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后初愈,为何要防“食复”
2021-08-07王延群
◎王延群
中医学对疾病的复发分为食复、劳复、自复、气复四种。临床所见,疾病的复发以食复多见。
“食复”是指疾病初愈,因饮食不慎、饮食失节而致疾病复发或变生他病。“食复”,早在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论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诸病源候论》亦曰:“夫病新症,脾胃尚虚,谷气未复,若即食肥肉鱼脍、饼饵枣粟之属,则未能消化,停积在肠胃,使胀满结实,因更发热,复为病者,名曰食复也。”《重订广温热论·温热复症疗法》亦曰:“食复,温热瘥后,胃气尚虚,余邪未尽,若纳谷太骤,则运化不及,余邪假食滞而复作。其症仍发热头痛,烦闷不纳。宜枳实栀子豉汤加山楂肉、麦芽、连翘、莱菔子等凉疏之;腹痛不大便者,加生锦纹。”
细究“食复”的形成,原因有三:一为脾虚不耐,虚不受补。大病、久病之后,脾胃多处于虚弱状态,消化吸收功能大为减弱。如强予饮食或进食大补之物,脾胃功能更为虚弱,病情不但因之反复,更会滋生他病。二为补不辨体,盲目进食。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疾病影响,形成不同的“病态体质”,即病后体虚,虚有阴、阳、气、血之分,如不辨证配膳而一味盲目进补,就会加重机体内部的不平衡,导致原病复发或变为他病。另一种是有些疾病虽愈,但脏器受损已难恢复,此时若进食一些加重该脏器负担的食物则易致复发。如肾炎患者初愈后立即进食高蛋白、高盐饮食,肾脏不堪重负,易致疾病复发。三为余邪未尽,饮食不当而致疾病复发。疾病初愈并不等于疾病已痊愈,人体脏腑功能尚未完全恢复,致病因子仍未完全去除,正所谓“炉烟虽熄,灰中有火”,此时若急于进食一些与本病有碍的食物,则易致“食复”。如外感热病新愈,发热虽退,胃气已虚,余邪未尽,若早进油腻滞物,会食滞气机,余邪得以复燃。
临床常见的“食复”病例,多为感染性肺疾患、肝炎、胃炎、胆囊疾病、肾炎、糖尿病、肠道传染病等病情初愈时。患这些病的人,在疾病恢复期,如不注意饮食,极易发生“食复”。如痢疾病刚愈就过食油腻、生冷、烟酒而痢疾复发;又如阴虚火旺,低热盗汗的病人,若常在症状减轻时啖食辛辣香燥的葱、蒜、瓜子等,又可使诸症蜂起。由于病后机体功能尚未恢复,消化不正常,而骤进大补,故“食复”病人常见脾胃运化功能障碍的表现,如脘腹胀满,大便溏泻等。此外,在“食复”的临床表现中,还常见因补不辨体而出现的相应症状。例如肺结核患者病后进食辛辣、刺激、动火之物,常易致口干、唇燥、鼻衄、盗汗、夜不能寐等阴虚火旺的症状。
因此,合理“食养”是预防“食复”的关键。何谓合理“食养”?
首先,饮食调养要顾及脾胃之气。应以醒胃气恢复脾胃功能为主,进食循序渐进。一般来说,病后恢复期的饮食宜温、宜软、宜少食多餐、宜富营养而易消化;烹调方法宜多用蒸煮,少用煎炸。这样才能使胃气逐渐复苏,胃纳渐进,到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正常时,人体的元气才会得以恢复。在疾病初愈之际,既要注意增加饮食营养以培育正气,又不可姿意进食,宜选择相应的补益之品或富有营养又易消化的食物,对脾胃虚弱者,饮食量应以少到多,质地宜以稀到浓,先素后荤,从易消化到正常饮食,切忌强食。待胃气复苏,饮食渐香,消化吸收功能正常后,再予进补。
其次,病后饮食调养必须辨证,即根据病情和机体状况有选择地调整。例如,长期高热的人,病后由于耗津伤阴,体质多为虚热,饮食宜选择清热生津养阴的西瓜、梨、番茄、荸荠、甜瓜、黄瓜、甘蔗汁、绿豆、西洋参、龟、老鸭等寒凉之品。久病后畏寒身冷,阳气衰微者,应选择具有益气壮阳功效的温热性食物,如枣、桂圆、粟、胡桃、蜂蜜、山药、芝麻、牛肉、羊肉、牛奶、姜等。此外,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控制后,切忌食用含糖高的食物,以免诱发血糖再次升高。正确的辨证施食调理,不仅可以避免“食复”,而且可达到祛除余邪,助体康复之目的。
最后,病后饮食调养,须注意体质秉赋。特别是特异体质患病后,恢复期的饮食进补,一定要避开“发物”,如海鲜、鱼虾、蕈类、鸡鸭之类。清代名医王士雄十分强调发物的忌口,他在《随息居饮食谱》中按发病性质将发物归为六类:一为发热之物,如姜、薤、羊肉、鲦鱼、川椒、胡椒等,“多食发热”,凡阴虚内热、痰火内盛、津液耗伤者忌之;二为发风之物,如春芥、虾蟹、鹅等,“多食发风沙疾”,凡诸外感未清、咽喉目疾、疮、疡、痘者忌之;三为助湿之物,如枇杷、羊脂等,“多食助湿生疾”,凡脾虚滑泄者忌之;四为积寒之物,如蚌、田螺、西瓜、鲜柿等,“多食寒中”,凡中虚寒者忌之;五为动血之物,如慈菇、胡椒等,“多食动血”,凡失血诸病忌之;六为动气之物,如比目鱼、羊肉、春芥,“多食动气”,凡气滞诸病忌之。