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洲:带富一方的好书记
2021-08-09赵鹏
赵鹏
伊通河,长春的母亲河,她宛如一条银色玉带贯穿城市南北。1801年,张氏沿伊通河来到长春北郊建屯,起名“上台子”。黄永洲便生长于此。出生于战乱年代的他,在新中国成立后从上台子农业生产互助组组长一步步成长为公社干部,再回到家乡担任党组织书记,带领全村人民从百废待兴中浴火重生,最终成为上世纪90年代享誉全国的党员典型、劳动模范,并出席了党的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行走在伊通河畔,穿梭于楼宇、商圈,难寻村庄旧貌。这里早已和城市融为一体,并更名为“上台村”,在宽城区兴业街道的领导下向城镇化迅速推进。倾听着村民的讲述,翻阅着档案资料,仿佛时光倒流。那是一个艰苦奋斗的年代,那是一段发动群众创业的岁月,那是黄永洲留给上台村的“上台子”记忆。
宽城区“首富村”的“第一桶金”
致富思源源在哪?一切要从黄永洲重返上台子说起。1959年5月,29岁的黄永洲从零开始为公社建立畜牧场,仅用7个月便实现盈利20万元。与畜牧场的红火相比,上台子显得更加破败:黄皮地、涝洼塘、7匹瘦马、破土房,200多户村民每户日均收入仅有0.18元,债多人惆怅。
1960年底,黄永洲回到上台子,担任党支部书记。回村第一天,他组织召开支委会分析原因、商讨对策。会上,他提出的“当干部的一点不少干,一点不多吃,一点不多占”“要求群众做到的,党员必须首先做到;要求党员做到的,支委必须首先做到;要求支委做到的,书记必须首先做到”成了党支部的制度,更成了全村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
思想统一了,第一步怎么迈?黄永洲觉得离不开上台子的实际。当时上台子最大的實际是近一半的耕地被借走、占用。为此,他大费周折,追回了土地。随后,他到畜牧场要来10头淘汰的奶牛用作耕牛,又从隔壁村借来2万元购置20辆胶轮车。然而,仅凭这些资源,很难产生大效益。发展生产,急需更多的钱。钱从哪来?村里的老人回忆说:“当时,市里在搞基建,一车沙子能卖7块钱。黄永洲一看,沙子这东西好找,东河套(伊通河畔的沙滩)有的是。他带着200多号人过去挖,干了一冬天,足足赚了7万块。”
这7万元让上台子有了底气。之后,经过改土造田、兴修水利、开办工厂,百姓们终于尝到了甜头。1975年底,上台子每人日均收入超过3元,集体资产也日积月累,一跃成为宽城区农村中的首富。
被党中央充分肯定的创新举措
沿着历史的长河,来到1984年底。此时的上台子已是长春市重要的蔬菜产区,全村百姓在集体耕作中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收入喜人。历史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始于1982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此时延伸到了上台子。
其实,早在1982年,黄永洲就考虑过推广承包制,但现实却不允许他贸然行动。上台子存在三种情况:有本事的、人强马壮的、党员干部们愿意个人承包,这部分人占全村总户数的20%;老弱病残、五保户等群体的承包困难大,持反对意见,这部分人占全村总户数的20%;其余60%的人在观望。一方面是国家政策的推行和先进生产方式的推广,另一方面是困难群体的实际情况和共同富裕的约定,上台子何去何从?
这一年,黄永洲把所有困难户结为一组,把村里最好的土地承包给他们,派最有经验的生产队长和技术员“当家”。就这样,“联户组”这一新概念诞生了。实践给黄永洲打了满分:联户组里的成员与其他村民相比,收入没差多少。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原来,集体耕种时,大家各司其职,并非都是种植行家。那些在生产队喂马、拣粪的好手,面对大棚里的蔬菜犯了难。眼看蔬菜长势一天不如一天,他们急得要退出承包。
黄永洲希望党员干部作出牺牲,放弃承包去帮群众,没想到这一次,支委会上有人唱了反调。黄永洲说:“要讲致富,咱们当干部的最有条件,有权、懂技术,门路还挺宽,一年不闹个三万五万的,就算没本事。但是,咱们不能干一人饱千家愁的事。”经过激烈讨论,支委会作出决定:支委和队长一级的村干部退出承包,帮助群众从技术指导、制定生产计划、传递商品信息等五个方面服务到户;同时,土地承包制改为租赁制,土地、大棚和其他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并根据质量标准规定“三不租”。
至此,上世纪80年代被党和国家领导人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的“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统分结合,不搞‘一刀切”的创新举措正式成型。
吉林省首个“亿元村”的商业秘诀
黄永洲意识超前,是位工商奇才:他快人一步提出“提前、延后、赶节、补漏”的种植方案,引进南方菜种,让上台子蔬菜有了价格优势;一上任就带领村民开作坊、建工厂,以工补农,到上世纪90年代初全村整体迈入“万元户”行列;创新提出集体经营、全员承包的企业管理思路,让上台子在全省农村中率先实现亿元产值。
以技术创优质是黄永洲一贯的坚持。采访途中,记者听到这样一个故事。1985年春,黄永洲发现村里扣大棚的塑料膜质量不过关,考虑到塑料膜市场需求量大,他萌生了建塑料厂的念头。建厂需要得到省塑料皮革研究所的技术支持,首先要打通人脉。为此,他每天到研究所的办公室坐一坐,以便拉近关系。一日,他听工程师们抱怨市里买菜不方便,第二天便拉来一车价格优惠的新鲜蔬菜。工程师们感动之余,支援上台子建厂的事也成了。1985年底,黄永洲又拿出8万元购买最新专利,新产品不仅有助于蔬菜生长,更是将使用寿命从半年延长到2年。日本北海道黄瓜种植专家连续3年到上台子考察,想知道同样的纬度、同样用塑料大棚种植,为何上台子的黄瓜能早下来半个月。黄永洲没告诉对方,秘诀在塑料膜上。
除了技术,黄永洲还看重人才。与企业发展相伴的,是他几十年如一日,不惜跑遍全国各地挖掘人才,并用一系列暖心的举措让上台子企业成为年轻人才的聚集地和省级专家、国企高工退休后继续发光发热的首选。引进人才的同时,黄永洲还擅长从上台子村民中培养人才,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女乡镇企业家丁淑媛便是黄永洲的得意门生。有人才作后盾,上台子企业拥有了强大的研发实力,产品更具价格优势,不仅打破了国企不与乡镇企业合作的惯例,更是在国内外市场中站稳了脚跟。
“为人民利益而奋斗。”黄永洲终其一生,谱写了信仰之歌。物转星移,初心不改,我们要接过先辈们的旗帜,传承先辈们的意志,完成好人民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光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