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骏:吉林省第一个共产党员

2021-08-09李文

新长征·党建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马骏马良吉林

李文

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颖超的文集中有这样一篇文章:《回忆马骏烈士》。文中,她满含深情地写下了这样的话:马骏同志牺牲已届三十五周年,他的英俊气概,坚定的意志,豪爽的性格,以及他的音容笑貌,还鲜明地浮在我的眼前。马骏同志是中国人民、回族人民的好儿子,他对共产主义坚贞不屈的崇高品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虽然早已死去,但他的精神将随着伟大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的发展和胜利而永生!

《回忆马骏烈士》一文先后两次发表。马骏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能让邓颖超如此怀念?就让我们把历史的时钟拨回到公元1919年。

“五四运动”后,全国各地爱国运动一天比一天高涨,军阀政府也更加恐慌。同年8月,在山东发生了亲日派、山东省镇守使马良杀害回教救国会领导人的事件,马良的暴行引起全国人民的公愤。马骏得知后立即联合回族进步青年刘清扬、郭隆真等100多人,到天津清真北寺声讨马良的罪行,摘掉了马良题写的匾额,并与北京代表联合,第二次到总统府请愿,要求惩办马良。8月26日,请愿群众聚集了三四千人,大家公推马骏为总指挥。代表们到了新华门时,那里早已是刀枪林立,如临大敌。在马骏的指挥下,几千人团结成了一座坚不可摧的长城。直到第三天,全城的军警一起出动才把学生们压迫到天安门前。到达天安门后,马俊将同学们编为若干队,分头进行宣传。瞬间,口号声、歌声连成一片,广场沸腾起来了。军警们抓不到马骏,恼羞成怒,竟抡起皮鞭、枪托乱打学生。看到大家被打得皮开肉绽,马骏心如刀绞,他高声地喊道:“我就是马骏,你们不要打人,要逮就逮我好了!”军警闻声蜂拥而上,无数枪口一齐对准了马骏的胸膛,威胁他解散请愿队伍。马骏却面不改色,泰然自若地向战友们告别道:“同学们,不要怕,我们这次请愿是抱着牺牲的决心而来的,他们是逮不尽爱国青年的,我们爱国无罪,还要坚持奋斗下去!”与此同时,周恩来也急速从天津赶到北京,为营救被捕的学生四处奔走。经多方努力,8月30日,当局释放了马骏和两次请愿被捕的代表。后来为纪念这场斗争,大家都风趣地称马骏为“马天安”。

马骏,1895年9月12日出生在吉林省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县)一个回民家庭。1913年,年仅17岁的马骏就在家乡宁安参加并领导了有名的抵制日货斗争。在这次斗争中,他表现出了出色的讲演天才和组织才能。1915年8月,马骏考入天津私立南开学校。蓬勃发展的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他的民主思想形成。1917年,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他更加奋力投身于革命运动,并逐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青年学生爱国救亡运动,全国各地纷纷响应,马骏在天津声援北京学生的正义行为。5月7日,天津中学生联合会宣告成立,马骏担任副会长。他积极组织宣传队、讲演队,向广大市民宣传爱国主义思想。

6月5日在南开中学广场,马骏等组织召开第一次爱国运动大会。6月9日,天津学联在河北公园召开公民大会。在马骏和天津學联的推动下,18日,天津各界联合会成立,加强扩大了这次运动的群众基础。当听闻巴黎和约将要签字的消息后,天津各界联合会急忙派代表进京,向政府请愿。

9月16日,马骏与周恩来、邓颖超、郭隆真等人联合发起的“觉悟社”在天津成立,马骏在《觉悟》上发表诗歌,鼓舞广大人民的斗志。

11月,马骏作为京津学生代表赴上海,参加全国各界联合会成立大会,被选为该会的常务委员。不料,他回津后,反动当局却将他与周恩来等20余位同志先后逮捕。许多爱国团体也被查封。在狱中,难友们在马骏、周恩来的带领下,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斗争。在全国人民的声援和斗争下,1920年7月18日,被捕学生获释了。马骏当时已蓄起了很长的胡须,难友们又称他为“美髯公”。

经过大革命风暴的洗礼,马骏愈加成熟起来。1920年,他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入党不久,马骏受党的委派,以全新的姿态回到家乡东北开展地下革命斗争。他先以哈尔滨《晨光报》为阵地,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而后他又和韩铁生等人组织救国唤醒团,经常活动在宁安、吉林、哈尔滨、绥芬河、齐齐哈尔、白城、双城、长春、四平、牡丹江等地,并在宁安县创建了吉林省第一个党小组。1924年,马骏到吉林毓文中学任教。

1925年6月,帝国主义者制造的五卅惨案刚刚在上海发生,吉林省城便在共产党员马骏的领导下,掀起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声援上海工人的爱国运动。

马骏领导的吉林沪案后援活动从工人、学生开始,迅速地形成全民反帝爱国斗争声浪。当时,几乎全省各个阶层都参加到这个运动中,就连基督教、长老会等宗教界人士,奉系军阀中的开明将领张学良和郭松龄夫妇,吉林省长王树翰等人也参加了义捐。从地域上说,这场运动从当时的省城吉林开始,迅速波及长春、四平、辽源等全省30多个大小城镇。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吉林人民第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空前规模的群众反帝爱国运动,从而揭开了吉林历史的新篇章。马骏作为吉林沪案后援会的会长,始终站在这场斗争的最前列。

1925年10月,马骏由党组织派遣,前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对共产党人进行血腥镇压,北方的奉系军阀张作霖也疯狂绞杀革命力量,李大钊等先后被捕牺牲,中共北方区党组织被严重破坏,北京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在这个重要关头,马骏奉调回国,担任中共北京市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负责恢复党组织的工作。当时的北京城遍布密探,马骏又久在北京活动,全城军警对他都很熟悉,这给他平添了许多危险。很多同志担心马骏的安全,劝他换个地方工作,可马骏丝毫没有退却,而是更注意斗争策略,经常乔装改扮,避开敌人的耳目,他的身影经常出现在人民群众之中。

12月初的一天,马骏在市委开完会出来,不幸被京师警察厅逮捕。敌人许他以教育次长的官职,妄图收买他,马骏却说:“叫我不宣传马列主义,不搞革命,这比太阳从西边出来还难。”在狱中,他威武不屈受尽酷刑。

1928年2月15日,党的好干部,回族人民的好儿子马骏,在北京英勇就义,年仅33岁。

猜你喜欢

马骏马良吉林
我和马良过一天
何处埋忠骨:六棵树的“密码”
A Spring Coat for Sarah
我读《神笔马良》
我想成为神笔马良
白萝卜·绿玉米
吉林冬季之旅
回族烈士马骏
吉林出版集团
吉林农业大学招生就业及国际交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