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加味配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1-08-07天津市北辰区双口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00401孙云华
天津市北辰区双口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00401)孙云华
脑卒中是一种临床常见病,以中老年人为主要的发病人群,在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日益加快的今天,这一疾病的发病概率有所上升[1]。在我国医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大多数脑卒中患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但是依然有患者在发病后会出现肢体偏瘫、言语不利以及口眼歪斜等后遗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较为严重的影响[2]。目前,在为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以西药结合康复治疗为主,但是其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而有相关实验研究表明中医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治疗中有着一定的疗效,应该对其具体的应用进行分析。本研究的对象为94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分析了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治疗的过程中补阳还五汤加味配合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相关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的对象为94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其治疗起始时间为2019年3月,截止时间为2020年3月,按照双色球分组法将患者分为X组(n=47)和Y组(n=47)。两组患者男女比例分别为27∶20、25∶22,平均年龄分别为(59.69±4.26)岁、(58.37±3.97)岁,平均病程分别为(12.36±2.54)个月、(11.89±2.64)个月。所有患者生命体征均较为平稳,排除存在心、肝、肾等脏器严重功能障碍以及精神、意识障碍的患者。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Y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药物为阿司匹林,每次0.1g,每天1次,也包括吡拉西坦注射液,剂量为8g,将其溶入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中实施静脉注射治疗,每天1次,与此同时,做好患者的基本康复护理工作。
1.2.2 X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为常规西医治疗+补阳还五汤加味配合针灸,西医治疗同Y组,补阳还五汤加味日一剂,本方剂为黄芪80g,桃仁、川芎、红花与赤药、当归各15g以及地龙10g,如果患者半身不遂要加入桑枝、穿山甲与水蛭;言语障碍者加菖蒲、远志,每天1剂,取药汁200ml分早晚两次服用。针灸治疗过程中选取的穴位包括外关、环跳、足三里、悬钟、太冲、手三里、手三阳以及合谷、阳陵泉等,半身不遂者加手足十二针,口眼歪斜取百会、太阳、人中、哑门、攒竹等穴位,每次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选8~10穴,交替针刺,留针时间为30分钟,每天1次,连续治疗2个星期为1疗程,连续治疗4疗程。
1.3 评价指标 两组患者观察、评价指标分别为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以及偏身感觉异常、神识昏蒙、口舌歪斜、偏瘫、语言謇涩等相关中医证候积分和不良反应(恶心、腹泻、头晕、水肿)发生率。
①疗效判定标准: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消失,语言与肢体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生活完全可以自理为痊愈;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好转,语言、肢体功能有所恢复,生活基本可以自理为有效;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语言与肢体功能均无明显变化,生活不能自理为无效[3]。②神经功能借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评价,主要的内容包括上下肢运用、面部肌力、眼球运动和视野,评分范围为0~42分,评分越低表示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越理想[4]。③日常生活能力借助Bathel判定[5],满分为100分,评分低于40分表示大部分无法自理,41~60分表示部分生活可以自理,高于60分表示生活可以自理。④运动功能借助Fugl-Meyer量表进行评价,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越理想[6]。⑤中医证候积分的评价借助《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进行,评分越高表示患者这一证候表现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19.0实现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以%、(±s)表示数据,将X2与t作为数据检验方法,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X组有患者47例,治疗痊愈、有效的例数分别为27例、19例,有效率为97.9%,治疗无效的例数为1例,无效率为2.1%;Y组有患者47例,治疗痊愈、有效的例数分别为23例、16例,有效率为83.0%,治疗无效的例数为8例,无效率为17.0%,在治疗有效率的比较上,X组患者显著高于Y组患者,P<0.05。
2.2 统计学分析X组、Y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运动功能可知,治疗前其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附表1。
附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运动功能比较(分)
2.3 治疗后X组、Y组患者偏身感觉异常、神识昏蒙、口舌歪斜、偏瘫以及语言謇涩等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相关中医证候积分相近,P>0.05。详见附表2。
附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相关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分)
2.4 X组47例患者主要的不良反应类型为头晕、腹泻、水肿,发生例数均为1例,共有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Y组47例患者主要的不良反应类型为恶心、头晕、腹泻与水肿,发生例数分别为2例、3例、4例、2例,共有1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4%,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后发现,X组患者相对较低,P<0.05。
3 讨论
从中医的角度分析,脑卒中后遗症的基本病机为气虚血瘀、血气不畅、脉络瘀阻以及经络不通,患者出现了血不养筋和气不行血的情况,进而导致患者出现了肢体、言语等方面的障碍。补阳还五汤属于中风后遗症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较多的一种汤剂,其基本汤剂组成包括黄芪、桃仁、川芎、红花以及赤药、地龙,其中黄芪具有补益脾胃元气的功效,当归可以达到养血活血的效果,地龙则可以通经活络,桃仁、川芎、赤药、红花等药物可以共奏祛瘀活血的功效,这些药物的联合运用可以达到补气活血、行气化瘀的功效,加味药物则针对性地改善了患者的中医证候,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这一治疗汤剂可以调节血压、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与缺氧、缺血状态,促进了脑细胞功能的恢复[8]。针灸也是临床应用较多的一种中医治疗手段,在运用其为中风后遗症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外关、环跳、足三里、悬钟、太冲、手三里、手三阳以及合谷、阳陵泉等穴位的选择可以达到利水行气与益气活血的治疗效果,从中医角度出发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有助于脑部供血、供养的情况,加快了细胞代谢,促进了中枢神经恢复,由此可见,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为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理想中医治疗方案[9]。
综上所述,在实施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治疗的过程中,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的运用有助于相关中医证候的改善,促进了肢体与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轻了神经功能损害的程度,具有相对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予以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