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数字技能的培养路径
2021-08-09刘光强干胜道
刘光强 干胜道
【摘要】管理会计数字技能是2020年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全球特许管理会计师和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的职业技能资格考试新增内容。 如何培养本科院校学生的管理会计数字技能是当前会计教学面临的全新课题。 “大智移云区物”等数字技能具有跨会计学科的信息工程属性, 故借鉴国际工程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CDIO工程教育模式, 根据CDIO与数字科技的契合度和联结性, 从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四个方面构建管理会计数字技能培养的教学体系, 探索管理会计数字技能的全新培养路径。
【关键词】CDIO;管理会计;数字技能;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 F2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994(2021)13-0052-8
一、引言
管理会计是高层次会计的“技能型软人才”, 其在分析问题时, 不是在技术层面就事论事, 而是上升到理论高度, 以已知为起点, 由表及里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办法。 管理会计主要服务于企业的业财融合, 其应具备两方面素质: 一是基础知识, 包括会计学、管理学、经济法、税法、经济学、金融学、统计学、信息系统等; 二是职业技能, 包括公司治理、资源配置、战略管理、成本管理、融资管理、投资管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价值链管理、组织领导能力等。 智能财务时代是以管理会计为中心, 做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的全过程全员管控, 利用“大智移云区物”(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商业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数字科技, 向管理者提供实时的决策信息。 在此背景下, 培养管理会计高层次人才的模式应由“知识型”向“职业技能型”转变, 这是本科教育的立足之本。 管理会计培养应以核心职业技能(包括专业技能、商业技能、人际技能、领导技能和数字技能)培养为根本, 其中数字技能是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CIMA)、全球特许管理会计师(CGMA)和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CMA)的2020年职业技能资格考试新增内容。 如何培养学生的管理会计数字技能是会计教学面临的全新课题。
当前, 学者们对本科会计教学的课程设置、社会实践、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就业能力与企业需求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并提出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教学模式。 例如, 李晓慧[1] 对英国部分大学展开实地研究, 对其会计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考评等进行综合分析, 提出了改善我国大学会计教学的具体办法; 佟成生等[2] 通过调查分析我国财会人员的现状, 认为管理会计得到了企业的普遍认可和期待, 并提出了管理会计的技能要求和培养模式; 李芸达等[3] 提出从八个方面(技能教学专门化、知识教材化、师资团队化、方法现代化、巩固竞赛化、考核平台化、评价等级化和实践社会化)着手实践会计技能教学。 由于管理会计数字技能是全新的技能, 之前鲜有成型的教学模式, 学者们也较少论及, 其培养路径还需要大量研究和实践, 因此本文旨在探索数字技能的培养模式。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国际工程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 由麻省理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经过多年的研究创立。 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和运行(Operate)。 它以产品的生命周期为基础,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以理论联系实践的方式学习知识和技能。 由于数字技能的信息工程属性, 根据数字技能与CDIO的契合度, 本文尝试采用颠覆传统教学方法的跨学科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 构建管理会计数字技能培养的教学体系, 探索管理会计数字技能的培养路径。
二、CDIO在管理会计数字技能培养中的构思
1. 数字技能的基础架构。 数字技能就是在数字与信息收集、分析、挖掘、可视化及决策方面的技能。 “大智移云区物”是数字技能的核心技术, 其构建了数字技能的基础架构。 职业技能具有现时性、应用性和复合性特征。 本科教育不是追求专业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而是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构建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知识和职业技能体系。 通过学习新知识和技能, 形成职业技能, 以便在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职业能力是学生的素养及对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 是衡量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指标。 管理会计数字技能是管理会计在专业技能、商业技能、人事技能和领导技能的基础上新增的技能。 数字技能就是数字智商和数字素养, 主要内容包括: 信息与数字素养、数字内容创作、问题解决、数据战略与规划、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采用特定技术提供解决问题方案的过程)等。 基于新兴科技的管理会计具有确保会计信息可靠、数据管控、信息集成、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和价值创造等功能。 管理会计數字技能来源于以下新兴科技:
(1)区块链。 区块链技术就是利用哈希算法和分布式记账生成数据, 利用共识机制验证数据, 利用加密技术确保数据安全, 利用链式结构储存数据, 利用智能合约来编程的分布式基础构架和计算方式。 区块链是继大型电脑、个人电脑、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之后的一种颠覆性创新技术, 是一种继血亲信用、贵金属信用和中央银行信用之后的革命性创新信用模式。 区块链在分布式记账方式、数字签名、时间戳、非对称加密及智能合约等方面与会计要求高度契合, 由此形成了区块链会计。
(2)大数据。 区块链生成的大数据可以作为资产在大数据平台进行交易。 企业80%的数据是半结构性和非结构性数据。 大数据可以分析出传统方法难以应对的内外部变化, 提出多领域商业洞见。 同时, 大数据有助于财务分析, 使数据可视化, 以便发现价值和传递价值。
(3)云计算。 云计算就是通过互联网络提供存储、计算、服务器、数据库、软件及网络等服务模式, 以最少的投入快速地提供和释放这些资源的数据服务方式。 云会计是基于财务共享的会计。 管理会计与云计算的融合, 优化了作业流程, 构建了全新的会计生态。
(4)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试图模仿人类行为的计算机系统, 其可以学习语言、完成实际任务、使用能够影响实际行为和语言的感知装置及模拟人类的专长和决策。 人工智能包含数据、算法和算力三大因素, 是一门开发研究用于模仿人脑智能的理论、技术及应用系统的科学。 人工智能是构建智能财务的核心技术。
(5)商业智能。 商业智能指的是广泛使用的应用程序、实践和技术方法, 用来对数据进行提取、转化、整合、可视化、分析和呈现, 以此支持决策和优化决策效果。 它可以应用于很多职能领域, 贯穿企业所有管理层级的业务流程: 用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整合业务流程, 用供应链系统共享物流信息, 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提供销售信息和提升客户价值, 用知识管理系统提升企业管理决策水平, 用会计信息系统提供财务决策信息。 人工智能和商业智能与管理会计的结合, 促使管理升级和组织变革, 是构建智慧管理会计的核心技术。
(6)物联网。 物联网是互联网的扩展。 在物联网中, 物是主体, 可以智能识别和管理人与物, 并为人提供智能服务, 这将改变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在财务上, 物联网可为供应链管理提供智能支持。 管理会计与物联网的有机结合, 将实现可视化的物流体系和万物互联的设备自主管理。
(7)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 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是指能够快速、精确且不知疲倦地从事常规性和重复性人类工作的软件系统。 其优势在于: 降低人为的失误和提高合规性; 可以24小时工作; 快速执行任务; 不会偏离设定的流程; 可以处理复杂和不同的任务; 具有高度的伸缩性。 目前, 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已开始在会计领域运用。
(8)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在机器学习的基础上更深层次的研究。 深度学习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多媒体学习、语言处理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 促进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深度学习是一种多层神经网络结构的学习框架, 通过组合底层特征构建高层抽象的类别属性, 并提取数据的分布式特征来模仿人脑解释数据。 深度学习是数字科技“大智移云区物”融合发展的引擎, 为智能管理会计和智慧管理会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管理会计数字技能的培养目标。 CGMA的职业能力框架将管理会计数字技能培养目标分为以下四个层面: ①基础级: 了解专业需求、方向与管理变革, 全力支持组织变革, 做好当前角色并承担职责, 协助高级经理实现管理团队目标。 ②经理级: 深入了解业务目标以及管理变革, 实施促进变革管理的流程。 经理级别要能有效识别管理变革中的潜在冲突, 尽可能地提高接受度与合作性, 以实现业务目标。 这个级別需要中等程度地了解总体业务运营和衡量标准, 并监督实施战略, 有限地对同事负责。 ③高级经理级: 建议并影响变革管理, 参与组织变革的规划与实施。 高级经理级别需要监督变革管理成果, 并根据业务目标加以衡量; 还需处理组织变革管理中的敏感性问题。 这个级别需要对战略目标和组织内外环境进行深入了解, 具备强大的分析能力, 能够为企业提供战略选择建议; 需要对工作团队及其行动负责, 其决策将产生较大的影响。 ④专家级: 策略性地设计组织变更的选择和实施, 以推动和超越业务目标, 倡导变革。 专家级别需要制定战略愿景, 为组织总体战略和经营决策提供独特见解。 该级别需要对组织的经营管理负责, 其决策和行动具备战略影响力。
3. CDIO教育模式。 2016年, 我国教育部成立了“CDIO工程教育联盟”, CDIO在我国的运行形成了可操作性的能力培养方案及测评标准。 CDIO教育模式包括三项主要文件: 1个愿景、1个大纲和12条标准。 CDIO的愿景是为学生提供一种基础的、建立在真实世界的产品和系统的、基于“构思——设计——实施——运行”(CDIO)的工程教育体验。 CDIO大纲表述了工程师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职业能力、人事能力和系统整合能力, 使教学具有更加明确的系统性和方向性。 CDIO的12条标准对整个教育模式的运行和检测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指引, 对教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 CDIO体现了先进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统一, 代表了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三、CDIO在管理会计数字技能培养中的设计
2019年1月, 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该方案提出: 到2022年, 我国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职业教育体系, “双师型”教师占专职教师人数达50%以上, 建设一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 从2019年开始, 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技能证书”的“1+X”制度试点工作, 最终实现学历证书与技能证书的“书证融通”。 职业核心能力包括基础能力和拓展能力, 其中: 基础能力包括职业沟通、团队合作和自我管理; 拓展能力包括解决问题、信息处理和创新创业。 这些都是取得事业成功所必需的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 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重点包括: 设置适应企业要求的职业核心能力课程; 构建遵循职业能力和个性发展的分层培养课程, 包括基础层、提高层和卓越层; 校企合作制定认证职业核心能力的标准。
基于就业导向的管理会计本科生职业能力包括: ①学习能力, 主要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学习方法和自我评价能力等; ②专业能力, 主要是专业知识水平、专业技能、业务创新能力、岗位适应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 ③职业选择能力, 主要包括职业规划能力、商业洞察力、信息处理能力、外语能力等; ④领导能力, 主要包括组织综合能力、分析能力、处理问题能力等; ⑤社交能力, 主要包括表达能力、应用文写作能力、协调沟通能力等。 目前本科生的上述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需求有一定差距。 职业能力培养应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学校引导、企业支持以及家庭配合的全方位就业培养模式: 学校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重点教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并紧密联系企业, 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调整专业课程体系; 企业作为培养学生的第二教学基地, 更加关注学生的岗位技能培养; 家庭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积极拓展社会关系以促进就业。
校企合作, 多方协同, 可构建职业核心能力模块和分层培养的数字技能课程体系, 在培养过程中, 应确保“全员参与和全程培养”。 职业能力培养需要终身不断学习。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要建设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我们要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 把学习从单纯的求知变为终身学习的生活方式。 终身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 养成终身学习、主动学习的习惯, 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对于职业能力的不斷提高至关重要。 对于本科生, 从入学开始就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让他们清晰地制定出人生每个阶段的学历和专业技能的发展计划。 要求毕业直接就业的学生在工作的前4年完成第2个“本科”学习: 根据在校学习技能课程, 管理会计学生可根据职业定位选择管理会计师资格考试, 同时积累4年的实战经验, 为其将来担任财务经理和财务总监奠定坚实的基础。
目前, 管理会计依靠数字科技正在向智能管理会计和智慧管理会计方向发展。 智能管理会计是基于先进的管理会计方法和理论, 借助智能化人机系统, 通过自动机器核算, 处理账务, 为企业提供前瞻性决策依据, 实现自主运行的智能会计体系。 智能管理会计的引擎功能为: 提高预算精度, 强化决策功能, 完善风险管控。 智能管理会计的核心价值是: 以智能财务核算为引擎, 实现自动化会计核算; 作业流程优化、财务组织扁平化和数据信息一体化; 构建内外信息融合的交易平台, 实现自动价值链管理; 交易信息和数据实时整合, 业财在作业流程中深度融合; 有利于管理会计预测、控制和决策。 智能管理会计涵盖了三个层面流程的智能化: 业财融合是智能管理会计的基础, 基于商业智能的智能管理会计平台是核心, 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财务平台是发展趋势。
智慧管理会计是在智能管理会计的基础上, 将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大数据、深度学习等与现代管理会计理论在实践中深度融合, 构建具有智慧型的预测、控制、风险管理、智能报告和财务决策等功能的新型科技管理会计模式。 智慧管理会计的内涵和外延随着社会和技术的进步而变化, 只有将不断进步的数字科技与管理会计融合, 才会迈向智慧管理会计。 智慧管理会计通过对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全过程的实时智能管控, 为经营管理提供智慧的决策依据, 其具有全新的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与价值互联网等)、认知新逻辑(如刚与柔的组织、被动与主动观念、局部与全局管控、纵与横的知识等), 以及价值管理新逻辑(如多维与全维的管理会计、分裂与融合的业财、平面与立体的财资管理、因果与相关的绩效、经验与数据的预算、事前与事中的成本控制、人工与智能的财务共享)。 智慧管理会计体系包括: 财务专业领域的分析和应用管理; 财务业务领域的分析和应用管理; 财务战略领域的分析和应用管理; 财务智能分析和应用管理; 财务控制和决策的智慧化价值管理。
基于数字技能的智慧管理会计特点如下: 基于RPA、物联网及深度学习的会计处理自动化; 基于规则引擎、神经网络和数据挖掘的智能财务预测和决策系统; 基于智能搜索和智能控制的风险管理系统; 基于智能分析和专家系统的成本管理系统。 数字技能引领管理会计向智能管理会计和智慧管理会计方向发展, 是一种全新的数字科技体系。 对于这种不同于传统技能的培养设计, 传统的教学模式可能并不适用。 CDIO教学理念基于项目经验学习模式, 可确保学生主动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去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将知识转化为技能。 数字技能涉及众多新兴科学技术, 又是跨学科理论知识, 将数字技术理论知识转变为管理会计数字技能, 是对复合型管理会计师的挑战, 培养数字技能也是对高校管理会计教师的挑战。
四、CDIO在管理会计数字技能培养中的实施
目前本科管理会计教学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教学模式比较单一, 主要是以教师为主的单向灌输知识, 以考题得分衡量成绩, 忽视了岗位技能的培养; 二是专业课程设置与岗位技能需求不匹配, 目前的管理会计教学侧重于专业知识的传输, 弱化了专业技能的训练; 三是管理会计教师队伍大都来自高校博士和硕士毕业生, 大部分并无企业实践经历, 属于典型的知识型教师, 难以在教学中教授学生专业技能, 致使学生就业能力较低; 四是教学质量考核以“学生毕业率和老师课时量”为主要指标, 这与应用型本科输送岗位技能人才的初衷相背离。
改造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方法。 课堂教学的目的决定了应用型大学教学之根本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使之成为学以致用的专业人才。 以课堂改革为突破口的教学策略包括: 选择试点专业和任课老师进行教学改革; 修订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 启动教学建设项目, 以提高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 针对以上问题, 数字时代管理会计教学改革路径为: 满足用人单位结构性需求, 实行培养供给侧改革; 转变传统教学方式, 利用慕课、翻转课堂等多方式教学; 跨学科设置课程, 培养数字科技管理会计人才; 以知识教授为主向以能力培养为主转变; 引进掌握新型数字科技的管理会计教师; 建立以就业导向为主的教学考核制度。 基于此, 管理会计数字技能培养应该从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四方面来探索, 其中前两者属于CDIO在管理会计数字技能培养中的实施阶段, 后两者属于CDIO在管理会计数字技能培养中的运行阶段。
1. 数字技能课程设置。 关于课程设置研究, 姚林香和周广为[4] 从财经类本科课程建设出发, 探索并设计了一套SPOC混合教学方案; 潘希武[5] 提出了高校课程体系的三个基础性框架, 即实施创新性课程、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变革课程形态; 任平[6] 系统分析了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课程设置特征, 对我国应用型专业的课程设置具有借鉴意义。 此外, 应里孟和阳杰[7] 认为, 人工智能借助计算智能、分析智能、融合智能和自主智能, 发展了信息化会计、数字化会计、智能化会计和智慧化会计四种模式, 新型会计人才应该具备“管理+会计”“技术+会计”和“情商+会计”三个维度的复合型能力。 赵红卫[8] 认为, 高等会计教育应以旨在促进会计信息发挥作用的创新创业能力为驱动, 其构建了高等会计教育创新创业能力导向矩阵, 提出通过贯通通识学科、坚持立德树人, 实现“金德”固本, 通过规范专业课程、夯实专业能力, 实现“金专”“金课”壮体, 通过对标专业认证、激发“双创”活力, 实现“金证”强能。
不少学者对本科会计教学的课程设计进行了有益探索, 但数字技能与其他管理会计知识和技能截然不同: 跨学科技术是管理会计数字技能的基础, 其本身也处于飞速发展之中。 一般而言。 新兴自然科技前进的步伐不同于社会科学。 管理会计是一门社会科学, 其与数字科技融合发展, 需要设置全新的课程体系。
我国应用型高校本科教育战略规划中, 应着重关注以下几方面: 以办学基础和根本来设定战略目标, 以教學理论指导战略重点, 加强学校层面资源整合战略, 提高学校各服务部门的专业化程度, 加强大学教师教学方法培训。 应用型本科应明确会计专业定位, 培养用人单位需要的具有专业特色的管理会计人才。 根据供需市场调研, 校企应共同完成“产业链——职业链——岗位链——课程链”一体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核方法以及持续改进策略。 在课程设置方面, 应该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 参照国际专业技能认证标准, 融入国际专业发展轨道,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
管理会计课程设置可以借鉴国际一流大学的顶峰课程设置方法。 顶峰课程是指针对一门综合跨学科实践性课程, 充分利用学生的实践活动, 整合学生的学习经历, 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在学习过程中得到顶峰体验的课程体系。 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力和创造力, 提升其终身学习能力。 顶峰课程的设置可分为三个维度: ①专业的应用能力, 包括运用学科背景知识的能力、运用相关技能的能力; ②专业的创新能力, 包括独立策划和信息分析能力、研究与创新能力, 以实现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③专业的认同能力, 包括专业的批判、探索与合作的能力, 职业道德以及职业情感, 以支持学生的行为模式, 并作为职业生涯的精神导向。
管理会计数字技能培养, 要突出课程实用性和技能性。 课程是教学和培养人才的载体, 其目标要体现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并重, 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能人员参与教学, 遵循专业教学标准, 确保教学质量, 不断完善教学体系。 课程设置应强调学生的应用能力、满足用人单位的应用需求, 可采用模块化的课程设置: 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深度专业课、岗位能力课和专业实习课。 管理会计数字技能课程设置要求为: 基础宽厚、专业突出、技能为本, 课程设置要与时俱进, 体现岗位的核心能力。
管理会计教育通常应涵盖: ①基础教育, 包括各种基础学科, 用于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普通经营教育, 用于提升学生跨学科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③专业知识教育, 包括财务与会计知识学习; ④专业技能教育, 主要是预算、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税收和战略管理等知识学习与实践。 管理会计能力培养应全面考虑职业能力(包括学习能力、专业素养能力、社交能力等)和管理会计技能(包括专业技能、商业技能、人事技能、领导技能和数字技能)。 其中, 管理会计数字技能核心课程至少包括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大数据财务分析、智能会计(人工智能和商业智能)、移动互联网、云会计、区块链会计、供应链与物联网、机器人流程自动化、XBRL(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Excel VBA财务建模分析和深度学习等内容。
2. 师资配备。 教师的认知和行为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9] , 因此教师配备是会计教学的关键。 很多学者对如何提高管理会计教师素质进行了深入研究。 刘丽强和谢泽源[10] 认为, 培育教师核心素养需要国家保障、学校指导和教师行动三位一体, 并提出了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和提升学习内需力的培养路径。 诸多学者对会计教育的师资配置和评价进行了研究, 对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大有益处。 不过, 数字科技对于一些会计教师而言仍不够熟悉, 需要进一步地学习和实践。
根据管理会计数字技能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在专业技能培养中, 应实行双导师制: 一是学校导师, 主要负责教授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指导论文,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职业道德; 二是校外具有高学历高职务的财务管理人员, 主要负责学生课堂知识向操作技能的转换训练, 并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 引导学生就业选择和职业规划。 双导师制是培养高层次管理会计人才的重要途径, 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 管理会计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 需要理论水平高且实战能力强的教师来执教。 一方面, 学校应鼓励在职教师提升学历及参加全球管理会计师职业技能(CIMA/CGMA/CMA)资格考试; 另一方面, 应引进从事过管理会计工作的高学历人才担任老师。 同时, 应保证老师每年在企业有一定的实践时间, 促使教学内容和方法与职业技能要求有机结合。 高校专业教育与职业要求应该紧密联系: 企业等用人单位把职业要求反馈给学校, 学校根据其要求实时调整教学方案, 将职业要求当作教学目标, 确保教学的实践性和动态性。 这样就能形成良性的学以致用的产学融合循环机制。
美国的《21世纪预备教师的知识与技能》中指出, 新世纪的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包括: 创新课程, 解读教学评估, 对学生学习需求做出反应, 引导学生保持持久性学习热情, 应用教学新技术, 理解和学习跨学科知识与技术等。 美国2018年出台的《美国本科STEM教育监测指标》将本科STEM(科学、技术、工程、教学)教育正式纳入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该监测指标以复杂系统理论、教学过程导向和“循证实践”理念为指导, 具体针对学生STEM学习体验、学习机会和环境的公平包容、最终目标达成度三个领域展开评估监测。 通过分析美国本科STEM教育监测指标的基本逻辑特征、框架与具体内容, 本文建议我国的新工科教育(如管理会计数字技能教育)和教育评价工作应坚持目标导向、过程监测, 尊重STEM教育形式的多样性, 以高质量的高等教育研究成果来支持我国高水平的高等教育实践。 澳大利亚的《教师素养框架》中将教师技能分为专业态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三个层次。 其中, 专业态度包括合作、忠诚、沟通、道德、创新、包容、积极、反思等; 专业知识包含理解课程框架的功能、结构、教学和开发等; 专业实践包括掌握教学评价的目的和运用, 掌握指导相关学习的理论框架。
教师是高校发展之根本, 教学技能是教师发展之核心。 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教师教学发展理论, 结合我国应用型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情况, 提出了我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路径: 基于理论模型推演, 从教学改革、课程设置、教改论文、教师团队、教学成果、教师培训和教学竞赛等七个维度构建教师教学发展指数模型, 并综合使用熵值法和德尔菲法确定指标权重。 影响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因素包括: ①实践教学技能。 在产教融合下, 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应具备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能力、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教学能力、引导学生模拟企业情境岗位任职的教学能力。 ②应用研究能力。 应用型高校教师应具备开展纵向和横向课题的研究能力, 以及将课题研究融入教学中的能力。 ③自我提高能力。 在产教融合视角下, 教师除了应具备基础理论, 还应具备专业技能, 更要具备终身学习能力。
管理会计数字技能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框架为: 培养教师创新理念, 成为教师创新教学的动力源; 构建网络化的创新教学组织体系; 开发和推广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和工具, 改进教学技术; 设立教师教学创新基金, 引导教师回归教学本职。 学校应以学生为中心、以技能为核心, 建立学历与职业技能互认机制以及教师分类发展的考核机制, 彻底改变以“学生及格毕业和老师课时达标”为主的考核体系。 教学质量评价主要以学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为核心指标。 就业导向的本科财务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培养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的專业技能人才, 教学效果的评估自然应以就业导向的指标为主。 在校企融合环境下, 应建立校企多样化和多维度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五、CDIO在管理会计数字技能培养中的运行
本科教育包括几大要素: 引领并融入社会经济发展潮流(主要任务); 构建适应产业发展的课程体系; 基于就业导向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产教融合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最佳途径; 建立仿真实验室和企业实践基地是校企合作的重要方式; 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培养技能人才的基本保障。 通过建立形式多样的教学组织, 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研究活动, 促进教学方法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进而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教学质量作为职务评聘、业绩考核和奖金分配的重要依据, 可保证本科教师工资的竞争性水平。 应用型本科教育有两个重要原则: 一是坚持职业需求、就业导向。 即主动适应职业岗位需求, 优化和完善课程设置, 改进教学模式, 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度、能力达成度和就业满意度。 二是坚持完善“产学研”一体化模式。 重点是培养创新人才, 形成招生、培养与就业的校企联动机制, 优化协同育人和教学评价机制, 最终形成人才培养体系持续改进机制。
1. 教学方法。 专家们对会计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实践, 可谓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程平等[11-13] 以重庆理工大学“互联网+会计”MPAcc为研究对象, 设计了案例化、信息化和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对MPAcc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实践意义的方法, 如: AGIL(有机体、人格系统、社会系统和文化系统)框架法、CDIO工程教育法、基于项目式的学习法(PBL)、USEM(理解力、技能、自我效能感和元认知)就业能力模型法、SECI(潜移默化、外部明示、汇总组合和内部升华)模型法、以产出为导向的工程教育法(OBE)、ADDIE(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估)模型法、信息技术与课程结合的JiTT(适时教学)法等。 陈葆华[14] 研究认为, 在产教融合下, 教学技能、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及自我发展能力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 栾甫贵[15] 认为, 传统讲授式教学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等方面存在不足和弊端, 并从质疑教学法产生的背景及其演进、应用入手, 论述了在会计学教学中引入质疑教学法的理论依据与现实依据, 探讨了会计学质疑教学法应用的范围、准备、程序、模式, 为提高会计学教学质量、实现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提供了新的思路。 孙刚[16] 聚焦于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研究, 基于大数据驱动背景, 从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业财融合、人本管理、非结构化数据分析以及跨学科属性五个方面, 总结了管理会计应用和人才培养的现状, 并指出了未来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的内容、方法、核心问题及其创新点。 数字技能培养可以参照一些具体的会计教学方法。
培养职业技能要始终贯彻以学生学习和就业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教师要时刻关注信息技术和就业环境的变化, 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激励学生学习和探索, 采取以职业能力和素质为主要指标的评价方法, 聚焦综合能力培养, 促使学生不断提高职业能力。 为此, 应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方式和丰富的学习资源, 建设智能教学设施和环境, 开展案例讨论等多种课堂教学形式, 利用源于实践的课程体系和学习环境, 以职业技能资格考试为目标激励学生提高就业能力。 明确不同培养阶段的教学目标, 系统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实现以教师课堂授课为主向以学生自学和实践为主的转变。 教师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教导学生如何学习会计知识、如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如何合理配置资源及管理决策, 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通过师生互动,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全面整合管理会计课程结构体系, 避免专业课程过分专业带来的缺陷。
在构建职业技能框架的基础上, 管理会计数字技能教学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技能知识课程化、技能教学专业化、教学方法现代化、技能考核等级化、教学师资职业化、技能巩固实践化和技能实践社会化等。 应用型本科教学应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一方面培育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 另一方面教授专业知识和技能。 综合能力的培养应以学生为中心, 以职业发展为需求设计教学课程体系; 以知识为基础, 形成宽厚的通用基础, 培养终身学习能力; 以职业技能为目标, 促进高质量就业。 管理会计教育还要具有国际视野, 课程设置与国际接轨, 教学方法与过程国际化。 具体的教学方法包括课堂学习小组、创设问题情境、案例研究、课堂面授、慕课等。
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规范、教学技能、教学工具、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等课堂教学行为, 既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 又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 从而影响学生学习成绩。 应形成学生自学、教师辅导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 学生是主角, 教师辅导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 通过课程论文和小组作业实现学生的知识积累, 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方式, 对获取的知识进行辨别、理解和吸收, 不要求死记硬背概念;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能力, 利用各种软件建立模型, 拓展专业知识和能力。 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的本质是学习, 目标是深度学习, 技术导向是自主学习。 根据翻转课堂实践, 需要广泛地开发课程资源, 课堂讲授要转向学习中心, 并灵活组织过程要素, 要向基于知识单位翻转。
2. 教学实践。 2017年12月, 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 为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国家级指导方针, 对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战略路径, 为本科教育发展及学生就业指明了方向。 该意见要求打造高水平实践基地: 充分调动各方深化职业技能教育改革创新的积极性, 带动各级政府、企业和本科院校, 建设一批资源共享, 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和企业生产经营于一体的职业技能教学基地。 多措并举组建“双师型”教学队伍。 原则上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具有高级职称和高层次学历的人员中选聘应用型本科专业教师, 而不再从毕业生中选聘。 高校教师每年至少有1个月在企业实训, 每5年全员轮训至少一次。
产教融合是建设专业集群的关键, 其实践内容包括学科专业建设一体化、教学体制一体化和资源共享一体化。 当前, 應用型本科高校在专业集群建设中存在产教分离、校企陌路, 专业趋同、科教分化、就业质量不高等问题。 应用型本科高校推进专业集群建设应坚持就业导向、稳步发展、动态调整的方针, 采用统筹规划和分步实施的专业集群建设方法, 完善专业集群建设的配套设施, 创新专业集群建设模式等。 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关键在于“产学融合和知行合一”。 产学融合的途径为: 引入企业参与学校仿真实验室建设, 聘请企业中的高学历并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担任实验指导老师, 以使学生知行合一; 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 建设产学融合的教学基地。
借鉴“双元制”模式, 总结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 及时将新技能和新规范纳入教学内容。 本科院校应根据职业技能培养需求, 主动与企业在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方面展开合作。 校企合作是应用型本科的发展路径, 是市场化办学和整合教学资源的重要途径, 是应用型大学发展的内涵方向, 是应用型大学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 校企融合培养人才模式为: 制定符合企业发展和专业要求的培养目标、可完善岗位要求和职业技能标准的教学计划, 创建校企合作平台, 引进企业人才指导学生, 校企共建实验室, 构建校企评价教学体系,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管理会计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 仿真实验室可以模仿企业管理会计情境, 学生担任一定的职位, 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运营企业沙盘模型。 校外实践基地是培养学生管理会计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 学校应当建立相对固定的实践基地, 形成校企协同体, 供学生假期实习, 为参加工作积累经验。 这种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才能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六、结束语
“大智移云区物”等数字科技与管理会计理论在实践中的深度融合, 促生了具有智慧型的预测、控制、风险管理、管理报告和财务决策等功能的新型管理会计模式, 智慧管理会计数字技能生态系统, 并连接企业价值链生态圈。 基于新兴科技的管理会计, 具备确保会计信息可靠、数据管控、信息集成、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和价值创造等功能, 有助于构建信息资源整合、流程再造、业财融合、风险控制以及战略协同的智慧管理会计体系, 对企业发现价值、传递价值和创造价值具有独特的贡献。 具备数字技能的管理会计师, 是集专业技能和数字技能于一体、集成本节约与价值创造于一体的新型管理会计师。 基于数字科技的信息工程属性, 本文借鉴CDIO工程教育理念, 从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四个方面开拓管理会计数字技能培养路径, 探索本科院校管理会计数字技能的教学模式, 以期满足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 确保学以致用, 从而形成管理会计数字技能教学特色。
【 主 要 参 考 文 献 】
[1] 李晓慧.会计教学体系研究:来自英国大学的借鉴[ J].会计研究,2009(10):77 ~ 82.
[2] 佟成生,许素兰,李扣庆,梁淑屏.中国企业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中国企业财务人员的调查问卷分析[ J].会计研究,2014(9):13 ~ 20.
[3] 李芸达,陈国平,范丽红,费金华.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会计技能教学改革与创新[ J].会计研究,2015(2):87 ~ 92.
[4] 姚林香,周广为.高校SPOC混合教学模式的设计和教学效果分析[ J].教育学术月刊,2018(12):92 ~ 100.
[5] 潘希武.学校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础性框架[ J].教育学术月刊,2018(3):97 ~ 103.
[6] 任平.德国应用科学大学课程设置的特征——以柏林技术与经济应用科技大学为例[ J].教育学术月刊,2020(4):97 ~ 104.
[7] 应里孟,阳杰.智能+会计:模式创新与职业重塑[ J].财会月刊,2020(24):69 ~ 76.
[8] 赵红卫.高等会计教育的创新创业能力导向研究[ J].财会月刊,2021(1):74 ~ 81.
[9] 马忠才,郝苏民.乡村教育振兴的困境及其内生性逻辑——基于深度贫困地区Y县的调查分析[ 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2):169 ~ 174.
[10] 刘丽强,谢泽源.教师核心素养的模型及培育路径研究[ J].教育学术月刊,2019(6):77 ~ 85.
[11] 程平,王文怡.基于AGIL的“互联网+会计”MPAcc人才培养改革——以重庆理工大学为例[ J].财会月刊,2018(14):29 ~ 35.
[12] 程平,王健俊.基于CDIO的“互联网+会计”财务智能化应用能力培养——以重庆理工大学MPAcc教育为例[ J].财会月刊, 2018(12):23 ~ 31.
[13] 程平,王爽.基于SECI的“互联网+会计”MPAcc大数据智能管理会计人才培养[ J].财会月刊,2018(19):34 ~ 38.
[14] 陈葆华.产教融合视阈下民办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 J].教育学术月刊,2019(8):97 ~ 102.
[15] 栾甫贵.论会计学的质疑教学法[ J].财会月刊,2020(21):54 ~ 58.
[16] 孙刚.大数据驱动下业财融合导向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机制创新[ J].财会月刊,2021(2):88 ~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