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写作偏误分析

2021-08-09范晓艳吴学辉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9期
关键词:偏误分析

范晓艳 吴学辉

【摘要】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预科生由于母语负迁移等影响,常在汉语写作中出现词汇和语法等偏误现象。为提高他们的汉语表达水平,应加强片段化情境写作、重视跟踪循环式写作、进行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专项写作训练、提高写作教材与配套练习的专业化程度、教师提高自身写作教育理论。

【关键词】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写作;偏误分析

【中图分类号】H1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9-118-03

【本文著录格式】范晓艳 吴学辉.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写作偏误分析[J].中国民族博览,2021,05(09):118-12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少数民族预科生族群认同研究——以一所高校为例”(项目编号:19YJA880066)、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内地民汉大学生族际跨文化敏感度及教育策略研究——以南昌工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1YB251)。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特殊而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在预科阶段一年或两年的学习夯实汉语文等基础,为预科生下一步升入目标本科院校学习做准备[1]。对内地高校的新疆籍少数民族预科生(以下简称“预科生”)来说,汉语写作是至关重要的学习内容。但新疆籍少数民族预科生长期生活在民族地区,受母语负迁移和汉语使用环境的缺失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其汉语写作水平总体薄弱,在汉语写作中常出现偏误现象。据此,本文在分析新疆籍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写作偏误的同时,提出相关策略建议,以给相关师生启示。

一、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写作偏误状况分析

(一)词汇偏误

通过教学发现,新疆籍少数民族预科生在语文写作中常出现词汇偏误现象,以下是他们常出现的词汇偏误类型。

1.近义词误用

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预科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经常出现近义词误用的情况。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方面,近义词辨析既是重点教学内容,也是难点教学内容[2]。很多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预科生在应当使用某词语时,由于对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不够了解而使用与该词意思相近的词语,导致语句不通顺或改变了句子原有的意思,例如:

(1)小明另外喜欢路边雪白毛色的流浪小猫咪。

(2)我偶尔发现了一部非常精彩的电影。

(3)虽然武术课非常艰难,但是李晓飞依然刻苦地学习武术。

(4)李丽丽的特征是无私奉献。

例(1)中预科生将“另外”一词错误地用在了句子中,正确的句子应当是将该词替换为“格外”;例(2)中预科生错误地将“偶尔”一词用在了句子中,正确的句子应当将“偶尔”改为“偶然”;例(3)中预科生将“艰难”一词错误地用在了句子中,正确的句子应当将“艰难”替换为“辛苦”;预科生在例(4)中错误地使用了“特征”一词,该词应当替换为“特点”。

2.介词漏用

在汉语中,虚词主要包含七种类型的词汇,介词是其中一种。有研究新疆少数民族语言的学者发现,介词在新疆少数民族语言中并不存在,因而很多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预科生认为介词的使用较为难学,在汉语写作学习中可能会忽略介词的使用,导致汉语句子出现语法不通的现象,例如:

(1)两只小狗对于镜子中的自己感到非常好奇,小花狗左边看,小黄狗 右边看。

(2)王通鹿是一个非常爱笑的姑娘,身边的同事和家人都非常喜爱他,她 生活非常自信。

(3)患者和医生冲突的事件发生 医院的放射科。

(4)王晓伟 作业中不会做的习题告诉了数学老师。

以上各例句均漏用相应的介词。根据汉语语法和句意,例句(1)的两个空均可加上“往”,例(2)的两个空均可加上“对”,例(3)的两个空可加上“在”,例(4)的两个空可加上“将”。

(二)句法偏误

1.搭配不合理

对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预科生来说,搭配不合理是其在汉语学习中常见的句法偏误问题,也是出错率最高的一类问题。《现代汉语》教材中明确规定了四种类型的搭配不合理:一是主语与谓语的搭配不合理,二是宾语与动词的搭配缺乏合理性;三是联合词组和句子配对成分搭配缺乏合理性;四是修饰语与中心语的搭配缺乏合理性[3]。以下是学生在汉语书面表达中常犯的典型错误:

(1)小刺猬在巨大的耶稣雕像面前,看起来那么的渺小,那么的慈悲。

(2)十观社区实施了音乐比赛,郭嘉获得了音乐比赛的第一名。

(3)在医院护工和家人的照料下,赵倩最终实现了梦想的直立行走。

(4)在看过的所有电影中,最让我感到感動与钦佩的是《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例(1)中的“小刺猬”是文中的主语,与该句子谓语中的宾语“慈悲”不搭,可将“慈悲”改为“无助”;例(2)中不可用“实施”来形容音乐比赛,这一问题属于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合理的问题,应当将“实施”改为“组织”;例(3)应当将“梦想”一词改为“梦寐以求”,这一问题属于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合理问题;例(4)中“感动”与“钦佩”是句子中的联合短语修饰成分,因为主语的中心语是“电影”,“钦佩”与“电影”不搭,应当将句子改为“在看过的电影中,《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是令我最感动的电影,我很钦佩电影中的布鲁诺[4]。由于汉语有很多近义词,因此高校教师在教学生学习汉语时,要重点讲解容易混淆的词语,避免新疆籍少数民族预科生在汉语写作中出现搭配不合理的情况。高校教师在汉语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新疆籍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汉语词汇的积累,预科生也只有掌握较多的汉语词汇,才能更好了解其意思,从而正确地应用在汉语表达中。

2.宾语缺失

句法偏误中不仅存在搭配不合理的问题,还存在缺少成分的问题,如缺少主语、缺少定语、缺少状语、缺少宾语等。新疆籍少数民族预科生在汉语表达中经常缺少宾语,以下是其所出现的典型宾语缺失错误:

(1)希望今天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顺利拿下。

(2)他是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

(3)在后台发现舞蹈小演员们身上的伤痕与淤青后,我看到了艺术者。

例(1)中,“顺利拿下”缺少宾语,导致这一句话缺乏完整性,可在其后加上“录用通知”等宾语;例(2)中虽然有宾语“宁夏回族自治区”,但是该宾语缺乏与主语“他”相匹配的中心语,应当在宾语“宁夏回族自治区”后加上诸如人名之类的中心语;例(3)后半句中所看到的不是指舞蹈演员本身,而是舞蹈演员不畏艰苦的精神,应当在艺术者的后面加上“精神”二字[5]。通过教学发现,新疆籍少数民族预科生若说的汉语句子或书写的汉语句子过长就容易出现宾语残缺的情况,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出现,应重视对预科生语感的培养,使其通过多读、多写来形成良好的语感。

3.口语化现象严重

口语化现象是否严重,受目的语环境的影响较大。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预科生在汉语学习中之所以有着严重的口语化现象,主要由于他们在日常中可以和周围的人用非书面性语言进行顺畅的交流,因而容易将一些零散的口语表达方式不经意间带进了汉语书面表达中。一些口语用在书面语言表达中,有时难以使语句清晰而充分地表达原本的含义,使语句缺乏严谨性,以下是预科生所出现的典型的口语化偏误:

(1)我一定要好好地学习英语,好以后出国。

(2)孙继海在游乐场漫无目地走着,看到了一面哈哈镜,然后想去看自己在镜子中的模样。

(3)在看完《巴黎圣母院》后,明白了什么是可怕人性,什么是丑了的心灵,什么是美丽的心灵,还知道了宗教禁欲主义的反人性,反正我知道了很多。

(4)这个问题是什么呢?我好好地想一想,然后告诉你答案。

4个例句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口语化,特别是“好好”“反正”之类的词语,将句子的口语化所充分展现出来[6]。口语化的句子从逻辑方面来说,缺乏逻辑性;从层次方面来说,缺乏层次感。新疆籍少数民族预科生若在汉语学习中出现较为严重的口语化现象,会影响其汉语书面表达,往往需要经过用母语心译后再转化为汉语表达。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对内地高校的新疆籍少数民族预科生来说,句法偏误是其在汉语学习中较为容易出现的错误,教师在教学中应增加对预科生句法偏误的训练;新疆籍少数民族预科生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较大,对汉语词语的搭配不熟练,常常用错近义词或不用介词,教师应在教学中通过“介词练习”“近义词练习”“词语搭配练习”等环节减少母语对预科生的负迁移影响[7]。

二、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写作偏误教学的策略建议

(一)加强片段化情境的写作

学生在片段化情境写作中无需写完整的文章,而是对一部分情境片段、一种观点进行写作。教师让学生多加练习片段化情境写作,可以逐渐减弱作文中出现的口语化现象。在进行片段化教学写作之前,教师应使预科生对优美、有价值的文章片段进行朗读与背诵,在此过程中形成语感,并积累词语与成语,为学生的片段化情境写作打下基础。在片段化情境写作中,教师不仅可以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整写出一段话,也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情境写出一段话,在练习一段时间后,还可以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根据情境写出一段话[8]。学生在进行写作前,首先要明确写作中的逻辑关系,按照逻辑顺序有条有理的展开写作。

(二)重视跟踪循环式写作

跟踪循环式写作方式与其他写作方式不同,其最大的不同是该方式需要较强的师生互动性。高校教师在对新疆籍少数民族预科生采用这种写作方式时,应通过某一教学平台,充分发挥平台联系性,增强师生之间的联系,挖掘话题,对一个话题进行由浅入深的螺旋式写作,随着同一个话题写作次数的不断增加与内容的不断延伸,应不断扩大写作中的限制性元素,促使预科生对写作进行不断思考,提升其汉语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9]。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预科生在跟踪式写作中应当首先进行完整无误的段落式写作,随后扩展思维,进行连贯的整篇写作。

(三)进行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专项写作训练

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预科生若想以后回新疆从事教育类工作,必须通过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三级,因此内地高校教师应当对新疆籍少数民族预科生进行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专项写作训练。在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专项写作训练中,教师应主要训练学生写作的三方面。一是语言方面,语言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的工具,新疆籍少数民族预科生只有熟练地掌握汉语和正确地运用汉语,才能写好考试作文。二是内容方面,内容在写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确立优质写作内容,有利于考试作文质量。三是條理性方面,条理需要贯穿写作的全过程,教师要让学生养成写作前列出写作大纲的习惯,从而提高考试作文的条理性[10]。预科生在写作练习中,不仅要加强与教师的联系,还应加强与同学之间的写作交流。

(四)提高写作教材、配套练习的专业化程度

汉语教学活动是依据一定教材进行的。当前,不仅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预科生所使用的汉语教材有些脱离预科生的实际情况,相关配套练习在生活中的实用性也较低,与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内容相差较远。相关部门应当提升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预科教材、配套练习册的专业化程度,既要使教材、配套练习册具有实用性,使其尽量与实际生活、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内容相符,也要具有趣味性与丰富性,以激起预科生学习汉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11]。

(五)教师提高自身写作教育理论

内地高校的教师应当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身的写作教育理论,研究学生的文化背景,从学生的角度探究学生的写作思维。教师在评改学生的作文时,不可对每个学生都采用同一种评改模式,也不可采用同一种评价标准,应因人而异,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写作评改模式与评价标准,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极具针对性的指导意见。

综上所述,由于内地高校的新疆籍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母语并非汉语,因此其在汉语写作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偏误,其所出现的偏误主要表现为词汇偏误、句法偏误。若想减少学生在汉语写作中的偏误率,提高学生的汉语写作水平,应根据学生的汉语写作状况,探寻其汉语写作偏误规律,从加强片段化情境写作、重视跟踪循环式写作、进行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专项写作训练、提高写作教材与配套练习的专业化程度、教师提高自身写作教育理论等方面考虑。

参考文献:

[1]吴学辉,苏小丽.少数民族预科语文分层教学实验的效果研究——以南昌工学院为例.教育学术月刊,2016(10):107.

[2]房玉霞.公安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汉语阅读现状分析与教学对策研究——以新疆警察学院少数民族学生为例[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4(03):66-70.

[3]聂汉琳,王家杰.构建图式的大学汉语写作教学模式——基于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二语教学[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09):81-83.

[4]聂汉琳,王家杰.大学汉语听力教学策略研究——基于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二语教学[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5(09):33-35.

[5]洪文,谢依旦·艾合麦提,汤海燕.文化融合视阈下的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压力探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5):144-147.

[6]王辰.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教学的启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11):101-104.

[7]周珊.论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对国家通用语言的认同——从新疆少数民族民考民学生参加普通话测试现象谈起[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111-116.

[8]刘丽玉,杨韶刚.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探析——基于广州大学城内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调研[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01):20-24.

[9]王晓燕,刘懋琼.多元文化语境下语言类型差异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三语习得之影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09):198-199.

[10]朱杰.新媒体环境下铸牢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18):37-39+41.

[11]杨文革.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预科后汉语学习及汉语运用现状调查研究——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3(06):58-62.

作者简介:范晓艳(1982- ),女,内蒙古赤峰,讲师,研究方向为漢语言文学与民族教育。吴学辉(1976- ) ,男,江西余干,副教授,研究方向为 汉语言文学与民族教育。

猜你喜欢

偏误分析
越南留学生使用标点符号的运用偏误分析
英汉辅音系统差异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韩国留学生汉语写作常见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
外国留学生使用“把”字句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
从话题一焦点结构审视连动式中的偏误问题
动态助词“了”、“过”的对比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
留学生汉语学习中“对于、关于”的偏误分析
英语学习者焦点句式习得的偏误现象及成因研究
关于对外汉语教学偏误分析的心得
留学生使用成语的偏误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