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靖宇:彪炳史册的民族英雄

2021-08-09李文赵鹏

新长征·党建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杨靖宇抗联敌人

李文 赵鹏

伴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我们穿过白山市靖宇县城,沿222国道向西南行进6公里,到达目的地——杨靖宇将军殉国地。

进入园中,我们在杨靖宇石像前深鞠一躬,然后缓步走下象征将军最后奋战118小时的118级台阶,来到河边的一棵杉松树前。此树叫“常青树”,旁边的石碑上记载:“杨靖宇将军壮烈殉国前在此地,以此树为掩体,与敌激战,终因寡不敌众,壮烈殉国。原树是一棵直径约0.6米粗的扭筋棫树(别名扭筋子),后因年久干枯朽烂。靖宇人民于1965年春,将这棵杉松树移植此处,用以缅怀先烈,意喻将军英灵永存,万古长青。”

虽说“常青树”不是与将军并肩战斗到最后一刻的“战友”,但它身上的弹孔,依然向人们诉说着那场战斗的惨烈。两面青山,涧水一湾;松涛荡起,细雨涟涟。触摸着弹孔,我们的思绪回到了狼烟四起、杀声震天的年代……

一切要从日伪当局的“大讨伐”说起。

1938年末,杨靖宇率抗联一路军在老岭山区突围成功后,开始在桦甸和濛江(今靖宇县)一带活动,接连的胜利使3000将士备受鼓舞,士气高涨。美中不足的是,在1939年6月上旬的桦甸老营沟战斗中,杨靖宇不幸腿部负伤。1939年10月,日伪当局开始在东、南满地区进行“大讨伐”,集结伪满洲国内驻扎着的全部日军和伪军约2.5万兵力,目标直指杨靖宇领导的抗联第一路军。针对急剧恶化的斗争形势,杨靖宇决定第一路军各部实行化整为零、分散游击的方针,以保存实力,避免遭受毁灭性打击。由于敌军的阻隔,杨靖宇和抗联第一路军彻底失去了衣食来源。面对强大的敌人,腿伤一直未好的杨靖宇率部与敌人不断周旋。他们在零下40摄氏度的严寒里煎熬,赤足行军在雪地上,空腹与敌人战斗,常常几天几夜不能合眼。极端的困难使部队大幅减员,“因冻饿而死及残废者,不下于战场伤亡之数”,到1939年末,抗联第一路军只剩1000人。

到了1940年初,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1月21日,警卫旅一团参谋丁守龙在濛江马家子南被伪通化省警察大队捕获。被捕后的丁守龙变节投敌,将掌握的情况向日伪头目和盘托出。欣喜若狂的日伪军将兵力增加到4万余人,由伪通化省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亲自指挥,在数架飞机的配合下,向杨靖宇及抗联第一路军总部展开疯狂围攻。

面对敌人的死缠烂打,杨靖宇指挥部队在濛江西部、辉南东部山区连日与敌作战,甚至一日数战。1月28日,杨靖宇率部转战到辉南县马屁股山。他带领警卫旅300多人在正面吸引住敌人,掩护各部队分头转移,成功突围。然而,杨靖宇与警卫旅失去了联系,身边只剩下特卫排60余人。2月1日,又一个叛徒出现了。特卫排长张秀峰携带现金、枪支及多份机密文件,向五斤顶子伪森林警察队投降。张秀峰投敌后,进一步暴露了杨靖宇及抗联第一路军总部的行踪。到了2月12日,杨靖宇身边只剩7人,还包括5名伤员。为了让伤员隐蔽,他决定带着朱文范和聂东华两名战士引开敌人的兵力。虽然2月16日成功突围,但杨靖宇的左手被击伤。

此时,最大的困难是饥饿。三人只能挖出草根、扒下树皮充饥,甚至连衣服上的棉花也不放过。2月17日夜,楊靖宇让朱文范和聂东华二人带上现金、手枪和自己的印章,到山边屯子里弄些给养。次日,二人遭遇敌军,英勇牺牲。杨靖宇彻底陷入了孤军奋战的境地。

茫茫林海,天寒地冻。杨靖宇孤身一人在雪地里艰难跋涉。饥饿令其眼冒金星,伤口始终隐隐作痛,脚下的鞋早已破烂不堪,他快到了体能极限。从榆树上扒下一块树皮,挑出嫩的放入口中,伴着苦水强咽下去。此时,一种不祥的预感向杨靖宇袭来。

2月22日晚,杨靖宇来到濛江县城西南6公里处保安村三道崴子的一个破窝棚里,他已严重感冒,需在此处度过一晚。记者翻看万年历时发现,这一天恰好是正月十五。不知道孤独的他有没有想念家人、想念战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在饥饿与病痛的折磨中,奄奄一息地躺在冰冷的地上。也许,他已经没有力气挖草根、扒树皮了,只能从破碎的棉衣上扯下一团棉花塞进嘴里,就着雪一起吞下。

2月23日,上午10时许,杨靖宇隐约听到不远处有人说话。原来是4个上山打柴的村民。杨靖宇喊住他们,乞讨食物。4个人被奄奄一息、面色憔悴的杨靖宇吓了一跳,他们很为难——敌人为切断粮源,早已要求“进山砍柴的人绝对不许携带午饭”——他们身上根本没有食物。杨靖宇掏出钱,委托这四位村民帮忙购买粮食和棉鞋。谁承想,4人中为首的是伪牌长赵廷喜,他一下就猜到了杨靖宇的身份,便说:“你还是投降吧,如今满洲国不会对投降者杀头的。”听到这句话,杨靖宇没有否认,也没有承认,只是平静地说了句:“我是中国人啊,不能做这样的事情。如果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咱们中国就完了。”

赵廷喜佯装答应杨靖宇的请求,下山之后便向伪警察所告了密。

时间一点点过去,到了下午4时许,杨靖宇等来的不是粮食和棉鞋,而是岸谷隆一郎带来的200多名日伪军。虽然他及时转移,试图隐蔽起来,但很快被敌人发现。强忍饥饿和伤病,杨靖宇奋起反抗。他双手持枪,打一枪转一处,最终被逼到一条河旁。

“怎么抵抗也没有用了,快投降吧!”敌人冲着他大叫着。杨靖宇的回答只有子弹。敌人继续向他逼近,100米、70米、60米,最终形成了半径50米的包围圈。

敌人继续劝降,但杨靖宇借助一棵大树的掩护,依然在还击。过了20分钟,一颗子弹打中他的左手,啪嗒一声,手枪落地,他只好右手单独持枪应战。此时,敌人放弃了生擒的打算,一时间,所有的武器一齐射向杨靖宇的藏身处。下午4时30分,两发子弹接连击中了杨靖宇的胸膛。年仅35岁的杨靖宇身体朝前一扑,一代抗日英雄就这样倒在了他深爱着并为之奋斗终生的中华大地上。

杨靖宇倒下了,敌人却不敢靠近。过了许久,他们找来一块门板,把杨靖宇的尸体放到门板上立起来,拍了一张照片。

岸谷隆一郎很想知道,断粮多日的杨靖宇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当杨靖宇的腹部被切开,所有人都惊呆了,因为在他的胃里全是尚未消化的草根、树皮和棉絮。岸谷隆一郎不由得赞叹道:“虽为敌人,睹其壮烈亦为之感叹:大大的英雄!”

随后,敌人将杨靖宇的遗体拉回濛江。在濛江,他们砍下杨靖宇的头颅,装在一个有玻璃的木匣内,送往伪满洲国首都新京(今长春)。

尚德明志改初名,克厉驱倭统义兵。林海诱敌排巧阵,雪原攻略设迷宫。孤身悍战刑天怯,枯草充饥日首崇。喋血断头豪气在,精神不朽傲青松。杨靖宇将军,向死而战,以身殉国,英名彪炳千秋。

猜你喜欢

杨靖宇抗联敌人
传承东北抗联精神
杨靖宇的最后时刻
读《抗日英雄杨靖宇》有感
痛悼抗联老战士李敏
稀奇古怪的敌人
稀奇古怪的敌人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抗联英雄赵尚志
杨靖宇:抗日战场上的铁血将军
英雄杨靖宇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