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真正“懂历史”

2021-08-09汪飞飞

教育界·上旬 2021年7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学科素养

汪飞飞

【摘要】高中历史教材中包含很多史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这些史料,并学会用相关论点论证内容。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能够用历史知识解释自己的观点,以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及效率。鉴于此,本文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了分析,意在为相关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历史解释能力;学科素养

对历史的学习,其实就是对史实理论的学习。高中历史教材将历史事件进行了重新梳理,然后进行了更深层次的解释和定义,为学生理解历史、学习历史提供了载体[1]。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转化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的目的。

一、开展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

在学习高中历史课程时,阅读极其关键。学生通过阅读,不仅可对历史事件有所了解,还能获得对应的知识,从而为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阅读,要教会学生对其中的重要信息进行收集。在对史实内容进行讲解之前,教师可先让学生进行通读,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对史实有所了解,还能使学生从中提炼相应的主旨,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有极大的帮助。学生在提炼主旨的过程中,应注重时间、人物和地点等关键要素,厘清脉络,然后扩展历史事件,这对培养历史解释能力有极大益处[3]。

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国家”一课时,便可让学生先对教材内容进行阅读。在这一课中,由于历史事件跨度比较大,涉及很多时间,学生在阅读时会存在记忆上的困难。所以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厘清时间顺序,根据时间线进行阅读,这样更便于记忆。学生通过时间顺序对本课内容进行阅读,也能够梳理相应的历史知识点。在学生阅读后,教师再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其找出教材内容中的重要部分,如所涉及的时间、国家,然后将相应的历史事件一一对应。比如,石器时代早、中、晚期发展如何;从部落到国家经历了哪些时间段及相应的历史事件;商和西周的具体历史时间,以及此阶段有哪些国家、发生了哪些事件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对本课内容便形成了大致的了解,学习相关内容才会一目了然,进而达到培养历史解释能力的目的[4]。

二、基于历史教材,锻炼学生历史解释能力

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内容均属于真实的历史事件。历史事件既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了解相关信息、学习相关知识的主要来源,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脱离教材内容[5]。一般而言,历史教材内容主要是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和现象来对论点进行总结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以教材内容为主,将教材中历史事件、时间及人物等相关信息充分利用起来,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而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6]。

例如,在教学“从明朝建立到清朝统一”一课时,教师应基于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引导。由于这一课首先讲述的是明朝的建立,要想让学生掌握相关内容,教师便要根据教材内容循序渐进,先明确明朝建立的时间及人物,然后对明朝建立过程中相关制度的变革和实施情况进行讲解。制度的变革或者废除属于本课的重点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对此内容进行梳理,包括背景、原因、时间及具体制度,让学生有条理地学习本课内容。此外,教师还可根据教材内容引入一些相关的历史事件,以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在讲解完相关事件后,教师也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解释相关历史事件,最后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表达出来,由教师进行点评。教师基于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回顾教材内容,让学生结合历史事件,深入掌握教学内容。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还能达到锻炼其历史解释能力的目的,进而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三、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学生主观情感体验

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如果不想办法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是急于求成,单纯地传授教材知识,就会让整个课堂失去灵魂[7]。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创设情境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直观感受相关历史事件,在体验历史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及情感态度。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见解和感悟,最终达到锻炼历史解释能力的目的[8]。

例如,教师在教学“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一课时,便可借助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关于鸦片战争的电影片段,让学生先观看影片来了解这一课的背景,以此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观看影片的过程中,教师也可做一些简单的引导,将学生带入教材内容中。鸦片战争之后,太平天国运动发起。教师在讲解该运动时,要引导学生回忆所看的影片内容,并对学生进行提问:“为什么会发生太平天国运动?”让学生思考并解释其与鸦片战争之间的联系。在学生思考后,教师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问题,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这样既能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答案,又能加深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还能达到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的目的。在后面的教学中,教师均可采用创设情境的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历史情境、历史事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历史内容,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锻炼历史解释能力。

四、分析历史信息,提升学生历史解释能力

高中历史教材中,历史信息量大且错综复杂,历史文献更加浩如烟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提炼、概述和分析历史信息,对其理解和解释历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先锻炼学生分析历史信息的能力。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历史事件是由时间、人物、事件构成的;其次,要引导学生根据所提供的相关线索,对历史事件的背景及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对整个历史事件的发展有所了解;最后,明确其造成的最终结果。学生明确这些内容后,便能分析历史信息,这对学生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极其重要[9]。

例如,在教学“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课时,教师可先给学生提供本课内容的预习提纲及相应的内容,用于指导学生预习,使学生对本课的知识框架有所了解,感知將要学习的相关内容。比如,本课内容的框架:五四运动的背景及重要代表人物,五四运动的开始、经过(主要内容)和结果,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背景原因及历史意义等。教师让学生根据这样的框架进行预习,能够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学生预习结束后,教师需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大小标题进行进一步阅读和理解,让学生明白这一节主要讲述的是什么内容,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巩固学生的知识结构,便于其记忆。之后,教师可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能锻炼学生对历史材料进行提炼的能力,又能锻炼其思考和分析历史事件的技能。

历史是一门具备人文精神与资源的主要学科。高中生的理解能力已经趋于成熟,因此,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不应局限于简单的传授知识,而应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改变历史教学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历史知识,让学生不断挖掘历史的文化内涵,在学习中传承并弘扬相应的历史精神,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既是高中历史教学的目的,也是学生后续学习必备的技能。

【参考文献】

杨娟.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J].试题与研究,2020(07):70.

何影霞.论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J].高考,2019(33):67.

司贵云.分析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应用史料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J].高考,2019(29):92.

陈军平.论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J].华夏教师,2019(15):36.

刘宗兰.探讨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解释能力培养策略[J].新课程(下),2019(03):233.

宋羿竺.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史料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02):137-138.

姜一平.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J].新课程(下),2017(04):195.

帅文. 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教学探索[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5.

郭建萍.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师,2013(12):104-105.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教学学科素养
基于新课程改革深入下的高中历史学科素养培养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科素养的渗透初探
浅谈高中《鸦片战争》教学中国际法意识的培养
活用思维导图,突破历史教学重难点
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实验探索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教材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