,其中包含了现代意识中特有的激情和创造精神,因而具有深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又充满了强烈的民族精神。

二、《圩日》系列版画创作与思考

(一)版画形式语言的特殊性

众所周知,我国版画的发展有千年以上,以它独特的审美趣味、造型方法、艺术技巧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成为世界瞩目的古典艺术奇葩。版画的形式与技巧,传达了中国人民的审美意趣与人文社会思想,是中国“天人合一”的生命宇宙观的形象体现。版画形式语言是以视觉形态所具有的形式感和形式美来直接通过视觉产生作用。它有着独特的呈现方式——刻迹和印痕。版画的内容和形式,是特定时代的生活、思想、风俗的反映,以文人雅趣的追求为取向,而不以浓丽华贵、富丽堂皇的趣味为目的。

中国现代版画,尤其是新兴木刻版画,开创了中国版画的现代之路。一方面使版画的概念得以形成,进而超越传统木刻,带着强烈的表现主义色彩进入到纯艺术领域,另一方面也因其大量印制产生的广泛影响,将现代版画社会化、传播性的本质特征发挥得淋漓尽致。版画的发展是和时代紧密结合的,新时期的版画创作一改延安时期的革命批判面貌,积极歌颂新生活和社会建设。版画发展到今天,它的艺术魅力和其他画种一样博大而精深。这种魅力,凝聚着艺术家们坚韧的毅力和无穷的智慧,使人们在欣赏变化无穷而又和谐统一的美感形式过程中,悟出作品魅力的艺术本质。

作品《圩日(一)》(图1)描绘了烈日下圩日繁华热闹的场景。笔者通过对原生态人文风情、生命感悟的本土题材表现,对乡土题材的时代创新表现,对新时代的风貌感受结合版画的艺术语言表现特征,从个性化的角度表达出传统民族资源的现代性时代气息。版画的创作方式和形式语言可以承载重大题材创作,对中国的艺术发展和文化建设有着不可估量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圩日》的构思与创作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我们要进一步形成乡村的文化自觉,坚定乡村的文化自信,更深刻地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文关怀、人文情愫和文化使命,扎扎实实去探索和践行。留住乡愁、振兴乡村就是留住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在发展中保留民族本身的特质,使传统与现代文化交融互补。乡村是一个生活的共同体,要使文化成为乡村的凝聚力、生产力、驱动力,需从生活的层面出发,以文化提升生活品质,拓展发展空间,引领文明进步,做到造福乡民。

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乡村振兴主题创作的创作构思应运而生。在主题创作的层面上,将圩日作为创作线索,通过对当下生活的提炼,传承发展、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乡村文明,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折射出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下,焕发出时代的幸福感与豪迈感,体现出“美丽中国”这一永恒主题的思想内涵。结合广西少数民族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挖掘民族特色文化符号,盘活民族特色文化资源,体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以形神兼备为导向,把民族民间文化元素融入作品,深挖历史古韵,弘扬人文之美,重塑诗意闲适的人文环境和居住环境。如作品《圩日(二)》(圖2),画面表现了少数民族圩日早市吃早餐的热闹情景。以前少数民族地区交通不发达,赶集都是靠步行,常常凌晨就出发,随着国家精准扶贫工作的胜利,交通条件好了,但少数民族还是保留着赶早的习惯,到集市吃上地方特色的美食。

构建黑白木刻作品的要素有观念、主题、造型、构图、黑白处理以及刀法组织等。黑白木刻中刀与木两种硬质材料交融所产生的刀痕经过提炼而形成的有规律、有节奏、有意味的刀法组织是木刻语言的核心。用刻刀造型,以写实主义风格作为主要基调,有着严格的写实造型要求,体现严谨的造型功力。《圩日》系列作品通过不同的侧重和切入点选择主题,从语言形式上来说,刀法组织是最本质、最核心的因素。刀法是木刻獨有的、无可取代的,有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因素,没有它,木刻的独立价值就没有了。作品《圩日(三)》(图3)描绘了圩日上修鞋摊的工作情景,在场景的空间处理和人物表情的刻画方面,体现了对修鞋摊的细心观察和真诚体验。作品呈现出了丰富、细腻、有序、多样的木刻刀法和完美的写实造型风格,在继承传统精髓的基础上为现代木刻注入新的营养,体现了独特的语言优势。

黑白木刻是人类文化艺术资源的组成部分,伴随着人类文化前进的潮流的同时完善和发展着自身语言。各个时期的文化艺术思潮不断在影响着黑白木刻的形式与风格。在当代艺术语境与文化大背景下,对黑白木刻艺术本质意义的思考就显得至关重要。传承木刻的拼搏与创新精神,大力弘扬文艺创作中的时代精神是黑白木刻艺术语言应该突破与拓展的方向。《圩日(四)》(图4)描绘的是圩日上妇女们卖酒的场景,作品结合中国传统绘画当中的“以形写神”的绘画原理,力图将“传统与现代”“衰落与复兴”“缓慢与快速”“守望与发展”等具有现实意义的观念和元素融入到画面当中,形成具有丰富绘画语境以及独特风格的“三农”题材作品创作,进而反映农民生产生活,尤其是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人民生活的富裕,物质生活的充厚,传播出这个时代人民的幸福指数、精神风貌,充分展示新时代农村农民的精神面貌。

三、《圩日》系列版画的价值与意义

《圩日》系列版画作品以创新与拼搏精神为导向,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艺术创作结合的可能,为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广西传统民族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挖掘广西少数民族乡土文化,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突出主题。《圩日》系列版画作品既是生活的反映,也是对人文精神的讴歌,重塑和表现广西少数民族人民的爱恨与哀乐,以及乐观向上的性格。

版画作为最具有大众基础的绘画种类,在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价值。《圩日》系列版画作品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文化特质。加强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与版画艺术创作的结合,促进艺术创作的多样性与多元化发展。提高版画艺术的创作水平,加强版画艺术的社会普及与推广,是文艺创作中继承和发扬创新精神与拼搏精神的重要方式。

艺术创作应该要扎根人民,反映人民的真情实感,反映时代的精神风貌。要正确把握好美术创作发展的重大关系,把握好解放思想与统一思想、政治标准与艺术标准、市场导向与艺术导向等方面的关系,不负时代、不负使命,开创文学艺术发展的崭新局面。在创作中,保持民族审美特性、坚定民族传统审美信念、精炼民族文化审美内核、纯粹民族美术表现语言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树立文化自信的前提。

参考文献:

[1]雷务武.雷务武作品与论文[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6.

[2]刘新.民族颂歌:广西少数民族题材现代美术创作巡礼[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版画乡村振兴
版画作品选登
2018广西版画邀请展作品选登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张瑞超版画作品
蒋园媛版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