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行传染病的控制及预防干预措施在降低甲肝、乙肝发病率中的应用效果

2021-08-07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24010李敏国海英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15期
关键词:甲肝生活习惯乙肝

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24010)李敏 国海英

传染病是一种由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病原体感染后导致的,具有传播性的疾病,且具有流行性、传染性的特点,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命健康与生活质量[1]。我国当前的传染性疾病发生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发生的原因与经济水平、医疗资源限制、人们的保健意识淡薄有关,尤其是在农村、乡镇地区,人们不良的生活习惯、匮乏的生活资源以及落后的生活条件,使得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不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与效果,因此必须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从基层卫生院的角度出发,对流行性传染性进行分析,且制定出合理化的建议与措施,减少传染病的发生率[2][3]。本文就常见的甲肝、乙肝传染性疾病进行分析,并提出实质性的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两个社区的60例高危人群,研究的时间为2018年1月~2021年1月,按照抽签的方法,将所有高危人群分为研究组(给予高危人群预防控制措施)与常规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各30例。研究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1~75岁,平均(46.36±3.66)岁。常规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2~76岁,平均(46.99±3.27)岁。两组的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常规组接受传染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即告知高危人群传染病的发生途径、传播方法,易感人群情况,甲肝易经肠道传播,故而多吃熟食,不喝生水,注射甲肝疫苗、减少在街头饭店聚餐,避免使用未经消毒的碗筷,与甲肝患者接触后需要与其分开生活用品,且将患者的衣服等及时消毒;在乙肝的预防中,应该指导其注射乙肝疫苗,避免接触乙肝患者的血液、体液等。研究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接受疾病的预防以及控制,具体操作如下:(1)准备工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宣传人员搜集社区高危人群的基本资料,调查其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以及对传染病的掌握程度,并根据高危人群的实际情况开展健康教育培训计划。(2)健康教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宣传人员与高危人群建立良好的关系,且使高危人群提高警惕,做好传染病的宣传工作,围绕传染病展开卫生服务工作,帮助高危人群了解甲肝、乙肝等相关内容,包括疾病的相关因素、危害性等,并且积极引导高危人群进行思想认知方面的转变;为高危人群建立健康档案,帮助其调整饮食与运动计划,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对于有酗酒、抽烟的高危人群,告知疾病与其关系,指导高危人群自觉戒烟、戒酒;嘱高危人群多食营养丰富、新鲜的水果蔬菜,增加机体的抵抗力与免疫力,并告知高危人群定期进行健康体检,若有异常及时就诊接受治疗。(3)传染性疾病的三级预防措施:①强化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指导社区高危人群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提高自护能力,且以正确的健康教育方式指导居民进行自身身体素质的提高,减少诱因的出现,避免成为易感染群;②应该从根本上进行疾病的筛查,定期对高危人群进行体检,且对异常者立即采取处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③监控患病高危人群的病情进展,且根据其自理能力进行疾病的指导,帮助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④甲型肝炎的预防与控制,告知高危人群甲肝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只有完成全程免疫,甲肝的免疫能力便会接近100%,与甲肝患者接触后2周之内接种丙种球蛋白,保护期约为2~3个月;此外,告知高危人群不喝生水,不生吃瓜果等,不吃未煮熟的海产品,也不要在受污染的水中洗涤餐具等;若周围有甲肝患者,则避免与其共享餐具、茶具等,也避免与其共食食物、共饮水;⑤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控制,乙肝防治的重点在于切断传播途径,告知高危人群母婴传播的风险性,以及在新生儿出生后注射高效价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的重要性;辖区医疗结构积极开展乙肝的疫情监测,建立完善以及健全的体系,定期督促高危人群进行健康体检,在健康体检中重点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检测;由基层卫生室对高危人群进行乙肝疫苗接种的宣传与监督工作,严格督促缺乏乙肝抗体的高危人群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按照免疫程序完成全程接种。

1.3 观察指标 ①统计并对比两组高危人群中,生活习惯以及甲肝、乙肝疾病的发生率。②对比分析两组研究者的疾病掌握情况,包括对传染病发生、传播途径、阻断途径,疾病的后续发展、治疗、预防的了解等,共计100分,分数越高,意味着高危人群的对传染病知识掌握情况越好;对比两组高危人群干预前、后的自护能力,量表由我卫健中心自制,包括高危人群自我概念、生活方式改变等,共计100分,分数与自护能力成正比。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选用SPSS22.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n(%)]、计量资料(±s)、行χ2、t检验。P<0.05表示有差异。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干预后的不良生活习惯、甲肝、乙肝发生率 经分析,与常规组比较,研究组的吸烟、酗酒、非健康饮食习惯、甲肝、乙肝发生率明显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附表1。

附表1 对比两组干预后的不良生活习惯、甲肝、乙肝发生率[n=30,n(%)]

2.2 对比两组高危人群干预前、后对传染病知识的掌握情况 经分析,与常规组比较,研究组的传染知识掌握、自护能力评分明显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附表2。

附表2 对比两组高危人群干预前、后对传染病知识掌握、自护能力评分(n=30,±s,分)

附表2 对比两组高危人群干预前、后对传染病知识掌握、自护能力评分(n=30,±s,分)

组别 传染病知识掌握评分 自护能力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常规组 50.75±2.58 65.55±2.58 52.66±3.10 66.36±4.05研究组 51.02±2.11 85.69±3.11 53.05±3.07 86.55±4.17 t 0.444 27.299 0.490 19.024 P 0.659 0.000 0.626 0.000

3 讨论

临床研究发现多种因素均可引起肝损害,进而会导致肝病的发生,包括细菌、病毒、药物、寄生虫等。在我国甲肝的总流行率为80.9%,乙肝的总流行率为7.3%,但是据统计在全世界感染乙肝的人数为20亿,其中HBsAg为阳性,则意味着有25%的患者,会逐渐发展为慢性肝炎,在这其中有25%的患者,会发展为肝硬化或者是肝炎[4][5]。

甲型病毒性肝炎也被称之为甲肝,是以肝实质细胞损伤为主的急性肠道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粪-口传播,患者一般被感染可表现为厌食、乏力、呕吐、黄疸、肝脾肿大等特征,潜伏期一般为15~45天,该疾病的传染源为亚急性感染者或者是急性期患者,感染的对象一般为儿童或者青少年,也可形成流行与暴发[6][7]。

流行病学主要是研究人群中疾病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以及分布,并且研究、制定评价、预防、消灭疾病以及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8]。该学科可以揭示群体现象,能够运用流行病学的方法与原理,探讨与分析疾病危险因素、病因等关系,并且着手制定相应的措施,以控制疾病的发生,促进人类的健康[9]。

本研究中对社区高危人群进行分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为研究组高危人群建立健康档案,组织其学习传染病学知识,且严格督促其进行疫苗的接种,并且告知其疾病传播的切断方法,通过疾病的三级预防对高危人群进行干预,本研究结果显示:较之常规组,研究组的传染知识掌握、自护能力评分明显高(P<0.05),高危人群的自护能力提高,对疾病的掌握能力提高,且我中心建立了健全的疾病预防制度等,对高危人群实施全面监控,督促其改善了不良生活习惯,切断传播途径,高危人群疾病的感染情况明显减少。

综上所述,给予社区高危人群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高危人群对传染病知识的掌握程度高,自护能力也明显提高,进而减少了甲肝、乙肝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甲肝生活习惯乙肝
灌云县2001—2018 年出生儿童甲肝疫苗预防接种效果评价
大学生生活习惯对胃病的影响
当心!这些生活习惯 正在摧毁你的听力
春季甲肝高发需谨慎
东港市2013—2017年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五项报告教你看懂乙肝
不再为乙肝“愁断肠”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
APOBEC-3F和APOBEC-3G与乙肝核心抗原的相互作用研究
疫苗与丙球 冤家莫聚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